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書迷正在閱讀:逆襲頂流從人設開始、快穿系統:女配逆襲攻略、打敗白月光系統[快穿]、穿成高甜年代文女主對照組[八零]、前任不狠,奪冠不穩[電競]、電競之逆鋒起筆、游戲充值能返錢、開局大學門口賣燒烤[美食]、和渣男前任的大佬弟弟們上戀綜、前男友他嘴超硬
誰知道那里有什么呢? 蘭姑心還在怦怦跳,嗓子眼發干,渾身都有點軟,在陽光下大口喘了幾口氣才確定自己跑出來了。但等她一抬頭,就知道不對勁了。 魏家離許家挺近,半條街距離,來時這條街還人擠人熱鬧得緊,吵吵嚷嚷的聲音叫人煩,怎么現在……一個人都沒有? 剛想到這點蘭姑就猛地回頭看去,狠狠一激靈。 身后……身后原本該是房屋的地方,不見了!變成了一片荒涼的廢墟,明亮的天空也變得灰蒙蒙的,看不見云,塵灰籠罩著天地,讓人看了心里就生出不安感來。 這是哪里? 蘭姑警惕地在原地沒有亂跑,而是不斷查探周圍。令她失望的是,不論看向哪個方位,都只有相似的破舊廢墟,不見一個人影——不對,不如說這時候幸好沒有看見一個“人”,否則,蘭姑很難確定那是不是人。 陰冷的風不斷從四面八方吹來,霧越來越重,漸漸的,能看見的事物越來越少。 蘭姑左右觀望許久,心一橫,決定走出去試試。 如果猜的沒錯,又是碰見了鬼打墻,她以前在鏡中也遇到過。只是不知道,這和面具又有什么關系。 這回死劫看似簡單,仿佛只是一個做面具的手藝人因為中邪自焚而亡,在這個地方留下了詛咒。 但事情哪有這么簡單? 入鏡人,入的是山海鏡,過的是九死一生的劫難,為的就是破解怨鬼執念。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漏了最關鍵一處——厲鬼是誰? 直到現在她還是有些糊涂,她猜測可能是魏松亭,也可能是方伯,又覺得不像。如果是他們,那他們的執念是什么? 魏松亭、方伯、面具…… 蘭姑把這些詞細細咀嚼幾遍,總感覺有些地方跟散落的珠子一樣眼看就要串起來了,但最要緊的那條線找不著,像是被刻意模糊了。 方伯……面具……方相氏…… 不知道為什么,腦海里忽然又蹦出這個唐閱曾經說過的詞。 其實,她知道方相氏由來。 自從在京中被那個大頭娃娃惡鬼纏上后,蘭姑就找近衛查了此事,出乎意料又并不那么意外的是,大頭娃娃的來源查不出來。 起先他們以為是小兒死去化為厲鬼,于是摸排了許多因意外死去了孩子的人家,蘭姑看過后都感覺對不上。后來他們又疑心是雜耍團,查探后亦未果,蘭姑就將目光轉移到了“大頭娃娃面罩”本身這個事物上。 并不查人,而是查面具。 她向近衛要了不少古籍,日夜通讀,總算摸清了些面具文化,又名儺文化由來。最早最早……來源于上古時期原始巫術與部族圖騰崇拜。 彼時古人,敬畏天地崇尚萬象,風雷雨電地動山崩皆以為神靈鬼怪所為,因而制作面具覆面,以此妄圖借神靈之力溝通天地,祈求風調雨順,無病無災。 說起面具,就不得不提方相氏。據說,方相氏為民間百姓信奉的驅邪除疫的神明,又為周時主持驅疫一事的官職,傳聞面貌兇威,能使鬼怪生畏,見之即走,因而后世制作儺面具都稱其有方相氏面容,以驅疫鬼精怪。 儺面具由此發展壯大,在唐宋時一度興盛,甚至引入宮中。但改朝換代后,尤其在本朝,儺文化就慢慢衰落下去,這些個面具、儺戲,都成了節慶時玩樂消遣的用具,或許有人還用面具祈禱驅邪,但也不過圖個心安,沒幾個人會當真。 于是,本朝了解儺面具的人也逐漸少了,倒是南方還算多些。 蘭姑一邊走一邊想:方相氏……這樣一個存在于傳說中不知是否真實存在的人,他會和這個小村莊有什么關系? 姜遺光說查面具,不是查人。莫非……和方伯魏松亭甚至村長都沒有關系,只是面具? 單純的面具,也能成為惡靈嗎? 一陣又一陣冷風吹過,蘭姑打了個抖。 她忽然感覺,眼前的道路,似乎變得越來越熟悉了。 久違的記憶一點點攀上心頭,蘭姑左顧右盼,試圖找出些不一樣,可那種愈發熟悉的感覺涌上來。 她漸漸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事。 應該算很久以前了?不對,其實也沒有幾年,但這幾年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多,再回想起成為入鏡人以前的日子,簡直像上輩子那樣久遠。 但是…… 蘭姑快走幾步,眼神一點點變得不可置信。她想起來了!這里她來過! 不對,是厲鬼摸清了她的記憶,制造出了和當年一樣的幻境。 記憶一下子回到了三年前。 三年前,她也才成為入鏡人沒多久,即便心里設想的再好,再怎么安慰自己,初次從鏡中九死一生逃脫后也是幾乎夜夜做噩夢,一閉上眼睛就會夢到有鬼追著自己,追上后就是各種無比凄慘的死法,種種恐怖情景讓她根本沒法入睡,日日夜夜噩夢叫她不得安寧,很快就憔悴下去。 因為入鏡人的身份,她不會生病,只是看著沒有精神。 那時候……她有一個好友。 她無意間向好友傾訴了自己的苦惱,卻引來了一場災禍。 好友見她憔悴,十分關懷,幾度追問。蘭姑滿腔委屈恐懼無處傾訴,終于遭不住,就說了。當然她還不敢把山海鏡的事說出去,只說自己夜夜做噩夢睡不著。 好友就說她認識一位阿婆,那個阿婆法力高強,能給人算命占卜解夢,看面相算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