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秀娘才不樂意,這送禮,哪能不給人過目呢,再說了,他們一家子挑選了半天呢,她假裝聽不懂人家的暗示,嘴里說著不用幫忙,自己硬給拎進來了。 這會兒幾個丫鬟婆子聽秀娘如此說話,暗暗松了一口氣,同時對這個懂得體諒下人的娘子心生好感。 話是如此說,張夫人還是訓斥這些人幾句,命人把魚送進灶房,同時吩咐準備幾樣好菜,這魚也做上,晌午她要留客人用飯。 秀娘把人叫住,掏出一頁紙來,道:“jiejie,這是我娘家養這魚的舅舅給的做這種魚的菜譜,我一并帶來了,用上用不上的,給灶房的人當個參考?!?/br> 張夫人笑道:“meimei想得真是周全?!?/br> 秀娘忙道:“哪有,是我那娘家舅舅想的周到,我就是個粗人,不瞞jiejie說,這書才讀了沒幾個月,字也識得不多,也就jiejie不嫌棄我笨,您這樣的身份還愿意同我姐妹相稱,秀娘心里把您當親jiejie?!?/br> 張夫人拉著秀娘的手,“我也不瞞meimei說,我呢,在家里是老小,上面幾個哥哥,我還真是把你當成自己的親meimei?!?/br> 親不親的,反正是越說越親,倆人說說笑笑往屋里走。 秀娘隨著張夫人進屋來,撲鼻而來一陣熟悉的花香,秀娘不由循著香味看過去,看到屋子一角的紫檀六角木花架上擺著一盆梔子花。 正是張夫人剛才修剪了一半的那盆,剪子還在花盆旁邊放著,剪掉的黃葉子也還沒來得及清理扔掉。 秀娘不由眨了眨眼——這題我會呀! 自家的梔子花前段時間不就是和這盆一模一樣的毛病嗎,還是自家的好大兒給治好了,現在長得可好了,葉子綠生生油亮亮的,花瓣潔白無暇,看著就喜人,就連三郎都說養得極好。 給花澆摻了醋的水這種壞事兒也就自家調皮搗蛋的大兒子能干出來,問題是他就真的歪打正著了,這梔子花他還真就愛吃醋! 這可是獨門養花秘技呀。 第113章 讓天意做主? “jiejie養的這梔子花可真飽滿, 還沒進屋就聞見香味了,就是好像同我養那梔子花一樣,有點小毛病?!毙隳镏钢苌系臈d子花道。 張夫人:“可不是,前幾天還好好的, 今兒早上突然發現好幾片黃葉, 我正說讓人搬出去, 讓府里花匠給瞧瞧是怎么回事兒呢?!?/br> 秀娘笑道:“不用找花匠, 我家的梔子之前同這盆一模一樣的毛病,現在長得可好了,半片黃葉子都沒有?!?/br> “哦, meimei是怎么治好的?”張夫人有些好奇。 秀娘:“特別容易,給它喝點兒醋就行了?!?/br> “你說什么?” 張夫人以為自己聽岔了。 秀娘:“就是把家里的醋兌上水澆進去就行了, 一開始可以少兌點兒,看看效果,效果不好,就再多兌點兒?!?/br> 張夫人驚訝道“還有這等養花的法子?” 秀娘當下把自家兒子用醋澆花卻歪打正著把黃葉病治好的事同張夫人學了一遍, 逗得張夫人咯咯樂, 道:“辰哥兒果然是個調皮小子, 回頭兒我就按著咱辰哥兒的法子試試?!?/br> 兩人說笑著落座,張夫人吩咐人上茶。 不稍片刻, 一名頭梳雙髻、綠裙曳地的小丫鬟端著茶盤過來,走路都不帶有聲音的, 對方先將茶盤輕放到桌上, 對著秀娘盈盈一禮,雙手奉上茶杯, 柔聲細語:“您請用茶?!?/br> 看到張夫人身邊的下人如此有規矩,秀娘想:張夫人定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般好說話, 太好說話可管不住這一屋子人。 秀娘沖人點頭笑笑,小心地從對方手上接過白玉般透潤的細瓷茶杯,不是白玉,勝似白玉,好看得緊。她暗道自家三郎讓送魚果然是對的,別的不說,最起碼能讓對方記住。 若是送些茶酒瓷器類的精細物,自己認為挺好,但在人家這里根本不值一提,就說張府用的這種樣式的茶杯,讓她去買她都不知道該到哪買。 兩人喝著茶的功夫,張夫人提到了昨日去慈幼院的事,夸秀娘想得周到,帶去的那些小吃食和小玩物很受小孩子們的喜歡。 秀娘正想著把話題往這上面引呢,沒想到張夫人自己先說了,她便順著張夫人的話說起自己無意中進到后院慈幼院灶房的事,包括那些爛菜葉子,以及攔著不讓人進灶房的廚娘。 張夫人官宦世家出身,對官場之事十分敏感,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丈夫才剛升任戶部尚書,若真有這種事情,被別人捅出來,甭管是不是上一任尚書的責任,人家已經辭官養老無事一身輕,這背鍋被罵的必然是丈夫。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越是這種惡劣的事件傳得越快,老百姓懂什么誰的責任,罵的時候必然罵現管的。 ——但若丈夫剛上任就把這事查出來,那就是另外的說法了。 張夫人送走秀娘之后,急匆匆找張璟說明情況,張璟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雖說少不了岳父一家的幫助,可人家岳父也不是拿自家姑娘來做慈善的,能不計較張璟的身世,那是因為張璟的才干足以幫他抵消身份帶來的差距。 張璟立即意識到這件事可以大做文章。 若是洛京城天子腳下都有此等惡劣之事,可想而知下面州省的慈幼院必然問題也不少,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不就有了。 張璟忍不住捋了把胡須呵呵笑道:“我只道三郎是個福將,不料這宋家娘子也是個帶福的,不過是同夫人去了趟慈幼院,就讓本官受益匪淺,若非他家那小娃年齡太小不合適,我都想兩家結為秦晉之好了?!?/br>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