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72節
也多虧姚老翁的阿翁走得早,不然就這一處宅子估計都留不下來。 姚老翁成家之后,姚家的日子就已經不怎么好過了。 “唉,要說前幾年,日子還是很好過的,家里在鎮上有宅子,平常我和兩個兒子能在碼頭上做做工,老婆子帶著兩個兒媳婦能在家里幫著左鄰右舍縫補、漿洗衣裳,多多少少也能有點進項?!?/br> 按照姚老翁的話說來,這姚家的日子雖然不算大富大貴吧,但也能夠過得下去。 “就是去年,我家大郎在碼頭幫人搬青石條的時候,被石頭給砸斷了腿,貨主不是安平縣的人,見出了事,連貨都沒要就跑了?!?/br> “可憐我家大郎,砸斷了腿沒養好,只能找醫館的大夫隨便開點傷藥,天氣熱,用了藥也沒用,后面好好的人就沒了?!?/br> “當時吃藥看大夫就已經花空了家里的積蓄,連貨主的那一批石料我們都賣掉了,最后還是沒把人給救回來?!?/br> “大郎沒了之后,我那大兒媳婦也回了娘家,沒多久就重新嫁人了?!?/br> 接下來的事情就算姚老翁不說,林回星他們也明白,一個本來就貧困的家庭突然少了兩個勞動力,那日子自然就難過了起來。 想到剛才隔壁的動靜,姚老翁還不忘替金氏說好話。 “剛才說話的是我小兒媳,別看她這個人嗓門大,其實也是個好的,我家大朗不在了,就留下了一雙兒女,我年紀又大了,干不了什么活,家里家外都靠我家小兒子和小兒媳撐著,這要是換一個人,不一定怎么苛待兩個孩子呢?!?/br> “就說這一次交稅,縣里有些人連親兒女都賣,金氏雖然對孩子兇了一些,但是從來沒有生過這種心思?!?/br> 原本林回星還以為這金氏不是孩子的親娘,所以才會這么苛待孩子,這會兒聽姚老翁這么一解釋,他倒是對對方有所改觀了。 姚家的問題就是沒有田產,雖說住在縣里,日子過得卻不如普通農戶好。 普通的農戶有地,雖然累一些,但是每季地里總歸都會出產糧食。 姚家人在縣城男人只能去碼頭扛活,這種活計競爭大,耗費的體力高,得到的回報卻不盡如人意。 安平縣就這么大,一般情況碼頭上的貨船也不多,姚老翁他們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干。 女眷們干的活就更加不用說了,現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有錢的富人自家就有幫忙做這些事情的下人,普通人家哪舍得花錢讓人幫忙縫補、漿洗衣裳。 是以姚老翁的妻子和兒媳婦平常能接到的活計也不多。 家里沒有進項,自然就只有節流了,交了今年的稅款后,姚家的日子就更加捉襟見肘了,本來虎子他們就吃不飽,如今每日能夠分到的飯食就更加少了。 三個孩子身上本來沒多少rou,再天天吃個兩三分飽后,看著可不就更加瘦骨伶仃了。 同為底層老百姓,蘇大貴他們對姚老翁處境很能感同身受,聽完他的講述,都是一臉的同情和不忍 作為現代人的林回星來說就更加動容了,虎子這個孩子還挺對他眼緣的。 所以林回星就琢磨起了該如何在能力范圍之內,出手拉這個小家庭一把。 不過該怎么幫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按理說林回星現在不缺錢,他隨手給個幾兩銀子,也是能讓這一家子的日子瞬間好過起來的。 不過這種幫助沒有一點抗風險的能力,不說再發生一次姚大郎的那種意外,在這個醫療成本很高的朝代,但凡是姚家的任何一個成員再有點病痛什么的,這點錢都不夠用。 林回星要幫,就得幫這家人想個能夠安身立命的門路。 林回星腦子里裝著許多能夠在永國掙錢的日子,他自己是還沒能騰出手腳大展拳腳,姚家力量太小,在這個權貴能夠輕易決定平民生死的朝代,姚家也不適合做什么大生意。 最后林回星把自己腦子里那些成型和沒成型的念頭翻了一遍后,還真讓他找到了一門適合讓姚家人做的生意! 第079章 有了明確的目標后, 林回星也沒磨蹭,當即就和姚老翁商榷起了做生意的事情:“姚翁,我想和你一起做生意, 不知你意下如何?!?/br> 姚老翁聞言苦笑道:“郎君您就別和老漢我開玩笑了, 我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 就小兒子一個勞動力, 哪能幫上您的忙呢?!?/br> 姚老翁常住在縣里,也是見過不少的商販的,但是那些小商小販誰都沒有他眼前的林回星這一身的氣質。 那種感覺怎么說呢,就是很淺顯地就能看出來,這個人是嬌生慣養,沒吃過什么苦的人。 別的不說, 就剛才林回星拿餅子給他孫子的時候,他那一雙手哦, 白皙修長, 手上是半點老繭和傷疤都沒有。 不像他們這種常年做苦力的人, 手指的關節粗大, 手上的皮膚更是和樹皮一樣粗糙。 再看跟在林回星身邊的人,除了蘇大貴一個年紀大的之外, 其他的都是正值壯年的勞動力。 綜合以上種種情況, 姚老翁實在很難把林回星的話當真。 林回星卻是認真的, 他一臉嚴肅道:“我說的是真的,既然姚翁你說碼頭住宿的人不多,你不如換一種方式?!?/br> “跟著我做生意, 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讓你和家人吃飽穿暖總歸是沒有問題的?!?/br> 林回星這話剛一落地, 站在姚老翁身邊的蘇大貴當即附和道:“對啊,老大哥,林郎君說得不錯,你別看他年輕,他可是個有大本事的人?!?/br> “說起來不怕你笑話,在遇到林郎君之前,我們的日子可并不比你們好過,但是你看,遇到林郎君之后,我們都把日子給過起來了,現在我們和家里的人都能吃飽?!?/br> 怕自己說得還不夠讓人東西,蘇大貴又補充道:“這種吃飽可不是以前那種便宜豆子摻著野菜吃的飽,而是稻谷、粟米里面摻著豆子吃,偶爾還能吃上一頓rou的那種飽?!?/br> 蘇大貴這話一出,蘇大華他們也在一旁不住地點頭,紛紛夸贊起了林回星的好。 不得不說,林回星到底是年輕,他也沒想到蘇大貴他們對自己的評價這么高,直接就被他們給夸爽了。 自家的日子實在太苦了,姚老翁雖然沒抱太大的信心,但聽著蘇大貴他們都把林回星說得這么好,他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想要試一下的。 不過這到底關系著一家人的生計,姚老翁也不能就這么貿然就答應下來:“不知道林郎君想讓我們跟著你做什么生意?!?/br> 怕林回星讓自己投入太多本錢,姚老翁不忘提前說明:“的情況你也是看到了的,我們可拿不出多少錢來當本錢?!?/br> 林回星自然是知道姚家窮的:“不要您出本錢,既然是一起做生意,前期的成本就我出了,姚翁你只用出一間屋子,一袋豆子,幾個人力就行了,其他的東西我來買?!?/br> 林回星只所以想起這個小生意,正是因為他看到了墻角放著的一大陶缸黃豆。 永國人食用五谷,稷(黃米)、栗(小米)、麥(小麥)、菽(大豆)、稻(水稻)。 這大豆也就是黃豆,它不挑地,隨便種在一塊地上都能長。 最重要的是黃豆的畝產還比稻谷,粟米和小麥高,在其他幾種作物畝產只有一百多斤的時候,黃豆只要稍加打理,畝產輕輕松松能到三百斤。 雖然黃豆也有不少的缺點,比如味道不如稻谷和粟米好,吃多了肚子還脹氣,但是因為它高產價格低,還是成了底層人民最常吃的主食。 姚家家貧,這大豆就是他們的主要食物。 前些天為了湊稅款,很多鄉下的農戶擔著家里的存糧來縣里賣,這稻谷和大豆的價格更是要比往常糧鋪的價格要便宜一些。 姚老翁是個精打細算過日子的,想著糧食家里怎么都要吃的,索性就趁著大豆的價格低,多買了一些放在家里。 作為優質蛋白質,黃豆的營養價值并不低。 在現代,豆腐可是林回星常吃的食物。 這玩意做法倒是簡單,黃豆磨成漿,過濾一遍后加鹵水不停攪拌,凝固定型后就是豆腐了。 作為配菜界的百搭王,豆腐和什么食材燉煮就能有什么食材的味道,是一種大部分人都不會討厭的豆腐。 就姚家的這種情況,太大的生意并不適合他們做,倒是這豆腐,成本低,產出的豆腐價格也不貴,只要能夠做出成品,怎么都不至于會買不掉。 這是一門細水長流的生意,正適合姚家的這個情況。 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做豆腐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老話不是說了嗎,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 好在姚家還有一個能干重活的姚二郎,不然林回星也不會讓他們做這個生意。 姚家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他們一家人常常因為沒活干只能待在家里干瞪眼,不過是讓他們出點力罷了,他們自然是愿意。 至于豆子,這玩意兒現在七八個大錢就能賣一石,姚家就算再貧窮,也不至于會出不起這點豆子。 而且林回星已經說了是他和姚家一起合做生意,既然是合做,他們也不好什么東西都不付出。 姚老翁心里也想試一下,說不定真能改善一下家里的日子:“就按照林郎君你說的辦,豆子和人力我們這邊都沒問題,你說怎么做就行了?!?/br> “這個不急?!绷只匦菙[了擺手:“要想做出我說的這些東西,還得準備一些工具,等我明天去外面買回來了我們再細說?!?/br> 缺少工具,豆腐現在也做不出來,林回星覺得倒是可以先把分成的問題給提前說好。 “我們先說一下合作的方式,你們出場地,材料和人力,我出前期需要的工具,石磨,大鐵鍋這些,最后賺得的錢我們三七分,我拿三成,你們拿七成?!?/br> 對于三七分的分成,林回星覺得自己已經很厚道了,畢竟永國的鐵器并不便宜,煮豆漿更是需要一口大鐵鍋。 這會兒林回星又不能去現代把大鐵鍋人rou扛回來,只能明天去鐵匠鋪看一看,要是沒有的話,還得另外定制,就這一項就不知道要花掉多少錢了。 還有磨豆腐的石磨,壓豆腐的模具,這都是需要花錢找人做的。 這么多錢花出去,林回星總不能什么都不要。 雖然他現在也確實是不差這么一點錢,但也總不能讓人當做爛好心的冤大頭吧。 這個分成方式一出來,姚老翁直接就愣住了,忙不迭擺手道:“既然是一起做生意,賺到的錢自然是對半分,哪有三七分的道理?!?/br> 本來就是林回星帶著他們做生意,又說他們只用出豆子、人力和房子就是了,原本姚老翁想著賺了錢能對半分就很好了,沒想到對方一開口就是三七分,直接就讓他們一家人拿了大頭。 “這么分是合理的,我仔細想過,要是做了這門生意,以后姚翁你就不能讓人借宿賺錢了,做這生意又極其累人,你們多拿一些是應當的?!?/br> 還沒做過,姚老翁并不知道做這生意能有多累人,不過就他們這種人家,哪有什么不累的活能輪到他們做。 姚老翁毫不在意地擺手道:“我們一家人都是頂頂能吃苦的人,也不怕累,林郎君你就放心吧!” 林回星絕對不懷疑姚老翁這種走投無路的古代人對賺錢的決心:“行,那就按照我說的辦,我明天一早就去采買東西,現在我們都趕緊休息?!?/br> 姚老翁也意識到這一通閑聊下來,時間已經不早了,聽到林回星說要休息了,他當即就退出了房間。 姚老翁出去后還不忘貼心地把門給帶上了,等屋里就只剩下他們幾個人后,蘇大貴再也忍不住心里的好奇了:“小林啊,你說的生意是什么生意?” 林回星笑道:“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東西,就是一種吃食,吃法多樣,能燉能拌能煎,味道還挺好吃的,我以前在其他地方學會的做法?!?/br> 林回星都說好吃的東西,在蘇大貴他們看來就是真的好吃了。 剛才蘇大貴他們可聽說,這玩意兒成本低,只需要一點豆子和人力。 這些東西上梁溝也不缺啊。 林回星一眼就看穿了蘇大貴心里的想法,當即道:“我們村的位置太偏了,下山一趟就要一兩天時間,這東西就算做出來,也不適合我們賣?!?/br> 這豆腐到底是用豆子做出來的東西,永國黃豆價格便宜,這一斤黃豆能出三、四斤的豆腐。 按照林回星的想法,這一塊豆腐至少兩斤,售賣的價格怎么著都不能超過一個大錢。 從上梁溝到安平縣有這么遠的路程,要是讓村里人做豆腐運下山賣顯然是不劃算的。 就算他們一次能擔個一百多斤豆腐下山,也就只能賺個一百多塊錢,這下山一趟,加上中間賣貨的時間,怎么也得四五天了,就這還不算做豆腐的時間。 還得刨掉豆子的成本,這樣的生意對于上梁溝的村民來說絕對不算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