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犯了法還能有“不起訴”和“緩刑”,呵呵,總有些人是不懂得珍惜的。 歐陽曄心想,不過好在他們沒有一味的心軟,可一不可二。 否則他對天幕上的這個“朝廷”可就…… 明朝位面。 明武宗正德年間,清江知縣殷云霽另有想法。 因為天底下的案件各不相同,犯人動手的原因、方式、程度也不一樣,被傷害的人……有的人無辜,有的人卻是罪有應得。 所以,對某些特殊情況進行特殊考慮是有必要的。 你我皆凡人,不能拿圣人的標準去要求百姓。 可以寬恕的……也不是不能給個機會。 明憲宗成化年間,鉛山縣知縣張昺倒是沒有想那么多,天幕上的世界離他們太遙遠,天幕上的很多東西都看不懂,但有些能夠學一學的,不要放過學習的這個機會。 張昺手執毛筆,在紙張上飛快地寫著。 他的身旁,書童眼疾手快地將他寫滿的紙張拿開,晾在一旁。 寫滿了字的紙很快就鋪了一地。 張昺蘸墨的間隙,望著天幕上的姜海藍,心想不知道他們那里是怎樣種植糧食的,應該不會是和現在一樣吧? —— 一個上午,姜海藍在檢察院簽了六份認罪認罰具結書。 偶有間隙,她也在回復vx,或者接聽當事人的電話及陌生人的咨詢電話。 所以少有時間給直播間的觀眾介紹檢察院的相關工作。 臨近十二點,檢察官們下班。 送走了嫌疑人的女檢察官邀請姜海藍去他們檢察院的食堂吃午飯。 姜海藍也不客氣,“好啊,那我中午就不回去了,我就在值班室休息?!?/br> a區檢察院的食堂是一棟獨立的樓房,就修建在檢察院大樓的后面。 姜海藍和兩個女檢察官一起走出了大樓,和檢察院的其他工作人員一起走進了食堂大門。 左手邊是打飯菜的地方,一張桌子上擺了四個盛菜的大盆,檢察院的工作人員正拿著不銹鋼大五盤快餐打飯盤,正排隊打菜。 右手邊是十來張桌子,盛了飯菜又打了湯的人隨意找了位置入座,已經吃了起來。 姜海藍和兩位女檢察官一起去拿了打飯盤,加入了排隊的隊伍。 五菜一湯。 土豆燒rou、紅燒雞塊、小炒rou、炒時蔬、麻辣豆腐。 湯是紫菜蛋花湯。 每樣菜姜海藍都打了一點,還盛了一碗湯。 看著盤子里的菜,她心想,看起來不如a區看守所的食堂…… 呃,不過也可能只是我個人的飲食習慣,我喜歡爆炒,不喜歡加湯。 —— 歷史上,炒這種烹飪方式最早是在南北朝時期有記載。到了宋朝逐漸普及開來,明清時期成為主流,流傳至今。 而因為姜海藍在直播間秀了一手廚藝,看著她拿著鍋鏟在鍋里利落地翻炒,端出一盤看起來很可口的菜。 “炒菜”未出現之前的朝代,有不少人都生出了心思。 有人找鐵匠照著姜海藍的鍋打造一口鐵鍋,然后仿著她炒菜的方式,學著炒菜。 各平行時空的廚子,也很珍惜這種跟天幕學手藝的機會,私底下自己研究怎么復刻姜海藍做的菜。 有腦子的廚子在學習之余,也開始“創新”。 沒有姜海藍所說的調料,別的調料行不行呢? 市場上能夠買到的菜類、rou類,也拿來“炒炒”看。 于是,從皇宮到民間,很多有錢有勢的人,都嘗到了炒出來的菜。 霎時大開眼界、驚為天人。 隨后,也有些有生意頭腦的人開始開酒樓、擺攤子,試著利用炒菜賺一筆錢。 這使得炒菜逐漸在各地被推廣開來。 被很多人所接受。 因為炒菜是真的好吃。 滿足了口腹之欲的人在觀看天幕時,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他們可以學習的東西。 就像漢武帝劉徹之前,好奇豆腐是怎么做的。 明清之前,好奇辣椒、土豆是什么。 ——高樓車子那些看起來不現實,吃的總不會那么難吧。 但姜海藍并不樂于讓大家看到她吃飯。 天幕上的食物,大家只看到過一次。 這一天,姜海藍卻帶大家看了檢察院的食堂。 五菜一湯。 rou,rou,rou。 這對秦漢兩朝的君臣都是一種沖擊。 當然不是說他們吃不起rou,而是天幕上的菜看起來就格外好吃,刺激人的味蕾。 嬴政俯視著先后趕到殿內的官員們,又看了一眼天幕上排隊打菜和圍坐在一起用餐的人們,默念了一遍,“食堂啊……” 聽姜海藍的意思,她在檢察院食堂用了餐,也在檢察院值班室休息,她就不回去了,待會兒接著干活? 嗯…… 嬴政眼底閃爍著奇異的光。 開設食堂,讓官吏們在食堂里用餐,省去他們外出或者回家用餐的時間。 雖然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其中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 真不錯。 他的官員們不知為何突地脊背生涼。 唐初。 古代機關食堂正式開設于唐太宗時期,為了不讓官員們餓著肚子上早朝,每天在早朝前都會為官員們提供一頓早餐。 到晚唐時期,工作餐制度正式確立下來。 從此一代一代往下沿襲。 天幕的出現,讓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提前有了這個想法。 不只是早朝,也不只是中央…… 午餐也可,地方的州縣也可……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的人在用完餐之后將盤子放到了固定地點,揚眉笑了笑,“那個盤子挺不錯的?!?/br> 可以裝好幾樣菜,也可以裝飯,很方便嘛。 —— 下午兩點半,姜海藍在律師值班室重新簽到,寫上“下午”。 她順便把早上拍下的那些認罪認罰的案子,一個一個登記在《認罪認罰具結書登記簿》上。 差十分鐘到15時,姜海藍走出了值班室,搭乘電梯去未檢找負責未成年案件的謝娟然檢察官。 她還是第一次參加聽證呢,有點激動。 第22章 值班五 a區人民檢察院的未檢在二樓,出電梯右轉。 姜海藍腳步輕快地穿過過道,朝謝娟然檢察官的辦公室走去。 路過一間還算大的會議室時,她停下腳步,扭頭往里面一看:四個少年、兩個中年男人、一個中年女人坐在會議桌的左邊,用不高的聲音在閑聊。 會議桌的右邊,則是她熟悉的三張臉,啟航所的何天晴低頭看手機,致和所的姚盛和明達所的羅學海也邊笑邊說著什么。 姜海藍習慣性地揚起笑臉,走了進去,和三個同行打招呼,“嗨!” 室內眾人循聲看來。 “咦,”何天晴笑道,“藍姐你也來了?” 姚盛揮了下手,“好久不見了,姜律!” 羅學海問,“姜海藍你代的哪個?” 姜海藍立即搖頭,“我沒有代?!?/br> 她解釋道,“我只是一個值班律師,我連這個案件的案情都還不了解呢。我先去找謝檢?!?/br> 羅學海點頭,“你快去吧,謝檢在她辦公室?!?/br> 姜海藍走出會議室,去了會議室斜對門的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比會議室小了一半。 安置了一張辦公桌、一臺電腦、一張圓桌和幾把椅子。 謝娟然正坐在辦公室后面“噼里啪啦”地敲打著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