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斯選了個中規中矩的說法。 “是嗎?”嬴政哼笑一聲,也不知信沒信。 君臣兩聊了好一會,嬴政才好似剛發現李由一般。 “朕聽聞丞相有一愛子,想必便是他了?今日得見,果然一表人才。不知可有入朝為官的想法?” “犬子年紀尚輕,資歷尚淺。承蒙陛下抬愛?!?/br> “丞相不必妄自菲薄?!辟聪蚶钣?,“可曾婚配?” 李由恭恭敬敬的回話,“回稟陛下,尚未?!?/br> “那你便輔助你父親一同主持新政事宜,做得好朕便嫁一個公主許你為妻?!?/br> “臣必不負陛下所托?!?/br> 李斯今日帶李由進宮便是為了更好的讓嬴政放心。 只有不斷的為嬴政展現李家的價值,李家才能屹立不倒。 “而且劉邦就深知,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他既沒有全搞分封制也沒有全搞郡縣制。他兩個一起合著來。搞了個郡國并行制。戰功顯赫的武將他都給封王了,什么韓信啊英布啊這些人都成了異姓王?!?/br> “但是封王歸封王,封太多了也不是個好事。劉邦精準的把控數量,只封了八個。完事他搞大赦天下也不是隨便搞搞,他是認真的。先是把自己的軍隊給解散了。既然休養生息,那就貫徹到底。大家伙都給爺回家種田去。完事那些諸侯子弟,愿意留在關中的能免除十二年的徭役賦稅,不愿意留下來那也沒關系,打個半折減你六年?!?/br> “其實我覺著劉邦這人最大的優點他就是聽勸,往往越是昏君,他就越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只能聽好話不能聽實話,但是劉邦這人他不太擺皇帝的架子,誰都能上來冒犯他兩句。陸賈就經常在劉邦面前裝文化人?!?/br> “劉邦可討厭儒生了,正好陸賈他就是個儒生,然后他兩就互相對罵,但是街溜子罵不過讀書人,劉邦反而被陸賈引經據典的之乎者也給說服了,換個人來陸賈分分鐘人頭落地啊。但是劉邦聽完雖然覺得自己丟面兒了,可是陸賈說得有道理?!?/br> “劉邦就讓陸賈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新語》,陸賈這本書寫出來一節劉邦就夸一節,稱贊這本書真是本好書啊,否管看不看得懂,夸就完事了,而且人家陸賈說得確實有道理。還有一個在劉邦面前有話直說的人是酈食其?!?/br> “酈食其這人也是個儒生,劉邦這人討厭儒生到什么地步,他看到儒生會讓儒生把帽子脫下來然后往里頭撒尿。完事酈食其想投劉邦門下干大事,但是劉邦討厭儒生是眾所周知的事,大家伙就都說他異想天開,而且確實他年紀也大了,都六十了?!?/br> “酈食其面見劉邦的時候劉邦正在洗腳,酈食其就說你這家伙也忒不禮貌了嗷,干大事的人從來不會用這種態度對待長輩。劉邦這人知錯就改,雖然他見面第一句就罵了酈食其,但是聽酈食其這么一說他馬上就奉酈食其為座上賓,跟人家道歉?!?/br> “要不說他能屈能伸呢,這種知錯就改的品質可不是人人都有,主播連我媽找到我的錯罵我兩句的時候主播都得回嘴一句?!?/br> [笑死,監控拆,懂?] [劉邦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是個好老板。] [是這樣的,要不怎么說他能成事呢,七年就建立了一個新王朝,其實我覺得評千古一帝的話他也能算一個。] [別看劉邦平時跟你嘻嘻哈哈的,但是他在關鍵的時刻真的很果決。] [哈哈哈哈哈前面的,七年白手起家一統天下,我玩游戲都不敢這么玩。] [還真別說,漢朝掛逼是不少。前有劉邦后又霍去病,被穿越者王莽把位篡了還能有個位面之子劉秀力挽狂瀾。] “天下安定以后劉邦就想削藩了,畢竟當初封異姓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能夠統一誰不想統一?而且一開始封異姓王是想著重建秩序安撫功臣,結果貪心不足蛇吞象,封王反而給封出事兒來了。大家伙擁兵自重的擁兵自重,自視甚高的自視甚高。名義上還是漢臣,實際上已經有點想造反取而代之內味了?!?/br> “咱都知道,劉邦封了八個異性王,分別是楚王韓信、長沙王吳芮、梁王彭越、閩粵王亡諸、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和韓王韓信。不過這個韓信和初漢三杰那韓信不是一個韓信。作為區分這個一般都被稱作韓王信?!?/br> “最先造反的,就是燕王臧荼。兵敗以后被殺了,劉邦就另外封了個燕王。原以為能殺雞儆猴,結果這大家伙造起反來就跟連鎖反應似的,韓王信啊英布啊彭越啊紛紛起兵造反。結果當然是都失敗了。逃走的逃走被殺的被殺?!?/br> “張敖和韓信呢稍微好點,只是被降封,從王變侯。但是韓信他不服氣呢,韓信這人吧,帶兵打仗是很行,但是他有點不服管呢。劉邦把他降封以后他就一直不服氣。武將嘛,也能理解,技能點都點到帶兵打仗上面去了?!?/br> “初漢三杰剩下那兩不是安享晚年就是安享晚年。就韓信讓劉邦送走了,但凡韓信有那兩一半的政治嗅覺也不至于被送走呢。他變成淮陰侯以后就跟樊噲他們是平級了。這給韓信氣得呀,他居然跟樊噲平起平坐了,這可真是奇恥大辱!” “被打成淮陰侯的時候韓信就很不服氣,他還跟劉邦說,都說狡兔死走狗烹,鳥盡弓藏敵國破臣子亡,沒想到你小子濃眉大眼的居然也是這種人,劉邦說閉嘴吧你你都謀反了還說這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