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2節
回到現代后,林回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給從頭到腳、從里到外都洗干凈。 洗漱完后林回星又用砂鍋給自己煮了滿滿一大鍋加臘rou和臘腸的煲仔飯。 填飽肚子后,林回星又馬不停蹄地帶著工具去了果園。 雖說林回星已經在計劃來回倒賣兩個世界的物品賺錢了,但是這件事情目前他也只是模模糊糊有個想法,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真的賺到錢。 眼下唯一能夠讓林回星真正賺到錢的,還得是他果園里那些已經在盛產期的果樹。 查看完即將成熟的橘子橙子后,林回星花了兩天時間給桃樹剪枝。 等林回星完全忙完果園的事情后,也沒得到時間休息。 因為他那位熱情的伯媽吳慧芳又讓他去自家地里幫忙了。 倒也不是讓他白干,一天兩百塊錢,只用開著三輪車把地里的蘿卜運到收購處。 這要是在以前,林回星是不愛動,他沒事時在線上接些散活回來做也賺得比這多。 不過林回星想著兩百塊錢都夠在網上買一兩銀子了,還是去了。 等著蘿卜裝車的時候,林回星看著地里四處散落著的蘿卜,也是滿心的唏噓。 采購商蘿卜的品相有著極其嚴苛的規定的,太大的蘿卜不要、太小的也不要,長得畸形的也不要。 最后就是每一塊采收過的蘿卜地里都還扔著不少的蘿卜。 這個時候村里的撿漏的大爺大媽就出動,自從林回星的表哥回村種地后,村里人花錢去外面買菜的次數就少了。 蘿卜耐放,地里隨便蹚兩圈就能撿個幾百斤,回去洗洗涮涮加工一下做成蘿卜干,夠一家子就粥吃上好長時間了。 林回星本來是不愛湊這個熱鬧的,奈何他伯娘心疼自家地里的蘿卜,自己沖在最前面強了滿滿一車冒尖的大蘿卜回去。 這些蘿卜吳慧芳自己吃不完,就往林回星這里送了兩大麻袋。 在上梁溝生活過后林回星就不會浪費糧食了,他把這些蘿卜全都堆進了地窖,準備回頭帶去上梁溝。 想來蘇大榮他們還沒吃過這么清甜的蘿卜。 第012章 手工活 打了幾天小工后,林回星就揣著剛得的幾百塊錢去了縣里。 林回星這次到縣里主要是要去辦食品經營許可證的。 回來這幾天林回星一有空就上網查資料。 他既然想賣上梁村的葛根粉,那肯定是沖著賺錢去的。 林回星也不可能帶著葛根粉去菜市場擺攤賣,那樣效率太低,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不說,一天下來也不一定能賣出多少東西。 林回星心里最理想的就是開一家網店在線上賣。 如今網購已經成了國人主要的購物渠道之一了,只要能夠積累起口碑,就不愁東西沒人買。 林回星行動力很強,自從腦子里有了這個想法后,他就立刻抽空注冊了網店。 為此林回星交了五千塊錢的押金,還自己花了一晚上裝修好了網店。 林回星仔細查過購物網站的規定,按照規定,他只要能把食品經營許可證辦下來,那后期除了葛根粉之外,他還可以上線銷售別的農副產品。 山上的野山藥,野菜、野果,這些東西都是可以一起售賣的。 不過林回星在南縣沒有鋪子,想□□也沒那么容易,好在有專門□□的中介,只用花上一點錢,對方就能幫他解決中間的所有問題。 對方昨天和林回星約好了今天在工商局門口登記拿證。 中介公司常年和工商局的工作人員打交道,有中介帶著林回星,工作人員只略微詢問了幾句就給他登記上了。 忙完正事后,林回星想著難得來一次縣里,索性趁著這個機會去縣里最大的農貿市場逛一逛。 南縣四面環山,農貿市場除了固定的菜攤外,還有很多鄉下的老人鋪著一塊舊布蹲著賣自家種的小菜和其他農產品。 就連林回星心里正琢磨著的葛根粉和野山藥,都有人從山上挖了來賣。 抱著了解行情的想法,林回星上前打聽起了價格。 “大叔,你這山藥和葛根粉怎么賣?!?/br> 買山貨的攤主抬頭看了林回星一眼后,淡淡回道:“山藥十八一斤,我這點山藥你要能全要的話,我就給你算十六,葛根粉五十一斤?!?/br> 野山藥的價格還不算離譜,倒是這葛根粉的價格讓林回星有些震驚了。 攤主看出了林回星心里的想法,當即道:“你可別覺得貴,我這葛根和那些種植的可不一樣,都是我去山上挖了,自家手工加工出來的葛根粉,真正的純天然、無污染!” 見林回星毫無反應,攤主又補充道:“我長期都在這個攤位賣山藥和葛根粉,不是我老胡自夸,但凡是買了我東西的客人,十個有八個都成了我的回頭客?!?/br> “前天還有一個大媽一口氣買了二十斤葛根粉,給外地的女兒寄去呢,這玩意兒吃了對胃是有好處的,你們這種小年輕吃了正好?!?/br> 見老板洋洋灑灑說了這么一大堆,林回星也不好意思只問不買,最后他掏錢買了兩斤葛根粉、三斤野山藥。 之前在上梁溝時那一鍋山藥燉排骨林回星沒能吃得下,這會兒既然買了野山藥,自然就少不了要再買上兩斤排骨搭配了。 見rou鋪還有縣城的臘rou香腸買,林回星又買了幾十斤臘貨。 以前為了健康,林回星是不敢多吃這些臘貨的,奈何上梁溝條件實在是太過艱苦,新鮮的rou是不用想了,只能多帶點臘貨過去吃了。 買完rou路過賣小雞小鴨的攤位時,林回星又買了五十只小雞崽子,二十只小鵝。 這些幼禽林回星準備放養到果園里,為他以后時不時買稻谷做借口。 買完這些大件的東西后,林回星又扭頭去了日|雜店。 林回星在上梁溝的住所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許多零碎都要添置。 既然要建房子,鋸子、斧頭這類工具總歸是要有的。 到了日雜店后,林回星直接問:“老板,你這里有沒有那種老式的鋸子,就是帶木框的那種?” 日雜店的老板多看了林回星兩眼后才道:“有、有、有,不過現在都用油鋸、電鋸和線鋸了,買這種鋸子的人少了,你得等我去后面庫房找一找?!?/br> 好不容易有機會賣掉店里的存貨,日雜店老板讓林回星稍等后,就一頭扎進庫房翻找去了。 怕林回星在店里干等著無聊,老板娘連忙給他遞了一把凳子過來。 想到整個上梁溝都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林回星又加購了一套木工工具。 激|情下完單后林回星也注意到了老板娘手里正在忙活的東西,于是就多問了一句:“大姐,你這做的是個挎包?” 老板娘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東西,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嗨,店里沒什么生意,干守著也沒事做,我就去接了點手工活,幫老板縫這個包,掙點買菜錢?!?/br> 想到上梁溝那些農忙后只能在家里忙活的婦女,林回星心里也有了想法:“這個包看起來倒是不難做,做這么一個能有多少加工費?” 見林回星是真的好奇,老板娘也沒扭捏遮掩:“做這東西不賺錢,這繡完一個才十塊錢?!?/br> 林回星看著老板娘只是用白線在包上縫制一些簡單的格子和米色繡花,當即道:“看著倒是不難?!?/br> 老板娘擺了擺手:“難確實是不難,就是耗時間,我一天最快也就只能做兩三個,就這還得是緊著做?!?/br> 這些外派的手工活工價給得都極其的低廉,就拿老板娘做的這個包來說吧,一天從早做到晚都只能掙二三十塊錢,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做的。 這到底是在縣城,隨便去找個服務員、收銀員的工作,月薪怎么著也有兩三千了。 不過這個對于現代人來說很低廉的工價,對于上梁溝的那些婦女同志來說就很豐厚了。 在用過四十個大錢才能買二十七斤稻谷,按照稻谷兩塊一斤的價格算,她們只要做出五個包,就能賺到一石糧食了。 聽林回星說想給自家的嬸子也接點手工活后,老板娘還挺熱情。 等到老板拿著林回星要的鋸子出來時,老板娘已經答應等會兒去交貨的時候順便帶他一起去了。 林回星沒想到自己買個工具還能有額外的驚喜,把買來的鋸子、鋸片、斧頭和木工工具放進后備箱后,他就開著車跟著日雜店老板娘的電動車到了分發手工活的地方。 這個手工活批發的地方比林回星想象中的正規,有很大一個門市,老板是一位中年男人,聽大姐說對方和縣里乃至市里很多的工廠都有關系。 大姐交完自己這幾天做好的包,領完手工費后,才跟老板說了林回星的事情。 因為是熟人介紹,再加上這款包的步驟繁瑣,加工費又低廉,老板手邊的那些人都不愛做,如今還有一大批未加工的材料堆在那里。 和工廠約好的交貨時間只剩下一個多月了,老板心里也著急,原本他都準備自己少賺一點,多加點手工費了。 結果林回星來了,還一開口就要拿一百個包回去做。 老板真是驚了:“不是,你拿這么多干嘛,我這里交貨可是有時間規定的,這些包你拿走后,至少要在月底給我做完交回來的?!?/br> 林回星一臉誠懇地解釋:“我是幫我村子里的那些嬸子嬢嬢拿的,我看了,這包的繡法很簡單,做起來也不難,我們村里人多,用不到月底她們就能把這一百個包做好?!?/br> 上梁村可有五六十個會做針線活的小媳婦大姑娘,要不是林回星只是想先少拿些手工活過去試試水,別說一百個包了,就是兩百個,三百個,那是不是幾天就能做完。 林回星這是第一次來拿貨,還一下拿這么多,老板心里多少還是有些顧慮的。 “一百個包就這么給你,我肯定是不放心的,要不這樣,你要真的想做,交兩千押金給我,我就讓你帶一百個包走,等你把包做好送過來了,我再把押金退給你?!?/br> 老板這話一出,心有顧慮的人就成了林回星。 大學時林回星可是做了不少兼職的,也聽多了做兼職交押金最后上當受騙的案例。 接收到林回星那懷疑的目光后,老板心里也很郁悶:“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這店都在這里開了好幾年了,怎么可能是騙子,我就是怕你是騙子,你要不放心的話,干脆就少拿一點,我讓你拿十個回去先做著行不行” 對于其他的人來說,十個包都夠她們忙上好幾天了,然而林回星想的卻是上梁溝有那么多沒事做的婦女,十個包估計都不夠她們熱身的。 想到自己回來時準備跟著蘇大榮扛木頭下山的季娥,吃過一次苦的林回星知道那有多累人。 到底是念著季嬸子給自己做的那一身新棉衣,最后林回星還是一狠心,一跺腳道:“算了,我還是交押金吧,您就給我發一百個,我們村子遠,來縣里一趟也要不少時間,十個八個的我也懶得跑?!?/br> 一百個挎包的素包加上針線材料壘在一起就是一大堆,好在林回星的十八手面包車后座空間足夠大,使勁塞一塞倒是能夠塞得下。 接到手工活是林回星計劃之外的事情,老板那邊有工期要求,林回星也不好多耽擱。 到鎮上取完快遞回到家后,林回星就拉著滿滿一板車的物資回了上梁溝。 第013章 派活 這次林回星板車里堆的物資格外的多。 除了刺子包的材料之外,林回星還帶了一堆工具,以及兩大籠子的雞苗和鵝苗。 原本這些雞苗林回星是準備放在自家果園里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