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大長公主駕到!” 朝堂眾人紛紛回頭朝大殿外看去,只見一位身著紫色華服的婦人盈盈走入殿內,盤起的發髻滿頭珠翠、碧玉步搖,將其襯托的越發雍容華貴。 “榮華見過皇兄?!?/br> 老皇帝臉上露出淡淡笑容:“榮華來了,朕倒是有些日子沒見著你了?!?/br> 大長公主抬起頭朝老皇帝看去。 “榮華今日來到殿前是有一件要事向皇兄稟明,此事很可能關乎我大隋國本,故而冒昧前來,還望皇兄贖罪?!?/br> 老皇帝眉心緊蹙,眸色也陰沉了幾分,他這個meimei雖是女子卻深的先帝寵愛,先帝生前時常感嘆若非榮華是女子,立儲之事也就輪不到其他兒子們身上了,以此可見先帝對榮華的喜愛是深入骨子里的,甚至常常惋惜她是個女子。 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個meimei的確是極有能力的女人,這些年她逐漸隱退,不在過問朝堂之事,今日能親自走這一趟,說明她即將要說的事十分重要。 老皇帝沉吟了一陣兒,目光深深注視著榮華。 “能讓榮華親自跑來殿前,想必此事至關重要,你說來聽聽?!?/br> 大長公主的目光朝剛剛那幾位義正言辭的諫官看去。 “左大人,這半年間下面的不少州府糧倉走水一事,不知你可有耳聞?” 左修老臉一僵,眼底閃過心虛之色。 “此事下官并不知情?!?/br> 大長公主冷笑一聲:“身為諫官,直言極諫、匡正君王是你的職責,察舉賢良、為民請命是你的本分。本宮著實疑惑,關于七皇子的流言剛傳播不過三日,你們這群諫官就聞著味兒來了,為何大隋各地的流民已經逃到汴京城數月,你們卻可以視而不見?敢問左大人,你們拿著朝廷俸祿難不成就只為了管皇家這點破事?” 大長公主一番鏗鏘有力的話,字字句句懟在了幾位諫官的臉上,他們一個個臉色像鍋貼一般黑沉難看,連老皇帝的臉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滴血驗親背后本就是老皇帝一手策劃,只不過是通過諫官的口推到了朝堂上而已。 不過榮華這番話讓老皇帝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 “榮華,你說的各州府糧倉走水一事是何時發生的?朕為何從未聽聞此事?” 此刻,站在殿前的夜闌軒眼底閃過驚慌之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母后不是已經安排天機閣的人殺了曹嚴華嗎?連劉彬的羽林衛都被攔在了路上,他們至今都沒到達京城,怎么大長公主會特意跑來殿前提起此事? 他這個皇姑姑自從鳳家被鏟除后就徹底遠離了朝堂紛爭,多年不曾過問前朝之事,為何今日會突然插手此事,她究竟想干什么? 正在夜闌軒滿腹疑惑時,大長公主看向老皇帝說道:“皇兄,南渭府、信陽府、安陽府、慶州府的糧倉在三個月內連續出現走水現象,糧倉損失總計有近八百萬擔糧食,如今各地糧食絕收,不少地方的糧商坐地起價,大批流民因在家鄉沒有活路紛紛逃到了汴京城,按道理這些流民本該安頓在各州府管轄之下,再由地方官員開倉賑糧,可如今糧倉已空,尸殍遍野,皇妹擔心如今這態勢只怕會引起更大的亂子!” 第475章 父子反目 老皇帝聽后大為震怒,這么大的事情他身為當朝天子卻毫不知情,可見他養病期間下面這些人該是如何只手遮天、欺上瞞下的! 三個月內多個州府走水,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問題。 “如此大的事情為何朕到今日才知曉?靖安侯,朕養病這段時日一直是你與張首輔代朕處理朝務,幾個州府糧倉走水,當地官員難道就沒有上過一道折子?” 靖安侯趙垢心里一陣緊張,他與另外一名身穿紅色官服的老者走上前來,這位老者乃是三朝元老當朝太傅張徵,如今已是一位耄耋老人,本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因陛下病重才被請回朝堂主持大局。 趙垢急忙跪了下來:“回陛下,微臣至今并未見過相關折子,許是地方官員有意欺瞞?!?/br> “哼,四個州府的官員莫不是串聯一起來欺瞞朕?那他們還真是該死!” 張徵回道:“回稟陛下,各地方官員的折子首先要送往尚書省,再由尚書省將折子分類好后送到門下省復審,最后才交到老臣與靖安侯手里,老臣的確從未見過糧倉走水相關的折子?!?/br> 老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凌厲的目光朝前排一名官員看去。 “趙廉,你身為尚書令,地方奏折必須先從你手中經過,近三個月你可見到了地方送來關于糧倉走水的折子?” 趙廉匆匆走到殿前:“臣也并未講過類似的折子?!?/br> 眼下只能死咬著不曾見過那些奏折來拖延時間,只要陛下派遣官員下地方徹查此事,就還有從中斡旋的機會,不然他們趙家可真就遇到大麻煩了。 老皇帝呵呵笑了兩聲,眼神里卻已是肅殺之氣。 “若類似的折子從未上奏過,那地方這些官員就該好好懲治一番了?!?/br> 大長公主道:“皇兄,臣妹這里有一道永定侯上奏的折子,還請皇兄過目?!?/br> 老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氣,將胸口翻涌的怒火壓了下去。 “傳上來?!?/br> 內侍立刻上前接了大長公主手里的奏折,恭敬的遞到老皇帝面前。 夜闌軒、趙垢、趙廉父子二人的目光齊刷刷朝那本奏折看去,三人心里掀起了驚濤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