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56節
蘇家愿意給同樣的聘禮, 王蕎娘的后娘陳氏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了這么親事。 陳氏雖然不想讓這位繼女日子好過, 但要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她再堅持把繼女往火坑里面推, 這對她在村里的名聲就不好了。 陳氏雖然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名聲, 但是她在王家還有一雙兒女,要是她這個當阿娘的名聲太糟糕,幾年后她的一雙兒女想說門好親事也就難了。 陳氏仔細琢磨過,這上梁溝本來就是附近幾個村子里最窮的人。 這蘇家為了湊著一兩銀子的聘禮,指不定是賣了家里的存糧,又在外面借了些銀錢。 那樣的窮地方, 蕎娘這個賤蹄子嫁過去后還不是挨餓受凍的命。 到時候日子過不下,王蕎娘再想回來找娘家接濟, 那她是一顆米都不會施舍給她的。 總之一兩銀子陳氏是拿到手里了, 家里有些積蓄, 加上這一兩銀子, 足夠幾年后她給兒子挑個好媳婦了。 王蕎娘今年已經十七歲,在永國, 這個年紀還沒成親的姑娘并不多。 也就是陳氏想把繼女賣個高價, 才一直拖到現在。 聘禮到手后, 陳氏是一口飯都不愿意讓王蕎娘多吃了。 想著已經開春了,這官府指不定這兩天就要派佐使下來收人頭稅了,陳氏手里抓住銀子, 迫不及地擺手道:“蘇家是門好親,我家姑娘能得這么一門親事, 我和他阿翁心里雖然不舍,但也是高興的?!?/br> “蕎娘和你家大壯年紀都不小了,咱們這莊戶人家也沒那么多講究,今天你們就把人領回去吧?!?/br> 之后陳氏是又說了一些客套話,比如讓蕎娘成親后要勤快,要孝順公婆。 陳氏說這些話是為了面子上過得去,實際上在場的人誰不知道她是個什么樣的人。 陳氏輕飄飄一擺手,王蕎娘今天就要跟著蘇父他們去上梁溝了。 饒是王蕎娘心里沒底,也知道這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雖然她還不了解蘇大壯,但是他手腳健全,人也年輕,長得也端正,這門親事對她來說,就是當下她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陳氏做事如此不留情面,蘇父也懶得和她掰扯,當即就讓王蕎娘去收拾東西了。 陳氏確實是不準備和蘇家這個所謂的親事有什么來往,蘇父這話一出,她當即就道:“哎喲,親家公,就我們這種窮苦人家,姑娘出嫁哪有什么東西好收拾的,左右不過是蕎娘身上這套衣裳罷了?!?/br> 其實王蕎娘有三套衣服,除了身上這套稍微好一點外,其他的都有補丁。 精明如陳氏,可舍得把這些衣服都給王蕎娘,雖然那衣服有補丁,但是也是麻布做的,回頭改一改,不也能給她和女兒穿。 原本王蕎娘也沒對陳氏抱有希望,但是她怎么都沒有想到,對方明明收了蘇家一兩銀子的聘禮,卻連一套換洗的衣裳都不愿意給她。 王蕎娘不是小孩子,她之前可沒少聽村里人議論,某某家的姑娘出嫁時因為娘家給的嫁妝薄,到了婆家后沒少受公婆夫婿的白眼。 王蕎娘到底是沒遇見過什么大事的小姑娘,陳氏這話一出,她先是覺得難堪,隨后心里涌出來的就是對未來的擔憂。 蘇父和蘇大壯聽完陳氏這話心里也是氣急,這陳氏如此作為,簡直是連面上功夫都懶得做了。 蘇父看向了從他們進屋后除了開口招呼了一聲后就一言不發的王父:“親家公你的意思是?” 一直在一旁當透明人的王父既然被蘇父點到了,自然不能再裝啞巴。 被陳氏在暗地里掐了一把后,王父囁囁嚅嚅道:“蕎娘她阿娘說的對,家里確實沒什么好給她的?!?/br> 雖然王蕎娘在家里受了后娘這么多年的磋磨,早就沒對自己這個阿翁心存幻想了,但是王父這話一說,她身子搖晃了一下,最后認命地閉上了眼。 蘇大壯一直留意著王蕎娘的情況,這會兒見她都快站不穩了,那眼睛更是和兔子一眼紅了,也知道此時她心里不好受。 蘇大壯昨天晚上是聽自家阿娘說過蕎娘的情況,但是之前他對此并沒有多少的感觸,這會兒見未來媳婦兒紅著眼睛深受打擊的樣子時,他卻是有些壓不住心里的火了。 見自家阿翁一副還想和王家人爭論的樣子,蘇大壯一把牽起王蕎娘道:“阿翁,別說了,我們走?!?/br> 蘇大壯猛然發作,讓屋內的人都愣住了,等蘇父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經牽著王蕎娘走出王家的院子了。 蘇父和王青桃無奈地對視了一眼,最后只能抬腳跟了上去。 走在前面的王蕎娘不知道是心灰意冷還是怎么,就跟個沒有思想的木偶一樣乖乖地任蘇大壯牽著走。 蘇大壯走著走著,慢慢地也冷靜了下來。 他扭頭看了看自己白白嫩.嫩的小媳婦,柔聲安慰道:“沒事,咱們不稀罕那些東西,家里有棉布,回去后我讓阿娘給你拿一匹棉布,你自己做兩身衣裳和鞋襪?!?/br> 王蕎娘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按照她的想法,她娘家收了蘇家這么多聘金,卻連一身換洗的衣裳都不愿意給她,蘇大壯這會兒應該是氣得跳腳才是。 原本王蕎娘都已經做好被蘇大壯打罵的準備了,結果他不但沒有生氣,還說要買布給她做新衣服? 過慣了苦日子的王蕎娘不敢相信這樣的好事竟然能落在自己身上。 她定定地看著蘇大壯,試圖從他的表情中分辨出他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蘇大壯不知道王蕎娘心中所想,見她紅著眼盯著自己看,以為她是不高興了,當即好聲好氣解釋道: “不是我阿娘不愿意給你做衣裳,是我聽大勝媳婦說你針線活好,才想著讓你自己做衣裳的,你要是覺得累,回去后讓阿娘幫你做也可以?!?/br> 見蘇大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王蕎娘也顧不上去懷疑他了。 婆母要是知道她花了婆家這么多聘金,卻一點嫁妝都沒帶回去,心里不一定氣成啥樣了,她哪里敢問她要布做衣裳,哪里又敢讓她給自己做衣裳。 思及此處,王蕎娘忙不迭擺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你別去讓阿娘給我做衣裳,我自己可以做?!?/br> 要是可以,王蕎娘都不愿意讓蘇大壯去要布,奈何她就只有這一身衣裳,總歸是要在做一身衣裳換洗穿。 見王蕎娘總算是愿意開口和自己說話了,蘇大壯心里也顧不上什么衣裳不衣裳了,腦子里只剩下一個念頭了。 ——嘿嘿,嘿嘿,他媳婦的聲音可太好聽了,嬌嬌柔柔的,比他的破鑼嗓子強多了。 王蕎娘不知道蘇大壯好好地怎么就傻笑了起來,擔心他真的會去和婆母說這些事,她當即一臉焦急地牽著他的手搖了搖:“你聽到了沒有,我可以自己做衣裳,你別、別和阿娘說?!?/br> 蘇大壯聽著小媳婦的柔聲哀求,心神都飛了一半,卻還保持著一點點的理智:“啊,額,好好,你說什么是什么,我只問阿娘要布,多的一個字都不會說?!?/br> 得了蘇大壯的保證,王蕎娘總算是稍微放心了。 正好王青桃他們也追上來了。 剛才王蕎娘是沒有反應過來,這會兒當著公爹和王青桃的面,她自然是不肯讓蘇大壯繼續牽著了。 柔軟的小手從手中抽走后,蘇大壯悵然若失的捏了捏手指,無聲地在心里嘆了一口氣。 王青桃和王蕎娘稍微落后了蘇家父子幾步。 對于王蕎娘,想到剛才的場景,王青桃心里也是同情的。 見王蕎娘一臉不安的樣子,王青桃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寬慰道:“大壯的阿翁阿娘都是好相處的人,我們上梁溝的日子也比以前好過了許多,你的好日子在后頭呢?!?/br> 王蕎娘不知道青桃姐嘴里的好日子是怎么樣的好日子,對于現在的她來說,能脫離愛磋磨人的后娘就是最好的日子了。 在去上梁溝的路上,王蕎娘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就算是蘇大壯家里再窮,背了再多的外債,她也會好好地和他過日子。 哪怕……哪怕她在蘇家只能吃糠咽菜。 梁嬸子怎么都沒有想到,明明今天才只是去王家提親,結果丈夫和兒子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把新媳婦給帶回來。 梁嬸子心里奇怪,自然就少不了要問明情況,聽自家男人說那王家的陳氏行事如此不留情面后,她也是氣得怒罵了幾句。 梁嬸子在家里做主慣了,嗓子也大,王蕎娘聽著她罵自家后娘,嚇得縮了縮脖子,生怕婆母罵完陳氏就該回頭來罵自己了。 好在梁嬸子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知道這件事情也不怪蕎娘。 梁嬸子看著柔柔弱弱的王蕎娘,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這事不怪你,是你那后娘不做人,我聽杏娘說過了,你是個好孩子,既然到了家里來,以后你就安心和我家大壯過日子吧?!?/br> 知道王蕎娘什么東西都沒有帶過來,都不用蘇大壯主動提,梁嬸子就回房間抱了一匹棉布出來: “這棉布是之前我和村里的林郎君換的,這布好著吶,你拿去自己做兩身衣服,針線都在堂屋的簸箕里?!?/br> 棉布一入手,王蕎娘就不由得睜大了眼睛。 這布如此柔軟,摸著比麻布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她連忙搖頭道:“這棉布這么好,用來給我做衣裳著實可惜了,我用麻布做衣服就行,這匹布我給阿娘做兩身新衣服?!?/br> 作為新媳婦,不用人提點,王蕎娘就知道得討好婆母。 不等梁嬸子出聲,蘇大壯的嬸娘艾氏就先笑著道:“我們家可沒有麻布,有林郎君在,這棉布的價格和麻布也差不多,蕎娘你就放心用著?!?/br> 蘇大壯家和堂弟蘇大志家并未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王蕎娘光是認人就花了不少的時間。 雖然王蕎娘已經算是進門了,但是梁嬸子愿意給兒媳婦做面子,并沒有為了省事就想把婚宴這件事省略道。 梁嬸子扭頭對兒子叮囑道:“今天卻是來不及了,明天大壯你去村里買幾只熏兔子,我們也在家里辦上兩桌,把村里的幾位叔公和你大貴叔,林郎君都給請上,咱們也熱鬧熱鬧,也讓他們認認咱們家的新媳婦兒?!?/br> 第062章 林回星他們當天傍晚就收到了蘇大壯的邀請。 蘇大壯算是林回星在村里比較熟悉的同齡人了。 聽去蘇大壯家里看熱鬧的季娥說, 新娘子可好看了,林回星也是打心底替他開心的。 雖然林回星覺得十七八.九歲的人結婚年紀還太小了,但是永國都是這個年紀結婚, 他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多說什么。 林回星伸手拍了拍蘇大壯的肩膀道:“聽說新娘子可漂亮了, 你小子可真有福氣,行, 我知道了, 明天我肯定準時帶著賀禮到?!?/br> 現在上梁溝的人就沒不知道林回星給蘇大壯他們準備的賀禮是什么,一床沉甸甸的棉被。 蘇應勝的那一床棉被這段時間可是被村里人來來回回地翻看過了許多次。 要不是這棉被實在是好,村里人之前也不會那么勤奮的去開棉花地了。 對于王蕎娘來說,今天這一天過得跟做夢一樣。 短短一天,她不但不用嫁給老鰥夫三兄弟了,還被直接帶到了婆家。 婆家雖然人口很多, 大房二房加祖父祖母十幾個人,但是每個人都比她后娘好相處。 在蘇家沒人會罵她, 也沒人會冷不丁伸手掐她。 婆母給了她一匹很好的布, 說是棉布? 作為一個常年做繡活去布莊賣的人, 王蕎娘棉布, 絲絹,錦緞也經手過不少, 這棉布她確實第一次見到。 這么大一匹布, 不但夠王蕎娘做上兩身新衣裳, 還夠她做兩身貼身的小衣裳和兩雙鞋襪了。 對此王蕎娘事很惶恐的,她也說過自己只用做一身衣裳換洗就行。 當時梁嬸子是直接擺手道:“讓你做你就做,能做多少做多少, 咱們上梁溝的女人可不比那些男人掙錢少,這新衣裳也是你該得的, 等做完衣裳后,有的是你忙的,到時候掙了錢,你想買多少布都行?!?/br> 王蕎娘不明白婆母的話,這女人在家里誤會只能做做飯,收拾收拾屋子,她雖然能做點繡活,但是一天也就只能掙個半個大錢。 以前她后娘就總罵她吃白飯,就她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比男人掙錢還多。 男人要忙活地里大半的活計,一家人一年的嚼用都充地里出,那可是家里的頂梁柱,這如何是能比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