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書迷正在閱讀:山漸青、制霸籃壇、【HP同人】也許是萬人迷np、異類(nph)、[甄嬛傳同人] 甄嬛傳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宮、[甄嬛傳同人] 甄嬛還在談戀愛,姐的目標當太后、生崽后頂A老公回來了、[綜英美] 你有這么高速運轉的機械進入哥譚、[綜英美] 義烏燈俠就業指南、云端之上
徐寧囧了個囧,且不提紅芍并非那種人,何況用俊俏小伙子來取悅她,還不知道誰占便宜呢。 徐寧思忖再三,總算有了主意,她想把紅芍的身契還回去。 當然她自己做不得主,紅芍是宮里賜下的人,得先問過齊恒。 齊恒殊無留戀,“你看著辦罷?!?/br> 頓了頓,“也好,她原應得?!?/br> 徐寧看出他已對紅芍有所改觀,心情甚好,紅芍因為出身緣故,以前多多少少為人所輕慢,美色于她雖是武器,卻也往往使人忽略其內涵。不管是靠徐寧幫忙還是怎么著,她可的的確確混成一方大佬了,名成利就,再非南府那個只知以色侍人的舞姬。 何況,這回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花瓶——若她真個倒戈為汪云海利用,徐寧雖不至被瓶烏頭散毒死,總歸覺著麻煩。 徐寧徑直將身契與了紅芍,要不要當面撕毀,全看她的意思。 紅芍很有些依依不舍,她是個無家可歸之人,打小進宮,后又入了王府,如同無根浮萍一般隨波逐流,如今重獲自由,反倒無所適從。 徐寧笑道:“以后置幾畝田地,買幾間屋舍,大小也是個地主婆了,強如寄人籬下?!?/br> 奴籍不能蓄私財,徐寧知道紅芍最近賺了不少銀子,趁這機會明晰清楚也好。對她這般孑然一身,錢才是最大的安全感,索性過了明路,好過偷偷摸摸提心吊膽。 紅芍淚如雨下,忽地撲入徐寧懷中,哽咽道:“王妃娘娘,我能喚您一聲姊姊嗎?” 她別無至親,朝夕相處間,也就對徐寧多幾分情愫。 “當然?!毙鞂庉p輕拍著她,一面嫉妒那頭烏黑油亮的秀發,分點給自己多好;一面卻又得以寬慰,還好紅芍只把她當jiejie,當媽才奇怪呢——她還沒那么老。 轉瞬卻又想起,叮囑道:“私底下這么喚無妨,當面可別喚王爺姐夫?!?/br> 并非齊恒過于注重身份之別,他最討厭纏夾不清的親戚關系,連對徐家尚且淡淡,更別說其他了。 紅芍破涕為笑,“我自然省得?!?/br> 趁著桃園結義,紅芍又慷慨地送給阿笨一樣見面禮——很好,這小子往后的干娘十根手指都數不完了。 經由此事,徐寧倒想起其他來,好歹跟著自己背井離鄉、同甘共苦到現在,不能太委屈這些忠仆。半夏不須提,徐寧根本沒要她身契,向來由她自己收著;至于白芷,徐寧有意放人,白芷反倒是態度堅決,并非她奴性堅強,而是她本意就要在王妃娘娘身邊當女官的,至今也還在為這個目標不懈奮斗著。 徐寧覺得這位比自己更像個穿書的,事情發展到現在,連她都沒把握一定能當上皇后,反倒是白芷堅信不疑,難道是直覺? 只得將底下人的月例都提了一等,以示褒獎。 半夏克服了心理障礙,規規矩矩去紅芍跟前道歉,盡管見到人家仍會發憷,可紅芍待她一如往昔,仍舊會為雞毛蒜皮拌嘴吵架,她方才好過多了。 半夏抽空也會在紅芍出勤時去幫她忙,一個跳舞,一個就在旁拼命敲著大鼓,轟隆隆如千軍萬馬,什么邪祟都得嚇走。 相應的,她也會分到人家給的小費,看半夏美滋滋來跟前炫耀,徐寧實在忍俊不禁。 曾經最正直不阿的半夏也學著招搖撞騙,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難道是她這個主子的錯?上行下效。 可她只騙富人不騙窮鬼,徐寧自認為還有挺有俠盜風范的。 汪云海的處置成了難題,反正他已是活死人了,掀不起什么大浪,齊恒干脆扔給葛太醫試藥去,倘能為人類的發展做點貢獻,也算給從前的罪愆贖罪。 但據葛太醫實踐,病人盡管無法動彈,頭腦與肌膚仍有部分觸覺,試藥時的痛楚可想而知——自求多福吧! 勤政殿里。 首領太監郭槐狠狠瞪了眼那幾個竊竊私語的內侍,清了清喉嚨,向著殿中道:“陛下,已經子時了,太后娘娘適才派人垂詢,問您可曾就寢?!?/br> 這回新煉制的金丹似乎分外管用,皇帝每到夜間便精神煥發,能御數女,可早朝的時辰卻越來越遲,叫郭槐這些人苦不堪言,他倒不是憐憫那些白等的大臣,實在夾在其間難做——皇帝風評敗壞,倒霉的都是他們這些身邊伺候的,太后娘娘一怒之下將他們全都杖殺了,又能找誰說理去? 里頭并未作答,只見一個瓷盞斜斜飛出,虧得郭槐閃避及時,否則額頭上定得缺個角兒,血流如注。 看著鋪了一地的碎瓷,郭槐仍是心有余悸,景德帝卻又不耐煩地喚他,“取朕的金丹來?!?/br> 還要?今晚上已經第四盒了。郭槐有些躊躇,是藥三分毒,這東西如此厲害,可想而知副作用該多兇猛,萬一出了岔子,他可擔不起干系。 可皇帝的脾氣一天比一天差,他能有什么辦法?郭槐嘆口氣,到底認命地打開抽屜,翻出僅存的一盒丹藥,琢磨著明天必得找太醫來瞧瞧,就說是太后娘娘的意思,諒來能對付過去。 服下金丹后,景德帝面上籠罩一層赤色,像廟里紅臉膛的神像,“方才是哪個懷疑朕氣力不支的?” 帳鉤放下,里頭的聲音愈發不堪起來,郭槐默默退下,他雖是個太監,天天聽著也難以心如止水,如今宮里的氣象跟當初真是大不一樣了! 正欲借尿遁出去松松筋骨,里頭忽然傳來一聲尖叫,像夜梟凄厲的呼喊。 郭槐便知不好,忙沖進去,也顧不得讓那兩個赤身露體的美人閃避,只定定望著榻上:景德帝面如金紙,早已人事不省。 好在氣息尚存,郭槐只得一面叮囑她們守口如瓶,自個兒且攜了對牌,匆匆到慈寧宮報信去。這樣大的事,終究得太后娘娘拿主意的。 小太監們雖一頭霧水,可憑借在宮里生存的本能,知道利害,一個個守在殿外嚴陣以待,避免有人擅闖,卻未發覺有個內侍悄悄來至后殿天井里,從袖中放出一只信鴿,看它展翅翱翔飛入天際,唇邊露出詭秘的笑。 * 齊恒收到來自京城的急報時,已是接近年關,距離事發過去兩月之久。 離奇的是吳王竟早早趕到京城,并以雷厲風行之勢逼入宮中,要為他父皇討回公道。景德帝至今仍昏迷不醒,太醫診斷說是陽氣虧損,內里虛耗。 煉制那金丹的道士已被下獄,一番折磨后受不住刑,吐口說是受東宮指使,陳皇貴妃與太子自然不認,架不住人證俱在,于是由皇太后下旨,將此二人禁足,那幾個美人也被丟進冷宮。 徐寧詫道:“如今莫非吳王監國?” 齊恒搖頭,“太后不問政,朝政大事皆交由內閣裁決?!?/br> 大哥的平庸是公認的,因此當景德帝立安王為太子時,內閣沒什么理由反對,一個碌碌無為的君主遠比一個野心勃勃的要容易打發,他們只需要大哥當個吉祥物便夠了。 如今太子被關押,吳王也未趁機攬權,反倒在皇帝榻前扮起了孝子,每日延醫問藥噓寒問暖,好不體貼。不但內閣滿意,連鄧太后也深受感動,不便追究其私離封地之罪。 看起來無懈可擊,可總叫人覺得哪里怪怪的。煉丹的主意最早是吳王提的,如今卻得以全身而退,一躍成了功臣,當然這鍋陳皇貴妃跟太子也不算白背,誰叫她們一股腦往坑里跳? 徐寧對景德帝沒什么感觸,死活不與她相干,她只關心家里人。 “貴妃娘娘呢,如今可還安好?” 齊恒頷首,“母親很好,但為了宮里頭現下忙亂,她一人獨木難支,皇祖母又請了胡嬪出來幫忙?!?/br> 到底胡嬪以前也是協理過六宮的。 徐寧神色微妙,鄧太后可是最討厭胡氏的,就算非常情況,怎么會松口放胡氏出來?何況胡氏是皇帝親口下令幽禁,太后娘娘有什么理由跟親生兒子對著干?惠妃麗妃也不是死人吶。 第160章 回京 如果胡嬪不是太后下令放出來的, 那就說明鄧太后連宮內事都做不了主了。 徐寧心念一動,“咱們是否該回去瞧瞧?” 時間越長,吳王對朝政的把控只會越厲害, 他現在是不敢輕舉妄動,可再過半年呢?到那時, 皇帝醒不醒來都無關緊要了。 齊恒嘆道:“再等等吧?!?/br> 他心里的憂慮不比妻子少, 尤其母親就在宮中,萬一……恨不得腋生雙翅飛回到京城去, 可藩王無詔返京乃是大罪,嚴重者可以謀反論處, 就算人家賊喊捉賊,他們又有什么辦法? 只能遣密探勤加打聽,時時將京城消息報來,可到底如盲人摸象, 霧里看花。 這個年過得了無滋味,盡管巴郡已經步入正軌, 齊恒的話也被奉為圭臬,如今再無陽奉陰違之輩??煽粗~貫來請安的太太們, 徐寧只覺得坐困愁城, 何況郭氏都走了, 哪里還有個說真心話的人? 唯一值得慰藉的, 是阿慶嫂送的節禮,竟是一整頭肥旺旺膀大腰圓的野豬,據說是踩著捕獸夾不幸身亡的, 她們一家子消化不完, 索性借花獻佛。 都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何況這么有分量的表示?徐寧興高采烈打算做成烤乳豬——說乳實在有點冒犯, 這豬怎么看都上了歲數,好幾百斤呢! 再好的東西吃多也膩,徐寧干脆辦成篝火晚會,請附近的人都來饗宴,所謂與民同樂大抵正是如此。 宴會到了最高潮處,紅芍還乘興來了一支舞,當然不是那種求雨祭祀的舞蹈,而是純粹娛樂性質的。 安夫人很不高興,覺得大巫就該有大巫的架子,哪能隨隨便便給人跳,那不是太低賤了么? 可等紅芍拉著她共舞時,安夫人便無話可說了,反倒有些受寵若驚,本地民風開化,并不以伎樂為恥,她年輕時跟姊妹們一同春游,也會在河邊載歌載舞什么的,勾得那些青年男子們頻頻回顧。 如今在這燦爛的篝火下,眾人的注視中,安夫人仿佛重拾了年輕時候的熱情,翩躚作細步,舞得比紅芍還賣力。而眾人也捧場地予以喝彩,到最后竟手拉著手,跳起本地盛行的土風舞來,歡笑一堂。 徐寧感慨,果然藝術是相通的,而紅芍已懂得其中真諦。如今的她已不再需要靜王府的名頭作靠山,僅憑自身也能一呼百應,游刃有余。 這大巫舍她其誰? 事實證明安夫人多慮了,紅芍放下身段反而財源滾滾來,陸續有人家請她過去——到年下,家家戶戶都得祭灶神祭祖宗,若能請大巫主持祭祀,該多么風光榮耀,祖宗們也臉上有光。 紅芍可沒那么多功夫敷衍,挑挑揀揀,價高者得,還得是人品良好家中沒出過喪德敗行之徒的,她才肯去光顧。顯然,她比葵婆更懂得如何約束民眾,以藥害人,不如以德服人,瞧瞧,沒有阿芙蓉她不也干得很好么? 新年過去,京城仍舊一片死寂。沒有消息,反倒越發讓人覺著詭異。 她們在這地方無親無故,徐寧也無須抱著阿笨四處拜年——盡管這小子見錢眼開,很愿意收那些太太們的紅包,每見到一個穿金戴銀的夫人,笑得總是格外甜,哄得人家心甘情愿掏出壓歲錢來。 徐寧就納悶這小子到底隨了誰,不像她,可也不像齊恒呀,難道是隔代遺傳?想起便宜爹當初是怎么哄王氏跟杜氏的,徐寧知趣閉上嘴,三歲看老,或許阿笨的教育她得上心了,以后得請個嚴師才行。 這地方師資力量太薄弱,還是得從京城找,唉,不知幾時才能回去。 進二月里,京城終于有信函至。是關于賑災的。 去年地震時,齊恒便送了奏疏上報災情,理論上地方財政無法覆蓋時,中央也應予以支持。盡管他靠著宰殺汪云海這條大魚勉強渡過難關,可百廢待興,作甚要打腫臉充胖子? 怎料過了一年才有回應——當然也屬常事,未免瞞報誤報,皇帝得先著人打聽具體情況,災情嚴重到什么程度,再召集百官商議,由戶部撥給相應款項,拖延再正常不過。 令齊恒意外的是這等詔書并非出自景德帝親筆,而是內閣共同擬旨,末尾有閣老的落款??磥砭暗碌圻B執筆都不能了。 送來的賑災款子比之實際所用,也不過區區三分之一之數。 徐寧冷笑,“這定是吳王主意?!?/br> 國庫里再捉襟見肘,不會連這么點錢都拿不出手,何況過去大半年了,早該打聽清楚,要么干脆不給,給這么點哄傻子呢! 齊恒冷靜道:“他倒是想,可要如何堵住悠悠之口?” 為了怕他起疑,將他牢牢穩在巴蜀,吳王才被迫送來這道折子,卻不料招惹更多懷疑。吳王自是不愿齊恒壯大,可賑災卻又名正言順,才捏著鼻子給點銀子敷衍敷衍,齊恒雖然不缺,卻已看出,如今內閣已漸漸式微,否則必得撐住這場角力,跟吳王繼續纏斗下去。 “咱們該回京了?!?/br> 再這么坐井觀天,還不知會發生什么事。 徐寧表示贊同,“我這就收拾行李?!?/br> 看齊恒面露躊躇,她頓時意會,眉立道:“休想撇下我們母子?!?/br> 她一個人孤零零留在巴蜀該怎么熬,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她也要跟他一同直面。 齊恒略一沉吟,點頭道:“好,咱們一起回去?!?/br> 徐寧方才滿意,老實說,這地方她待得已有些膩了,風景雖好,看久了也覺無聊,吃的玩的用的更是遠不能跟京城相比,換個環境正好重整一下心情。 半夏也如此想,尤其看見紅芍混得風生水起,分外令她心酸。盡管兩人已經化干戈為玉帛了,可人比人氣死人,天天站她旁邊就跟丑小鴨似的,還是回京自在。 白芷亦然,她本就不懼危險,反倒更看重隨之而來的機會,不過一場豪賭,輸了無非一死,可若贏了,她便可獲得夢寐以求的女官之位——毫無疑問,這就是儲君之戰。 最為難的當屬紅芍,她自然愿意追隨王妃,可若就此回京,等于放棄她在巴蜀打下的一切基礎,她能頂替葵巫,自然也能有人頂替她,時間是不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