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這個食品加工廠,我準備花兩年的時間,將市場打開,剩下的,就找人信得過的人經營。 我到時候的重心,還是首都,是南方!你現在給我好好學習,特別是英語,口語你得給我練到和母語一樣自然、熟練。 有不懂得,你去問美美,她英語和法語都很好,她要是再不懂,你就去問范教授,問你姐夫。 他們兩個,一個是教外語的教授,你姐夫還在國外留過學,口語不成問題?!?/br>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是最好的賺錢機會。 李金鳳除了有錢,還有人才。 她的幾個孩子,目前兩個都是大學生。 她的兩個弟弟,小寶雖然不是恢復高考后的大學生,但是一手醫術,出神入化,到了需要的時候,李金鳳會拿錢出來,給他開間私人醫院。 至于小九,他學的金融,需要看更廣闊的世界,李金鳳打算送他出國留學。 不過簽證這塊兒,可能也是大問題。 好在,離他畢業,也還有一段時間,李金鳳多的是時間找人問,找人了解。 李金鳳說的每一句話,小九都記在了心底。 他是七七級的大學生,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 今年大三,入學兩年半時間,小九一天沒有偷過懶,圖書館那些專業書,他基本都快翻爛了。 再是從范教授那邊借的書,以及郭頌幫忙找的書,英語這塊兒,小九現在也很不錯了。 不過離他jiejie的要求,英語和母語一樣熟練,還差一點點。 所以小九還會繼續努力。 “jiejie,你放心,我會好好學習的!”小九道。 “也要注意休息,身體才是第一位的,有了身體,才能有更好的未來!”李金鳳叮囑。 “好!” 掛斷電話,李金鳳去廚房,張秀蘭已經煮好了面,過了涼水,就等著李金鳳來做涼面。 切了黃瓜絲,再放上蒜和醋,還有辣椒油,再是一個碗里,放一個荷包蛋,面拌好之后,李金鳳和張秀蘭兩個,去客廳吃面。 “你爺爺家里的事情,都解決了?”張秀蘭不經意的問了一句。 “解決了,都沒怎么出手,就窩里斗了起來!” 反正這件事,大隊的人也會告訴張秀蘭,李金鳳還不如實話實說。 省的到時候被人添油加醋,故意說給張秀蘭聽。 李金鳳將李家院門口發生的事兒,和張秀蘭簡短的說了。 當然,她沒提李秋收。 張秀蘭倒也不關心李秋收怎么樣,從離婚那一刻開始,他們就沒有任何關系了。 第2806章 正式生產 張秀蘭就擔心老爺子的身體,蔣小琴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能算小,重點是丟面子。 老爺子不知道承不承受的住。 李金鳳看出張秀蘭在擔憂李福滿,她道:“媽,你放心,爺爺有大哥和二哥照顧,好著呢,不會出事兒的,我和爺爺說,我明天再去看她。您要是擔心,待會兒我送你過去?” 張秀蘭擺了擺手,“算了,我明天和你一起去!” “也行!先吃飯,吃了飯,我下午還得去一趟趙隊長那兒。 如果不是被李家的事情給耽誤了,李金鳳和趙隊長,全部的精力,都會是在大隊的加工廠上。 越是臨近開工,要處理的事情越多。 “我和你一起去!”張秀蘭道。 吃完飯,休息了一會兒,李金鳳和張秀蘭去大隊部找趙隊長。 昨天他們看過辣椒園和菜籽油了。 今天該核對的是之前李金鳳預定好的東西。 貼牌的標簽,再就是包裝盒,另外,還有必需品食鹽,以及那個鍋瓢盆之類的工具。 趙隊長告訴李金鳳,這些都是這幾天送過來,等廠里開工,這些東西,每個月送一次,具體按照他們的需求量來。 李金鳳沒回來,趙隊長是花了大工夫的。 每一件事兒,都處理的妥妥當當。 李金鳳很是滿意。 接下來,就是等了。 等人來,等生產需要的配件過來,再就是等辣椒成熟。 隔天,張潮生和趙明誠都來了。 李金鳳將目前的進度告知這兩個人。 花了兩天不到的時間,兩個人就適應了。 緊接著,提前預定好的標簽,包裝盒,還有食鹽,以及其他工具,都送過來了。 第一批辣椒紅了的時候,趙隊長組織隊員們,開始采摘辣椒。 摘的辣椒按斤數算,一斤辣椒,給隊員們多少錢。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些辣椒種植地,全是大隊的個人,李金鳳收他們的辣椒,就得給他們錢。 第一批辣椒制品,六月底的時候,正式投入生產。 一共兩種,一種是純剁辣椒,用來炒菜,下飯都比較合適。 另外一種,是辣椒油,里面還有花生,雞rou丁,牛rou丁,算是高配,配米飯,配饅頭,還有稀粥都行。 前者用塑料瓶裝著,后者用玻璃瓶裝著,價格自然也有區別。 食品加工廠開始生產之后,大家都忙起來了。 張潮生和張秀蘭負責幫李金鳳盯著生產環節,李金鳳和趙明誠兩個,負責宣傳和推廣。 兩個人開了好幾次會。 趙明誠的意思,是先放在供銷社進行售賣,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