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這個事情很重要,下朝后,蘇謹言剛和陛下來到御書房,便暗戳戳說了這件事。 陛下當然直接同意了。 蘇謹言也沒覺得有什么,同意才正常,不同意才奇怪。 畢竟是先撩者賤,被大啟打回去才俯首稱臣的。 有源源不斷的金子也是不夠彌補的。 讓他們忙一點也好,省得看著大啟流口水,sao擾大啟。 陛下便直接下了個圣旨,封藤原氏一個虛銜,然后讓附近駐扎的軍隊動動嘴的站在他一邊。 原本頹勢的藤原氏政權因為這,忽然支楞了起來。 武士集團雖然知道大啟的險惡用心,但是他們能怎么樣呢,不能怎么樣,已經交過手了,但是不行。 而且,也因為他們暗地里偷偷出手,他們也害怕是不是大啟發現了什么。 最近便安靜下來了,對耀武揚威,發展自己的藤原氏政權容忍了下來。 只等大啟什么時候手忙腳亂,忘了他們的時候再來。 已經注定沒落了的,如今只是茍延殘喘罷了。 一方得利益,另一方必定受損,陡然起勢的藤原氏可不得大肆壯大自己。 利益利益受損的武士集團,也沒有空關注大啟了。 看到如今小本子們大事沒有,小矛盾不斷,反正是消停不下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發。 蘇謹言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然后,這件事便告一段落了。 如今最重要的還是大啟與金人的戰爭。 金人已經蓄力到如今,可不是好對付的。 要不然顧清衍不會和他們對峙拉扯,互相想辦法消耗他們。 看著他們健壯的身體,蘇謹言感覺很可惜。 【可惜了!這么一個種地的好體格,是敵人,還是不能放過的敵人,要不然種地多好?!?/br> 正在處理政務的陛下聽到后,頓了一下,頷首。 種地??! 他心里也是有些意動的。 這些蠻夷別的不說,體格的確是魁梧非常,力氣大,確實很適合種地,更別說他們更是適應那個氣候。 不過,這些大將們,是不可能了 。 但是其他人還是有點希望。 畢竟每次戰爭,跑掉的也只是上層權貴還有將士。 小部落還是留了下來。 而且…… 陛下垂下眼眸,遮住眼底的一縷精光。 提筆在一旁的空白紙上下了一行字。 第406章 治理北方 金人的勢力是不錯,但是大啟也不弱。 比起別人,大啟軍隊的后勤,如今最是充足,最是不怕耗。 入了冬天,大雪與寒冬,對戰事是有些影響。 平常一般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大啟的士兵,蠻夷畢竟世世代代居住,早已經習慣的。 這一年的東西的寒冷,同樣是影響了, 但是出奇的是影響的并不是大啟,而是祖祖輩輩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金人。 大啟的軍隊已經不是以往的那樣被打壓,后勤有保障。 再加上如今新發現的燃燒時間更長的煤,以及更是保暖的棉衣。 而金人再是習慣了,終究也是rou體凡胎,沒有充足的物資保證。 饑寒交迫下,終是露出頹勢。 他們也如殘存的遼國人一樣跑掉了。 夏國在陛下授意下,也不再拉扯,棉花收集好后,徹底打敗了他們,殘存的也跑掉了。 終于,丟失的北方再次成為漢人的地盤。 當然還有其他部落,不過,他們并沒有不長眼的來找茬。 大啟如今已經新得了這么多的土地,需要時間治理安排。 貪多嚼不爛,這些土地若是不能成為助力,擁有過多,只能成為拖累。 重開絲綢之路勢在必行。 陛下如今需要大臣們,對于世家的鬼鬼祟祟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那些世家出身的大臣們自然也是知道的,特別是謝家出身的,更是積極。 蘇謹言聽著大臣們激烈的討論著。 【說這么多,設立州府勢在必行, 重要的還是如何治理,如何讓這些游牧民族的遺民,從心底里認可大啟, 徹底融入大啟。 不會過個幾百年之后再次出現一個新的游牧民族政權, 再次出現與漢人斗爭的情況?!?/br> 陛下和大臣們也想啊,但是那里是遼闊的草原,水草豐茂最是適合放牧。 以土地困住他們是不可能的,而大啟人也習慣不了他們的生活。 開墾種地,不是沒有想過,東北雖然氣候寒冷,但是有水源河流,有這條件。 但中部,西部的草原可是不行,雨水少,河流稀少,還容易斷流, 一但開墾成田地,有沒有收成暫且不說,絕對會造成惡劣的影響,好好的草原說不定會成為沙漠。 那這絕對會遭到蠻夷的抵抗。 所以,他們也很愁,也很無奈。 蘇謹言當然也是知道的。 她摩挲著下巴思索。 【草原不能輕易破壞,但是水源充足的旁邊的平原,配上這氣候可是絕佳的種植地方。 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可是最是品質好,一般地方比不上的?!?/br> 忽然,她想到了什么,壞笑了一下。 【嘿嘿~】 【有了,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