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放榜之日,喜得宋大郎還當眾哭鼻子了, 兒子太不容易了,他也不容易,一路走來,陪考的比考科舉的還緊張。 老太太特意上了一柱香告慰宋玉郎在天之靈。 一門兩進士,加上才剛剛十一歲的睿哥兒今年二月初第一次參加縣試就取得了頭名的驚艷成績,宋家悄然崛起,不說是躋身新貴之列,也算是京城有頭有臉的人家了。 正值早春三月,因著早前的一場春雪,還有些許的料峭春寒,不過卻阻擋不住憋悶了一冬天的閑人,一幫少年正騎著馬趕往距京城五十多里外的北郊游春狩獵,當中最大的也不過十五六歲,身后有仆從侍衛們跟著。 這會兒宋景辰單手拎著韁繩,騎在一匹白馬上,正是他第一次學騎馬時宋三郎送他的小馬駒,宋景辰圖省事,給人起名叫“小白” 。 小白今年已經四歲,按馬的年齡來算接近成年,骨骼已然長成,不知道是不是名字起得太過隨意,這馬長大后也往隨意里長,沒有毛色如雪,毛發也沒有油亮如緞子般光滑閃耀,總之和宋景辰想象中的白馬相去甚遠。 ——不過人家小白脖子上長長的鬃毛飄揚在風中,還是能找補回幾分駿馬之姿的。 馬不是傳說中的白馬,馬背上的小公子卻像是傳說中的公子。 小公子鴉黑地頭發只用一根銀縞素帶系著,穿了雪青色的箭袖獵裝,袍袂處繡著祥云暗紋,袖邊領口滾著裝飾用的銀邊,衫長及膝,腰間束了錦帶。 因為天涼,出門前宋三郎還給他披了件銀灰色薄披風,腳下是銀線縫制的鹿皮小靴,彎弓斜挎胸前,插了一根箭羽的箭壺背在身后,單看這一身富貴打扮,就知道這孩子家里極度不缺錢,不光不缺錢,還是個受寵的。 宋三郎這幾年做邊境生意,茶酒、藥材、絲綢、諸多生活日用品運過去,馬、羊、寶石、玉器等運回來,靠著價格差,信息差,距離差,著實賺了不少銀兩,比起馬球場的張揚,這邊境貿易,實屬悶聲發大財的生意。 宋三郎算想明白了,做生意若能讓人把你賺了多少錢算得清清楚楚,那你就要危險了,就像這馬球場,有多少個座位,每個座位賣多少錢,都是明碼標價,算他的收入再簡單不過。 所謂錦衣夜行,大抵如此…… 今天宋景辰這還是第一次獨自跟朋友出門玩,秀娘不放心,尤其小孩還非得要騎著馬出門,宋三郎卻覺得兒子的騎術沒問題,趙敬淵也非不靠譜的狐朋狗友,再者,趙敬淵出門自有侍衛跟著,不必太過擔心。 凡事總有第一次,八歲了,可以獨立出一次門了。 嘴里如此說,實際上他還是不放心地把兒子送到一眾人匯合的地方,確定小孩是跟著趙敬淵一幫人去打獵,而非謊報軍情。 宋景辰嫌丟人,遠遠地就叫宋三郎停下,不準跟著他再往前走,宋三郎自己也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知道兒子要面子,應允了他,遠遠地看著宋景辰匯入一群人中,這才放心。 趙敬淵與宋景辰并馬而行,側頭朝著宋景色辰微微傾身過去,笑道:“待會兒咱們獵到野雞野兔子,可以就地烤著吃,讓你嘗嘗我的手藝?!?/br> 宋景辰嘴角一翹,笑道:“好啊?!?/br> 趙敬淵看了看他身后的箭壺,有些好奇,“你這是擺式,還是來真的?什么時候學的,沒聽你說過呀?” 宋景辰眨巴眨巴眼,“當然是擺式了,你沒看就插了一根嗎,多背一根我都嫌累得慌?!?/br> 趙敬淵:“……” 宋景辰:“你不說出來狩獵嗎,我不背著弓箭顯得多不合群呀?!彼尉俺揭欢妒种许\繩,驅馬向前。 趙敬淵被他逗樂,雙腿輕挾了下馬腹策馬跟上去。 一路說笑著,眾人到了北郊山腳下,此處有山有水有林木,風景很是秀美 ,雖然現在還不大明顯,不過已經看出隱隱的青綠,湊近了還可以可到枝頭的嫩芽還有不太明顯的花苞,湖水也早已冰雪消融,閃著粼粼波光。 山的南側有一大片敞亮的空地,看過去幾乎一眼望不到邊際,可以縱馬撒歡兒,亦可以圍獵野雞、野兔子等一些尋常的小型獵物,再大型的獵物,那就得往深山里走了,出來玩自然不會往不安全的地方去。 宋景辰腿一翻,利落地縱身下馬,八歲的孩子能做到這一步,小孩還是有點武功底子的,學武功沒有不吃苦的,證明他這三年的苦頭兒沒白吃,宋三郎寵兒子的時候真慣著,不給慣著的時候也挺狠的。 趟著地上的荒草,能明顯感覺腳下的土地與冬天時候相比,顯得潮濕松軟起來,小草的嫩芽貼著地皮努力從荒草根部冒出來,宋景辰的小鹿皮靴一腳踩下去,不知名的小蟲子被驚到,倉惶逃竄。 前面湖邊,一幫仆從有人忙著砍伐樹木,支起簡易帳篷,防止日曬,有人鋪展開席面,擺放上瓜果等小吃食,還有人去撿食柴火,準備生火煮茶。 眾人喝了點熱水,休整一會兒,趙敬淵招呼大家一起去南邊場子圍獵,這次眾人出來玩正是他帶頭組織的。 不要小看組織這么一場游獵,選定邀請的人選,發請貼,確定流程,讓活動順利進行,同時保證這些人的安全等等,對一個十二歲的小孩來說還挺考驗能力的。 作為太子侍讀,不出意外,將來必定委以重任,實際上自趙敬怡和親以后,趙敬淵在宮中陪太子讀書這三年變化巨大,不復從前魯莽。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