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書迷正在閱讀:逆襲頂流從人設開始、快穿系統:女配逆襲攻略、打敗白月光系統[快穿]、穿成高甜年代文女主對照組[八零]、前任不狠,奪冠不穩[電競]、電競之逆鋒起筆、游戲充值能返錢、開局大學門口賣燒烤[美食]、和渣男前任的大佬弟弟們上戀綜、前男友他嘴超硬
太可笑了,鬼怪、死劫……居然是桃花源?這居然是桃花源? 哈哈哈哈哈—— 顧憶柳忍住狂笑的沖動,只覺得無比諷刺。 五柳先生一生所著甚多,《桃花源記》不過是桃花源詩的一首序,并不是最出名的那篇文章??善质且米顝V的一篇。 顧憶柳學的文章不多,大多還是在成為入鏡人之后,被近衛們要求學的。 當時他們都深陷于十八重死劫的恐怖和絕望中,這篇文章叫他們一見傾心,反復耕讀后更是向往。她也曾想過,若是自己能平安活下來,什么功名利祿都不在乎了,她只想找個平靜安寧的小村莊,喂牛、放羊、種地,安安穩穩渡過余生。 如今……這死劫反而像是特地要打破她的奢望似的。好像在嘲笑她,憑你也想要安穩太平的日子? 這是真的桃花源么? 不是說,桃花源中的人安寧又幸福嗎?他們自己耕地種田,養蠶制衣,又怎么會餓肚子呢? 顧憶柳再一想,這篇文章中的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發現桃花源中的人不知外面世界如何。那對于這個漁人而言,他們兩個不也算是“外面世界”的人嗎? 再想下去就感覺腦子轉不過來了。 比起顧憶柳,姜遺光淡然很多。 他又不是沒碰過這種情況,原來還有他自己寫的書里的鬼跑出來的事呢。 因為他對古語不算很了解,擔心被看出破綻,問答時便十分言簡意賅。 反而那漁人看他們不像常人,主動說了許多話。 和姜遺光讀到的一模一樣。 漁人所處時代為“晉”,此時算不得安穩,而據漁人所說,他的確是沿著小溪、穿過一片桃花林,又走過一處山洞才到了這個村莊。 這村里的人其實都不知是什么時候搬進來的,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從來沒見過外人。 村民初見漁人十分驚訝,為了回答漁人的問題,他們還想要翻出祖輩流傳下的東西來解答。 不過昨天沒找出來就是了??赡苡行┤瞬辉敢饽贸鰜?,也可能他們都忘了放在哪兒了。 漁人還發現了一點。 這一點,兩個入鏡人也發現了。 村里人全都不識字。 會說話,但不會數數,不認識字。 姜遺光一想就覺得沒什么奇怪的,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彼此都認識,自家耕地自家吃,不需要買賣,也就不需要用貨幣,需要什么又缺了的,直接和人家換就是了。 這樣一來也不必讀書,只要會種地、會養蠶、會織布就行了。讀書干什么?又不考功名,而且一個人讀書就意味著少一個人干活,慢慢的,也就不讀書了。 不讀書,自然也不會珍惜書,許多書都破壞了。人們不會寫字記錄,所有事只能靠一代代口口相傳。這無疑又給兩個入鏡人增加了難度。 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次死劫到底要他們干什么。 要把“桃花源”變成真正的桃花源嗎? 姜遺光就提出,他知道村民們的祖先留下了東西,他想要看看。 村民們一陣sao動,最后真的把東西給找出來了。 書早就沒了,那些楔了字的竹片片不知什么時候被當柴火燒了。有些絲絹也被拿去裁衣服穿,只剩下一個尺頭還算完好的一塊布,原本準備拿來糊窗戶,現在姜遺光要,這戶人家就忍痛讓了出來。 漁人也不識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陰差陽錯下,這份分明是祖先留給后輩的傳書竟然只有姜遺光一個外人能看懂。 顧憶柳看著那塊略略泛黃的絲絹,輕輕嘆息。 正是原來孟懷英她們發現的那卷。 是巧合?還是人為? 真的……有這么巧嗎? 她問姜遺光:“上面寫了什么?” 姜遺光眉頭都皺起來了,似乎思索了一下怎么回答。 他先讓其他人不要跟上來,示意顧憶柳和自己走到無人處,才問她一個問題:“你知道爛柯人的傳說嗎?” 顧憶柳不明所以,飛快答道:“我知道,有個樵夫上山打柴,發現兩人正在對弈,便在一旁觀棋,等他觀棋完下山后發現山下已經過了一百年,用來打柴的斧頭的木頭柄都爛了。但……爛柯人故事和這個村莊有什么關系?” 這些村民的祖先似乎很希望后人記住他們的事,所以寫的十分詳盡。 他們是秦末戰亂逃出來的一批人。但他們還有另一重身份,即受上峰之命,尋找“亂時之山”。 爛柯人典故出自南朝《述異記》,但早在該典故以前,就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有人認為神仙的壽命其實與凡人無異,只是他們的一天等于地上一年,神仙的一百年就等于凡間的數萬年,所以神仙在凡人眼中才會長生不老。 又有人堅信,神仙的居所與凡間應當有某些交融之處,神仙可以通過這些地方進入凡間。 只要找到了這些地方,居住在這里,雖然不能達到“一日一年”的效果,但也能叫時間變得更慢,也算得上延壽了。況且,若是真的找到了,豈不是證明世上真有神仙嗎? 有神仙,就有長生。 神仙要么住在山里,要么住在海中,必然是遠離人煙處。凡神仙所居處,因仙力澎湃,必然與其他普通山脈有所不同,春秋冬夏隨心交替,晝夜不分,故稱“亂時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