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靦腆安靜地小姑娘說起茶來,換了個人般, 兩眼閃閃發光。 若是宋三郎在此一眼就能拆穿她的小伎倆,玩茶玩的可不是樹葉子是金葉子銀葉子,你們吳府連個像樣的茶具都沒有,能培養出一個懂茶的閨女來? 可拉倒吧,你這小丫頭是在投其所好套路我兒子呢。 可惜,宋景辰不是宋三郎,他對吳婉清這樣無害的小姑娘毫無防備。 見對方對茶感興趣,便解釋了這“雀舌綠雪”的由來, 雀舌是指芽葉形狀飽滿如雀舌,白雪則指綠茶上的一層白毫。 其制茶工藝在前朝已經失傳,是景辰同師父蕭衍宗兩人根據茶譜古籍還原出來的,市面上自然找不到。 吳婉清虛心向景辰請教“制茶之道”,她滿眼的求知與崇拜,讓景辰不由多說了幾句。 說得口干舌燥之際,吳婉清順勢替他續上茶水,宋景辰端起來就喝,喝一半兒他手頓住了—— 他想起他娘的囑托來了,若是同意,就喝下人家敬的第二杯茶。 …… 宋景辰與吳家姑娘訂親了。 消息傳出來,在京城中掀起不小的議論。 趙敬淵聽到消息時沉默了許久。 這世間越是美麗稀有的事物往往越是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他絕不會認為是景辰看上了吳家的丫頭,這必定是皇帝同宋三郎的意思 趙鴻煊那身子都已經是秋后的螞蚱了,再掙扎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宋三郎…… 宋、吳聯姻對擴大宋家的勢力有利無害,所以宋三郎最終想要的是什么呢? 不管是什么,可以確定的是宋三郎絕不像景辰那般對自己是全然的信任。 京城之中議論最多的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吳婉清配不上宋景辰。 吳正聽完不屑一顧,自家吃到甜葡萄了還不行人家酸兩句?說不過去呀。 吳婉清一笑置之,配上配不上又有什么關系? 結果才最重要,似景辰這般傲嬌之人,你還要等著他來對你主動不成,自然是你得去征服他。 吳婉清一邊聽著杏兒忿忿不平的匯報,一邊淡定地翻看從景辰處借來的茶經。 茶經的書頁上有景辰用小楷做的批注,一筆一劃間疏密有致,有一種內斂的優雅,書頁上散發出淡淡清香,婉清眼前又浮現出玉一般的指節,清涼潤澤。 用現代話來說,吳婉清是十足的顏控加手控。 她十幾年所受的教育中,女人應該是害羞的、矜持的、沒有貪心,沒有欲念,沒有自我的。 但當她看見景辰接過茶杯的手指時,她感受到沖破禁忌的愜意,一種名為占有欲的情緒席卷了她,比起安安穩穩像泥胎木塑一樣活著,她寧可視死如歸安然享受燃燒生命的肆意張揚。 ——她愿賭服輸! “杏兒,我聽說上善樓新出了一種叫做“蛋糕”的東西,極為美味,咱們去嘗嘗?!眳峭袂逋蝗怀隹诖驍嗔诵觾旱泥┼┎恍?。 杏兒也是個吃貨,一聽主子要帶自己去吃上善樓,小嘴兒立馬不抱怨了,麻溜地去為主子準備外出的衣裳。 小半個時辰后,主仆二人從里間繞出來,這那是小姐與丫鬟,分明是翩翩少年郎與自家清秀小廝。 更令人驚詫地是吳婉清不知道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她與杏兒竟然都有了“喉結”。 如此完美的裝束,顯然是輕車熟路,絕對不是第一次了。 吳婉清可不會像那些玩兒鬧的小姑娘般,看著是穿了一身男裝,實則女里女氣,就差把“我是女嬌娘”幾個字寫在腦兒門上了。 吳婉清不止是裝扮上的改變,便是走路的姿勢都變得與男子一般無異,步伐緩慢而從容,再無一絲弱柳扶風的裊裊婷婷。 主仆二人沒有直接到上善樓,而是先去了離上善樓不遠的墨香齋,吳婉清坐在轎子里沒動,杏兒獨自一人下車進了書齋。 柜臺后,正撥打算盤的掌柜聽見動靜抬起頭來,看到杏兒,呵呵笑道:“呦,穆小哥過來了,可是你家公子又寫了什么新本子送來?” 杏兒瞥他一眼,“我們公子寫本子向來隨心所欲,什么時候寫新本子,那得看他什么時候閑著無趣了,這馬上就要過年了,公子叫我過來把上本書的銀錢給結了?!?/br> 書齋掌柜不敢怠慢,這位筆名“無情”的公子所寫話本子實在太過火爆,每次新書出來才一上架便被京城的小姑娘們搶光,可偏偏這位公子的規矩大,每次出書只準印一千冊,多一本都不行! 老掌柜強烈懷疑這招兒是跟著宋景辰公子學來的,畢竟宋公子沒搞出全城蠟貴那出時,無情公子巴不得賣得越多越好。 杏兒結了銀錢出來,老掌柜跟著送到門外,門外哪還有吳婉清的轎子,無情公子向來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在任何公開場合露面。 杏兒步行到上善樓,吳婉清正在轎子里等她。 “姑娘,結了八十二兩?!毙觾簹g喜道。 吳婉清笑了笑,她這點銀子買不起宋景辰衣裳上的一顆紐扣,爹說景辰是大夏第一人間富貴花真沒冤枉他。 杏兒收好銀兩,主仆二人下轎。 倆人才一下轎子,迎面走來兩人,為首之人正是景辰。 宋景辰顯然沒有看到旁邊打扮尋常的主仆二人,他正與韓駿說著話。 韓駿道:“景辰你這不聲不響辦大事,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就把親事給定了?!薄〕粤松洗蔚慕逃?,顯然他說話謹慎了許多。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