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山漸青、制霸籃壇、【HP同人】也許是萬人迷np、異類(nph)、[甄嬛傳同人] 甄嬛傳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宮、[甄嬛傳同人] 甄嬛還在談戀愛,姐的目標當太后、生崽后頂A老公回來了、[綜英美] 你有這么高速運轉的機械進入哥譚、[綜英美] 義烏燈俠就業指南、云端之上
面子上,他對兄長們從無不敬之處, 只忠實地扮演一個無害小弟弟角色。反正, 他是不會主動踏入戰場的, 等他們廝殺完, 自己再去灑掃,這般方才合算。 吳王妃怪不好意思的,抽空又給徐寧送了些補品來, 并詢問那對母女情況, 她自己不敢親自去看,生怕見到血淋淋的。 徐寧道:“小的還好, 為娘的有幾處脊骨折損,怕是得靜養數月?!?/br> 吳王妃大驚,“那怎么行?” 讓人家住外頭也不放心呀,何況是兩個弱質女流,要么接回府里來罷? 徐寧道:“二嫂忘了,就因為你那半塊饅頭惹出的麻煩,如今你便請她們來,她們也不敢的?!?/br> 王府里富麗堂皇,規矩卻多,人家升斗小民見了面便戰戰兢兢,未必適合養病。 吳王妃愁眉,“倒也是,或者我另外給醫館送些銀子,讓他們單獨辟間凈室,供那對母女暫住?!?/br> 這倒是個主意,徐寧未再反駁,可如今醫館也有些供不應求了——并非人力資源不足,京城居處,天子腳下,醫館藥房還是挺多的,但也正因為這些人習慣了賺富人錢,如今要他們白白招待外地來的乞丐,哪個肯甘愿? 沒有藥材,沒有大夫,景德帝也無計可施,太醫院的人手差不多已經抽調完了,除了幾個留在宮中當值的,那是應急必備不可或缺,然而面對源源不斷的傷患,實在叫人焦頭爛額。 齊恒又告訴徐寧,如今京城還多了個賣“仙丹”的行當,不知哪個觀的道士,謊稱遇仙,買些面粉漿糊搓成的丹丸,說是吃上一枚,可保終日所需,腹中再無饑餒,可氣的竟有不少信之不疑的,有人吃了那仙丹,真個覺得周身發熱,披發赤足在雪地里狂奔,蔚為奇觀。 徐寧:…… 她倒聽見過一種說法,人在快死的時候,身體會急劇發熱,哪怕冰天雪地也不覺寒冷,但,這不過是回光返照而已,并不能起到實際作用。 齊恒頷首,往往沒多久,便會在城墻底下發現這些人的尸身,他派人緝捕妖道時,妖道竟還振振有詞,說是羽化登仙去了,把齊恒氣了個倒仰,直接命剝光了縛在雪地里,再喂以仙丹,看能否登仙。 徐寧佩服地看向自家夫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也蠻會的嘛。 “殺雞儆猴,多來幾個便老實了?!?/br> 齊恒嘆道:“人家也是窮途末路,才會寧可信其有?!?/br> 倘還有別的法子,何必寄望于諸天神佛?迷信本來就是安慰人的玩意兒。 徐寧想了想,“醫館不肯收容難民,是因為銀錢緣故么?” 齊恒頷首,朝廷再怎么慷慨,頂多也只能出市價的一半,這就賺不到什么利潤了??墒浅⒆杂谐㈦y處,國庫里統共就那么些,每年還有一大筆開支用于軍費,若一下子花光了,明年的餉銀從何處來?不能只顧眼前不管日后。 因此這般僵持下來,照他的意思,不如干脆收歸國有,多派幾個駐軍去自然就老實了。 還好徐寧知道他說的是氣話,換做普通人,她肯定得考慮移民了,有你這般辦事的么? 不過齊恒的話卻給了她些許啟發,“如果朝廷不肯出錢,能否從別的方面予以補償呢?” 比如可以按皇商的例,凡肯參與救災的醫館,往后太醫院都從此處進貢藥材,這就很有體面了;或是賜塊“醫者仁心”“大愛無疆”之類的牌匾,由景德帝親請墨寶,不比那些黃白之物珍貴多了? 齊恒陷入沉思,倒是個好主意,就不知人家是否上當。以前皇帝想對某人明升暗降,也會只給爵位不給實職,掛名而已,但凡有點進取心的,多半不愿如此。 徐寧道:“那怎么能一樣,名氣就是金字招牌,何況是萬歲爺欽點的。你想想往后人家要看病,不得挑信得過的么?還有什么比皇上親賜的匾額更有底氣?!?/br> 她也就吃虧在手底下沒開藥鋪,否則說什么都得請皇帝幫她掛個牌子,當然,徐寧不開藥鋪并非沒錢,是怕賣出去的東西吃死人什么的,回頭訛她一筆,她可受不了。 可眼看著朱門酒rou臭路有凍死骨,但凡是個正常人怎么會不落淚? 齊恒沉吟:“此事我回頭問問父皇?!?/br> 若真能辦成,倒是一件功德。最好速戰速決,拖得越久,城里傷亡只會越多。 徐寧道:“我還有幾間舊宅,剛收回還沒來得及賃出去,你拿去臨時安置罷?!?/br> 按打地鋪算,少說也能容納幾百號人,能救一個是一個。 之所以不接到王府來,并非她沽名釣譽,是怕饑民身上有寄生蟲或者未知病毒什么的,影響胎兒就不好了。 齊恒吻了吻她額頭,“得此賢妻,乃為夫畢生之幸?!?/br> 徐寧紅著臉拍了拍他大腿,“快去吧,別膩歪了?!?/br> 昨晚上她見他沖了三遍涼水澡,再這樣下去,怕是人家沒病他先病了。 感受到手底下的肌rou緊繃,徐寧適時放開,好吧,看來她又火上澆油了。 得益于舉國上下同心協力,年前總算傳來好消息,城里的災民控制得差不多了,而淮北一帶凌汛亦有止息之像,進城的漸漸屈指可數:若非必要,誰又愿意背井離鄉呢? 而徐寧因為在救災之中表現出的聰慧與急智,還得到了景德帝的額外嘉獎,賜給她一塊“妤夫涇婦”的匾額,齊恒讓掛在堂中時時瞻仰。 此句源自詩經,形容女子姿容美麗、性情溫柔,無疑是溢美之詞,可徐寧聽著怎就那么怪呢?當然,她很美,這她自己也知道,可是說到溫柔,總覺得有那么點嘲諷的意思,難道皇帝嫌她手伸太長了? 而且那塊牌匾怎么看怎么奇怪,要知古代字是繁體,景德帝又習得一手筆走龍蛇的草書,猛一看去,跟“jian夫yin/婦”相差無二——可不是她多想,剛掛上去,她分明瞧見半夏幾個在偷笑呢。 但這么點小別扭,徐寧又不好對齊恒說得,顯得她沒文化,況且這句話原也不差,不過要換個情境,床笫之間,他倆有時候還真跟jian夫yin/婦差不多哩。 徐寧囧了個囧。 臘八節時,鄧太后親命御膳房熬了十來鍋臘八粥,不但讓命婦們嘗鮮,還特意交代要分賞給那些無家可歸的饑民。 太后娘娘許是一片好意,想著賞銀子得經過層層克扣,還未必落得到人家手里,倒不如賜點粥實在。但,饒是徐寧也必須要說,太后娘娘養尊處優多年,跟社會脫節得太久了,這事實在辦得夸不出口。 本身就不多,饑民卻遍布城中,每人能分得多少?分不到粥的還得隔空稱頌太后功德,恐怕怨聲載道。 再者天寒地凍,稍稍見點風就冷了,難道為這個還特意開火?若跟糙米煮在一起,怕也失了滋味。 吳王妃用勺子攪了攪,“用的都是好料,太后娘娘也算費心了?!?/br> 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說八寶還真有八寶,各個大鍋里且不盡相同。 問題是,怎么送出去才不顯寒酸呢? 徐寧道:“二嫂家里有剩下的菜蔬么?” 大戶人家采辦都是個大工程,又因為用料精細,那些邊角料往往被棄之不用,什么菜幫菜葉,果皮果干,乃至豬羊下水等等,多的是沾都不沾的。 吳王妃面露遲疑,“你的意思,是把這些煮在一起?” 能好吃嗎?不對,她的意思是,能入口么?她可不想害得人家生胃病。那太后娘娘不是賜福、倒成造孽了。 徐寧含笑道:“試一試嘛,好歹分量充足點兒,端過去好看些?!?/br> 正好做做試驗,若這項能成功,什么火鍋冒菜麻辣燙之類也都不在話下了。 第104章 設計 吳王妃原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很擔心反響不好,再落個刻薄小氣的名聲。 但,效果卻是出乎意料, 饑民們對這粥不粥飯不飯的菜湯十分熱衷,甚至千恩萬謝——比薄粥耐饑, 也比糙米更有滋味, 這么熱乎乎的一碗喝下去,整天都不用再吃東西了。 吳王妃方才松口氣, 她開始嫌不體面,用的都是新鮮剛買來的食材, 那些模樣太過埋汰的,如雞腳鴨掌之類也沒敢摻進去,這會子方才多了點信心,把庫房里吃不完的米面、丸子、熏魚臘rou之類悉數取來, 有些已經是去年的東西,不過保存得仍很不錯。 吳王妃道:“能幫一把是一把, 吃頓飽飯比什么當強?!?/br> 現在看來是她太自大了,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哪還管得了許多。 徐寧含笑道:“嫂嫂這樣想就很好?!?/br> 受此啟發, 饑民們也跟著學樣學樣, 開始煮起了大雜燴。誰家還沒點剩飯剩菜呢, 稍稍施舍點人家, 良心多少會好過些,還不用掏銀子。 外頭食肆向來最會跟風,有那賣不完的菜肴, 也順勢一鍋燉, 各桌滋味各不相同,頗具意趣。對老饕們而言, 能花較少的錢財嘗到平時吃不到的食材,自然十分劃算。 只是,這種新興的把式該取什么名字呢?老板們十分發愁,一通亂叫既不方便定價,也不利于推廣開去——既是生意,總歸希望做大做強的。 對了,不是靜王妃所發明?便請她老人家賜名罷。 面對蜂擁而至的笑臉,徐寧亦不推辭,這就跟方便面一樣,沒多少技術含量的東西,藏著掖著圖啥?便民才是第一宗旨。 她想了想,“就叫古董羹罷?!?/br> 隱約記得以前就叫這個名字,模擬食物投入沸水時那咕咚一聲,怪形象的。 不過在家,她還是更愿意簡稱火鍋。懷孕之后胃口分外古怪,有時候飯點不想吃東西,灶間都封口了,過后卻又泛起饞勁來,沒有比煮一頓火鍋更方便的了,冬筍、魚排、蝦仁、豆腐、藕夾、魚籽、牛肚、羊肝,跟紅薯粉在一起煮,香噴噴讓人食指大動。若還嫌費事,那不有好幾包方便面呢,稍稍煮幾分鐘就能撈起來,爽快極了。 齊恒對這新奇玩意敬謝不敏,一方面他不吃下水,另一方面,湯汁濺到衣裳忒麻煩。他也不許徐寧多吃,“五臟大都藏污納垢,多食無益?!?/br> 還有那方便面,整個的跟油浸過似的,想也知道絕非健康食品。 徐寧沒想到來古代還得被人嚴厲禁止吃這個吃那個,抗議道:“葛太醫都沒多說什么,你又何必多管閑事?” 雖然火鍋跟方便面在后世都是公認的垃圾食品,可你得拿出證據來呀,她就不信齊恒能出具個致癌報告什么的。 齊恒無話可說,默默看著她大快朵頤。 徐寧原以為他屈服了,怎料到隔天,葛太醫卻義正辭嚴給她列了張食物清單來,明確標注了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又該盡量少吃,為腹中孩子著想,王妃也該忌口才是。 徐寧:……她能裝看不見么? 以齊恒對她的縱容,多半是不敢朝她發火的,即便瘋狂在雷區蹦迪又如何? 葛太醫提醒道:“莫忘了,微臣每隔三日都會往永福宮請平安脈?!?/br> 徐寧知趣地閉上嘴,官大一級壓死人,再得寵的妻妾,到了婆婆跟前也屁都不敢放,這是時代風尚。未免葛太醫去溫妃跟前告她黑狀,她也只好謹遵醫囑了。 半夏看著一桌熱氣騰騰的鍋子與蘸碟,躍躍欲試,“小姐,要叫她們撤下去嗎?” 徐寧無精打采,“你們拿去分了吧?!?/br> 又得回歸綠色飲食,想想都沒意思,真難為吳王妃她們怎么撐過來的。之前還擔心孕期進補太過到時候會難產,如今瞧著,別弄得營養不良就不錯了。 白芷悄悄進來,附耳說了幾句。 徐寧眼睛倏然亮起,“果真?” 白芷頷首,“她特意找奴婢前去,為的正是如此?!?/br> 真難得,正發愁該如何找樂子呢,就有人送上門來了,不接招倒像怕了人家似的。 可是,李鳳娘先前不是好端端的,又是討賞又是頤指氣使,徐寧還以為她打算將孩子“生”下來,不管用什么法子,現在怎么改主意了? 白芷道,楚王妃原先是打算拖到懷胎,可楚王這陣子總不跟她親近,再耽擱下去,月份就不太對了,若是從外頭抱一個,風險卻又過大,何況生產那日惠妃難保不來盯梢,想瞞天過海實在不易。即算成功,那孩子若跟父母長得不像,也難免惹人懷疑。 加上先前粥棚傾覆之事,已經物議如沸,惠妃幾番要派親信太醫診脈,恐怕已然起疑,眼看著快要顯懷了,她總不能塞個枕頭冒充肚子吧? 徐寧:……這事自己倒真干過。 總之思來想去,李鳳娘還是決定甩掉這塊燙手山芋,鑒于她跟徐寧的舊怨,這背鍋俠當然非其莫屬。 徐寧道:“她有沒有說打算怎么做?” 白芷搖頭,李鳳娘也知道這事太大,沒有直接令她幫忙,而是先問她答不答應,顯然防著她告密。 徐寧當機立斷,“答應她,但,不要答應得太快?!?/br> 要裝作很痛苦糾結的模樣,李鳳娘以為有機可乘,才會加大籌碼,到那時,白芷再設法從她手里騙取一件信物——否則紅口白舌,說出去也沒人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