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調解室也是啊?!敝蟛璧那嗄晔掷锬弥话哑焉?,他笑道,“姜海藍那次調解,你們還記得嗎?” 某次姜海藍直播,她要和對方調解,法官助理帶著他們去調解室——調解室被其他法官占了,人家正在調解。 他們又看了看其他辦公室,找了一間空著的辦公室,把案子調了。 娃娃臉女青年用羨慕的語氣說道,“擁有一個自己的書房那可太好了?!?/br> 放自己喜歡的書籍,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想什么時候用就什么時候用。 “可不是?!蹦昙o略小那個青年想起自己平時要在父親的書房里學習就苦著一張臉,“自己有一間書房,有一個辦公……室,那可真是太好了!” 給大家倒茶的青年挑了下眉,“我說各位,重點是有一個自己辦事的地方嗎?” 幾個人哈哈大笑。 裹得厚實的年輕女性雙手捧著茶杯,她笑道,“派出法庭的設置挺好的,法官們要管一個縣的案子,確實是太多了。分一個法官去管幾個鄉鎮的案子,能讓他對當地更為了解,更方便對接當地的干部,辦起案子來效果也更好?!?/br> 說到這里,她頓了頓,臉上露出幾分愁容來。 另一位眉眼彎彎的女青年看著她,無奈地說道,“我們自然是和人家比不了?!?/br> 從來,皇權不下縣。 可不像天幕之上,他們的國家連鄉鎮村組都能管轄。 “你們說,他們是怎么變成那個樣子的呢?”有人突然問道。 其他人相互看著,沉默了下來。 天幕上那個世界,是怎樣來的呢? 不只是這幾個青年想要問這個問題,各大平行時空,從帝王將相,到蒼生黎庶,無數人也想要問。 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可是華夏兩千多年都是王朝,到了清朝雖然有所發展,相較于先秦時期有了極大的變化。 但與天幕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后世子孫經歷了什么? 后世子孫做了什么? 他們如何能讓這片土地變成我們不認識的模樣? —— 四十多分鐘很快就過去了。 但是法官還沒有出來。 姜海藍瞅了一眼,忍不住在心里嘆了口氣。 雖說定了開庭時間吧,但法官還沒忙完,或者被告還沒到,或者有些別的什么原因,開庭時間是有可能會往后延的。 也不是非常死板的非卡著時間開庭。 姜海藍就碰到過,她到某地的派出法庭開庭,法官去區法院開會還沒回來。 她到某地的法院開庭,被告堵在路上了還沒到,和書記員打電話說等等他。 那就等唄。 ——當然也不是所有法院、所有法官都這樣,還是要看人。 所以開庭最好不要卡著時間去,萬一碰上程序嚴格的法院、性格剛直的法官,原告沒到按撤訴處理,被告沒到缺席審缺席判,那就麻煩了。 姜海藍繼續刷手機。 陳初問她現在在哪兒,要不要一起去吃牛排。 姜海藍回了個哭泣的表情,“我在外面開庭?!?/br> 陳初:“???” 姜海藍:“法官還在忙,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開庭?!?/br> 陳初:“……那你們要開到什么時候???” 姜海藍又回了個哭泣的表情。 其實開到什么時候都不要緊。 因為就算錯過了開庭時間,要餓肚子,也是法官、書記員、被告陪她一起餓。 姜海藍磨牙。 陳初:“那等你回來,晚上我們去吃自助吧?!?/br> 姜海藍想了想,回道,“我開兩個多小時的車,回來只想躺著?!?/br> 陳初:“老大請客?!?/br> 姜海藍一下子挺直了脊背。 陳初:“他說我們這段時間辛苦了,給我轉了一筆錢,讓我們自己去吃飯?!?/br> 陳初:“我已經約了許明輝,他說沒問題?!?/br> 姜海藍淡定地戳屏幕,“那我也沒問題,晚上約吧?!?/br> 開玩笑,免費的當然要去吃,再累也去。 第73章 派出法庭二 又等了幾十分鐘,法官終于從過道那邊的調解室出來了。 書記員帶著幾個人朝安檢門右手邊的一個房間走去。 姜海藍立即上前和法官打招呼,“我是魯寶榮一案的律師,于法官,我們什么時候開庭?” 茶園法庭的法官于若鄰問,“被告來了嗎?” 這…… 看著姜海藍臉上浮現出茫然之色,于若鄰說:“我們去辦公室?!?/br> 這邊雖然是派出法庭,往來的人還挺多的。 來調解的,來問案子情況的,來立案的,來咨詢的。 于若鄰和姜海藍一前一后走進了安檢門右手邊的一個房間,書記員正在給先前調解的一對男女打印調解筆錄和調解書。 那對男女和雙方家屬各坐一邊,安靜地等著。 書記員偶爾和他們核實一下相關條款,說到某一個財產時,那對男女一個不對頭又差點吵起來,被法官助理冷聲喝住。 “調都調好了,就按照剛剛說好的來,把調解書簽了你倆就分了?!?/br> 于若鄰問法官助理,“今早上開庭那個案子……” 姜海藍立即說道,“魯寶榮訴某某建筑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br> 于若鄰點了下頭,接著問,“被告方來了嗎?” 法官助理說:“建筑公司的人已經到了?!?/br> 于若鄰看向姜海藍,“姜律師,原告這邊同意調解嗎?” 姜海藍:“可以調?!?/br> 她在腦子里給直播間的觀眾們簡單介紹這個案子:【被告公司承包了茶園鎮這邊幾個村修公路的工程,我的原告從被告那里承包了幾個路段的項目?!?/br> 【雙方是簽了合同的,項目完成后,雙方也進行了驗收,簽了單子,在欠款單上簽字蓋章?!?/br> 【所以案子是很清楚的,也沒什么好爭執的?!?/br> 【唯一的點在于款項和怎么付,所以法官希望雙方直接調了?!?/br> 姜海藍聳聳肩,【沒辦法,法官辦案,上面要求他們每年要完成多少調解結案的任務?!?/br> 能調就調了吧。 【我這邊同意調解,則是希望如果今天調解成功,那調解書今天就生效,被告不按時付款,我們可以早點去申請強制執行?!?/br> 【因為開庭審理的話,不清楚要多久才能拿到判決書,有可能十天半個月,有可能幾個月。到時候判決下來,如果對方不按照調解書付款,也還是要申請強制執行的?!?/br> 她沒忍住嘆了口氣。 —— 某個位面。 工部這邊,幾個官員相互看了看。 其中一個重復了一遍姜海藍所說的案由,“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這聽起來,似乎是……” 他還在琢磨措辭,另一個人直接說道,“她不是說了嗎,修路?!?/br> “也不只是修路吧,”一個官員猜測道,“建設、施工,修橋、鋪路、造房子,這些應該都可以算作建設工程施工?” “可是,鄉里邊修路,為什么要找……公司,找這個原告來修?”有個官員提出了疑問。 這不該是縣里或者鄉里的事,由當地官府來負責,召集百姓來修? 怎么如今在這里打官司的,是一個公司和一個百姓? 一個官員想了想,道,“聽姜海藍的意思,這個公司‘承包’了鄉里的修路‘工程’,但是公司又把其中一部分‘承包’給了‘原告’?” “后來,他們把路修好了,公司沒有把原告修路應得的款項拿給原告,所以原告找了姜海藍來起訴?”一個官員順著他的話往下說。 “聽起來應該是這么回事?!?/br> 那么問題來了。 一個官員皺起眉頭,他看著同僚們,“修路,為什么要給他們錢?” 這不是他們應該做的嗎? 一室的官員面面相覷。 就算是想明白了,認知上的偏差還是讓他們不能理解、無法接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