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21節
蘇應平他們拿了錢就走了,林回星卻還要回去和姚二郎一起數錢。 雖然這么說話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坐著數了半天的銅錢后,姚二郎扭了扭脖子,苦著臉道:“一下子數這么多的銅錢,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以后每天晚上我們還是先把收到的銅錢一百個一串串起來吧?!?/br> 現在姚家賣的豆腐比林回星離開的時候多出了三倍,以前一天只賣四板,現在賣十二板。 就算是這樣,每天做出來的豆腐運到郡城去后還是供不應求。 不夠賣!壓根就不夠賣! 每天都有賣不掉豆腐的客人拉著金二哥勸他多做一些豆腐。 對此金二哥也很無奈,這能是他想多做就多做的? 沒見光是磨這一百多斤豆子,姚二郎和奚二郎就已經累得夠嗆了嗎。 不過豆腐在郡城好賣,林回星和姚家賺的錢就更多了。 最后把所有的銅錢都數清楚后,這段時間買豆腐的收入是一萬零一百七十六個大錢。 別看這才三兩多銀子,好像賺得不多,但是一塊豆腐本來就只賣一兩個大錢,這確實如林回星所說,是一門細水長流的生意。 知道姚家買了一盤石磨請奚家幫著做豆腐后,林回星主動提出要給一半的石磨錢。 “這多做出來的豆腐賣了的錢我也分了,這石磨的錢我也該出一半?!?/br> 林回星可不會說郡城賣的那些豆腐他就不分錢了,現在郡城那邊的生意才是大頭,要是他只分安平縣的生意,安平縣這邊現在一天只賣四板豆腐,除掉中間的一些必要支出,他就是等上兩三年,都不一定能把前期買石釜和其他工具的銀錢賺回來。 石磨七百個大錢一盤,林回星從自己分到的一大堆銅錢里面拿了八串銅錢給姚二郎。 姚二郎想都沒想就要拒絕。 姚二郎是個知道感恩的人,他知道自家能有現在的日子,全靠林郎君。 要是林郎君不帶著他們做這豆腐賣,他們一家現在還在吃了這一頓,擔心下一頓的日子。 現在他每天雖然熬夜磨豆子很累,但是累能換來大把大把的銅錢,就比如現在,他家里分到的銅錢都有半籮筐。 還有之前和他舅兄分到的幾枚碎銀子,這要是放在以前,姚二郎是想都不敢想自家能夠攢下這么的銀錢。 別說是他大哥已經不在了,就是他大哥在的時候,他們家里也沒有攢下過這么多的錢過,實際上從他和金氏成親后,家里就沒攢下過多少銀錢。 林回星不想要太多的銅錢,就把那顆碎銀子給收了,不過就算是這樣,剩下銅錢也不少,將近四千個銅錢,拎著份量可不輕。 林回星這次下山也是在身上揣了滿滿一荷包碎銀子的。 他平常在村里收野菜會用到銅錢,這些銅錢要是能帶回山上去,倒是能夠排上用場。 林回星準備等會兒看蘇大貴會不會過來,要是他要過來的話,他就請他幫自己把這些銅錢帶回村里。 分完銅錢后,姚二郎轉而關心起了其他的東西:“我看院子外面放的那些籮筐,里面裝的是林郎君這次要賣的貨物?” 聽姚二郎這么一說,林回星也想起了這一茬,他把裝著銅錢的竹筐搬到他今天晚上要住的房間后,抬手從籮筐里拿了厚厚地一疊草紙出來遞給姚二郎道: “這是我們村里人做出來的草紙,如廁后凈身用的,價格也不貴,七個大錢一斤,你們拿點去用?!?/br> 姚家是有茅房的,因為家里沒地,積攢下來的糞便隔上一段時間,就得請人來清理。 安平縣有專門的幫忙清理糞便的職業,叫做糞夫,他們推著糞車走街串巷,免費給大家清理茅廁,然后再把糞便運到鄉下賣給農戶,從中賺取差價。 糞便是永國的農戶唯一會使用的肥料,那些自家土地多的富農和庶族,就會有這方面的需求。 姚家是用廁籌的,七個大錢一斤的草紙,要放在平常,他們肯定是舍不得用的,畢竟現在豬rou才五個大錢一斤。 這買一斤草紙的錢,就足夠買上一大塊rou讓一家老小吃個痛快了。 但是這草紙是林回星要賣的貨物,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看在林回星的面子上,姚二郎咬了咬牙狠心道:“我買三、五斤吧?!?/br> 第132章 就林回星和姚家的這個關系, 不過是三五斤草紙罷了,他哪能收他們的錢。 林回星又從籮筐里拿了厚厚一疊草紙遞給姚二郎后,緊緊地按著他的手不讓他動作:“行了, 這么點東西又不值幾個錢, 什么錢不錢的,拿去用就是了?!?/br> 姚二郎本來是堅持想要回去取錢的, 然而兩人剛撕吧起來, 金氏就出聲勸道:“當家的,既然林郎君都這么說了,你就別再和林郎君客氣了,好端端的反而生分了去?!?/br> “林郎君你是不知道,我公爹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你好久了,今天可算是把你給盼來了, 等會兒我就去買菜和rou,晚上好好地整治上幾個菜, 招待招待你這個貴客?!?/br> 金氏說話十分周到, 語氣也很熱情, 林回星想到之前就是對方第一個提出要把豆腐弄到郡城去賣, 心里對這位嬸子也是十分的佩服。 能有這樣的口才、腦子和見識,金氏要是不身在永國, 而是生活在現代, 靠著她自己的本事, 怎么著也是商場女強人一個。 林回星和姚家合伙做的生意進展得挺順利的。 他的眼光不錯,姚家確實是十分讓人放心的合伙伙伴,沒有那么多的小心思, 明明這貨款多少都是他們說了算的,這么一大家子人也沒誰說要偷偷瞞報一部分。 最難得的是這一家人還知道主動開源, 這么省心的合作伙伴可不好找。 林回星存心想要和姚家拉近關系,遂主動開口道:“rou菜就不用買了,我這次帶了不少自家種的菜來,大多都是市面上還沒有的新品種,今天晚上我下廚做了,大家都嘗嘗味道?!?/br> 當然了,林回星也沒吝嗇到只請姚家人吃蔬菜。 這不是他正好要去碼頭找貨船嗎,rou調料這些東西他等會兒回來的時候順便就買回來了。 想到楚氏之前說的話,等金氏出聲,林回星就先擺手道:“聽嬸子說,金嫂子和姚二哥為了做豆腐,忙活了整整一晚上,這會兒就別cao心這些事情了,趕緊去補覺,晚上還要做豆腐呢,不休息好了可沒勁干活?!?/br> 金氏和姚二郎確實還有些困,他們早上把豆腐做完后,還得幫金二哥給搬到碼頭上去,姚二郎還好,金氏這會兒也是剛把家里的家務活干完,還沒來得及睡覺林回星就到了。 這會兒金氏都忍不住接連著打哈欠了,被他帶著,姚二郎也在一旁跟著打哈欠。 兩人都這個樣子了,也沒和林回星客氣,又略微說了幾句話就回房間休息了。 林回星今天確實有不少事情需要先理順的。 硬要說起來,安平縣縣里縣外足有好幾萬人口,就這么幾千斤草紙,要放在這里慢慢賣,也是能夠賣完的。 草紙作為生活必須品,只要是永國的人,想來但凡不是那種家里實在窮得沒辦法了的人,一般人都是不可能再舍棄草紙退回去用廁籌的。 但是林回星在安平縣一沒店鋪,二沒宅院,這些草紙總不能這樣一直堆在姚家和奚家吧。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草紙運到郡城去,古代交通不便,這么多的草紙,不管是找牛車走陸運,還是找船走水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回星想著還是得先去碼頭上轉一轉,看能不能找到大的貨船。 永國是有大型貨船的,青山郡內水運發達,來往的不少客商自家就有專門販貨的船隊。 要是林回星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在碼頭上碰到在安平縣卸完貨的商船,能夠順路幫他把這一次的貨品捎到青山郡去。 然而安平縣的碼頭小客船常有,這大貨船卻不是那么常見的,林回星今天運氣不好,在碼頭上等了許久都沒看到貨船的影子,只能打道回府。 林回星想著自己對安平縣到底是不了解,姚家人在安平縣生活多年,金氏還有一個跑船的兄弟,這貨船的事情還是得找他們打聽才行。 因為林回星在碼頭上耽擱了不少的時間,rou鋪上剩下的rou都不怎么好了。 這也是永國和現代沒法比的地方,現代物資豐富,普通人想要買rou買菜,一天中不管什么時候去菜市場或者超市,總能買到和心意的商品,要實在是不行,這家的rou不新鮮,還能多走兩步換一家買不是。 最后林回星在附近的市場上逛了一圈,買了一只大公雞。 永國的農戶必須得把母雞養到再也下不了雞蛋后才舍得往外賣,公雞的待遇卻是截然相反的。 公雞只會打鳴,不會生蛋,一半農戶家里養了小雞后只會留下一只公雞,又或者一只都不會留,自家母雞需要踩背的時候,直接放出去讓其他人家里養的公雞辛苦一下就行了。 這些被淘汰的公雞大多只有三個月大,就被主人拎到市場上賣掉了。 公雞燉湯味道不如母雞,但是林回星這次下山帶了不少的的青椒和二荊條,用這公雞來做上一道辣子雞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想到姚家那單調的調料,林回星還去雜貨鋪買了一罐黃豆醬和一斤鹽巴。 對于姚家的家底,林回星壓根就不用去想灶屋里都有些什么食材了,總之按照什么都沒有的情況打算就最合適了。 糧鋪脫好殼的大米雖然價格貴,但勝在省事,買回家就能下鍋。 買完大米后,離開時林回星看著糧鋪墻角堆著得如小山一般高的糧袋,突然靈光一閃,又折了回去。 看著林回星去而復返,糧鋪的掌柜笑著問:“客人可是有什么東西落下了?” 林回星今天雖然只買了一石大米,但是對于他這種舍得花錢買大米的客人,糧鋪掌柜的態度都算熱絡,畢竟像這種客人,都是不怎么缺錢的客人,屬于是糧鋪里的優質客戶。 “掌柜的,我向你打聽一件事情,你們這糧鋪里可有貨船?” 掌柜的沒想到林回星問的是這個,他愣怔了兩秒后還是據實道:“有的,我們竇氏糧鋪是個大糧行,在好多地方都有分店,也專門有船隊去北方運小麥回來賣,夏收之后船隊也會運些稻谷去北方,那邊的米價比我們本地要貴一些?!?/br> 掌柜的說的也不是什么隱秘的消息,像竇氏糧行這種大糧店,夏收之后來回運糧的船隊在安平縣的碼頭上能排成長龍,但凡是住在縣里的人都知道這些消息。 林回星一聽掌柜的這話,瞬間就來了精神:“那不知道你們商行的大老板有沒有往外出租貨船的打算?!?/br> “是這樣的,我有一批貨物要帶到青山郡去賣,我自己沒有商船,貨物太多,碼頭上那些載客用的小船卻又不合適,就想找一艘大的貨船運貨?!?/br> 掌柜的一臉為難道:“要是平常的話,這倒是沒有問題,不過這段時間就不行了,咱家大老爺前幾天才帶著船隊去平都了,這會兒并沒有貨船在縣里?!?/br> 林回星聞言有些失望,想著永國人出一趟遠門至少需要一兩個月,他也就放棄了租用糧鋪貨船的事情了。 林回星想著要實在找不到貨船的話,他就自己先帶著緊要的暖壺和煤油燈去青山郡,回頭見到秦輝,談好草紙的事情后,再讓他自己找船來安平縣運貨。 向秦輝那種大豪商,就算自己沒有船隊,手底下依附著他的那些商人手里肯定也是有貨船的。 想到主意后林回星一掃心中的陰霾,拎著滿手的食材神色悠閑地回了姚家。 讓林回星十分意外的是,他回到姚家的時候蘇大榮和蘇大貴以及好幾個村里人都已經在姚家的院子里面歇著了。 看著兩人身邊壘著的空籮筐,林回星是既驚喜,又覺得意外:“賣完了?” 蘇大貴一臉笑容地點了點頭:“我們幾個運氣好,遇到了幾個有錢的大老爺,對方直接把我們的草紙給包圓了?!?/br> 草紙賣得如此順利,蘇大貴他們一路上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到了實處。 雖然之前大家吆喝得都很熱鬧,但其實心里也是揪著的。 上梁溝的村民都是普通人,又是親手把稻草樹皮做成草紙的人,雖然林回星已經提前開解他們好幾次了,但是這稻草做的萬一,定價比豬rou還高,縣里人到底會不會買賬,對他們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 今天的草紙賣得如此順路,無異于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蘇大榮隔著衣裳摸著自己剛得到的銅錢,語氣里都寫滿了亢奮和激動:“你沒在場你是不知道,那戶人家的老爺可太闊氣了,我們七八個人擔著挑子走在一起,他看過草紙,問過價錢之后,直接大手一揮‘這些草紙我都要了’,天爺喲,當時我們幾個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br> 在回來的路上,蘇大貴他們幾人已經感嘆了一路了:“有錢就是好,一千多斤草紙,人家說買就買了,連個價都沒有還,也不知道那個老爺家里有多少人,這么多的草紙,要擦多少次屁.股才能夠用得完?!?/br> 林回星也沒想到蘇大榮他們還能運氣好遇到出手這么爽快的大客戶。 不過林回星的想法和蘇大榮他們倒是不一樣,他覺得這位客人之所以一下子買下這么多的草紙,也不一定是要留著自家用,說不定是要拿去倒賣或者送人。 可別小看這草紙,里面的利潤要細算的話,那可是不低的,這么新鮮的玩意兒,要能運到大一點的郡城去,反手加上三四成利,那也是能夠賣得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