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宋大郎同宋二郎對視一眼,二郎碰了碰大郎的肩膀,“大哥,老三的嘴什么時候變得這般厲害了?!?/br> 宋三郎認真想了想,捋著胡子道:“好像是打從他做官之后,這官場是真能造化人呀?!?/br> 一家人當中,最高興的當屬老太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孫子們出息,媳婦們不鬧事兒,當真不能再好。 秀娘雖說心里還有點兒不情愿,不過她也知道三郎比她看得深看得遠,不會害自家兒子。 王氏同姜氏當然知道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自家兒子跟著沾光是事實,尋思著如何找補找補多疼疼辰哥兒。 最后,兄弟三個一同在策論上認真寫下自己的名字,不過宋景茂堅持要寫上自己只是從旁輔助,睿哥兒亦是一樣,這宋三郎就不管了,讓小哥仨自己看著辦就行。 等兄弟三人都簽完名字后,宋景辰拿著紙張左看右看,越看越傷心,一轉身,把頭埋到他爹肚子上,抱著宋三郎的腰哭唧唧—— “爹爹,救命,哥哥們把我的字襯得更丑了呀?!?/br> 一家子人哄堂大笑。 秀娘好奇地湊過來,老實說,她感覺自家兒子寫得挺好的呀,雖說比不上他爹,比自己這當娘的可強太多了。她不太懂書法,好看還是能看出來的,看完一捂眼,得,沒眼看了。 此時她心里只有一個感受:貨比貨該扔! 不行,以后不能由著小孩犯懶,每日回來必須得練字,一天至少三張! …… 與此同時,皇宮中,皇后正怒不可遏! 第140章 不爽 皇后的慈元殿中, 宮女太監們大氣不敢喘一聲,小心而快速地收拾地上狼藉一片的碎瓷片,李皇后余怒未消,胸口劇烈起伏著靠在一旁云榻上, 臉色鐵青。 旁邊侍奉的貼身嬤嬤踱步過來, 站到皇后身側, 輕捶著她的肩膀勸慰道:“國舅爺是國舅爺, 太子殿下是太子殿下,陛下定能查清案情,斷不會冤枉到太子頭上?!?/br> 皇后咬著牙根子獰笑道:“我真恨不得他死了去, 也省得我們娘倆受他連累?!?/br> 說著話,皇后冷冰冰掃了下面人一眼, 眾宮女太監識相退下。 待宮殿里只剩下老嬤嬤一人,皇后這才紅著眼圈兒對其道:“孫嬤嬤,我與皇帝多年夫妻,最是了解他的為人不過, 眼下朝廷正是用銀子之際, 皇帝恨不得把老鼠洞里的錢摳出來用, 這當口我哥哥被查出貪污如此多的銀兩,皇帝必然震怒, 他本就對本宮不冷不淡,現下怕是都不想再踏進我這慈元殿了?!?/br> “娘娘想多了, 陛下與您多年夫妻——” “夫妻?呵呵?!被屎罄湫Φ溃骸盎蕶嘀聼o父子, 哪來的什么夫妻,經此一事, 我李家不死也要脫層皮,太子是萬萬指望不上他們了?!?/br> “娘娘, 您不要多想,太子殿下乃是陛下親定的儲君?!?/br> “親定的儲君又如何?只一日還沒有坐到那個位置上,便隨時可廢立?!被屎蠛藓薜?。 “娘娘,太子仁德,擁護太子的并非只國舅爺這邊?!?/br> 皇后悠悠嘆了口氣道:“本宮知道,可那些人都是虛的,他們就似那墻頭草,隨時都可以倒戈,眼下只太子妃的娘家人算是靠得住的,我meimei的夫家范家那邊,還有安和郡王這邊也算穩固?!?/br> “娘娘您的的意思是?”孫嬤嬤小心請示著。 “嬤嬤,你就說本宮最近身子骨不爽利,叫我那外甥女進宮來陪伴本宮一段時間,皇帝最不喜打破平衡讓一家獨大,如今太子的勢力失衡,皇帝必然要調整朝中勢力?!?/br> “只太子妃的父親乃是武將,握有軍權,皇帝既要用又忌憚著,不可能輕易提拔,范家倒是個好人選,他會寵幸我這好外甥女的。 “老奴會盡快去辦?!睂O嬤嬤點頭應下,她完全不擔心皇后的外甥女會懷上龍種威脅到太子。 皇后又恨恨道:“派人給本宮去查,我倒要看看是哪個在背后整我李家,斷我兒臂膀?!?/br> 皇后心情不好,太子本就陰晴不定的性子遇上此事越發喜怒無常,趙敬淵身為小郡王,雖說不像太子手底下那些奴仆戰戰兢兢,日子也是不好過。 夜深人靜時,趙敬淵不由問自己:這就是他趙敬淵以后要效忠的君王么? 這般經不起風浪的君王將帶帶領大夏朝走向何方? 他趙敬淵有生之年還能平蠻夷迎jiejie回家嗎? 趙敬淵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一絲迷茫。 …… 李國舅倒臺,追繳銀兩數額巨大,無形中倒是解了張璟的燃眉之急,只不過高興之余張璟亦是頭疼,不知道的指不定會懷疑是他張璟整倒了李國舅呢。 朝廷上發生了這樣的大事,皇帝龍顏震怒,太子郁悶不已,宋三郎自然不會傻得現在顯眼把兒子寫的策論遞上去,反正皇帝也沒有給兒子規定時間,大不了就說小孩子認真,到農戶里實地考量之后才開始動筆寫的。 四月中旬,睿哥兒這邊順利通過府試,李國舅的案件也過去一段時間,宋三郎這才將兒子寫的策論遞了上去。 宮人遞上來時,文昭帝正忙著批折子,順手放到了一旁,后來忙完折子倒把這事兒給忘記了,說到底,他下那道圣旨意在鼓勵,對小孩并沒有什么期待,滿朝文武遞上來那么多關于養牛的折子都無甚新意,若能指望一個小孩子破解,他這幫文武百官干脆回家抱孩子好了。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