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50節
確定自己沒有聽錯后,季娥當即就急了:“你是不是老糊涂了,這可是好幾兩重的銀手鐲,怎么能夠拿給嬌娘,以后她要是出了門子,這東西不就成別人家的東西了?!?/br> 也不是季娥反應大,實在是這會兒的人大多都是這么個想法。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季娥自問也不是那種苛待女兒的阿娘,她也早就在開始給女兒準備嫁妝了。 不過這個嫁妝是一兩身新衣服,再加上幾百個大錢。 這些東西要放在以前,也是家里所能夠拿出來的極限了。 但是你要讓季娥把這只銀手鐲拿給女兒做嫁妝,她卻是打心里舍不得的。 蘇大榮哪能不知道妻子心里的想法呢,像手鐲發簪這樣的金貴物件,就合該以后傳給兒子,兒媳婦,一般情況下哪有傳給女兒的,又不是多么富裕的家庭。 不過蘇大榮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要不是嬌娘上山挖野菜遇到了小林,我們今年連煮粥都不敢多放米,哪能有現在的好日子……” “我們家能有現在的光景,可以說是多虧嬌娘了,左右這兩樣東西也是白來的,還是給嬌娘一樣吧?!?/br> “也是你身上掉下來的一塊rou,難道你就一點都不愛疼,有了這么一樣東西,就算以后嬌娘嫁出去了,我們心里也能放心點不是?!?/br> 季娥哪能不疼自己的親生女兒,只不過這東西實在貴重,她心里也難免要計較得失。 這會兒聽丈夫說完,她也想明白了:“那就把手鐲給她吧,這手鐲樣式簡單,也適合小姑娘戴,那發簪以后就留給石頭他媳婦?!?/br> 雖然季娥舍不得,但是她又想了想女兒這段時間整天窩在家里做針線活,要說錢也沒少賺。 自家男人說的對,要不是嬌娘,他們上哪去得到這兩樣首飾去。 季娥在心里開解自己——左右也是自家閨女,給了也就給了吧,反正這rou橫豎也是爛在了自家鍋里。 天知道第二天一早蘇云嬌收到這個沉甸甸的銀手鐲時心里有多驚訝。 見女兒怔愣著半天都回不過神來,季娥心里雖然還是有點心疼,但也好受多了,幫女兒把手鐲戴到手腕上后,她才解釋道: “這是你林大哥送的,一只手鐲一根發簪,我和你阿翁商量了一下,把手鐲給你,也算是你的嫁妝,以后出了門子,也算是有個依仗?!?/br> 蘇云嬌年紀不小了,去年季娥就在給她相看人家了,只不過上梁溝實在太窮,村里又都是不能結親的本家人。 這要想給女兒相看人家,就只能去周圍幾個村子里找。 偏偏以前蘇家就那么個情況,雖然蘇云嬌長得不錯,干活也利落,但是放在其他村子里也只有被人挑揀的份。 以前季娥也沒敢想把女兒嫁去家里多富裕的人家,不過現在蘇云嬌有了這么豐厚的一份嫁妝傍身了,這相看的人家倒是可以往好一點挑了。 蘇云嬌被手腕上的重量壓得抬不起手:“這么好的東西怎么能夠給我,應該留給石頭以后的媳婦才是?!?/br> 說來也是無奈,在永國這個大環境下,不止季娥覺得不該給要出嫁的女兒這么貴重的首飾,就連蘇云嬌自己,都覺得自己不該擁有這么好的東西。 東西都給了,季娥也不想作出一副舍不得rou疼的樣子,當即擺手道: “不是還有一根發簪嗎,你放心你有的石頭媳婦也會有的,這是你阿翁開口決定的事情,哪是我們能夠反對的,這東西你就好好收著?!?/br> “平常在家里戴一戴就行,千萬不能戴到外面去招搖,村里獨一份的東西,你要戴出去了,還不知道得招多少人眼紅吶?!?/br> 蘇云嬌又不是小孩子,自然是知道其中厲害的,她看著手上的手鐲,心里滿是感動。 蘇云嬌哽咽著抱住了季娥的手臂:“阿娘,你和阿翁對我真的太好了?!?/br> 這么好的東西,阿翁阿娘竟然舍得給她,別說是在上梁溝了,就是十里八鄉估計都是頭一份了。 女兒如此貼心,季娥心里到底是好受多了,她抬手摸了摸蘇云嬌的腦袋,沒好氣道:“你說的什么傻話,我和你阿翁就你和你阿弟兩個孩子,不對你們好對誰好?!?/br> 林回星可不知道就因為自己隨手送出去的兩樣首飾,讓蘇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想著自己怎么也是村里的一份子,這開荒的事情他也應該出一份力,早上睡醒后雖然他還是覺得身上酸疼,也強撐著起床去了地里。 上梁溝的人,除了不值事的奶娃兒之外,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等林回星磨磨蹭蹭去到地里時候,村里人已經熱火朝天地干了一兩個時辰了。 這會兒見林回星過來了,大家都是一臉的意外。 在林回星哪里接過手工活的女眷一臉奇怪地問:“林郎君,你怎么過來了?!?/br> 林回星知道自己起得太晚了,這會兒心里也有點窘迫,見看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他放下了肩上扛著的鋤頭:“左右我這兩天沒事,就想著來地里幫幫忙?!?/br> 這位嬸子聽林回星說完忙道:“哎呦,就這么一點事情,哪用你來幫忙,你才從山下回來,應該好好休息才是?!?/br> 一旁的人聽了這話,也是急忙附和:“可不是嘛,要說干活,林郎君你可出了兩頭牛和一頭騾子,咱們村里有誰出力能比力的,你就放心地回去休息吧?!?/br> 以前大家也大多只是聽別人說過這牛和騾子有多好用,等到今天蘇應平他們三家人把牛和騾子牽到地里后,他們才知道這些牲畜有多得力。 就是村里最有力氣的漢子,一趟也就只能擔個一百來斤的石頭,要是遇到大塊的石頭和樹樁,還得兩三個人一起抬。 有了牛車和騾車后就不一樣了,它們輕輕松松就能拉走六七百斤的石頭和樹根。 今天上午大家都沒一擔的往外挑石頭了,就三輛牛車了騾車輪換著拉,都還不太趕得上往板車上放石頭的速度呢。 等把地里的雜物清理干凈了,回頭把木犁拿出來給牛套上,那翻地的速度才叫快呢。 上梁溝是有木犁的,山里不缺木頭,這木犁也是一種好用的農具。 以前村里沒有牛,就全靠人用肩膀來拉犁,扶犁頭的人不用力氣大,掌握方法后就是老人和婦人都干得下來,比純用鋤頭翻地效率要高一些。 回頭只用把木犁上的繩子加長一點,就能套在牛脖子上用了。 之前大家開荒,也把村里的幾架木犁搬過來了,林回星仔細看了一些,這木犁的樣式和他印象中的差上不少,犁頭上也沒裝能破開土塊的鐵片。 看來下次他從現代過來的時候,還得去買兩架帶鐵犁鏵的曲轅犁過來。 不過現在村里翻地都用小型旋耕機了,這玩意兒可又要比牛強上不少,這犁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老物件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地方買。 雖說村里人都勸林回星回去休息,但是秉承著來都來了的原則,他還是泡在地里幫著撿了一下午的石頭。 后面林回星又在村里幫了兩天忙,最后他估摸著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帶用板車拉著裝黃金和玉器的箱子準備回現代了。 林回星走的時候村里人都忙著開荒,倒是沒人注意到他離開了。 只有蘇大榮一家知道,因為他走之前專門去蘇家取了葛根粉和野山藥。 從上梁溝到山洞的這一條路,林回星也走過不少次了,倒是每次都能有不少的發現,這次他一路上看到了不少何首烏干枯的莖葉。 這要是放在以前,林回星哪認識這些東西啊,也就是他決定開網店買農副產品后,才在網上買了兩本介紹野菜和中草藥的書籍。 林回星在心里暗自記下來這一點,準備回頭讓蘇大榮也順便再上山挖點何首烏,這玩意洗凈曬干后也是一味不錯的不要,不但可以用來燉湯喝,還可以用來泡水喝呢。 因為某洗發水前些年鋪天蓋地的的宣傳,現在現代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何首烏生發養發了。 現代的年輕人已經再為自己的發量發愁了,這對頭發有好處的東西想來也不愁賣。 第055章 經過三個小時的奔波跋涉后, 林回星順利地拖著一板車的珍貴玉器和金餅回到了他在現代的家。 現代的農村大多都是一個樣子,年輕人在外面奔活路,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 這一代的年輕人比上一代更加注重教育和陪伴, 留守兒童的數量相較之前還要少不少。 稍微有點條件的父母, 寧愿自己的日子過得差一點,也要把孩子待在身邊。 林回星去上梁溝的那幾天, 現代的前廟村倒也是熱鬧了幾天。 華國人的習慣如此, 一到過年,除非實在是抽不開身,不然怎么樣都得回家和家里人吃一頓團圓飯。 多少年老的父母一年到頭就只盼著這一天呢。 前廟村是個大村,整個村子快有一百戶人家,不過因為村里住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子,村里的常駐人口倒是和只有二十幾戶的上梁溝差不多了。 過年村里人來人往的, 這兩天在外工作的人過完年假后都收拾收拾回大城市繼續當打工人了。 林回星不知道這次過年,他的那些童年伙伴、同學, 又有多少人知道了他的經歷。 反正他剛回到家里剛打開手機, 某信里面就收到了好幾個童年玩伴的消息。 都是問他過年回不回來, 他們想請他吃飯的消息。 自從發現地窖里的木門后, 林回星也覺得自己和現代生活的聯系好像越來越少了。 相比于現代,他好像待在上梁溝更自在。 或許是對于上梁溝的人來說, 林郎君是個了不起的人。 而對于前廟村的人來說, 林回星是個可憐蟲, 年紀輕輕沒了爸媽,本來有一份前途光明的好工作,最后也不做了, 現在不是在村里帶著就是再外面晃蕩,一看就沒什么大出息。 對于村里的傳言, 林回星并不是一點都不知道,家逢巨變,好多人都猜他精神出問題了。 什么抑郁癥,自閉癥,反正就他現在這個情況,村里的大部分人就沒把他當正常人看。 林回星倒也不在乎這些。 這次回來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第一個就是的先把網店里已經耽擱了半個月的葛根粉的訂單發掉。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買過的人吃了葛根粉覺得好,林回星不在的這段時間,網店后臺又多了十來單訂單。 其中有兩單是回頭客,其他的都是新客。 經過這段時間的積累,原本還只是白板的網店也多了七八條好評了。 這次蘇大榮做了六十幾斤葛根粉出來,除此之外還有一百來斤野山藥。 這些野山藥有蘇大榮之前挖的,也有他們下山后季娥上山挖野菜的時候順便挖的。 要不是后面上梁溝的人都忙著開荒去了,這野山藥的數量還能多一點。 林回星按照網上其他同行的定價,把自家的野山藥定價二十元一斤。 這個價格不算最貴,但也不算便宜。 野山藥上梁溝遍地都是,林回星也不吝嗇,他看了一下,其他店賣的野山藥還有那種挖斷了的。 林回星的這些野山藥確實一根斷的都沒有,回頭他多花幾塊錢的運費,把這些山藥用泡泡膜困得嚴嚴實實的,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會斷的。 店里悄摸上了新品這件事情,還是店里的第一個客人李雪最先發現的。 李雪屬于那種在林回星這里買了葛根粉,回去吃了覺得好,然后就把這件店選為了自己的寶藏店鋪。 她之前買的葛根粉吃完了,又在店里重新下了單,但是店家好幾天了都沒有發貨。 對于這家店的行事風格,李雪也是知道,原本她想著上線看一看,問一問店家來著。 結果這不就巧了嘛,在李雪上線之前,林回星剛點了發貨,準備等會兒就去鎮上把訂單發出去。 自己的葛根粉已經發貨了,李雪心里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