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青衣人竟是無言以對,可不是嗎,人家的起點就已經是眾多讀書人奮斗的終點,確實沒法比。 ——涼州城府衙后宅。 廂房里,秀娘正指揮著兩個丫鬟收拾整理東西,日子過得舒心,又保養得當,八年過去,歲月并未在她臉上留下多少痕跡,只是多了幾分歲月沉淀出的嫻靜。 棉布簾子挑起,宋三郎跨步進來。 三郎今年已經四十有三,因長年修煉武功,又有少林內功心法加持,不顯分毫老態,因著是在家里,只穿了一身常服,緙絲面圓領長袍,腰間束帶,身姿挺拔,不見絲毫拖沓。 “辰哥兒還沒回呢?”三郎依案坐下。 “沒回呢?!毙隳镆撇竭^來,在三郎對面坐下,“你兒是性情中人,估摸著是要同他那幫玩得好的兄弟們道別呢?!?/br> 宋三郎點點頭,遂問道:“東西收拾得怎么樣了?” “差不多都利落了,一些不打緊地送人,只撿必要的帶,南州府城是繁華之地,缺什么東西到了那邊再買就是了?!?/br> “那就好?!?/br> 秀娘有些悵然道:“來的時候不愿意,可真在這里呆了五年,這冷不丁要走,心里竟還有些不舍,圣旨下來,我本以為皇上要將你調回京城呢,不成想竟是要去南州府?!?/br> 宋三郎道:“皇帝自有他的考量,我們回京城只是早晚的事?!?/br> 皇帝的心思宋三郎大概也能猜到一二,當初把他調離京城是不想讓他摻和到太子與靖王之爭。 如今把他調離涼州,則是因他身在涼州,又兼安山、甘州和肅西三道,在西北的影響力日大,山高皇帝遠不好控制,皇帝擔心他勢力做大,因而調他轉去南州府牽制日益做大的南州巡撫。 夫妻倆說了會兒子話,時近亥時,宋景辰仍舊未歸。 宋三郎不放心要出去迎迎,秀娘拉住他袖子道:“有你這遠近聞名的護犢子爹,人家吃了熊心豹子膽,又得犯了癡癥瘋病才會找你兒麻煩呢,你且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br> “快別去了,去了人家也不領你情,還招兒子煩?!?/br> 宋三郎嘴硬哼道:“他敢?!?/br> 秀娘給三郎倒了杯熱茶,撇撇嘴,“有你撐腰慣著,有什么是他不敢的,信不信把天捅個大窟窿,你兒都能安安穩穩坐地上,等著你這老爹來替他女媧補天呢?!?/br> 三郎被秀娘逗笑,道:“這你就錯了,辰哥兒看似不羈,實則有分寸得很,不會無故惹事?!?/br> 秀娘不跟他爭,道:“反正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你且看著吧——不說這個,蕭先生那邊你安排妥當了嗎,先生跟著咱兒在大西北吹了五年多的風沙,無兒無女的,把辰哥兒當親兒了?!?/br> “嗯,都安排妥當了,五日后就出發?!?/br> 第171章 直到夜里亥時末小崽子還沒個鬼影, 這下秀娘也不淡定,三郎起來穿好衣裳,才剛一踏出屋門,便聽到前院一陣嘈雜的腳步聲伴著碎碎低語。 就見不遠處燈影晃動, 六七個小子朝著垂花門這邊走來, 為首的小子背上還背著一個, 不用說背著的這個便是自家小子了, 打老遠宋三郎就聞到一股濃重的酒氣。 “宋、宋叔叔,景辰他……喝醉了?!背袒⒁姷剿稳纱蜮?,說話未免底氣不足, 蚊子哼哼般不敢抬頭正眼看三郎,唯恐宋三郎發火以為是他們欺負景辰, 將人給灌趴下。 他著實是想多了。 他們想欺負宋景辰可也得有那個本事才行。 宋三郎心里有數,清楚兒子這是舍不得這幫相伴五年的玩伴,朝眾人客氣道:“勞煩你們幾個送他回來,辛苦了?!?/br> 說完他又吩咐一旁家仆, “夜里更寒露重, 你帶幾位少爺去偏廳休息片刻, 喝杯茶暖暖身子再走?!?/br> 程虎幾人見宋三郎非但沒有絲毫責怪之意還客客氣氣請他們喝茶,有些意外也有些受寵若驚, 沒想到景辰他爹看上去不茍言笑,私下里卻這般通情達理好說話。 眾人忙道都是應該做的。 宋三郎接過兒子, 朝眾人微微點頭, 轉身往內宅走,身后幾個小子看得目睹口呆—— 景辰這么大個子, 喝醉的人又比尋常人重上幾分,瞧瞧人家爹這抱娃的姿勢, 后背直而不僵,步履輕松如常,不知道的還真以為他抱的是團棉花呢。 無怪乎人家爹當初敢一人單挑西鶻那一窩子,光這把子氣力就沒幾個人能及得上。 宋三郎把兒子抱進屋里,秀娘見兒子醉成這個樣子,又是來氣又是心疼,忙吩咐丫鬟去煮醒酒湯來。 一碗醒酒湯灌下去,宋景辰吐了兩次,一翻身又迷迷瞪瞪睡著了,安安靜靜的也不鬧,模樣乖得不得了。 兒子這是第一次飲酒,宋三郎不放心,吩咐人請了郎中過來。 喝酒對邊塞人來說都是家常便飯,自然醉酒也是家常便飯,半夜三更按察司大人有請,老郎中還以為是出了什么大事,不成想是景辰小公子喝醉了。 老郎中哭笑不得,暗道按察司大人護犢子之名果然是名不虛傳,遂上前細細替宋景辰把過脈,表示無甚大礙,多喝些水,睡一覺酒勁便過了。 三郎謝過,因是半夜折騰人來,給了賞銀,著人客客氣氣把人送回去。 老郎中推辭不過,只得收下賞銀,暗道按察司大人當真是難得一見的好官,宋大人和小宋公子當真是涼州百姓之福。 宋三郎升職調任,自然免不了同涼州的各級同僚應酬一番,眾人的意思是三郎這幾年在涼州居功至偉,要為他舉行歡送宴,屆時當地大小官員以及百姓為其送行。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