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23節
“行,那先不說這個,總之世叔你帶人先做著,等房子完工后,我再多弄點菜rou什么回來,好好地擺上兩桌?!?/br> 雖說只是翻修,但是這怎么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了,所以這喬遷宴林回星還是準備要好好辦一辦的。 上梁溝其實是沒有大擺宴席的習慣的,山里就這個條件,平常別說吃吃rou了,就是想吃點鹽,都得走上半天的路去西邊一個叫小王村的村子里找人換。 小王村靠近周家集,雖然以前他們也是山民,但是那是個大村,村里足有五六十戶人,還大多都是獵戶和藥農,平常除了種地,他們還能上山打獵采藥,日子過得可比上梁溝的人要滋潤得多。 山下的貨郎也會到那邊去販貨,上梁溝的人平常不愿意走那么遠的路去縣里,就會選擇拿著糧食去小王村換鹽。 因為上梁溝也有幾個姑娘嫁去了上梁溝,兩個村子還有點姻親關系,所以他們過去換點東西還是比較放心的。 雖說小王村也有熏兔子、野雞什么的賣,但是上梁溝的人卻是很少有人去買的,最多就是那幾個嫁過去的姑娘,回娘家時帶個一只半只的過來。 在村里別說修房子了,就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婚喪嫁娶,都沒有大擺宴席的習慣。 窮呀,確實沒有條件買那么多rou來款待親朋。 要是家里有喜事,頂破天了就是煮上一大陶罐稠粥,再用足鹽拌上幾盆時節下的野菜,請相熟的親朋來吃上一頓就差不多了。 像之前蘇應平成親,蘇大貴特意下山買糖,就算是頂頂給新媳婦做臉的事情了。 當然了,也是因為蘇大貴家的新媳婦正是小王村的姑娘,親家家里的條件比他們自家好上不少,不表現得有誠意一點親家心里會不滿意。 在林回星來之前,季娥連做菜都只舍得用指甲蓋在鹽罐子里刮一下——這鹽也貴,一石稻谷才只能換一斤,不省著點吃怎么行? 后來林回星從山下帶過一些鹽回來,蘇大榮和蘇大貴吃了都覺得好,這鹽的顏色看起來雖然和之前他們吃得顏色差不多的,但是味道卻一點都不發苦。 這件事情被季娥和卓宜宣揚出去后,村里好些人還在心里琢磨,干脆自己這次做完包后就不要工錢了,直接在林回星那里換成鹽。 此時蘇大榮還不知道林回星嘴里的好好擺上兩桌將有多顛覆他的認知,只聽了一耳朵就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林回星還沒起床呢,以蘇大貴為首的十四個人就已經在木屋前等著了。 見林回星還沒醒,大家小聲蛐蛐林郎君實在太懶惰之余,還順帶手幫他把院子里的水缸重新打滿了水。 林回星也是聽到外面嘰嘰咕咕地說話聲后才從床上艱難爬了起來。 天知道林回星在昏暗的天光下推開門看到院子里烏泱泱一大片人頭時,好玄才沒嚇出心梗。 被這么多人齊刷刷盯著,林回星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這,這么早啊?!?/br> 林回星迷瞪著眼睛有些懷疑人生。 ——這會兒天才剛亮吧,這些人就已經過來上工了? 就沒見過這么自覺的打工人。 聽著林回星的蘇大榮和蘇大貴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里看出了一言難盡的意味,蘇應勝更是心直口快道:“這還早啊,天都大亮了?!?/br> 對于上梁溝的人來說,天剛亮就扛著鋤頭出門,先去地里干上一陣,等家里做好早飯后再回家吃才是常態,像林回星這樣睡到天都大亮了還不起床的,屬實有些懶惰了。 也就是林回星平常還在外面販貨,有另外的生計,不然村里人肯定得稱呼他為村里的第一懶漢了。 林回星卻沒注意這些,蘇大榮拿了錢十分的賣力,都不用他cao心,對方三言兩語就給大家分好了工。 蘇大榮帶著兩個侄兒挖井,剩下的十個人都扛著鋤頭去翻地。 林回星家里沒有鋤頭,只能把新買的鋸子和斧頭拿出來讓大家用。 蘇大貴在院子里選好地點后,蘇應平和蘇應勝揮舞著鋤頭就開始挖,沒一會就挖出了一個大圓坑。 林回星沒想道蘇大榮如此實誠,明明他只要求對方當監工,對方卻扎起褲腳和袖子站在幫著下面運土,一點都沒偷懶。 不得不說,就人家這個效率,可比林回星昨天挖陷阱時要高得多。 反正等林回星熱好包子出來的時候,已經看不到兩人的腦袋了。 雖說林回星一早就說好了不管飯,但是他和蘇大榮以及蘇大貴兩家的關系本來就要親近一些,熱包子時自然也沒有落下他們。 林回星端著熱好的包子出來后就對著院子里的三人招呼道:“歇一會,吃點東西再接著干吧?!?/br> 蘇大榮接過下面遞上來的一筐濕泥倒在一旁后擺手道:“你吃吧,我們吃了才過來的?!?/br> 蘇大榮這次確實沒有說謊,雖然村里人習慣在冬天不忙的時候只吃個半飽,但是因為今天這些人是過來給林回星干活掙錢的。 家里人體諒他們干活辛苦,早飯都是足得足足的,讓他們吃飽了才出門的。 見三人確實沒有要吃的意思,林回星只能把剩下的包子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行吧,我把包子放在桌子上你們餓了就吃?!?/br> 林回星是個好東家,雖然他今天還要帶著蘇應文去割兔草,但是在出門前,他還是抽空燒了滿滿一大鍋開水,末了還往里面扔了兩大塊紅糖。 在給地里的人送紅糖水之前,林回星再一次提醒蘇大榮他們道:“鍋里有剛熬好的紅糖水,你們記得喝?!?/br> 對此蘇大榮擺擺手表示知道了,至于他們之后喝不喝,林回星就不知道了。 村里人干活都很實誠,林回星拎著陶罐和陶碗到地里的時候,十個漢子已經開始干起來了。 見大家干得熱火朝天的樣子,林回星滿意地招呼道:“辛苦大家了,我兌了點糖水,渴了就過來喝?!?/br> 一個離得近的青年一邊拎著籮筐撿地里的石頭,一邊道:“林郎君你也太客氣了,這小溪就在旁邊,渴了我們趴在溪邊喝兩口就行了,還破費兌什么糖水?!?/br> 雖然早就習慣了村里人的隨意,但是林回星被噎后還是好心提醒道:“呃,這生水喝多了肚子里要長蟲,要不是實在是沒辦法,大家還是喝煮沸過的水要好一些的?!?/br> 對于林回星的話,村里人都認為是他太過講究,并沒有往心里去。 主要是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么過來的,沒聽說誰肚子里面長蟲。 別說這些人了,就是和林回星關系最近的蘇大榮一家都沒把他說的這話當一回事。 看著大家不以為然的樣子,林回星覺得自己下次回去時真得去買點打蟲藥了,這些人嘴硬成這樣,非得讓他們清楚的看到肚子里有多少蟲后,他們才能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第024章 林回星還記得昨天答應了幾個小豆丁要給他們糖吃, 所以在去蘇家找蘇應文之前,他還不忘往竹筐里放上兩塊紅糖。 村里人勤勞,養的孩子也都不懶惰。 林回星和蘇應文拿著鐮刀, 背著背簍出門的時候, 村里的小孩已經忙著滿山挖野菜,找地龍了。 在村外看到幾個挖地龍的小豆丁時, 林回星用鐮刀背把帶來的紅糖敲碎了分給他們。 當然了, 林回星也不會讓蘇應文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塞到他手里的紅糖是最大的一塊。 家里一下子多了這么多張吃草的嘴,蘇應文愁得手里的糖都沒心思吃了。 滿心滿眼都是想搶在其他人面前打到最嫩的兔草。 兔子喜歡吃帶著漿水的野草,奶漿草、牛耳朵大黃都是很對它們胃口的野草。 好在這些草雞不愛吃,所以林回星他們也不用和村里其他人搶,沒費多少功夫就割了滿滿一竹筐, 就連蘇應文拎來的籃子也裝了壓得實實的一籃子草。 蘇應文才剛滿八歲,要放在現代, 正是纏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齡。 然而生在上梁溝, 蘇應文就注定是沒有這個運氣了。 小小的孩子, 割夠今天需要的的兔草后, 又掰著手指數道:“我們先把兔草背回去,然后我再去挖雞吃的地龍, 順便再打一籃子鵝草, 要是回來得早, 還可以去地里找找看有沒有薺薺菜?!?/br> 聽著蘇應文的念叨,林回星沒忍住問了一句:“小文,每天要做這么多事情, 你不覺得累嗎?!?/br> 蘇應文愣了愣后咧著嘴笑道:“不會累啊,我覺得現在的日子就最好了, 家里人都有事做!也能掙錢,這已經是我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好日子了?!?/br> 蘇應文想到去年冬天林回星沒來的時候,那時候他雖然不用每天都在外面打野菜挖地龍,但是卻每天都要忍受饑餓。 因為冬天沒有多少活,阿娘每次煮粥都只舍得抓一小把米,一碗摻著野菜的稀粥吃下肚后,蘇應文只覺得肚子里還空蕩蕩的,連走路都抬不起腳。 哪像現在,他不但能吃到濃稠的米粥,偶爾還能吃上幾片臘rou,吃飽喝足后,他覺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就做這么一點活,還有林回星幫忙,怎么會累? 蘇應文的語氣太過理所當然,讓林回星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沉默片刻后,林回星伸手摸了摸蘇應文的頭:“嗯,你最乖了,我下次給你帶糕點回來?!?/br> “糕點?”對于蘇應文來說,這無疑是個全然陌生的東西。 平安縣也有糕點鋪子,里面也有一些用模板印著花樣的點心賣,但是在上梁溝,是沒有人有這個閑情逸致折騰這些東西的 ——但凡是有這個時間,他們寧愿去山上多挖點野菜回來存著慢慢吃。 見蘇應文一臉迷茫的樣子,林回星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嗯,用糖和米粉做的點心,甜甜糯糯的,很好吃!” 光是聽林回星的描述蘇應文都忍不住流口水了,但是在這段時間蘇大榮和季娥一直在敲打他,讓他不要總纏著林回星要吃的,那些食物都很金貴,他總要著吃就是不懂事。 想到阿娘的交代,蘇應文還是強忍著心中的渴望不說道:“這個糕點應該很貴吧,阿爹說林大哥你已經給了我們很多東西了,這糕點我還是不要了?!?/br> 見小家伙一副替自己心疼錢的樣子,林回星是既欣慰又覺得窩心。 林回星也沒多勸,依照他對蘇應文這個小饞貓的了解,等他把糕點買回來后,小家伙肯定忍不住不吃。 之后林回星又帶著蘇應文在村子附近打了兩天豬草。 養起來的這幾只兔子雖然之前在山上受到了驚嚇,但是它們也就只萎靡了一晚上,之后可能是發現待在籠子里不用去外面覓食也有鮮綠的嫩草吃,它們很快就習慣了籠子里的生活。 等到蘇云嬌和季娥做完手里的挎包好,打草這樣的事情就讓她們給接手過去了。 中間林回星去山上看過一次他留下的陷阱,四個陷阱李有兩個都抓到了獵物,是兩只兔子。 兩只兔子都被坑里的木刺扎傷了,養肯定是養不住了,趁著還有一口氣,林回星讓蘇大榮磨好刀處理了出來。 因為受了傷,這剝下來的兔皮上面有好幾個小孔,肯定是做不成衣服了。 見蘇大榮一臉的可惜,林回星毫不在意地擺手道:“沒事,做不成裘衣做成鞋子也挺好的?!?/br> 也就是林回星之前送了兩匹布,季娥才能用剩下的碎布給家里人一人做了一雙布鞋穿。 村里其他人冬天大多只能穿著四面透風的草鞋。 就算蘇大貴貴如村長,也沒法給家里每人都做上一雙布鞋。 不過這樣的情況,在今年算是徹底改變了。 源頭就是這次林回星發出去的四百個挎包。 拼接包包的碎布不值錢,廠家外發手工活的時候,每個包都會多預留了兩三塊布片出來。 所以這次但凡是拿了手工活回去做的人,交完包后家里都還剩了幾塊碎布。 針和線就更不用說了,這些東西林回星一早就說過是不會收回去的。 這剩下的布頭雖然做不了衣服,但是拆了家里穿不了的破衣服混在一起,總歸是能做上一兩雙布鞋的。 也有那家里沒有舊衣服拆的,帶上一升糧食和村里有舊衣服的人換衣服,總歸是能換來一些舊布頭的。 更別說這次大家交了貨,還能得到一筆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