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書迷正在閱讀:山漸青、制霸籃壇、【HP同人】也許是萬人迷np、異類(nph)、[甄嬛傳同人] 甄嬛傳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宮、[甄嬛傳同人] 甄嬛還在談戀愛,姐的目標當太后、生崽后頂A老公回來了、[綜英美] 你有這么高速運轉的機械進入哥譚、[綜英美] 義烏燈俠就業指南、云端之上
徐寧莞爾,這是天賦有木有?開心果與啰嗦婆往往只一線之隔,她的話無非正踩在點上罷了。 鑒于吳王妃對她推心置腹,徐寧還是勸她別跟安王妃鬧太僵,至少得顧著面子情。并非她危言聳聽,李鳳娘那個人,得罪了好歹是有數的,見招拆招也能有所準備,而安王妃的心思多深,便連徐寧也無法捉摸。 誠如李鳳娘所言,安王妃成日擺著賢妻良母的款兒,府里卻連一個庶子都沒有,妾室們不是流產就是絕育,不覺得很詭異嗎? 吳王妃哂道:“我豈會怕她?” 茂竹的事已經給過她教訓,如今她把身邊凡是可疑點的丫頭悉數換過,才不怕大嫂玩陰的。 徐寧含笑道:“我只是提個醒兒,你心里有數最好?!?/br> 事實證明,徐寧永遠都具有先見之明。 安王妃很快便出招了,但,并非吳王妃想象中的陰招,而是陽謀。 安王妃特意跑去胡貴妃跟前,稱鄧太后獨住慈寧宮十分冷清,若能有個小皇孫作伴,也好安慰她老人家膝下寂寞。 胡貴妃鳳眸微瞇,當她看不出安王妃心里的算計么,不就是盼著自己跟媳婦生隙?不過,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相反安王妃提出的建議卻是好處多多。 徐寧那蹄子靠著宮外邪門妖術哄得太后開懷,占盡風頭,但,再熱鬧的戲文也不及一個會哭會笑會動會鬧的孩子來得可貴,若鄧太后能因小皇孫而對吳王多些眷顧,她們母子的大業便指日可待了——她不動,保不齊別人先動,安王妃便育有好幾位嫡子,李鳳娘膝下是個庶子,更是隨便都能舍出去。 若讓這兩人占據先機,自己再來提便晚了。 胡貴妃當機立斷,派人去吳王府上,將小皇孫抱離王妃身邊,改日她帶著孩子去慈寧宮請安,太后必然問起,便可趁勢留下。 吳王妃不意孩子才剛裹進襁褓,轉眼便要骨rou分離,只覺天都快塌了。合著她辛辛苦苦懷胎十月,只為了給旁人做嫁衣么? 第088章 做人 徐寧正忙著跟姜管事對賬。 以前她是不會跟王府里討論財政問題的, 頂多拉上半夏白芷她們幾個偷偷商量,可過了這些日子,彼此熟得不能再熟, 再鬧得跟防賊似的也不像話。 當然,主因還是齊恒壓根不關心她有多少體己, 姜管事唯主子馬首是瞻, 自然也不敢打探。 可這會兒聽白芷一本一本的報數,姜管事實在有些目瞪口呆, 他記得王妃剛嫁來時陪嫁不過兩萬銀子多一丁點,這才過去不到一年, 怎么就已快翻倍了?或許王妃存在錢莊有些出息,可刨開府里日常開銷,以及交際場上用度,怎么也攢不下這些。 是哪家票號如此慷慨, 他倒想聽聽。 半夏翻個白眼,這還是府里老管事呢, 如此愚昧。 白芷便笑著幫忙解釋起來,她也是過來后才發現靜王妃有個好習慣, 不愛像其他命婦那般存死錢, 而是盡可能的多“用”出去。 徐寧名下產業分為三類, 田莊、屋舍以及鋪面, 前者自然不消說,誰家都愛買田。至于后兩者,其中訣竅可就大了, 除了必備的行宮、隔三差五要去歇腳的地方, 其余閑置的宅邸徐寧都租賃出去,京城畢竟乃舉國繁華之地, 多的是富戶想來瞧瞧新鮮,有她靜王妃的名聲做擔保,銷路自然是不用愁的。 至于店鋪,她名下的三家自不消說,包括從王氏那里搜羅來的兩家,五家鋪子的好生意足以讓她過得很滋潤了,而每季掌柜們送她的花紅,徐寧又拿去開更多的鋪子,這個就跟連鎖店差不多,有總店的口碑,分店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此外或有人愿意加盟,徐寧也肯分杯羹,只要按時交租子就行。 當然,質量才是重中之重,但凡被她發現缺斤少兩或是弄虛作假的,一律攆走不用,情節嚴重者扭送到京兆府——靜王妃的狀紙,府尹怎么敢不接呢? 大抵她人品攢的好,出道以來還沒遇見敢在她眼皮底下搗鬼的,生意會蒸蒸日上也就可想而知了。 姜管事聽得佩服不已,“王妃慧智,小人望塵莫及?!?/br> 徐寧笑道:“你們王爺并非想不到,是懶得去做罷了?!?/br> 像她這般豁得出臉面的畢竟是少數,士農工商,商賈往往被視為下九流,太太們雖然熱衷管家,又哪個肯認真拋頭露面去外頭做生意呢?可不叫她鉆了空子。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收益最大的。 徐寧也并非無所不用其極,相反,她很注重聲譽,除了這些普通產業,她還會從盈利里額外拿出一部分,約摸半成到一成,用來購置祭田、開辦義塾等等,這就不為掙錢了,純粹是做慈善,也是留個后路——抄家入罪的時候,祭祀產業是不必被沒收的。 姜管事:……聽著怎么像咒人呢? 呸呸呸,殿下才不會被抄呢! 徐寧也愿意事事都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人要懂得居安思危,萬一齊恒將來真的……守著這些最后產業,她當罪婦至少不會過得太凄慘。 這些舉措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她的名聲比那幾個妯娌好得多,或者說,知道她的人要多得多,甚至有受過她恩惠的人背地里編造歌謠,夸她是觀世音菩薩轉世呢。 姜管事心想,那自家殿下算什么,玉皇大帝?不對,玉帝貌似跟王母是一對吧。 正神游天外時,吳王妃貼身丫鬟過來了,姜管事怕她們妯娌有女人間的私房話要說,識趣避開。 等聽完一番哭訴,徐寧方知二嫂的孩子連夜被人抱走了。 侍女抽泣道:“王妃急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沖進宮跟貴妃娘娘對質?!?/br> 徐寧忙道:“那怎么行,你可得攔著她?!?/br> 月子里不好好坐,往后可是要落下病根的。 可胡貴妃為何突然將小皇孫抱走?她看起來也不像喜歡養孩子的人,聽說胡貴妃極注重美貌身段,當年剛產下吳王便催人炮制瘦身瘦臉的香膏,吳王連她一口奶水都沒吃過——雖說宮里規矩是讓奶娘撫養,可此舉未免太絕情了些。 侍女道:“聽說貴妃娘娘受安王妃挑唆,要將世子送到慈寧宮去?!?/br> 吳王妃的孩子雖還未得冊封,可按照禮制,一個月后吳王就該上奏表,順理成章的事。 聽見是安王妃的主意,徐寧便不意外了,這就難怪了,當日拂袖而去,原來是憋著后招呢,關鍵她還打著為太后好的旗號,叫人無法反駁。這樣心機深湛的人,徐寧慶幸沒跟她做對頭,虧得她嫁給安王這個碌碌無為的,但凡換成吳王跟楚王,都免不了興風作浪。 不過胡貴妃亦非善茬,她跟安王妃的私房話怎么會傳出來,還不是貴妃默許么?這才叫狗咬狗一嘴毛哩。 徐寧寫了封親筆信讓金桔帶回去,囑咐吳王妃好好養身,余下的,自己會替她想辦法。 她并不覺得鄧太后樂意養孩子,年過六旬的人了,每日聽聽戲該多清閑,兒啼女哭怎么耐得???老人家本就容易神經衰弱。 徐寧先去了趟宮中,如果鄧太后自己否決了,那自然皆大歡喜再好不過。 怎料鄧太后卻是笑容滿面,看著嬤嬤懷中襁褓嬰兒,“你瞧瞧,這孩子多乖,白白嫩嫩,煞是惹人愛?!?/br> 她素來不喜胡貴妃,難得這回竟做了件好事,鄧太后許久沒嘗過含飴弄孫滋味,怪新鮮的。 徐寧的心沉下去,沒想到貴妃這招還真摸著脈門了,這會子再說二嫂思念孩子的話,怕是要被視為掃興。 徐寧勉強笑了笑,看著那美滋滋酣睡的小崽子,唯有嘆息,這貨未免適應力太強了些,但凡吵鬧幾下呢,如果人人帶他都很容易,那自然留在慈寧宮也順理成章了。 回去跟吳王妃一提,吳王妃不免又是心酸落淚,掙扎著想要起身,“不成,我得進宮向太后請安去?!?/br> 若養熟了,只怕慈寧宮更不肯放人,將來就藩,難道她還得跟孩子分隔兩地? 徐寧心道吳王恐怕巴不得如此,有人當內應不是更好? 當然現在提這些太煞風景了,徐寧只得努力跟二嫂保證,無論用什么辦法,她一定會將孩子帶回來。 吳王妃眼淚漣漣要給她磕頭,表示愿結草銜環以報,徐寧忙將她攙起,“何必?難得相識一場,為彼此出力是應當的,你非要下跪倒是折我的壽!” 一番勸解,吳王妃方才收住眼淚,又勉強喝了些粥水??葱鞂幟η懊?,心內更是感動,她跟五弟妹認識不到一年,尚且這般為她奔走,反觀大嫂,卻一次次在背后捅刀子。 等此事畢,她絕不與韓家善罷甘休,韓青娘,你等著! 徐寧雖然嘴上答應得爽快,其實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終日茶飯不思的。 齊恒將一勺燕窩遞到她唇邊,徐寧啊嗚咽下,便聽他慢條斯理道:“二嫂自己的麻煩讓她自己解決,你又何必cao心?” 這就是男人的劣根性了,未曾經歷十月懷胎,當然無法體會母子分離的苦楚。 徐寧撇撇嘴,“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都答應了難道還食言?” 齊恒自己也到慈寧宮去過,還抱了小侄子,“確實挺乖的,見了人就笑?!?/br> 徐寧驚道:“我以為你不喜歡小孩子?!?/br> 齊恒眼皮微抬,“誰說我不喜歡?” 隨即卻又補充,“我更喜歡自己的?!?/br> 徐寧:……這是委婉地向她催生么? 算了裝沒聽見,他又不用親自生,說話當然輕巧。 不過連齊恒這位新手抱小皇孫都不吵不鬧,可見那廝有多自來熟,她想從慈寧宮把人要過來,真是不容易呢。 白芷提議道:“若太后娘娘自己煩厭了呢?” 徐寧蹙眉,“你的意思……” 白芷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輕輕寫了個藥字。 不一定是毒藥,譬如攙些黃連之類的苦汁,就足以讓個嬰兒煩心大哭了。 半夏恍然,倒真是個好點子,想不到白芷看著悶聲不響,偶爾卻能有驚人之語。 白芷也不欲攬功,說完這些仍舊查賬去了,那才是王妃吩咐她的正經活計。 徐寧望著她的背影若有所思,“白芷最近可有見過什么人?” 半夏咦道:“小姐是懷疑她嗎?” 她覺著白芷挺好的,入府以后一直沉默寡言兢兢業業,只會做事從來不會亂搶風頭——比紅芍那咋咋呼呼的小蹄子強得多。 能令半夏都討厭,可見紅芍真成女人公敵了。 徐寧笑了笑,心底疑惑反倒更深。正因她深知半夏說的都對,可一個向來謹小慎微的人物,忽然變得伶俐,還主動向她獻策,會不會太奇怪了? 第089章 鷸蚌 自從多了個孩子, 慈寧宮也變得熱鬧非凡,連小廚房都生機勃勃。 爐子上熱氣蒸騰,仆婢們忙進忙出亂作一團, 要給鄧太后熬制養身的補藥,還得準備闔宮解暑的湯飲, 當然, 也不乏小世子的,昨晚上起了點涼風, 今早太后娘娘摸著小皇孫額頭有些微熱,盡管太醫說了不打緊, 架不住太后仔細,還是開了點不溫不火的太平方來,等會兒兌在牛乳里讓他服下。 徐寧假作巡視,笑問道:“哪罐是給小世子的?” 她自來在太后娘娘跟前十分得臉, 廚娘們自不敢怠慢,朝著一盅咕咚作響的指給她看。 偏巧這會兒正是傳膳時候, 那人忙得不得了,徐寧便道:“你先去吧, 我幫你盯著火候, 這湯藥總得半個時辰才滾?!?/br> 文火慢燉么。 廚娘感激不已, 答應著出去了。 徐寧瞅著四下無人在意, 方才款步來至爐邊,從袖里摸出一個瓷瓶來,正要向罐中傾倒, 卻聞平地一聲驚雷, “你在做什么?” 眾人齊齊下跪施禮,卻是鄧太后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 而她身邊的李鳳娘則十足幸災樂禍,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總算逮著狐貍尾巴了。 鄧太后面若寒霜,十分慍怒,她知道徐寧與吳王妃交好,也猜著徐寧不會袖手旁觀,可以為頂多把孩子帶出去讓吳王妃看兩眼罷了,卻不曾想會是背地下藥這種方式,怎么,想叫人以為她當曾祖母的不慈、故意虐待孫兒么? 李鳳娘告密時,鄧太后原本不信,然而事實擺在眼前,還有什么可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