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29節
每一個過來送銅錢的人都得了林回星的叮囑。 不是林回星啰嗦, 實在是村里人太過客氣。 他那菜園子里的菜種的多,他自己連帶著蘇大榮一家人根本就吃不過來。 林回星之前也說過幾次, 讓大家盡管摘了吃,然然大家好像臉皮都很薄,被他催著來摘過一兩次后,就沒再來過了。 偏偏這辣椒、豆角、西紅柿之類的菜都是一茬一茬緊跟著成熟的,大家不摘,這些菜也就消耗不掉了。 林回星又沒時間去摘了一家一家的送過去,只能借著這個機會再叮囑一遍。 這是有用的,或許是想著自己剛給林回星送了銅錢,村里好些嬸子回去的時候都順便去菜園子里摘了一些菜。 林回星菜園子里的菜新奇,口感也好,那豆角茄子辣椒就不說了,單說那一片西紅柿,酸酸甜甜的,不但吃著好吃,看著也好看。 大人還好,能控制著自己,村里的那些小孩子們之前嘗過西紅柿的味道后,心里對這種蔬菜是愛得不行。 在枝頭上成熟的西紅柿清香可口,對村里這些沒吃過震驚水果的小孩子誘.惑力可大了。 奈何整個上梁溝里,能夠大搖大擺去林回星菜園里摘西紅柿吃的小孩就蘇應文一個。 其他小孩子被家里的大人耳提面命過之后,只能在蘇應文吃的時候干站在一旁咽口水。 蘇應文倒是記得他林大哥的豐富,在他下山的這段時間里摘了不少成熟的西紅柿和村里的孩子分。 加上一些嘴饞的孩子,就算知道家里的大人不讓,也會在出門玩的時候摸到林回星的院子里摘上幾個西紅柿解饞。 不過那都是偷偷干的,這會兒被林回星催促著,他們被父母帶著,倒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菜園里摘西紅柿。 現在村里的日子也好過了,大家對家中的孩子也更加寬容了。 馬嬸子看著孫女抓住西紅柿吃得狼吞虎咽的樣子,也沒忍住咽了咽口水,伸手摘了一個西紅柿狠狠地要了一大口后,回味著嘴里的酸甜,她開口道:“這西紅柿子確實好吃,等把繡活交上去后,咱們也還找林郎君買些種子來種?!?/br> 馬嬸子的孫女今年八歲,平常已經在幫著家里做繡活了,聞言不由得雙眼一亮:“那我以后豈不是想吃多少西紅柿就吃多少西紅柿了?!?/br> 想著孫女平常做繡活的時候還總惦記著和村里的那些小子一樣出去玩,馬嬸子適時道:“只要你好好做繡活,別整天都想著出去玩,我就種上一園子的西紅柿,隨便你吃?!?/br> 馬嬸子的孫女三丫聞言忙不迭點頭:“好,我以后就在家里做繡活,不出去玩了?!?/br> 對于村里的孩子而言,對家里人說的賺錢不賺錢并不了解,但是要告訴他們做了活能有好吃的東西吃,那他們肯定是都愿意的。 “沒讓你不出去玩,你還笑,哪能整日做繡活,該出去活動還是得出去活動,我說的是讓你別再跟著那些小子跑去山上,一跑就是半天,平常做會兒繡活還是可以去找你的那些小姐妹聊聊天的?!?/br> 馬嬸子想到剛才林郎君說的,他已經和縣里的雜貨鋪老板談好了,以后村里人做出來的草紙,盡可以送去雜貨鋪。 雖然草紙賣給雜貨鋪比自己賣少賺一個大錢,但是勝在長久且穩當。 想到自己的那副繡品也差不了幾針了,馬嬸子索性把餅給畫得更大了一些:“你聽話,等你阿翁下次去山下賣草紙的時候,我讓他買rou買糖回來?!?/br> 村里人節省,雖然這次大家都賺了一些錢,但是舍得從山下買rou回來改善生活的總歸是少數,大多數人是只買了兩個光餅子回來哄孩子,也有那更加節儉,下山一趟,什么東西都沒有舍得買的。 這各家的私事林回星沒管,當天晚上他就把買回來的rou分成了三塊。 林回星要在榮叔家吃飯,所以他給蘇大榮家分的rou最多,其次就是蘇大貴家,這一趟人家也幫了他不少。 最后就是馬婆婆一家,她們沒什么進項,之前做出來的草紙也不多,還幫林回星養著羊。 馬婆婆家的孫子是個好的,前兩天母羊在山上下小羊了,是他聽見動靜后脫了衣裳和自家meimei把兩只小羊給抱了下來。 這事也怪林回星疏忽了,他對那幾頭羊并不怎么上心,馬婆婆一家之前也沒養過羊,這就導致直到母羊下崽了,大家都還不知道它是什么時候揣上崽的。 這下子林回星的羊群算是又壯大了一些,想著以后馬婆婆一家以后放的羊就更多了,這次過去除了兩斤rou外,他又額外給了四十個大錢。 山里的物價比不上縣城,在縣城賣四十個大錢一石的稻谷,在上梁溝里三十五個大錢就能買到。 今年風調雨順,各家田里的稻谷長勢都不錯,尤其是那按照林回星的法子一株一株插種的水稻,那是rou眼可見的比其他稻谷要長得高出一截。 村里那些有經驗的老人,一看今年的這個雨水和田里水稻的長勢,就知道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 田里的出息不用擔心了,這段時間村里人都更舍得往粥飯里面摻大米了。 至于以前大家常吃的米糠,現在已經沒什么人吃了,都用來喂家里那能下蛋的雞了。 林回星惦記著金主爸爸秦輝的要求,計劃著回現代采買一趟。 不過林回星并不打算空著手回去,第二天一早他就去菜園里摘了一大背簍蔬菜,去村里的幾戶人家走了一趟。 林回星最先去的就是蘇大貴家里,他目的不是別的,就是想在附近的村落里收購一些干蘑菇。 他在上梁溝除了蘇大榮一家外,就數和蘇大貴一家關系最親近了,另外再加上馬婆婆一家。 這趟過去,林回星順便把蘇應平的工錢給捎了過去。 昨天晚上他們回到村里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后面村里人有陸陸續續送了賣草紙的銅錢過來,林回星忙著收錢,就沒顧得上給蘇大榮和蘇應平兩個人結這一趟的工錢。 考慮到兩人這一天跟著自己在山下耽擱了不少時間,林回星也不吝嗇,給兩人一人準備了二兩銀子做工錢。 這要是換做別人,林回星可能還要多想一想,給這么多的工錢合不合適。 好在這一趟是蘇大榮和蘇應平,林回星也是看在自己和蘇大榮一家的恩情,以及這段時間蘇大貴確實幫助自己不少,眼見著他家沒多久時間就要添丁了,索性就多給點工錢,讓他們減輕一些負擔。 看到林回星遞過來的一整個銀元寶,蘇應平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這也太多了?!?/br> 林回星笑著把銀錠塞進蘇應平的手里道:“不多,這次在山下的耽擱時間久,這一趟下山我聲音也做的不錯,多給些工錢也是應當的?!?/br> 在這沉甸甸的銀子面前,蘇應平壓根就說不出推辭的話,十分不好意思地接過了銀錠。 蘇應平手下工錢后,林回星才好說自己這一趟的目的:“我這趟過來是有事想要麻煩大平兄弟你一趟?!?/br> 蘇應平把胸.脯拍得咚咚作響:“什么麻煩不麻煩的,林大哥你也太客氣了,有什么事情你盡管開口,只要能辦,兄弟我絕沒半句含糊話?!?/br> 聞言林回星也沒和蘇應平客氣:“也不是別的,是我想收些干蘑菇下山賣,想讓大平兄弟你去岳家和外家跑一趟,幫我收些蘑菇回來?!?/br> 山里村落不多,蘇大貴家的女眷正好是其中兩個村子里出來了,讓蘇應平跑兩天,就能把兩個村子的干蘑菇都收回來,能省不少的事。 林回星也不讓蘇應平白跑:“蘑菇比野菜難找,這價格我可以多給一點,不管你多少錢收來的,我都十個大錢一斤收?!?/br> 蘇應平又不傻,一聽就知道這里面有不少的賺頭。 山里有不比山下,蘑菇這種東西春季和秋季只要下了雨,就絕對不缺的東西,是無論如何都賣不到十個大錢的。 按照林回星說的,要是他能五六個大錢一斤收回來蘑菇,豈不是一轉手就能賺四五個大錢? 第143章 幫林回星去附近村子收購蘑菇無疑是件好差事, 所以當天早上蘇應平答應下來后,立刻就收拾東西準備動身了。 作為家中的長子,蘇應平和父親蘇大貴一樣, 考慮起事情來的時候, 是很周詳的。 想到林回星說了,他想先運一批干蘑菇拿去賣, 所以蘇應平也沒有托大, 當即就去村尾造紙的地方喊回來蘇應勝和蘇大貴。 蘇應平到底只有一個人,一雙腿,山里的村落之間距離都不近,哪怕是最近的小王村,來回一趟也得花上大半天時間,加上收購蘑菇的時間, 怎么著也得一整天。 要靠著蘇應平一個人走完這幾個村長,怎么著也得花上五六天。 蘇應平的打算是自己去小王村, 讓自家阿翁帶著母親去外家的白云村。 說起來出嫁的了女子, 平常要是無事, 那是鮮少回娘家的。 路途遙遠是一回事, 還有誰家不是沒有一家老小,家里的瑣事多, 要不是有正事, 誰都不會浪費那么多的時間用來走親戚。 在永國, 卓宜這種四十幾歲的就算是老年人了,她娘家的父母已經去世好幾年,娘家也就只有三個兄弟在了。 父母去世后, 卓宜已經兩三年沒有回過娘家了,蘇應平想著趁著這次有正事, 讓父親帶著母親回去一趟。 說來也俗氣,以前上梁溝的情況不好,卓宜嫁到上梁溝后,哪怕她嫁的男人是村長,平常的日子也沒好過到哪里去。 以前卓宜回娘家的時候沒少受哥嫂的看待,尤其是她的父母心疼她,老人在世的時候,每次她回去,走得時候都會給她帶上一些糧食,這就更加讓哥嫂不喜了。 蘇應平想著他們這次替林郎君拿著銅板去買蘑菇,要說起來也是一件有能出風頭的事情,就讓母親回娘家顯擺顯擺,痛快一下,再不濟也得讓他的那幾個舅舅舅母知道一下,他們蘇家現在的日子可不比他們差了。 蘇應平年輕氣盛,心里又惦記著前些年在舅舅舅母那里受到的白眼和苛待,卓宜卻看得很開。 “有什么好去的,不就是收蘑菇嗎,你阿翁去就行了,我的時間多寶貴啊,我的繡活就差一小塊就做完了,為了這么一點破事,我耽擱一天時間,值當嗎?!?/br> 卓宜可不在乎這些,雖然兄嫂對她并不親近,早些年她心里也怨恨過,不過隨著父母的離去,那點隔閡早就如風散去了。 現在她對她娘家的兄嫂是既不怨恨,也沒多少情分,就為了過去讓他們知道自己過得好,就浪費一天時間,明顯是不值當的。 而且財不露富,卓宜可不是那缺心眼的人,要是讓她那兩個勢利眼嫂嫂知道她現在日子好過起來了,還不得問她借錢? 山里就這么幾個村子,上梁溝的女眷都是從這些村子里面出來的,卓宜前些日子還聽人說呢,她那娘家二嫂,為了給小兒子成親,最近是到處在找人借錢呢,她是傻了才會在這個時候去他們面前晃悠。 林回星不知道蘇大貴一家為了收購蘑菇還商量了這么多事情,知道蘇大貴他們父子三人已經分開去各個村子里收購蘑菇了之后,他就繼續了他的種地大計。 在沒有各種輔助性農機的古代,種地可是一件遭罪的事情。 棉花地的棉花都長出來了,每天除草,施肥的活也不少,不過棉花地那邊有村里人忙活著,倒是用不著林回星出力。 林回星主要忙活的是他自己的地,紅薯和紅薯現在已經長成了,地里的些許雜草是影響不了它們了,但是小草可以不管,長得太茂盛的草卻是要及時拔除的。 拔草已經算是所有農活里最輕松的事情了,老人小孩都能干。 但是那是對做慣了農活的人來說,對于林回星來說,要彎著腰拔掉十來畝地的雜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已經入夏了,雖然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但是整天烈日當空的,要頂著大太陽拔草,還是挺廢人和腰的。 好在村里的小孩子們講義氣,吃了林回星的西紅柿和黃瓜后,見他在地里拔草,也愿意放棄自己的玩樂時間,來地里幫他忙。 林回星自然是不會虧待這些小孩的,地里的草拔完后,他拿出了一大塊臘rou,又從地里在了不少的四季豆,煮了一大鍋臘rou豆角燜飯請他們吃。 這一鍋飯可把小皮猴們給吃痛快了,之后他們真是每天都盼望著林回星莊稼地里的小草趕緊長大,這樣他們就能再去幫他拔草了。 也就是林回星不知道孩子們心里的想法,要是他知道了,也不知道是該氣還是該笑。 村里的日子安逸又平靜,林回星忙完地里的活后,陸陸續續就有女眷過來交繡活了。 最先來交繡活的人是一個完完全全出乎了林回星預想的人:“大壯媳婦,你怎么這么快就把繡活給做好了?!?/br> 不是林回星大驚小怪,實在是王蕎娘的十字繡是大幅的不說,還比村里原來的女眷拿得都晚。 “也不算快,都快半年了?!?/br> 王蕎娘有些不好意思地摳了摳手指,她是個內向的性子,平常就窩在家里做繡活,很少出來走動,這還是自從婚宴之后,她第二次見到林回星。 本來王蕎娘是想讓丈夫蘇大壯來交繡活的,不過這段時間男人們忙著造紙,之前下山賣紙賺到錢后,現在但凡是沒事,村里的男人不是在村尾的空地上做紙,就是在山上剝樹皮。 后來王蕎娘又想讓婆母來幫她交貨,但是對方回娘家了。 王蕎娘倒是可以把繡活留著,等丈夫和婆母有空了再來交貨,但是她這個人閑不住,在家里也坐不住,一門心思地想趕緊把繡活給交了,拿到工錢的同時,還能立刻再拿新的繡活回家做。 最后王蕎娘在家里晃悠了好幾圈,最后還是拿著卷成一卷的繡活來找林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