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54節
蘇大丫的親事定在了開春,為了這件事情,她心里也不痛快,不過她不痛快的是自己嫁人后,或許就不能繼續從林回星這里拿十字繡做了,倒也沒覺得阿翁給的嫁妝薄。 畢竟大家都是窮苦人家,村里的女子都是這么過來的。 只有蘇小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偏偏阿翁做的這些事情大半都是為他打算,他也不能指摘什么。 思來想去后,蘇小山還是決定還是要自己掙錢,然后再用這些銀錢給阿姐添份體面的嫁妝,讓她能在婆家的日子好過一些。 第176章 知道蘇小山的想法后, 林回星直接賣了八斤棉花給他。 這次林回星也只分到了四斤棉花,不過他手里還有之前賣十字繡后剩下的兩大袋子皮棉,這會兒賣給蘇小山, 也算是順手出一波閑置了。 其實分棉花的時候村里是要多給林回星一些棉花的, 畢竟這棉花種子都是他給的,不過他沒要罷了。 就這么幾百斤棉花, 家家都缺, 林回星要這么多棉花也排不上用場,還不如分給大家,讓大家都能蓋上棉被,穿上棉襖。 而且在村里人人人都覺得好的棉花,在林回星看來還是有些笨重的。 等到天更冷一些,大雪封山后, 他也不會在上梁溝呆著。 至于過冬的衣物,他更傾向于去買些羽絨回來填充到衣服里面, 更加輕薄暖和。 別看現在村里的棉花價格不便宜, 一百五十個大錢一斤, 實際上根本就沒什么人愿意把手里的棉花拿出來賣。 這樣的好東西, 自家都不夠用呢,就算做了棉被、棉襖, 各家不還有姻親家要孝順嗎。 連蘇小山都能想到要給快出嫁的阿姐做棉被, 村里其他家里有兒女快要成親的人能想不到? 這棉被是個稀罕東西, 要論好用,說不定比那大戶人家要用的絲絹被還要好用,沒見之前林回星用來保護十字繡的那些皮棉, 連秦輝看了都想買? 蘇小山一下子就攢夠了做被子所要用到的棉花,也是欣喜不已, 當即就回家把手里攢下的幾百個大錢取了給林回星送了過來。 蘇小山寶貝地摸了摸被林回星裝在麻布袋子里的棉花:“我先拿四斤棉花回去,剩下的棉花等我攢夠錢后再來拿?!?/br> 林回星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就這么一點東西,你全拿走得了,剩下的錢你有了再給我就行,一個村子里住著,我還能不放心?” 對于聰明品性又好的孩子,林回星一貫是有幾分喜愛的,當即就讓蘇小山帶了八.九斤棉花走。 林回星也沒算得那么清楚,給蘇小山的棉花只有多的,沒有少的,回頭他做完棉被后,指定還能富裕出一些棉花做棉襖。 送走蘇小山后,林回星也開始琢磨起了正事。 他地里種的紅薯已經到了采收的時候了。 林回星鮮少干農活,要靠他自己去把那幾畝地的紅薯全都收上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最好的辦法還是請人幫忙,出工錢和包中午一餐的伙食。 不過眼下是秋收的時候,村里人都忙著收大豆,就是林回星花錢,可能也請不來幾個人。 這種時節,村里的女眷們都已經不下地,專心在家里做針線活了。 最近還有不少人找到了林回星,托他下次下山的時候再幫忙捎兩匹棉布。 這棉被村里好些個人都已經托蘇小山做好了,但是這床單和被罩還米著落呢。 林回星也答應了下來,他計劃中等紅薯收回來后,就回一趟現代,這一次他在永國待了這么長時間,也該回去一趟充充電了。 這種找人請人做工的事情,林回星只能找蘇大貴說和,蘇大貴聞言二話沒說,就讓蘇應平和蘇應勝兩兄弟去給他幫忙。 林回星連忙開口道:“不是還要收豆子嗎,讓大平兄弟一個人來就行了,別把自家的活計給落下了?!?/br> 蘇大貴心中自然是有成算的:“今年我沒種多少豆子,最近也不下雨,我一個人就能收得過來,造紙那邊也能先停一下,緊著你這邊,畢竟這紅薯要是不收上來,爛在地里就可惜了?!?/br> 這紅薯可是一種了不起的糧食,就算不提長在地里的糧食,就是長在地面上的紅薯藤,都養活了林回星的這些牛羊豬驢。 雖然山里不缺青草,但是去山上打草料總歸沒有自己提前儲存的方便,是以林回星從蘇大貴這里離開后,又去找了幫他代養豬仔的幾家人,讓他們抽空先去地里把紅薯藤割回來,撿那還嫩的紅薯藤回來做冬日的豬豚們的儲備糧。 事關自己冬日能分多少豬rou,誰都沒有懈怠,當天上午幾家人就爭著搶著把林回星那幾畝地的紅薯藤給割干凈。 割完的紅薯藤也不能就這樣放著,還得按照林回星給的法子,剁細碎后再曬干保存。 這青儲飼料的制作法子和以前村里人曬干菜的流程也差不多,大家上手都很快。 雖然林回星只請了三個幫工,蘇應平家兩兄弟加個蘇豐寶,但是收紅薯的這一天,蘇大榮還是過來幫忙了。 蘇大榮今年種的豆子不多,兩天時間就已經全都收上來了,這會兒林回星這邊要幫忙,他自然是要幫把手的。 到了紅薯地后,蘇大榮讓林回星放心:“你嬸子和嬌娘已經在殺兔子了,殺了兩只大肥兔子,我走的時候還讓你嬸子看著時間蒸一鍋大米飯,等會兒到飯點了你也不用cao心了,直接過去吃就行?!?/br> 和蘇大榮,林回星是不會客氣的,遂笑道:“倒是麻煩嬸子的,等會兒紅薯起上來了,正好挑兩擔過去?!?/br> 有牛又有鐵犁,起紅薯并不是一件費力的事情,蘇應平牽著牛,蘇應勝在后面扶著鐵犁,兩人往地里走一趟,原本埋在地里的紅薯就攤開在翻開地壟上了。 “天老爺,怎么這么多!”看著地上的紅薯,蘇大貴彎腰拎了一株起來,驚得都合不攏嘴了。 不是蘇大榮大驚小怪,實在是他活了快四十年了,就真沒見過這樣的場面。 那地壟上的紅薯,真的是密密麻麻的,成片成片的擠在一起,一眼看過去,一片艷紅。 蘇大榮的反應都這么大了,蘇應平他們的反應就更加夸張了。 在場的對此唯一能夠保持淡定的就只有林回星一個人了,他有些挑剔地‘嘖’了一聲:“山里的光照時間還是不夠,這紅薯的個頭小了一些,這要是在北邊,一畝地少說都能有個五六千斤的出產?!?/br> 好在林回星的紅薯地在開荒之前,每年都有不少落葉腐壞在上面,土質還算肥沃,他撿了兩根紅薯在手里掂了掂,估摸著今年這紅薯畝產再差都有個三千斤。 和現代輕而易舉地就能畝產上七八千斤的勤情況相比,這肯定是低產了,但要是和永國的種植水平比,這已經是能夠嚇死人的高產量。 而且林回星這紅薯地里還套種過玉米,這會兒蘇大榮他們只看著地里的紅薯略微估摸了一下,再加上之前玉米的產量,那呼吸瞬間就粗重了起來。 偏偏如此高的產量,林回星還是一臉嫌棄的樣子,倒是讓蘇大榮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了。 蘇大榮也不知道這個產量是不是真的還不能讓林回星滿意,只能安慰道:“這個產量也不低了,硬要說起來,明年我只用種兩畝地的玉米和紅薯,這一家子一年的嚼用都有了?!?/br> 紅薯的高產比先前的玉米還嚇人,雖然在場的人還不知道這紅薯是什么味道,但是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在他們這里就差不了。 原本上梁溝的村民這段時間都在發愁。 至于大家愁什么——還不是愁家里的土地不夠種。 自從林回星來上梁溝定居后,大家確實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但是相應的,林回星帶來的好東西也實在是太多了。 不但有各種蔬菜、西瓜、甜瓜、還有玉米、棉花。 原本要加種這些東西各家的土地都不夠了,稻谷是要用來交稅的,朝廷有規定,成丁的農戶一年至少要種一畝地的水稻或者小麥。 今年年景好,也沒什么大災,除了常年缺糧的北境外,各地都不太缺糧,所以林回星今年沒種水稻,還可以用銀子抵稅,這要是遇到糧食緊張的時候,官府是只收糧食不收銀子的。 村里人舍不得花錢,所以這水稻那都是足量種植的。 本來大家都已經盤算好了,明年挪個四五畝地出來種棉花玉米和西瓜。 誰承想現在又多了一個比玉米還要高產的紅薯,這紅薯是主糧,紅薯藤可以養豬養雞鴨,嫩葉還能做菜,這般好的東西,怎么著也得種個兩三畝吧? 這么一算,就算明年大家都不種大豆和粟米了,那手里的田地也不夠了。 以前上梁溝的村民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就是山里的條件雖然不比山下,但是和山下農戶手里只有緊巴巴幾畝地的情況相比,他們住在山里至少不愁沒地種。 這會兒一看,他們手里的地也不夠用了。 偏偏人力有限,平常大家還得造草紙,上山給林回星找蘑菇野菜,田地多了也侍弄不過來。 思來想去,大家也就只能忍痛做出取舍了。 這玉米和紅薯是必須要種的,這棉花、西瓜和蔬菜,就只能酌情少種一些了。 原本蘇大榮他們想著,這紅薯都這么高產了,那味道差一些也是正常的,只要入口,就是這紅薯的味道和泥巴一樣,他們也是不會嫌棄的。 然而紅薯起上來后,林回星別的都沒干,先撿了一背簍個頭勻稱的紅薯,讓蘇豐寶送去給季娥,讓她中午別蒸米飯了,就先蒸一大鍋紅薯讓大家嘗嘗味。 蒸紅薯毫無難度,紅薯洗干凈表皮后直接上鍋蒸就行。 常吃紅薯的人可能察覺不到紅薯的好,但是對于第一次吃紅薯的人來說,最先感受到的,絕對是紅薯的甜味。 對于上梁溝的老百姓來說,甜是一種奢侈的東西,就是大家現在掙了錢,也舍不得經常買糖回來吃。 蘇應平他們忙活了一上午,吃到第一口紅薯時,都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好、好甜??!” 第177章 為了減少蒸煮的時間, 林回星選的都是個頭中等的紅薯,這會兒他一口咬下三分之個紅薯后,又慢悠悠地說道: “蒸的紅薯味道要差一些, 烤紅薯的味道才好吃呢, 剛才我扔了幾個紅薯在灶膛里,吃完飯我們歇一歇, 再嘗嘗這烤紅薯的味道?!?/br> 蘇應文被林回星的話震驚到了, 連嘴里嚼了一半的紅薯都顧不上嚼了:“這味道還差?我覺得軟糯香甜的很好吃啊?!?/br> 其實林回星也許久沒有吃紅薯了,這會兒乍一吃也不能說是不好吃,不過:“還可以,不過還能更好吃,煮熟的紅薯可以加面粉做成紅薯餅,也可以切成塊煮粥, 都是不錯的做法?!?/br> 蘇應文年紀小,嘗過紅薯的味道, 又聽林回星說紅薯有這么多的吃法后, 當即就扭頭對一旁的蘇大榮道:“阿翁, 這紅薯這般好, 明年咱們家都種紅薯吧!” 蘇大榮十分痛快地就答應了下來:“行,種!明年我們只種三畝水稻, 剩下的地都用來種紅薯!” 見阿翁答應得如此痛快, 蘇應文反而又犯了難:“額, 也不用都種紅薯,不是還要留一塊地出來種西瓜嗎?!?/br> 紅薯再好吃也好吃不過西瓜,對此蘇應文心里是再清楚不過的。 只種紅薯不種西瓜他心里也是不樂意的。 蘇應文這話一出, 屋里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吃完午飯后,蘇應平他們立刻就想下地干活, 最后還是林回星堅持讓大家再休息一會兒。 休息兩刻,嘗過烤紅薯的味道后,蘇應平他們才牽牛的牽牛,擔籮筐的擔籮筐結伴往地里走。 這一上午地里的紅薯大部分都被蘇應平兩兄弟牽著牛翻了過來,林回星估摸著再做上兩個時辰,所有的紅薯就能都翻完了。 然而林回星他們剛彎腰干了沒會兒,蘇云嬌就急匆匆地跑來地里了。 蘇云嬌人還沒有跑到地里,聲音就傳過來了:“勝哥,嫂子要生了,伯母讓你趕緊回去呢?!?/br> “啥!要生了?”蘇應勝聞言一下子唰一下就站直了身子。 即將為人父的喜悅讓蘇應勝的大腦一片空白,他什么都顧不上想了,扔下手里的鐵犁撒開腿就往家里跑。 蘇應平看著倒在地里的鐵犁,又看了看頃刻間就已經跑遠了兄弟,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