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正好公元前129年,匈奴再度舉兵來犯,劉徹也不想再忍了,他就派了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和李廣四人,兵分四路各自領兵迎擊匈奴?!?/br> “這是衛青第一次上戰場。他直接就打到了龍城。并且獲得了勝利。派出去四隊人,結果就一隊人贏了,另外三隊不是無功而返就是戰敗。這不就更加顯得衛青神兵天降了?!?/br> “而且這還是漢對匈奴首次取勝,意義重大。衛青一回來,劉徹就給他封成關內侯了。沒過一年,衛青繼續率軍攻打匈奴。上次衛青是從上谷那塊去的,這次走的是雁門。顯而易見,他又贏了?!?/br> “不過這兩次都有點小打小鬧的意思,不是那種動輒傷筋動骨的大戰役,所以沒過一年,匈奴又來了。這次衛青和李息打了個大勝仗。奪回了河套地區,還修筑了邊塞的防御工事。算是進一步加強了反擊匈奴的資本?!?/br> “這一仗打完,衛青被封為長平侯,賞了三千八百戶食邑?!?/br> [這家伙事整的,衛青升官如喝水,步步高升啊這是。] [那是他侄子霍去病還沒登場呢。] [你以為呢,要是一般人,那能算得上ssr嗎?]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一個名叫公孫敖的男人說起。] [劉徹發掘ssr,公孫敖拯救ssr,衛青成為ssr。] [從放羊的到大司馬大將軍,歡迎走進神奇男人衛青的一生。] 劉徹越聽越不開心,這天幕怎么把他講得跟個昏君一樣??!他那段時間忙于朝政,忘記子夫也很正常吧,他后面也補償她了??! 不過衛青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劉徹只要一想到不久前衛青和霍去病傳來的捷報就心情舒暢。 照這個發展下去,總有一天他能打得匈奴俯首稱臣。 天幕怎么還不往后說,劉徹很急,他真的很想知道是不是在他這一代就能徹底解決匈奴的隱患。 雖然天幕不斷強調他有三張ssr,劉徹不懂ssr是什么意思,但聽天幕的意思應該是很厲害的東西。 劉徹本人對徹底擊敗匈奴還是十分有自信的,但若是能借由天幕之口印證,他將再無一切顧慮。 “衛青這輩子總共出征討伐了匈奴七次,他是沒失敗過的。衛青第三次出征把匈奴右賢王打得落荒而逃,此戰過后,他直接官拜大將軍了?!?/br> —— 薄姬姍姍來遲,呂雉略同薄姬坐在一起說了會話,就讓薄姬先下去歇息了。 臨行前,劉恒一直死死拉著薄姬的手不愿讓薄姬前往京城。 薄姬摸了摸劉恒的頭。 她知道,此行絕無避免的可能。 她今日的抗旨不遵,來日就會變成太后對付劉恒的一把鋒利的刀。 薄姬順利抵達后一臉數十日。 呂雉都只是抽空就來薄姬殿里小坐一會便再無動靜。 薄姬反而終日提心吊膽的。 呂雉還未對她做什么,她自己倒是先病倒了。 其實呂雉未嘗不曾動過將劉姓王和對她不滿的大臣全部殺光的心思。 但冷靜了幾天后,她發現。 呂氏的子孫后代,她竟尋不出一個有用之人。 她雖恨劉氏,卻也不想讓天下百姓再度流離失所。 好不容易平定下來的局面,不能再度折損在她手中。 可她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 若是哥哥們還在就好了,何至于找遍呂氏,都找不出一個可用之人。 一想到天幕里說她曾千叮萬囑,可呂氏還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消亡。 她就恨得牙癢癢。 呂產和呂祿那兩個蠢貨!路都給他們鋪平了,他們都不會走! 既然這個方式行不通,那她勢必只能另尋一個能保呂氏的法子。 恰逢宮人來稟,薄姬病了,問呂雉是否要前往探望薄姬。 “那就去看看吧?!?/br> 呂雉此番特意沒有召劉恒進京,而是單獨召薄姬。 一來是劉恒如今年歲不小。 二來則是呂雉不確定陳平此時是否已經動了立劉恒為帝的心思。 縱然此時呂雉大權在握,可她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可以頂替陳平的人選。 呂雉看著薄姬病懨懨的樣子,進京不過數日,薄姬已然消瘦了許多。 呂雉怒斥伺候薄姬的宮人。 “你們都是吃干飯的嗎?能讓人病成這樣?!” 她暫時還沒有與劉恒結仇的想法,召薄姬進京也不過是一種制約劉恒的手段罷了。 “太后娘娘息怒,妾無大礙?!?/br> 呂雉靜了半晌,問薄姬:“你想不想同你兒見面?” 呂雉一看薄姬那臉色就知道她是想岔了。 薄姬強撐著坐起來,“妾并不掛念恒兒,想來恒兒在代地多時,一切都好,謝太后娘娘掛憂?!?/br> “既如此,過段時間吾就宣你兒進京與你團聚?!?/br> 呂雉說完,不顧薄姬震驚的臉色就走了。 呂雉的旨意剛下沒多久,陳平就來了。 呂雉等的就是陳平。 呂雉能看到天幕,陳平自然也能看到。 按理來說他此時應該躲著呂雉走還來不及。 可為了保劉氏血脈,漢朝后代的延續。 陳平不得不硬著頭皮來了。 “什么風把右相給吹進宮里來了?右相不是一向喜好尋歡作樂,不理正事么?”呂雉眼皮子都沒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