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路人甲在線看戲、快穿修羅場:嬌軟萬人迷她沒有心、快穿之花式攻略、快穿:宿主,你真的好渣、抄家流放,醫妃搬空王府去逃荒、快穿萬人迷:無法抗拒的她、快穿萬人迷:漂亮炮灰總被強制愛、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瓊瑤綜)我是孩子王、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后
這么說吧,陳宴安書院里的讀書人是可以鄙視在國子監讀書的人,因為國子監里的勛貴子弟大部分都是混日子,反正只要進了國子監,科舉能不能成,都有個官做。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畢業包分配。 國子監里除了京城中的勛貴子弟,還有外地的學子,均為地方推薦上來的美其名曰有才能之士,實際上就是有背景的地方勛貴,若無關系,你試試? 大家都是沖著不用考科舉來的,不科舉還能有官做,不想做官還能回家繼承家產,最不濟還能啃個老,如此多的后路,自然是咸魚多,想要跳龍門的少,就連應付國子監里的考試那都是合格萬歲,多一分都浪費。 是以,大夏朝國子監里的整體讀書氛圍真不咋地。 皇帝也不傻,國子監出來的人基本不可能分配到實權部門,都是一些邊緣角色,他真正重用的還得是正兒八經靠真本事考上來的科舉人。 是以,茂哥兒在陳宴安的書院不但有名師指導,有更好的讀書氛圍,所結識之人亦都是有抱負的同窗,對他來說,真的是一次人生中的重大轉機,他自然要把握住。 而對睿哥兒來講,宋二郎兩口子本身自己就讀書不咋地,要不然也不能連個秀才都搞不定,他們對宋景睿的教育死板、刻板、填鴨不說,偏偏倆人還自以為是,都覺得自己讀了那么多年書,總不至于教不了一個六歲小孩,不就是三經,百家姓,千字文嗎。 而當睿哥兒提出一些自己的質疑,兩人的答案永遠都是書上說得對,圣人說得對,你哪有那么多為什么,你還能比圣人更能耐? 碰上這樣混合雙打的爹娘,若非睿哥兒聰慧,自身領悟能力強,小孩早都厭學了。 陳宴安為人原則性強不假,但他的教學思想并不迂腐,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自我表達,睿哥兒在書院里如魚得水,自然比在家里跟著宋二郎兩口子學習要快樂得多。 所以兩個哥哥喜歡上學是真心的,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第72章 明天肯定不行, 需得提前同陳宴安說上一聲,另外這么小個娃,肯定只能上半天,一整天的話小孩子太累, 宋三郎舍不得。 傍晚, 老太太回來, 宋三郎過去同她說了關于徐正元的事, 沒有說太具體,只說他已經托了關系,但能不能救出來現在還不能下定論, 不過機會應該會很大。 有了兒子這句話墊底兒,老太太寬心不少, 問三郎托關系花去多少銀錢,三郎讓她不用cao心銀錢的事,若有需要自然會張口。 徐正元的事情處理完,宋三郎開始著手搞南城的地皮, 他看上了南城的一塊洼地, 因為地勢低洼, 無法在上面建民宅,約摸有兩百多畝的空地都荒著, 夏天雨水多的時候就是一片沼澤地,長滿水草。 唯一的好處就是場地大, 價格便宜。 這片洼地周邊的地皮價格約合四十兩銀子一畝地, 而這片洼地的價格只有十兩銀子一畝,總共兩百六十二畝地, 才不到三千兩銀子。 大夏朝不允許商人大面積買賣土地建造房屋,朝廷才是唯一的合法地產開發商, 朝廷專門設立有叫“莊宅所”的衙門,主要負責經營官地與公屋的租賃買賣,其目的有二: 一是為朝廷搞創收;二是為城中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租賃住房,這其中不乏一些低階官員的保障性住房。 就目前洛京城的房價來說,除了祖上有宅的,外地考進來的官員想在京城置辦一處房產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宋三郎是官身,且他審請買地的理由是建立馬球場,這在之前是沒有這樣先例的。 因為打馬球在大夏朝乃是王公貴族們的專屬運動,沒有人認為貴族們打馬球跟賺錢能有什么關系,所以也不會有人買這么大一塊地用來建馬球場。 莊宅所的王主事看著宋三郎遞交的審請犯了難,在這之前還沒有人在城中一口氣買下二百多畝地。 賣吧,沒有先例。不賣吧?這塊地荒著也是荒著,能賣出二千多兩銀子,也是自己的一個政績。 宋三郎見他為難,道:“不若這樣,若是在下的馬球場能夠盈利,宋某愿把其中二成的利潤捐給朝廷的慈善堂,若是不能盈利,宋某就當自己是冤大頭,異想天開?!?/br> “不過,不管盈利與否,宋某把這片荒地開發出來,亦是城中的一道風景,總要好過它現在的樣子,且夏天一到,這里蚊蟲成災,周邊居民不勝其擾,王主事覺得呢?” 聽到宋三郎如此建議,王主事有些心動了。 宋三郎趁機又道:“只要王主事的初心是為朝廷著想,想來朝廷亦不會錯怪您,若您覺得不妥,亦可向上面匯報請示?!?/br> 王主事忍不住好奇道:“宋大人,在下實在想不通,你這馬球場如何才能賺錢?在下甚至想不明白,有哪個貴族會到你這里來打馬球?” 宋三郎呵呵一笑,“關于如何賺錢盈利,在下實在不便多說,王主事見諒?!?/br> 對方不愿多說,王主事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尷尬一笑,道:“是在下冒昧,不過你我乃是同僚,二百多畝地,實在不是個小數目,在下會將宋大人所言如實轉告上峰,若有結果,會盡快告之宋大人?!?/br> 宋三郎拱手謝過。 兩日后,宋三郎得到消息,叫他去莊宅所簽訂契約書。 兩百多畝地雖說不少,那也得看是什么地,那片荒地沒有人管,有人愿意出錢清理也是為朝廷干了件好事,況且對方還愿意讓出二成利潤給朝廷,對各方都有好處的事,為什么不賣? lt;a href= title=科舉文target=_blankgt;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