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74節
不過是兩天的時間,林回星三天的鐵釜都能等, 自然也能等這石磨。 和這些動輒需要兩三天工期的東西相比, 林回星后面去的木匠鋪就比較順利了。 林回星把自己的要求大概說了一遍, 木匠漢子瞬間就懂了。 木匠拿起店里的木板在柜臺上搭了一個木筐的雛形出來。 這給豆花固形的框子并不難,就是在木板四周釘上一圈寬木條。 按照林回星的要求,木匠漢子找了幾塊足有他手掌寬的木條。 林回星確定可以后, 木匠才開口報價:“你這筐子大,木料又要厚實的, 上面還要做蓋子,做起來也是有點麻煩,我一個收你二十個大錢?!?/br> 對于這個價格林回星自然是能夠接受的:“行,就按照這個大小做,我要四個?!?/br> 按照林回星的要求,這木筐是直徑六十厘米的正方形,那一鍋鐵釜煮出來的豆漿最多也就只能裝個兩筐。 林回星一次訂購了四個木框,連輪換要用的木筐都買好了。 對于手熟的木匠來說,就這么四個小筐子,給他半天怎么都能做好了。 不過除了木筐之外,林回星還要做一個東西。 “除此之外,我還要一個木頭架子,就是兩個木條,中間打一個孔固定,中間用鐵鉤加固,能夠吊在房梁上的那種?!?/br> 鐵釘鐵鉤這種配件,木匠鋪子里自然是有的,鐵鎖,門扣這種配件鐵匠鋪子也有。 雖然林回星說的十字木架作法簡單,但是要按照他的要求在架子的四端開口,還得釘上鐵釘,中間加上鐵鉤,這造價也是不便宜的。 可以說在永國,但凡是需要鐵的東西,價格都不會便宜。 最后四個木筐,一副木架,木匠收了林回星一錢銀子。 林回星不能真在這里等上半天,交了錢后他說自己傍晚再讓人來取東西。 如此一來,做豆腐需要用到的三樣主要的工具就算是搞定了。 不過這樣不算完,從木匠鋪子里出來后,林回星又去了布莊,買了一匹紡織細密的細麻布 回頭把這麻布拿給金氏,讓她裁成四四方方的布塊,四周鎖上邊,回頭過濾豆渣都得需要這玩意兒。 然后就是做豆腐最必不可少的石膏了。 能點豆腐的催化劑有好幾種,永國有的就是鹽鹵和石膏了。 相比于鹽鹵做的老豆腐,林回星更喜歡石膏水做的嫩豆腐。 林回星不知道安平縣哪里有石膏賣,不過他依稀記得熟石膏好像是一樣藥材,只能先去醫館問一問。 林回星運氣不錯,永國的大夫也用石膏入藥,他到醫館一問,人家就說有這個東西。 或許是石膏易得,這藥材在醫館里賣得也不貴,五個大錢就能買一斤。 林回星直接從荷包里掏出一錢銀子放到柜臺上:“給我來五斤?!?/br> 林回星這話一出,可嚇壞了醫館抓藥的小童:“這位郎君,這石膏雖然生用內服清熱瀉火,鍛用外敷收濕斂瘡,生肌止血,但是這玩意兒大寒傷胃,你可不能多吃,不若還是讓我們館里的大夫給你把把脈,你再決定要買多少?!?/br> 林回星擺了擺手:“嗯,我買來并不是入藥,而是另有用處,你就放心給我秤吧?!?/br> 至于把脈什么的,林回星覺得還是不比了,他去年才做過全身體檢,這大半年他又沒少趕路,這身體明顯比之前健康了,根本就沒有把脈的必要。 聽林回星說他買這些石膏不是入藥后,小童才放心地去給他秤石膏。 忙活了大半天,林回星早就餓了,想到自己之前特意留下來的一腿羊rou,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對了,你們這里是不是也有花椒?” 抓藥的小童一邊幫林回星秤石膏,一邊乖乖點頭:“有的,不知道郎君你要多少?!?/br> “嗯,我也不知道,你看著秤吧,就這一錢銀子,除了花椒之外,其余的砂仁、桂皮、rou桂、rou蔻、生姜之類的你也看著幫我配一些?!?/br> 沒想到林回星一口氣報了這么多的藥材名字,小童沉默半晌后,弱弱地出聲道:“這些東西郎君你要都要的話,這一錢銀子就不夠了?!?/br> 林回星:…… 好吧,這些調料在現代價格并不貴,以至于林回星錯誤地估計了它們的價值,等小童把他要的藥材秤好后,他又補了一錢銀子。 這里面大部分的東西都是林回星準備買來燉羊湯用的。 永國的羊rou鮮美,倒也不需要太多的配料,有話花椒和生姜就差不多了,回姚家的時候再順便買上一把蔥,怎么都夠用了。 也就是林回星想著自己難得進一次藥鋪,一錢銀子又這么多,他才懶得去錢莊換銅板,就想著多買一點藥材湊個整。 結果沒想到這些東西這么貴,這話都說出口,他也不好意思再說自己不要了,最后只能抬手摸了摸鼻子,一臉窘迫地掏錢補差價。 原本林回星還想著自己有機會再去藥鋪買點永國野生的人參,當歸,沙參帶回上梁溝燉野雞吃。 現在看著光是桂皮這些普通藥材都這么貴,他瞬間就歇了這份心思。 ——算了,他還是先吃著現代的種植重要吧。 回頭空了他再多去山上晃悠幾圈,說不定就運氣好碰到這些東西了。 這可不是林回星的妄想,藥鋪里的這些要還不是采藥人從山上采了拿來賣的。 上梁溝周圍那么大一片山林,怎么都不會缺藥材。 只不過是一般人不是認識藥材,就算是在山上看到了也也只當雜草藤蔓對待罷了。 等林回星回現代買一本藥材圖解,認一認各種藥材的莖葉枝條,那還能找不到好東西? 完成今天的采買任務后,林回星也沒在縣城閑逛。 如今已經正午了,他肚子早就在唱空城計了,這會兒他急需進食。 在碼頭買吃食的時候,林回星也沒忘記留在姚家幫他守東西的蘇大華等人。 “來二十個餅子,十個光面餅,十個rou餅?!?/br> 林回星晚上準備煮羊rou湯,這食鋪里的rou湯就算了。 掌柜的很快就給他裝好了餅子,付過錢后,林回星手里拎著一包用樹葉包好的餅子和藥材,懷里抱著一匹細棉布回了姚家。 自從知道家里要和昨天留宿的那位郎君一起做生意后,金氏和婆母對林回星他們就更加熱情了。 擔心林回星有事要安排自己去做,今天姚二郎都沒有去碼頭上工。 最后還是林回星出門時誰都沒讓跟著,姚二郎才在妻子金氏的催促下出門找活了。 姚家的人已經在按照林回星的要求清理柴房了。 這件柴房雖然不大,是姚老翁在院子里另外搭起來的小房間。 之前他這個小院就五間房,三間廂房,一間堂屋,一個灶屋。 這灶屋有灶臺,還得放糧食和柴火,后來實在是不夠用了,姚老翁才在院子靠墻的地方用木板搭了一個小房間出來放柴火和家里的一些雜物。 姚家的院子實在太小了,除了柴房之外,林回星實在找不到其他能夠用來放石磨的地方了。 要想做豆腐,出來收拾柴房之外,姚家要忙活的事情還不少。 別的不說,林回星買了那么大一個鐵釜,姚家先在的泥灶肯定是不能用了,還得再灶屋里另外搭一個煮豆漿的大灶出來。 這倒也不是什么難事,林回星把自己的要求一說,姚老翁就要擔著竹簍出城擔黃泥去。 縣城建房和搭灶臺除了石條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土磚了。 林回星早飯就是在姚家吃的,就是一陶罐豆子加野菜,里面還泡著撕成小塊的餅子。 因為他是客人,姚老翁的妻子還特意給他們三個人的碗里多舀了一些豆子和餅子。 剩下的餅子和豆子都被她給了孫子和兒子。 林回星知道姚老翁早上只吃了一碗帶湯的野菜,這會兒趕在他出門往他手里塞了兩個自己剛買的rou餅, 說不餓是不可能,聞著rou餅的香味,姚老翁艱難地咽了咽口水:“林郎君,這不合適?!?/br> 林回星擺了擺手,一邊把姚老翁往門口推一邊道:“沒什么不合適的,一擔黃泥可不輕,姚翁你不吃飽一點哪有力氣?!?/br> 姚老翁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林回星推出了門。 他懷里揣著兩個還帶著熱氣的溫度,一臉無奈地搖了搖頭。 rou餅子是好東西,姚老翁沒舍得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走出城。 出城后姚老翁在路邊摘了幾張寬大的桑葉,把餅子包起來放進了懷里, ——他的孫子孫女已經好久沒有吃過rou了,等會兒他把這rou餅子帶回去讓他們高興高興。 第082章 其實姚老翁完全不用這么舍不得這么兩個rou餅子。 林回星買了那么大一包餅子, 要只是他和蘇大華他們吃,都夠吃上兩三天了。 姚老翁剛擔著竹簍出門,林回星就把買來的餅子分給虎子他們了。 當然了, 他也沒有忘記姚老翁的妻子楚氏和金氏。 楚氏還好, 是能當林回星嬸子的年紀,平常倒也沒什么不好接觸的。 唯有金氏, 和林回星的年紀差距不大。 以前林回星在這方便還真不是個細心的人, 不過在永國待久了,他也就慢慢地開始注重起這些東西了。 想著他們三個大男人還有在姚家住上好幾天,平常行事沒個界限可不行。 所以林回星給金氏和楚氏的餅子都是讓虎子幫忙轉交的。 女眷胃口小,想著這里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吃午飯的習慣,林回星就一人只分了一個餅子。 蘇大華他們作為自己人,就沒有數量上的限制了。 蘇大貴他們回村后, 林回星就和蘇大華他們三個睡一個房間了,這餅子就擺在裝金子的木箱上, 隨便他們取。 今天出去了這一趟后, 林回星該忙的時間都已經忙得差不多了。 這會兒他把買來的細棉布交給了正在柴房忙活的楚氏后, 把自己的要求簡單地說了一遍。 都是做慣了針線活的人, 林回星稍微一說,楚氏就明白了:“行, 不就是鎖個邊嗎, 這活簡單, 一會兒就能做好,要裁兩塊是吧?你等著?!?/br> 林回星買的麻布很大,金氏拿著布一比劃, 就知道裁兩塊他嘴里的布連半匹布都用不完。 因為平常家里也幫人縫補衣裳,所以剪刀針線這些東西都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