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25節
永國的文字既不是繁體也不是簡體,而是大篆,鞋墊那些印著出入平安,年年有余字眼的繡樣,明顯不符合那邊的情況。 好在店里鞋墊的花樣很多,林回星挑著一些純圖案的喜上眉梢,好運蓮蓮,錦鯉送福,四君子之類的花樣買了一千雙。 按照評論區的回饋來看,這鞋墊一般人一天大約就能夠繡成一雙,這一千雙鞋墊也夠嬸子們做上一段時間了。 下單之前,林回星還特意問過店家,確定對方收得了這么多的鞋墊后,他才放心的下了單。 雖然買鞋墊花了三千多塊錢,但是林回星想到鞋墊繡好后自己就能收到兩萬塊錢的手工費了,也就不覺得心疼了。 這次靠著嬸子們少賺了一筆,林回星買完鞋墊后想了想,又在網上買了幾盒點心。 棗花糕,棗立方、牛舌餅,山楂餅,不拒什么點心,只要是點心上沒有印字的,林回星都買了一些。 回頭把這些點心給嬸子們分了一分,就當是一點小謝禮吧。 買完要帶到上梁溝的東西后,林回星又琢磨起了要拿到青山郡去掙錢的東西。 和上梁溝需要的食物不一樣,林回星想從郡守和其他望族手里賺到錢,就一定得拿出足夠他們喜歡的東西。 這其中的度也得好好把握,不然林回星一個沒權沒勢的小商販,拿出來的東西要是真價值連城了,說不定那些望族直接就殺人奪寶了。 最后林回星再三斟酌過后,決定先買幾套瓷器拿過去試試水。 好一點的瓷器價格也不便宜,林回星挑選了一番后選了兩套比較普通的青瓷餐具,一套是上面繪制的是雙喜臨門,另一套則是花鳥升平。 賣給那些望族也不需要什么五十件,八十件,所以林回星統一買的是三十八件的規格,碗、碟、筷子勺子、杯子都有,想來永國的那些望族平常用的餐具都沒有這么齊全。 永國的老百姓多用的是粗陶碗,林回星在青山郡的客寓倒是見歇腳的大商人用過瓷器,不過就是一般的青瓷。 那白碗內壁厚,也沒在釉下繪制什么花樣,就那樣當時富商身邊的隨從捧著那個瓷碗的時候還好像捧著的是什么稀世珍寶一樣,可見在永國瓷器還算是比較稀罕的東西。 既然已經買了,林回星想到自己在上梁溝那個可以稱得上是家徒四壁的家,又下單買了些餐具。 為了不嚇到村里人,林回星買的都是沒有任何花色的普通白瓷碗碟。 青瓷餐具六百三十八一套,和它們相比,林回星給自己買的幾塊錢一個的碗碟就顯得經濟實惠多了。 眨眼間一千多塊錢就這么花出去了,林回星看著銀行的扣款短信,在心中暗自想道:“這么多錢都花出去了,怎么著都得掙那些豪族幾十兩黃金吧?” 在網上激.情消費過一番后,剩下來的日子林回星就用在家等他的快遞了。 為了不讓永國的人覺得奇怪,在等待快遞到達的時間里,林回星又買了幾個木箱子。 到時候不管是點心還是瓷器,都得用這幾個木箱子裝才行。 林回星買完木箱后順手就切回到了賣家頁面,這一切還給了他一個小驚喜。 看著后臺那個待發貨的訂單,林回星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一 第026章 林回星網店的這葛根粉掛上去都快一個月了, 一直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 中途林回星也想過買平臺的推廣,奈何推廣不便宜,最便宜的都要大幾百。 他想著左右店里東西還少, 犯不著現在就花這個錢, 下次他多帶一些葛根粉和野山藥過來后再買也來得及。 可是就在今天,這月銷為零的葛根粉總算是迎來了伯樂。 五十一斤的葛根粉, 兩斤包郵, 這位伯樂正好卡在包郵線買了兩斤! 這可是網店的第一個客人,林回星是半點都沒有懈怠,用食品專用的牛皮紙袋打包了好了兩斤多葛根粉后,他立刻就去鎮上的快遞點寄了出去。 之前林回星和快遞公司談過優惠,不過他這個月攏共就只寄了這么一個快遞,快遞公司自然是沒有辦法給他優惠。 好在這葛根粉是蘇大榮白送的, 白白得來的東西,林回星大頭都賺了, 也就不計較那十塊八塊的快遞費了。 寄完快遞后, 林回星比賣家都還要關注物流信息。 買家就在隔壁市, 快遞三天就到了, 林回星見買家確認了收貨后,就一直緊張地盯著客服后臺, 生怕收到退貨申請。 林回星提醒吊膽了一整天, 客服后臺都沒有半點動靜后, 他總是放心了下來。 ——看來這位客戶暫時是沒有什么售后需求了。 第一次做電商,林回星有心想找客戶給他打個好評,又怕打擾到客戶。 林回星自己買東西就不愛好評, 總是拖到時間長了后系統自動好評。 想到自己也討厭總收到賣家求好評的消息,最后林回星還是沒有去打擾客戶。 林回星不知道的是, 這位敢于在一家新開的白板店鋪買東西的伯樂李雪,這會兒正在跟自己的室友安利自己剛從網上買到的葛根粉。 “琪琪,你嘗嘗我這葛根粉,特別好吃,味道特別的清香?!?/br> 叫琪琪的女孩子看著室友碗里黃褐色的濃稠糊糊,表情有點勉強:“我不喜歡吃種黏糊糊的東西,糊嗓子?!?/br> 李雪連忙擺手:“不會,這個葛根粉特別細膩順滑,一點都不黏糊,你不是總說胃疼嗎,就該吃點這種養胃的食物?!?/br> 見李雪這么賣力的推薦,琪琪也不好一直拒絕,當既接過碗嘗了一口。 這一嘗,琪琪就不由得挑了挑眉:“嗯,好像確實不錯,我以為它會很黏糊,但是一入口就只能嘗到草木的清香味?!?/br> 細細了品了品嘴里的味道后,發現確實不錯后,一生要強的女人開始要起了鏈接:“小雪,你把這葛根粉的鏈接發給我,我也買一點當早餐吃?!?/br> 安利成功后李雪心里格外的滿足,一邊找鏈接還不忘一邊叮囑:“鏈接發你了,你記得在順便買點干果,加點干果芝麻后更香?!?/br> 琪琪點開鏈接后,看著那可以稱得上有些簡陋的詳情界面,有些猶豫了:“這個葛根粉有些貴啊?!?/br> 商品的同款推薦下面多的是二三十塊錢一斤的葛根粉,相比之下,這家店里五十塊錢一斤,怎么想略貴了一些。 李雪當即替自己剛淘來的寶貝聲援:“哪里貴了,我吃了好多家的葛根粉了,就這家的品質最好,和我家以前自己做出來的一模一樣,我之前在別家買的不是太粘稠就是太白,也不知道加了多少的科技與狠活?!?/br> 李雪是個識貨的,她父母都務農,以前也會在山上去挖了葛根會來自家打粉吃,不過這些年挖的人多了,山上的野葛根都快被挖絕了,反倒是種植葛根的人多了起來。 野生的葛根粉難找戶,李雪家里也不再自己做葛根粉了。 她是從小就聽家里人說這葛根粉吃了對身體有好處,加上早八大學生愛睡懶覺,很難早起去食堂吃早餐,就習慣了每天早上沖一碗葛根粉吃,加點干果麥片,既有飽腹感,又沒多少卡路里,吃著是一點負擔都沒有。 這次也是李雪在購物網站閑逛的時候點進了這一家網店,覺得照片上葛根粉的顏色和以前自家做出來的顏色差不多,帶點褐黃色的葛根粉,也不知道是店家特意沒加濾鏡還是怎么的。 再看價格也不便宜,五十塊錢一斤的價格,雖然比網上其他家的葛根粉要貴一些,但是李雪知道野生的葛根粉本來價格就不便宜。 李雪的老家就有專門做葛根粉的加工廠,她以前也幫著父母洗過野葛,知道野生的葛根粉出粉率低。 種植的葛根四斤就能出一斤粉,野生的葛根則需要十斤甚至更多才能出一斤粉,產量決定價格,野生的葛根粉可不就得賣這個價格? 那些二三十塊錢就能買一斤的葛根粉,雖然也說是野生的,但是李雪卻是不相信的。 經過李雪的解釋,琪琪總算是沒了顧慮,爽快地下單買了兩斤葛根粉和一些干果。 林回星也如愿等來了心心念念的好評。 “葛根粉的質量很好,味道也很清香,調出來不會太黏糊,賣家應該是沒加那些亂七八糟的增稠劑,已經成功安利給閨蜜了,吃完了還會繼續回購?!?/br> 好評之下賣家還加了九張照片,在這個快餐時代,在林回星并未好評返現的情況下,賣家還愿意寫這么一條好評,可見她是真的很滿意店里的葛根粉了。 林回星按照其他店的格式回了一條感謝評論后,就去打包今天的兩筆訂單了。 新增的兩筆訂單一筆應該是客戶剛才說的好朋友,另一單還是那位客戶買的,只不過地址從大學城變成了北方的一個村,先來她是給家里人買的。 林回星兩個訂單都多添了一點葛根粉后才拿到快遞點寄了出去。 成功賣掉六斤葛根粉后,林回星想著自己即將進賬的兩百多塊錢,又去大集上買了幾樣農具。 他在上梁溝什么家當都沒有,鋤頭,鐮刀,柴刀總歸是要添置上的。 而且林回星還想繼續賣葛根粉和野山藥,這兩樣東西都長在山上,用鋤頭還不是那么好挖,于是他還在鐵匠攤子上買了五把洛陽鏟,看短視頻里那些人挖野山藥都是用的這玩意兒。 要是之后這葛根粉好賣的話,林回星還得花錢讓蘇大榮繼續去上山挖葛根回來做粉。 中間林回星之前在網上買的東西也陸陸續續都到了,他在買來的木箱里分別鋪上芭蕉葉和稻草后,把點心和碗碟分別裝了進去。 等到最后的鞋墊都到了后,林回星就準備著要動身回上梁溝了。 臨走之前,林回星拎著五斤裝好的葛根粉去了大伯家。 作為村里的邊緣人物,要說有誰會關心林回星的去留,那就只有他大伯一家了。 這次林回星要去青山郡賣餐具,也不知道中途要耽擱多久,必須得知會大伯一聲,讓他幫忙照看著果園和家里。 自家親戚,林回星的大伯以為他總算是想通了,準備去外面找工作了,心里高興還來不及,哪里會拒絕。 交代完家里的事情后,林回星把網店的發貨時間改成了預售,客人下單后一個月之內發貨,免得他人不在這邊,客人下單了卻沒能發貨,被購物平臺降低權重。 林回星倒也想過要不要找個客服,奈何店里現在總營業額才三百,根本就不夠請客服的,只能和買推廣一樣暫時作罷。 在去上梁溝之前,林回星還得把他買的一千雙鞋墊全部拆開。 塑料包裝和分線的紙卡全都得取出來,只留下鞋墊、棉線和鐵針。 棉線和鞋墊得每一雙都纏在一起,鐵針則是全部都單獨收起來。 這鐵針在布莊里要賣兩個大錢一根,這可是整整一千根鐵針,兩千個大錢的東西,林回星可不能隨便送,回頭一個嬸子就發兩三根,多的他就攢下來,回頭看是順便拿到安平縣去賣掉還是怎么的。 拆過的鞋墊被林回星一雙一雙地放進麻布袋里,感謝萬能的x寶,上面一個大麻布袋也就賣七八塊錢,他也算實現了麻布袋自由。 一千雙鞋墊,足足裝了兩大袋子,加上二十匹布,店家送的一大袋子碎布頭,一百斤鹽、一箱碗碟,一箱點心,一堆農具,林回星上上下下好幾趟才把這些東西全都搬進地窖里。 眼下已經冬月中旬了,林回星拖著板車剛從山洞出來,就感覺一股冷空氣直直地從脖子灌了進去,他停下來緊了緊身上的兔裘后,才借著拖著板車往山下走。 雖然放餐具的箱子里面已經塞了很多的稻草,但是一路上林回星也不敢走得太快,遇到不那么好走的路,他寧愿停下來先把木箱抱下來放好,再折回去拖車。 擔心從這邊下車會碰到正在家里幫忙做活的人,林回星拖著車還特意多繞了一段路,繞到村口那條路進了村。 林回星下山后,村里的嬸子就趕忙抓緊時間山上挖野菜替家里儲存口糧。 至于村里的漢子,則是帶著家里的孩子見天的往山里跑。 自從村里人學會林回星抓野兔的方式后,這段時間整天都泡在山里找野兔洞,陷阱也沒少挖,陸陸續續的都有一些收獲。 抓到的獵物大家只舍得再最開始的時候弄一點來吃,剩下的都做成了熏貨,準備留著以后慢慢吃。 林回星剛拖著車從山上下來,遠遠地就見到山腳下的地里有一群小孩子在挖地龍。 這片地是林回星的地,自從他找人把地翻出來后,這一片地就成了孩子們挖地龍的寶地了。 不等林回星走近,孩子堆中的蘇應文遠遠地就看到了他,連忙扔下手中的東西跑了過來:“林大哥,你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