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這半年,研究項目,處在一個最關鍵的點,所以很忙?!标懡▏_口。 這是他第一次提工作上的事情,也是和李金鳳解釋,為什么他半年沒出現。 李金鳳抬頭,看向他,伸出手,捧著他的臉,語氣帶了幾分心疼,“知道,但你也要照顧好自己,都瘦了好多?!?/br> 陸建國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順勢而上,“確實累,吃不好,睡不好,腦袋還疼……” 聽他這么說,李金鳳更心疼了,她湊近了些,“讓我看看腦袋,怎么疼……啊……” 陸建國突然出手,李金鳳猝不及防,被他qin到了鎖骨。 兩個人像麻花一樣,卷在一起,李金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而陸建國,他僅剩的一點點自制力,也消失殆盡。 …… 晚飯是陸建國做的,李金鳳躺在床上,什么力氣都沒有了。 孩子們吃著陸建國做的晚飯,一個個撅起嘴,要多不滿,有多不滿,可又不舍得讓‘生病’的李金鳳下地干活兒。 強忍著‘眼淚’吃完了陸建國做的疙瘩面團,吃完,又被陸建國趕到旁邊的房間,美其名曰自己獨立。 隔天早上,李金鳳起來,給三個小的做了飯,吃了李金鳳做的美食,三小只才覺得自己勉強活了過來。 早飯后,李金鳳拉著陸建國談話,說的便是孩子上學的事兒。 “今年閏七月,不然算起來,離團團六歲生日,就只有兩個月了,孩子老大不小的年紀,正是要讀書的時候,可公社小學離這里太遠了,我早上沒時間送,晚上也沒時間接。而且公社小學那邊停課那么久,現在就算開課,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老師?!?/br> 李金鳳將面臨的問題,告訴陸建國。 “我去打報告,讓團團跟附近的營地的孩子們一起上學?”陸建國問。 “好倒是好,可團團到底年紀小,他離開人,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嗎?別人家小孩兒,至少還能見到父母,團團過去,可能見我們一面都難?!?/br> 畢竟那里不是自己的地盤,陸建國也不營地的人。 【今日更新完畢~】 第1932章 夫妻交談3 陸建國也考慮了一下團團的年紀,現在確實不適合讓他一個人遠離父母去念書,沒人照顧不說,也容易被人欺負。 他看向李金鳳,發現她眼睛里帶了幾分期許,還有幾分自信,斷定她心底應該有了主意的,于是開口,“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恩恩!”李金鳳點頭,“我想在大隊建一個小學,離這兒最近的學校在公社,一天一個來回,最少是四個小時,除非用牛車或者拖拉機之類的工具,時間才可能少。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隊和附近兩個大隊的小孩兒,都不送去公社小學念書,嫌麻煩。 要是我們自己能夠在大隊建一個小學,到時候路程近了,沒準還能接收附近三個大隊的學生。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現在復課,建小學,政策允許!” 剛來蘭孜大隊,李金鳳就想過在這邊建一個小學,只可惜那時候全國性的停課,她就是想辦,政策上也不允許。 陸建國考慮了一下,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不過他還是提了一些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大隊長和村支書的意愿,他們愿不愿意讓李金鳳在大隊建小學。 二是老師的問題,建學校,需要老師,蘭孜大隊,十幾年數不出一兩個念書的,自然也沒辦法提供老師。 三是學生生源問題,這么多年沒有學生念書,突然建學校,他們愿不愿意讓自己孩子去上學。 這三個問題,李金鳳也考慮過了。 大隊長和支書那兒,她可以去說服。 至于老師,算算時間,全國性的知識青年下鄉,大概就在今年十二月。 最遲到元旦,蘭孜大隊這邊,就會來知青,到時候可以從里面選一兩個學識好,品行好的人擔任老師,這樣一來,對孩子們,對知青們都好。 至于最后的生源問題,李金鳳和大隊幾個關系不錯的婦女聊過,大家還是有意向讓孩子念書的,哪怕只認識幾個字,也好過做文盲,只是公社小學實在離這邊太遠,她們也沒有辦法。 除了第二個問題,李金鳳沒和陸建國明說,第一、第三都解答了。 “老師的問題,我看現在也不用著急,說不定學校建好了,就會有轉機!實在不行,就去公社問問,這附近大隊,有沒有念了中學的,現在復課,又不想念高中的,讓他們過來教小學,到時候不僅不用去干農活兒,還不用餓肚子?!?/br> 這個時候,除了城里人能夠每個月領商品糧之外,鄉下人還得靠自己勞動,賺工分,換糧食,不然就只能餓肚子。 李金鳳對于找老師的說法,在陸建國這里,也是站得穩腳跟的,所以他也沒有多問。 他道:“我和你去問問大隊長他們的意見,然后大家商量一下,是直接用大隊的老房子做學校,還是新建。這邊沒什么問題之后,辦學校的各種手續,我去找人辦?!?/br> “好!”李金鳳笑了笑,“擇日不如撞日,要不……咱們現在就去?” 第1933章 想到一塊兒去了1 李金鳳和陸建國要出去談事情,三個小孩兒帶著不方便。 好在,團團已經足夠大,能夠照看好弟弟meimei了。 李金鳳在他們各自的小挎包里,放了些零食,讓團團帶他們出去玩兒,自己和陸建國出發去大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