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新皇才剛剛登基不久,凍死的只能是那些不禁凍的老頭子老婆子,反正也快入土的人,他們不禁凍,凍死也說得過去,反正便是先皇在世時,每年下雪也都能凍死人。 對面人咽了口唾沫,景辰的馬車,景辰的衣著,景辰的一身貴氣,都讓他感受到對方的身份非同尋常,他平日里靠說書為生,比一般人都有見識些。 景辰讓他聯想到評書里微服私訪的大官。 第269章 眼前的中年人心里頭打起小九九來, 尋常貴人誰會來五里鋪這種鳥不拉屎的破地方? 關鍵是來了還打聽凍死了多少人,關心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除了評書中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還能有誰? 可又有些說不通? 哪會有這般年輕的官老爺。 電光火石間, 他想到了一個人——京城第一貴公子宋景辰。 好看得不得了, 菩薩心腸, 年紀輕輕, 全都對上了。 最主要有錢! 想到此,他一下子激動得難以自抑,磕磕巴巴道:“您, 您可是,可是傳說中的景辰公子?” 宋景辰微微一愣, 道:“是我如何?” 景辰話音剛落,中年人扭頭就往院子里跑。 “???” 宋景辰滿腦門問號,心說難道我是什么兇神惡煞么? 不及他多想,就聽到院子里傳出剛才中年人激動的嚷叫聲:“孩兒他娘, 快, 快出來拜見咱家的救命恩人!” 須臾, 五六口子人從院子里急匆匆跑出來,剛才的中年男人二話不說拽著自家婆娘就給景辰磕頭, 后面倆半大小子,一個小丫頭有樣學樣跟著磕。 “你們這是要作何?” 宋景辰完全被他們搞懵了。 就聽跪在地上的中年漢子解釋道:“回公子的話, 小人名劉槐, 年初先帝國喪期間丟掉飯碗一家子斷了口糧,出去乞討又被人驅趕, 眼瞅沒了活路,后面聽同行們說景辰公子開的蠟坊優先雇用咱們這些人, 咱這一家子才活了下來。 公子開的蠟坊工錢給得高不說,更是準時準點讓咱們收工。如此,小的晚上收工回來還能去茶樓酒館賣個藝補貼家用。 小人一家子能活下來,還能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都是借了公子您的光,您是咱們家子的大恩人……” 越說越激動,劉槐抹著眼淚兒又要給景辰磕頭,被景辰制止。 當一個人可以改變許多人的命運時,他應該怎么辦? 宋景辰在劉槐的帶領下,實地探查走訪了許多人家,包括一家五口全都被凍死的那家人。 盡管有了心理準備,可當他看到堂屋正中的五張草席卷筒,還是震驚到無法言語。 原來有人連棺材本都沒有。 所謂“窮死”不是一句夸張,它是殘酷的事實。 宋景辰問旁邊人這家子人平日里靠什么為生? 答:原本有幾畝薄田,后面家里男人上山砍柴時摔斷腿,家里人為了給其治病,將田地抵押出去借了錢莊的銀子。 錢莊的銀子那是能隨便借的嗎? 利滾利,滾雪球般,越滾越多,哪能還得上呀。幾畝維持一家生計的薄田也被人收了去,就只能靠四處打零工過活,吃了上頓沒下頓,肚里沒食,身上沒rou,可不就不禁凍。 宋景辰沒有再問下去,帶著阿福,直奔戶部負責賑災的安濟司去 他是帶著滿腔怒火去的,凍死如此多的人,你戶部安濟司是干什么吃的,朝廷養你們是吃閑飯得么! 他是堂堂的二品愛民使,又是宋三郎的兒子,誰敢攔他? 但進去之后的事情,完全出乎景辰的預料。 安濟司負責賑災的員外郎全力配合景辰,他問什么,查什么,對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宋景辰還是太嫩了,若是宋三郎根本不會多此一舉走這一遭。 兩個多月前,南城遭遇水災,宋三郎全力賑災,在南城百姓中獲得極好的口碑,事情這才過去多久? 便是宋三郎不打招呼,身為戶部尚書的張璟也知道要維護好宋三郎的口碑,讓南城這些受災老百姓安穩過冬。 何況宋三郎前些日子上朝時還特意打過招呼,三郎的原話是這樣說的:“今年的天兒冷,遭了災的老百姓日子不好過啊?!?/br> 除非張璟是個棒槌才會聽不明白宋三郎什么意思。 他今年一入冬還真沒少往南城撥銀子,依據宋景辰當時所繪災情圖冊,對那些受災嚴重,生活極度困難的災民給予適當補貼。 張璟不是棒槌,張璟下面的一眾官員更沒一個是傻的,什么銀子能拿,什么銀子不能拿,拿多少不犯規,他們心里明鏡似的。 所以,事關樞密使大人,尚書大人又親自過問,便是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不把事情辦好。 除非頭上烏紗帽不想要了。 但畢竟撥下來的錢銀有限,這場大雪才凍死不到兩百人,已經是創造奇跡了。 至于那一家五口,只是個例而已。 …… 窮是救不完的,救濟只能是權宜之計,不能解決貧困的根源,唯有提高老百姓們自力更生的能力,方能真正讓他們實現自給自足。 這一刻,宋景辰第一次理解了陳宴安的堅持,也理解了蕭衍宗的逃避。 所以大夏需要改革。 他能夠擔此重任嗎?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