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勉力收拾好情緒。 她抬眼,眼眶有些濕潤,但眼底卻一改這幾日的憂色,有種如釋重負之感。 賬本里密密麻麻地。記著的正是甘州實際領用物資的情況。 “大周十八年五月,縣衙支取五匹棉,實際領用二十匹,記錄在冊?!?/br> “秋日軍需到貨,已由縣令驗收合格,但實際兵士服裝僅用單針縫制。所用布料單薄易損?!?/br> “留樣一件?!?/br> “冬日棉衣尚未驗收。并未確認供應質量,已發現有棉花發霉情況,留樣?!?/br> 這賬本下面,壓著的便是何泊山留樣的包裹。 這是極有力的物證,若能帶回京中,定有大用。 她長舒一口氣。 甘州并非她想象中的上下沆瀣一氣,仍有人在為民請命。 所幸那日在甘州城,她謹慎的沒有透露口風。那日見到的,絕對不會是留下賬本的人。兩人所關心的事件都不同,甘州城那位何主簿,不斷在試探她。 而今日透過這賬本,她讀到的,則更像民眾口中的那個真實的何主簿。 為民請命。 何泊山。 家國需要有人照亮,他便以身去燃那盞風燈。 她抬起眼,望著伍長,神色篤定。 “你們且等著好消息。先不要走露風聲?!?/br> “我有把握,此事能順利敲定?!?/br> * 京外,一駕馬車正在疾行。 葉采苓從兵營出來,便星夜兼程往回趕。 她要回來上報。 路上,她曾在京外驛站停留了片刻。仔細看過郵報,卻發現并沒有京中傳給她的消息。 謝泓往常會給她及時回應的,但這幾日來信終止了。而自己日常上報消息t給溫道盈,她也沒有回應。 但此時已經容不得她多想。 眼見著入冬氣候只會一天寒似一天,一定要盡早把消息報上去。 回到住所已是子時。 她整夜未合眼,次日一早便去長公主府拜會。去之前沒有忘記叮囑侍女,及時去謝府報消息。 長公主今日神色有些倦意,葉采苓斂目拜見過,只將一物呈上。 長公主帶著些疑惑,身后的婢女接過去看了。 那是一件軍中的棉衣,幾乎都是完全破損了。 “這是軍中實際穿著的服制?!比~采苓道。 “這……能抵御寒風么?”長公主遲疑。 “自然是不能?!?/br> 葉采苓沉聲報上。 “……這便是我這些日子在甘州所見。但甘州此案牽扯深遠,我只能將疑點先一一列明?!?/br> 長公主以手支頤。 眉目間極為沉重,她輕嘆一口氣。 “越臨近年關,事務是越繁雜。也越不太平?!?/br> “正是。明日早朝,可需要我將棉衣案的查勘結果報給溫女官,由她上奏?”葉采苓道:“今日之事合該由溫女官上報的,只是下官昨日抵京,卻并未與溫女官聯絡上?!?/br> 其實與謝泓也沒有聯絡上,但這話與今日之事無關,她便也并未與長公主說。 長公主仿佛忽地回過神來。望著她,只搖搖頭。 “近日朝中不太平。你且不要上朝。我見小溫也并不像……不知怎么的,太后那邊卻……” 她忽地住口,像并沒有什么事情發生一樣。 斂目轉回不動聲色的樣子。 道:“你且回去吧?!?/br> 葉采苓深深地向長公主拜下。 “將士們苦守邊塞,是為了大周安定,朝廷切不可辜其忠誠。采苓懇請長公主,徹查此事?!?/br> 長公主微微點頭。 過了一會兒又嘆口氣,則是喚了一名侍女過來。 “謝學士他,還在太后那邊么?” 侍女點點頭。 “溫女官在那邊哭訴,現下太后尚未放人?!?/br> 溫道盈步履匆匆地進了太后所在的慈寧宮。 皇后、太后,與外臣謝泓。此刻這些人都聚在這里,看著有些奇怪。 溫道盈心里卻是了然。 迎著謝泓寒冷的眼神,她只楚楚可憐地跪在殿中,向上首的兩位行了跪禮。 “溫女官且起?!?/br> 太后帶著些寬慰之意對她講,轉到謝泓那邊。 “謝學士——” 謝泓冷著臉,就像沒有見到身邊的溫道盈一樣。 溫道盈求賜婚,竟然求到太后這里,他著實沒有想到。況且他就算求娶,求的也不會是此人。 “小溫,你與謝泓自幼有緣。不是么?”太后溫聲道。 溫道盈不用看,便知道太后手里摩挲的,正是那塊云州尋來的羊脂玉牌。 她點頭稱是。 謝泓目光霜雪一樣冰寒,抬頭瞥了一眼那物便徑直低眉,移開目光。 “承蒙太后恩典。但微臣與她,并無瓜葛?!?/br> 太后眼神移向溫道盈,她胸有成竹,只道:“臣女幼時在云州。云州有一處原野,名喚楓心原?!?/br> “幼時曾與謝學士常在那原野嬉鬧。自幼……青梅竹馬?!?/br> “笑話,我與誰青梅竹馬,我自己能不記得么?” 太后只微微按下話頭,語氣帶著些沉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