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83節
這一路緊趕著,林回星他們總算是最后一縷日光沉入山林之前回到了上梁溝。 林回星累得都快成一灘爛泥了,此時他什么話都不想說了,蘇大華他們幫他把東西背回家后,他直接從荷包里掏出了兩顆碎銀子。 在永國待得久了,林回星現在光是摸著碎銀子的大小,就能知道這銀子有多重。 一錢一顆,絕對不會錯。 “麻煩你們在安平縣陪我多待了這么幾天,這是你們這幾天的工錢,拿了趕緊回家吧,離家這么長時間,家里人應該都擔心得不行了?!?/br> 看著手里的碎銀子,蘇大華和蘇大河對視一眼,開口就想推辭。 然而林回星好似已經預料到了,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就別和我客氣了,這都是你們應該得的,還有這背簍里的豆腐,你們也一人多帶兩塊過去,這都放了兩天,再不吃就得懷了?!?/br> “我是累得實在沒有力氣了,就不留你們在家里吃飯了,趕緊回家吧,說不定還能趕上兩口熱飯?!?/br> 見林回星累得好似站著都能睡著的樣子,蘇大華他們也不好繼續和他歪纏,捏緊手里的碎銀子后,兩人齊齊地朝林回星躬了躬身子。 林回星不喜歡別人對他太客套了,這一點蘇大華他們跟著他下山一趟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只躬了躬身,并沒有多說什么。 林回星這會兒確實也沒心情聽蘇大華他們說太多,在他們一人撿了兩塊豆腐離開的時候,他還不忘補充道:“麻煩你們幫我給大榮叔和大貴叔家多帶兩塊,要是他們今天不吃的話,就讓他們在水里面放著?!?/br> 這豆腐昨天在鄭二郎家里吃過一些后,現在還有十二塊,林回星一個人可吃不了多少,一家分兩塊正好。 蘇大華他們拿著豆腐走了后,林回星把房門一關,抖了抖被子就躺到床上去了。 要說住在深山里有什么好處,林回星能說得上來的就是山里植被茂盛,幾乎沒什么灰塵。 他離家好幾天了,這會兒被子上也沒什么積灰,他之所以要抖一抖,也只是習慣使然罷了。 躺在床上緩了好半天后,林回星才感覺自己的手腳重新有了力氣。 林回星下半身躺在床上,上半身探出床外從床底下拉出了一口木箱子。 木箱打開后,最上面是兩身衣裳,衣裳下面是一袋子銅板。 林回星這會兒的目的,卻是裝銅板的袋子下面壓著的一個小麻布袋。 和銅板只用一個麻布袋隨便一裝相比,這個麻布袋就要特別許多了,現代的產物,袋子口有抽繩,可以把口子嚴嚴實實地捆緊了。 這袋子里面裝的都是林回星從現代帶過來的速食食品,什么鹵雞腿,燈影牛rou,手撕兔,醬板鴨。 這些速食有些是林回星自己去鹵rou店里買了讓老板抽了真空的,有的是直接從超市買的成品。 一個人做飯實在是麻煩,這些東西就是林回星給自己準備的零食和宵夜。 像今天這樣累得連手指都不想動,肚子又餓得受不了的時候,就可以吃上兩個雞腿。 林回星一個人獨居,吃完后把包裝袋收起來直接扔進火堆里少了,倒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除了這些吃食之外,林回星還從現代帶了一些常用藥過來,這些東西和吃食一樣,都被他藏在了箱子的最下面。 上梁溝的村民都挺老實本分的,也沒聽說有那種會到別人家里亂翻的人,所以林回星的這木箱上也沒多加防護。 不過林回星還想著自己下次回現代后,還是得買上兩把鎖,把箱子給鎖上。 永國也有鎖,之前林回星在鐵匠鋪子上就看到過,不過這鐵鎖雖然用料不多,但是因為制作技藝精巧,鎖內還需做機關,所以這價格也是十分的高昂,一把小鎖都要一二兩銀子。 這鎖在現代幾塊十幾塊錢一把,又不是什么急著用的東西,林回星又不是錢多到沒地方花了,自然是不會花大價錢在這邊買這么一個在現代就不怎么值錢的東西。 休息過一晚上后,林回星看著堆在房間里的兩箱子黃金,心里卻在琢磨著種地的事情。 早飯林回星沒去蘇家吃,而是自己煮了一鍋粥,他的廚房有他從現代帶過來的調料,用來拌豆腐味道更好,尤其是那芝麻油一淋,直接讓這拌豆腐的味道得到了質的飛升。 但凡是上梁溝的任何一個人到林回星的廚房里來一看,估計都會覺得震驚。 原因無他,在這個大家只用食鹽和油調味的情況下,林回星家里的調味料實在是太多了,各種瓶瓶罐罐直接擺了一排,看著就給人一種它們的主人廚藝很好的樣子。 其實林回星的廚藝只能算是一般,之所以準備這么多的調料,也是為了能夠把飯菜做得能入口罷了。 別的不說,就說這油吧,上梁溝的其他人家里能有一罐子豬油就算很日子過得很不錯了。 然而在林回星這里,不但有豬油,還有芝麻油,花椒油、花生油。 其他的還有醬油,耗油,醋、雞精,花椒面,辣椒面,十三香……。 除了這些調料之外,林回星廚房的墻上還掛著一個小袋子,里面裝的是在安平縣藥鋪里賣價很貴的香料,桂皮、八角、茴香之類。 之所以會準備這些東西,純粹是蘇大榮家里的兔子越生越多,眼見著已經快超出蘇家人的符合范圍了。 林回星已經預料到之后自己吃兔rou的時間應該不會少了,所以才特意準備了這些調料,準備之后開發個兔子的十八種吃法來。 第090章 按照林回星每次從山下回來第二天必睡懶覺的習慣, 這次蘇大榮早上特意沒來叫他。 然而出乎蘇大榮預料的是,他今天早上扛著鋤頭去給林回星地里的玉米苗掀開稻草的時候,竟然在地里和他來了個面碰面。 蘇大榮一臉稀奇地問:“怎么今天沒多睡一會兒?” 林回星單手杵著鋤頭, 另一只手太高伸了伸懶腰:“睡夠了, 昨天回來就睡了,睡了五六個時辰呢?!?/br> 因為實在是太累了, 這十來個小時林回星還都屬于深度睡眠狀態, 如此香甜地睡上一覺起來后,他身上也好受多了。 至少還有些酸疼,到底不像昨天那邊腳像灌了鉛一樣抬不起來。 在山下的這幾天,林回星也沒少惦記他的紅薯和玉米。 這邊剛吃完早飯他就到地里來查看情況了嗎。 林回星先看的就是玉米苗,距離這些玉米種下也有八.九天的時間了,雖然這幾天山里的氣候確實冷了一點, 但是最冷的晚上有稻草保暖,現在這些玉米該出苗的也都出苗了。 林回星仔細看過, 這些玉米窩子里面最少都有一顆嫩苗, 多的更是扔下去的三顆種子都發芽了。 見林回星一臉滿意, 蘇大榮指著靠山那片苗子稍稀拉的地界到:“你這玉米看著也是個好物, 你是不知道喲,這山里的那些鳥兒, 這幾天可沒少在這一塊轉?!?/br> “之前我還沒有注意到, 讓這些鳥兒還吃了一些種子, 后面發現了,我就讓石頭和每天拿根桿子在這里守著了,如此這些禍禍人的鳥才少了?!?/br> 住在深山, 少不了要和鳥獸打交道。 要問蘇大榮他們最煩什么,那必然是那些怎么都趕不走的鳥兒了。 比如那麻雀, 每次出現都是烏泱泱一群,雖然個頭很小吧,但是你就是抓不到它。 每年這粟米和稻谷剛下種的時候,就得有人拿著桿子成天在地里驅趕,要放任這些鳥兒禍禍,能把地里的種子吃掉大半。 山里會嚯嚯莊稼的野獸不少,野豬什么的也會來地里糟蹋地里的糧食,但是野豬啥都吃,只要山上的東西夠它們吃,它們就常年在那一片山林里活動。 哪像這長了翅膀的扁毛畜生,長著翅膀想往哪里飛就往哪里飛,哪里有吃的索性就守在哪里吃個盡心。 這個水稻播種的時候得提防這些鳥兒,谷子粟米成熟的時候也得提防它,不讓一群鳥兒飛過來,眨眼間一把稻谷就被造沒了,蘇大榮他們這樣的農民如何能夠不心疼。 原本蘇大榮想著這玉米是個新奇東西,顆粒又大,這些山里的鳥兒說不定不愛吃。 結果誰知道這些鳥兒好像天生就知道什么東西能吃似的,經過半天的觀望和試探后,它們直接就上嘴了。 這幾天蘇應文為了幫著趕鳥,那真是整個白天都泡在地里了,連兔草都沒時間去割。 蘇大榮知道林回星極其看重這些玉米,也不敢懈怠,他要忙著自家地里的活,就只能讓妻子和女兒一天半天,輪換著去打兔草。 還別說,季娥和蘇云嬌這幾天從早到晚就是抱著十字繡埋頭苦繡,這眼睛雖然一時半會兒還沒有不適,但是這脖頸和腰確實早就已經酸疼得不行了。 現在讓她們每天背著背簍出去打些兔草,倒是讓她們活動開了身體,不似整日坐著那樣讓她們覺得頭暈眼花了。 鳥兒吃種子這種事情林回星倒是給忽略了,現代的鳥兒沒有永國這么多,就算也有吃種子的,但也不太會造成太嚴重的后果。 畢竟讓蘇大榮他們這些人恨得牙癢的麻雀,在現代已經成了‘三有’保護動物了。 聽到蘇應文這幾天這么辛苦,林回星當即道:“那我回頭可得好好地獎勵石頭?!?/br> 就林回星那些壓在箱子底下的好吃的,在去掉真空包裝的情況下,也不是不能拿出去給蘇應文吃。 知道林回星出手大方,他這話一出,嚇得蘇大榮只擺手:“不用,不過就是幫著趕了幾天鳥兒罷了,哪里用得著獎勵?!?/br> 怕林回星誤會,蘇大榮急忙解釋:“我說的可是真的,我也就是隨口一說,可沒有替石頭在你面前邀功的意思,你千萬別給他東西?!?/br> 見蘇大榮急得滿頭大汗的樣子,林回星無奈一笑:“哎呀,我知道您沒有這個意思?!?/br> “我們認識這么久了,榮叔你是什么樣的人我還不了解嘛,再是憨厚樸實不過了,我說的獎勵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就是幾樣吃食,石頭他以前沒吃過,讓他嘗個味道罷了,不值幾個錢的?!?/br> 林回星安撫住蘇大榮后,就開始上手掀蓋在玉米苗上的稻草了。 這些稻草把冷氣隔絕在了外面,替玉米種子提供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反應。 現在玉米剛發芽,還能再鋪兩天的稻草,等到玉米的嫩葉長出泥窩窩后,就只能靠它們自己對抗夜間的寒冷了。 和長勢喜人的玉米相比,這種薯地里看著就沒有任何改變了。 之前決定要種紅薯和玉米的時候林回星就特意查過資料,知道這紅薯的育芽期長,這種薯往往要經過二十天左右的蟄伏后,才會開始往外冒嫩芽。 要讓這小芽長成能夠扦插的紅薯藤,還需要十多天。 這里里外外就是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差足夠讓玉米苗長到成年人半根手臂那么高了,不至于在一開始就讓紅薯苗把玉米苗的營養和光照全部搶走。 等到紅薯苗扎好根開始結薯分支的時候,玉米苗也已經到了抽穗開花的階段了。 林回星的這一大片地之前燒過很多的干草和樹葉,也從山上運過不少的腐殖土下來,雖說地里的肥力肯定不如村里那些種了好些年的好地,但也比一般才開出來的地要好很多。 林回星已經計劃好了,等地里的紅薯和玉米長成后,他就再種上一季的黃豆。 黃豆能夠提高土地的肥力,產量也算高,還不需要像種其他作物一樣盡心伺候,只要天氣不是太冷它都可以生長得很好,可以說是農戶最喜歡的莊稼了。 現在的農戶不知道黃豆能夠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只知道種過黃豆的土地第二年土質會更加的松軟。 作為長年累月和土地打交道的人,那些年老的農戶雖然說不出這種變化里所蘊含的門道,但是他們知道把這種好的變化利用起來,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食物。 紅薯和玉米都還沒到種植的時候,林回星和蘇大榮把稻草全都掀開后也沒有別的事情干了。 這玉米發芽后,鳥兒也不愛吃了,所以蘇應文也沒往這邊來。 從地里回來后,林回星就開始折騰他的菜園子了。 有了官府發的文書后,林回星木屋旁門的三畝地也算在他的名下了,這三畝地頭三年都是不用納稅的,他怎么折騰蘇大榮他們都不會說什么。 這地之前村里人開荒的時候就細細鋤過一遍了,這會兒林回星只用除除地里的雜草,淺翻一遍地就行了。 很多年沒干這種存體力活的勞動,林回星花費了大半個小時,才把育苗的半畝地給收拾出來。 除了西瓜和甜瓜種植之前需要單獨育苗之外,很多蔬菜也需要提前育苗,比如辣椒、茄子和西紅柿…… 其余的小青菜就不需要這么麻煩了,直接把種子稀稀拉拉灑到菜地里就行了,吃的時候從長勢最密的地方拔,既有菜吃,還能順帶著疏苗。 把需要育苗的蔬果種植分門別類一小塊一小塊地撒下去后,林回星又在上面淺覆了一層土,澆透一遍水后,就暫時不用管這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