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晏殊伸手接了碗,出了一身汗現在也覺得口渴,就趁熱把一碗紅糖水喝了個精光。 把空碗遞給柳文娘,晏殊笑道:“我已經好多了,床邊真不用人整夜守著,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咱們家這幾日還有很多活要忙,你們都回去休息吧?!?/br> 見晏殊精神好了不少,晏二生、柳文娘這才放心離開,晏殊順勢也把江辭趕回去睡覺。 等三人都離開后,她自己簡單擦了擦身子,換了一身干凈的里衣就躺下繼續睡覺了。 ——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走如抽絲,這場風寒整整折騰了三天才逐漸好轉。 原本第二日答應幫齊天磊看病的,因晏殊突然生病的緣故,她讓晏武去齊家打了聲招呼,就說晚幾日再過去。 結果齊老太太當晚就帶著齊天翊來家中探望,二人來時手里還拎著不少東西。 齊老太太手里挎著一個竹條編制的籃子,里面放著一條四五斤的豬rou,三十多顆雞蛋、一些過年吃的干貨、糖果、點心之類,不小的籃子里裝的滿滿當當。 齊天翊手里拎著兩只老母雞和兩匹細棉的布匹。 這些東西加起來最少也要四五兩銀子了,就齊家如今的條件,買這么多東西怕是把家底都掏空了。 晏家人了解齊家的情況,自是不肯收下這么貴重的禮品,可齊老太太說什么都不肯再將東西拿回去,一番你來我往的推拒后,齊老太太索性拉起齊天翊的衣袖就匆匆走了。 柳文娘有些犯難。 “這次齊家送來這么多東西肯定花了不少銀子,咱說什么也不能收?!?/br> 晏殊的想法和柳文娘一樣,這些東西應該是昨天齊天翊和齊天遠下山去采買回來的,本以為是買的年貨,卻不想是買來送她的。 沉思一陣兒,晏殊道:“齊嬸子和齊小哥既然不肯收,咱們若將這些東西再送回去著實顯得難看了些,不如咱們也準備一份新年回禮?” 柳文娘想了想的確是這個道理。 “這個辦法好,不過咱們要送些啥呢?” “不著急,我再想一想吧?!?/br> 距離過年還有幾日,給齊家送回禮的事情暫時先放一放。 下午送家具的人到了,晏殊屋內增添了一組衣廂、一組妝奩,空蕩蕩的房間總算有了兩件像樣的家具。 一轉眼就到了大年二十九,半坡村的村民們第一次在異鄉過新年,這些破舊的房屋經過幾日的修繕已經像一個家的樣子了。 今日是家家戶戶張貼對聯的日子,江辭一早就寫好了幾幅對聯和福字,晏殊則拿剪刀剪了些窗花。 上大學那會兒,她在學校曾加入了傳統文化興趣社,其中就有剪紙這一項。 忙活了一個上午,晏殊剪了不少漂亮的窗花,《百花齊放》、《福娃送壽》、《白蝶戀花圖》、《魚兒撲蓮》等等,栩栩如生的剪紙在晏殊的手下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來。 柳文娘愛不釋手的拿在手里看了又看。 梅嬸子來家里串門,看到晏殊的剪紙也是連連夸贊,還央求晏殊現場教學。 晏二生帶著晏家三兄弟一起把江辭寫好的對聯、福字貼在幾個屋門和大門上,將晏殊剪的窗花貼在新換的窗紙上,院子里的一棵桃樹上還掛了幾盞紅色小燈籠,整個院子逐漸有了新年的氣氛。 附近不少鄰居看到晏二生家的對聯,紛紛上門來求江辭幫忙寫一幅。 江辭今日的心情不錯,整個上午都在幫村民們寫對子。 上午貼對子、貼福字,中午吃熱騰騰的餃子。 到了下午開始炸rou丸子、炸紅糖糍粑,炸春卷等等,還蒸了糯米紅棗年糕,豆沙包、大rou包、梅菜扣rou之類。 一家人忙乎到傍晚,總算把過年吃的美食都做好了。 等放到溫涼以后,晏殊用黃油紙各包好一份裝入齊家送禮的那個竹籃子里,又放了一兜花生、一兜紅棗、一兜從空間里炒好的瓜子和烘干的葡萄干。 雖然都是些小東西,但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著實不便宜。 這些備好之后,她又從空間里撈出幾條又肥又大的鱸魚,二十枚腌制好的鴨蛋和自己腌制的辣椒醬、泡菜各一罐。 這些東西加起來裝了滿滿一籮筐。 準備好回禮后,晏殊喊來柳文娘:“娘,咱們去齊家一趟吧?!?/br> 第369章 活下去 傍晚時分,天色剛剛暗下去。 柳文娘帶著晏武、晏殊兄妹一起來到齊家。 “齊嫂子在家嗎?” 聽到門口有人喊,正在灶房忙活的齊老太太急忙迎了出來。 看到來人后,她頓時滿臉笑意的迎了上去。 “在家在家,白日里我還和老三說,讓他抽空去看看晏姑娘病情好些了沒有呢,如今看這氣色比前幾日好多了?!?/br> 晏殊笑道:“勞煩齊嬸子擔心我,已經好多了?!?/br> “這幾日倒是出了太陽,就是這天氣是比前陣子還冷呢,出門還是要多穿一些衣裳,走,咱快進屋說?!?/br> 齊老太太熱情的邀請柳文娘、晏殊、晏武進了堂屋。 等他們進屋后,齊老太太忙吩咐齊巧蘭去燒一壺熱茶送過來。 小姑娘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計,轉身跑去了灶房里。 與此同時,李翠菊不時探頭探腦的朝堂屋里張望,她剛剛可看到了,那柳氏挎著的籃子是自家的,晏武還背著一個大籮筐,難不成是給他們家送東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