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宋卿是說朕平日里偷jian?;?,并不勤勉?” 這就算是扣帽子了。 宋璟壓根就沒有這個意思。 “張九齡,你覺得呢?” 張九齡是個直性子,有什么說什么。 “回稟 陛下,臣以為宋相之言甚是。陛下寵愛武惠妃太過,不是好事?!?/br> 李隆基聞言雙眉緊皺,久久不曾言語。 “天幕直言朕是大唐的罪人。愛卿也以為,朕是大唐的罪人?” “天幕已將大唐的未來展現,若陛下仍同往常一樣,如天幕中所言那般。那大唐不過是重蹈覆轍罷了?!睆埦琵g直言不諱:“眼下天幕將大唐的未來展現出來,何嘗不是上天賜予大唐的一線生機?!?/br> “你放肆!” 李隆基被張九齡的話惹怒,抓起手邊的茶盞就朝張九齡扔了過去,因為太過氣憤,反倒失了準頭,沒有砸中張九齡。 張九齡站的筆直,不卑不亢。 “陛下詢問臣,臣便如實說。陛下緣何動怒?” “大唐的罪人是安祿山!是史思明!是那一群亂臣賊子!不是朕!”李隆基很生氣。 “來人!命安祿山即刻來長安覲見!他若不來,朕誅他九族!!” 李隆基這道氣頭上的命令終究是沒能發出去。 被宋璟和張九齡攔下了。 “陛下萬萬不可??!” “還望陛下三思??!” 雖然他二人此時還不知安祿山是何方神圣,但李隆基貿然將人召進長安,也許會適得其反。 “陛下,除去一個安祿山,還會有陳祿山、趙祿山?,F下絕不是沖動的時候?!边@是宋璟。 “陛下,安祿山是叛軍之首,眼下我們并不清楚安祿山積攢了兵力幾何,身在何處,貿然召安祿山進京,恐生禍亂?!边@是張九齡。 其實李隆基現下 也不知道安祿山是何方神圣。 因為現在的安祿山,還只是幽州節度張守珪的義子。 他還不曾覲見 過李隆基,也不曾博得李隆基歡心。 更別提積蓄自己的兵馬了。 李隆基也只是一時氣上心頭。 他將宋璟和張九齡的話聽進去以后,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 他先是吩咐了在各地悄悄尋覓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的人。 天幕曾說,叛軍最先攻占的是湖北。 那么湖北就是著重搜尋安祿山出沒的地點。 找到之后就地格殺,提頭來見。 張九齡覺得李隆基此舉有些不妥 。 但他終究是沒出聲。 為了大唐的未來。 寧可錯殺 一千,不能放過一個。 相比之下安祿山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他和史思明剛被張守珪收為義子沒多久。 天幕就說他安祿山是亂臣賊子,未來將會顛覆大唐。 雖然天底下 同名同姓的人有很多 。 但安祿山以驍勇出名,天幕的話還是給他惹來了不少麻煩。 更何況,天幕中造反的安祿山,身邊也跟著 一個史思明。 一個人撞名字是有可能,但若是兩個人都撞名字。 這巧合的概率也太低了些。 安祿山本能的不愿承認天幕里的安祿山就是他。 一個是不能承認,一旦承認,立刻就會被打為亂臣賊子。 一個是不敢承認。 天幕里說,安祿山和史思明最后都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里。 安祿山想。 這也太倒霉了些。 沒有死在建功立業的路上,卻死在了自己親兒子的手里。 更何況,天幕中的史思明殺了安祿山的兒子。 某種意義上來說,史思明算是給安祿山報仇了。 但史思明是安祿山最好的兄弟。 所以,他一定不會殺掉自己兒子的。 所以,天幕中的人一定不會是他們。 但這事不是安祿山想不承認就能不承認的。 張守珪身為幽州節度使,自然也收到了來自上頭的命令。 而他手下正好有這么兩個人。 張守珪雖然欣賞安祿山,但他也絕不會為了保安祿山而丟了自己的烏紗帽。 “今晚,把那兩人殺了吧?!睆埵孬暶鏌o表情,“安祿山好歹是本官的義子,給他二人留個全尸吧?!?/br> 當晚,去殺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人卻并沒有成功。 第79章 安祿山和史思明,跑了。 張守珪派去的人連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面都沒見到。 就灰溜溜的回來赴命了。 “人跑了?”張守珪神色不明。 來赴命的屬下戰戰兢兢的,“是的大人,屬下趕到的時候,他們兩個已經不見了?!?/br> “跑了就跑了吧?!睆埵孬暫咝σ宦?,“以后要是見著了,再殺?!?/br> 反正李隆基也不知道安祿山曾經在他張守珪手下呆過。 張守珪心想。 算他們命不該絕。 - 史思明跟著安祿山四處逃竄。 “我們要去哪?”他氣喘吁吁的。 “從現在開始,你不叫史思明,我也不叫安祿山。我們必須盡快逃離幽州,離開張守珪的領地,越遠越好?!?/br> “不是吧,阿山。你真當天幕說的是我和你啊。能有那么巧合嗎?” 史思明笑了,他覺得安祿山的擔心事簡直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