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薛氏若有所思,道:“那還真是不錯呢,畢竟這科舉之路艱難,并非人人都能走得通,學一門實用的本事,也是生存之道,我那娘家侄兒就是個不愛讀書的,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天生就不是那塊料,怎么打磨也沒用,回頭兒我就叫我嫂子把我那小侄子送到宴安先生的數理班去?!?/br> “到時候辰哥兒可要幫嬸娘管著他點兒?!?/br> 宋景辰:“嬸娘還請放心,落到我師傅宴安先生的手上,沒有學生敢不聽話,就沖他老人家這么長這么寬的打戒尺,我也只能是望而生寒,乖乖聽他老人家話的?!?/br> 小孩夸張地比劃著,一臉小生怕怕的表情,逗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氣氛活躍了,同時也略過了剛才的話題,人家要你管著點兒,那是客氣,你若認真,未免就自大了,再說宋景辰才不想攬這活兒。 劉老太君看著宋家的兩個孫子,當真是越看越喜歡,當然還有一個更稀罕的沒來,她真恨不得把三個都招為女婿,忍不住有些發酸地拉著宋老太太的手道: “老jiejie,你的福氣在后頭呢,茂哥兒也好,睿哥兒也好,還有咱們辰哥兒,哪個不是出類拔萃,羨煞旁人,你瞧瞧當時咱睿哥兒懟李淑人那話,當真有張儀、蘇秦之口才,叫人難以置信他才是個剛剛十二歲的孩子?!?/br> 老太太忙謙虛道:“這還不都是宴安先生教得好,若無meimei當初的引薦,他們也沒機會拜到宴安先生的門下,meimei的情誼,jiejie一直都感念在心?!?/br> 其實當初自家起了多大作用劉老太君心知肚明,再者說來,這師傅領進門,修行還得是看個人,剛才那幫孩子在陳宴安書院讀書的可不少,不還是辰哥兒同睿哥兒最是出挑。 不過聽到老太太如此說,劉老太君心里高興,又拉著老太太說了一些剛才李氏的家世來歷,叮囑辰哥兒和睿哥兒躲著點兒,盡量不要招惹,單一個范家,她們永昌伯府還真不怕。 這不是有太子那層關系在嘛,不敢得罪的。 聽劉老太君如此一說,宋家的女人們都有些后怕,尋思著自家皮猴子這得虧是救人,不是“揍人”。 除了小哥倆,眾人誰也不知道宋景辰與范慶陽之間發生的事兒,小哥倆不會傻得去跟家里人說,如此丟人之事,范慶陽更不會大肆宣揚,他又不傻,宣揚出去,他是想更丟人,還是想兌現承諾呢? 顯然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薛氏見自家婆婆拉著宋家老太太說個沒完,趁機同一旁的秀娘攀談起來。 永昌伯府看著顯赫,家中卻無擅經營之人,名下的田莊鋪子看起來不少,大多半死不活,盈利的不多,平日開銷除了吃俸祿和老本就是一些不能說的收入,薛氏這個管家的難著呢。 好在府里雖無擅經營之人,可也沒有特別能敗家的,倒也不算捉襟見肘,只不過薛氏自己名下經營的兩家布匹鋪子投了不少銀子進去,卻經營不善,積壓了一堆不時興的布料,賤賣就虧,不賤賣又壓著銀子,左右都不是,愁死個人。 剛才在宴會席間,她見到刑部郎中高夫人同御史薛夫人都同秀娘這個八品小官家的娘子很親熱,又想到戶部尚書張夫人竟還認了秀娘作干meimei,知道這其中必有原因。 再會做人那也只是錦上添花不得罪人而已,只有利益才能恒久遠,她們如此熱絡,必然是能從秀娘身上撈到好處。 心中好奇,她就忍不住伸過去一只耳朵,聽著三人聊天,這才明白原是這倆人都沾了秀娘的光,都因為宋家的商隊賺錢了。 薛氏有意無意把話題往做生意上引,長嘆一聲,就說起了自家那不爭氣的鋪子來。 三年的歷練,秀娘現在也學能耐了,可再不是當初的傻白甜,她知道這些官夫人大多數時候說話都是帶目的,家丑不可外揚,沒事兒薛氏同她說自家生意虧本兒這種事做什么? 說出來讓人看笑話嗎? 自然不是,觀薛氏剛才一番和稀泥的精明勁兒,就知道此人是個極圓滑的,要把事兒解決,還不能讓事兒沾身,兩邊都不得罪。 這般精明之人,可不是胡同巷子里的怨婦,逮著個人就大吐苦水,同情的人少,看笑話得才是更多,解決不了問題不說,還叫人看不起。 薛氏這樣的人肯自揭短處,多半是要求有回報的。 秀娘稍一琢磨,就聽出來她那意思了,不過他們家的商隊確實可以把京城過時的東西倒賣到外地去,不但不賠錢,打著京城的名號,還能大賺一筆,不過她沒必要讓旁人知道自家的利潤,夫君有句話說得特別對—— 千萬莫要讓人知道你家具體賺了多少錢,知道得越多,你家的麻煩就來了,就比如上次的馬球場。 想到此,秀娘假裝替薛氏著急道:“方才聽薛jiejie這般說,壓的布匹還真是不少,薛jiejie的鋪子既然是開在大相國寺附近,那賣得必然都是好貨,如今京城不時興了,確也是兩難的境地,有錢的不想買,沒錢的買不起,叫人發愁?!?/br> 秀娘深表同情,但就是不表態,不攬活兒,這主動攬活倒顯得這事兒有多好辦一樣,我得讓你求著我,我才能勉為其難的答應你,你得領我宋家,領我秀娘這份人情。 想當初我們家老太太求到你們頭上,那可是把祖傳的陪嫁都搭上了,誠意滿滿。 不過薛氏要實在張不開口,其實秀娘也會幫她的,不為別的,她得讓人知道宋家的生意,她許秀娘可以拍板拿主意,得讓三郎看到她許秀娘對自家生意的貢獻。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