第631章
七叔公震驚的瞪大雙眼,不可思議的接了玉米端詳了半晌,硬是沒回過勁兒來。 “四丫頭,你說的可是真的?這東西真的長勢這么快,收成這么高?” 晏殊笑道:“其實我說的產量還是保守估計,若種在良田里畝產能達到千斤以上,山地多樹蔭遮擋陽光,產量會受到限制,但是比咱們之前種的糧食的收成要高出一倍,最主要的是生長周期短,不會影響到明年三月中旬種植土豆?!?/br> 七叔公激動的說不出話,胸脯起起伏伏,好半晌才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下來。 他直勾勾看向晏殊,那雙渾濁的目光里閃著激動的淚光。 “若真的產量如此高,咱們半坡村的村民就徹底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了。四丫頭,你為啥總是能找到這么多新奇的好東西?你說的這種玉米我活了七十歲都聞所未聞啊?!?/br> 晏殊早就想好了說辭:“說起來也是運氣好,您知道我嫂子乃是許家姑娘,許家有一只商隊去年出過一次海,原本是準備去附近的小島上從當地人手里收些海產品回來賣的,結果因突發海浪商船偏離了航道,最后誤打誤撞進入了北海外的一個大陸國家,這玉米就是從他們那里帶回來的,他們還傳授了種植的經驗,我嫂子成婚那日這些玉米種子也作為了其中的陪嫁送了過來?!?/br> 七叔公壓下了激動的心情:“若咱們能大量種植成功,許家和你嫂子可就是咱們村子的大恩人了,屆時我們一定要立廟供奉許家祖先,以此來感激他們子孫后人對咱們得恩情?!?/br> 晏殊嘴角微微一抽:“我看立廟就算了吧,咱們這么大張旗鼓的反而不好,而且玉米和馬鈴薯都是新品種,遲早是會驚動朝廷的,萬一朝廷讓許家帶路去找尋那個國家的話,咱們豈不是害了恩人?” 七叔公恍然大悟,贊許的看向晏殊:“還是你想的周到?!?/br> 晏殊繼續道:“所以種子來源這事兒只有你知我知,咱就別給外人說了?!?/br> “好好好,都聽你的?!?/br> 二人話音剛落,柳文娘就將蒸好的玉米窩窩頭送了進來。 晏殊道:“七叔公,這就是玉米面和白面混合一起蒸的窩窩頭,您老嘗嘗看?!?/br> 柳文娘笑道:“廚房還有玉米糊糊,我給您老再盛一碗過來?!?/br> “那就有勞了?!?/br> 七叔公道了謝,從竹筐里拿出一個玉米窩窩頭,好奇的聞了聞,一陣清甜的香氣撲鼻而來,他張嘴咬了一口,入口的感覺雖算不上多細膩,但仔細品味后口感帶著一絲清甜,比平日里吃的黑面窩窩頭要好吃多了。 一口氣吃了一個窩窩頭,七叔公贊不絕口。 “這可真是好東西啊。四丫頭,你這里有多少玉米種子?” “不多,也就三百多斤,我大嫂愿意全部拿出來作為咱們得種子?!?/br> 既然想好拿大嫂嫁妝做借口,就不能一次拿出太多,三百斤還說得過去。 七叔公捋了捋花白胡須:“著實不少了,今年咱們先試著種上,等秋末收了糧食全部留作種子,等明年再大面積種植,你覺得如何?” “您看著安排就好,種植方法我會寫在紙上,連帶著馬鈴薯留種的方法一并交給您,我回信陽府后不能時刻盯著這邊的情況,這里還需要您來多cao心了?!?/br> 七叔公笑了幾聲:“你們年輕人外出闖一闖是好事,多長長見識才能開闊眼界,我這一把老骨頭了也做不了其它事,如今還能有點作用就盡量發揮些余溫,爭取讓咱們晏家后世子孫都能有所受益?!?/br> “那好,您先吃早飯,我回房去將種植方法手抄一份給您帶走?!?/br> “好,去吧?!?/br> 第509章 回城 晏殊走出堂屋,柳文娘將一碗玉米糊糊送到了七叔公的面前。 七叔公吃了玉米窩窩頭,又喝了一大碗玉米糊糊,滿意的拿著晏殊手抄的種植方法回了家。 晌午時分 晏二生帶著晏家三兄弟和十幾名村民一起趕著牛車回來了。 劉寒月那邊也租了幾輛牛車,附近的村民們都自愿跑過來幫忙裝車,到了傍晚時分二十多車馬鈴薯終于裝好了。 晏殊這邊五十多萬斤,加上自家驢車才全部裝的下,土豆都是用粗麻袋裝好的,外面看不出什么,再加上有無名和玄宗門的人護送,還有劉寒月一行人一起趕路,路上不會遇到什么危險。 晏殊和劉寒月商議一番,決定趁著夜晚下山。 而七叔公回去以后,將三位村長和幾位晏家族老召集起來,把種植玉米的事情說給了幾人聽。 得知玉米收成高、長勢快的優點,他們的心情和七叔公最初看到玉米時一樣激動,當即商量起如何種植的問題。 按照晏殊給的種植辦法,一畝地需要用掉四斤左右種子,三百斤玉米種子可以種植七八十畝地,如果畝產能達到五百斤左右的話,七十畝地就能收三萬五千斤糧食,今年留了種子,明年就能大面積種植了。 七叔公仔細算下來,嘴角止不住的笑意。 “咱們幾個村子一起逃荒到這里,能有一個安身之所實在不易,如今四丫頭給的新品種咱們一定要大力種植,山上還能開墾出不少荒地,等把這批玉米種子種下以后,你們幾個組織村民們繼續上山開墾荒田,爭取明年家家戶戶都能迎來更大的豐收?!?/br> 晏富貴感嘆道:“四丫頭可真是咱們得活菩薩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