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子嬰與諸葛孔明、高颎等人的想法已然是要吞并魏豹的河東、上黨與太原三郡。 岳飛抵達臨晉后,一面休整,一面更換裝備。 臨晉渡口,只見對岸魏軍準備的十分齊整,根據情報,魏軍所有的兵力,高達六萬人,都駐扎在臨晉黃河渡口,堵死了秦軍渡河的道路。 黃河悠長廣闊,并非任何地方都適合渡河,只有水流平緩,距離較近的河段才適合渡河。 岳飛仔細看著地圖,如果從臨晉渡河,面對早有準備的魏軍,秦軍將會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臨晉打造船只,吸引魏軍視線,轉而從其他地方渡河,直插安邑,而后再攻魏國都城平陽。 正如項羽在河內郡擊敗劉邦聯軍一樣。 另一方面柏直此人年紀不大,作戰經驗并不豐富。 魏豹不用大將周叔,反倒用一個小將,也給岳飛運用這一計策提供了極大的成功可能。 岳飛的目光定格在臨晉往上一個叫作夏陽的地方。 夏陽又稱為龍門、少梁邑,《書·禹貢》有“龍門,禹貢雍州之域”的記載。相傳夏禹“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此地是適合渡河之地,且從夏陽渡河與從臨晉渡河前往安邑的距離都差不多。 如此可避開魏軍,攻破安邑! 岳飛一念及此,立刻將自己的計劃派人八百里加急告知子嬰。 子嬰對前線戰事并不會插手,一般都是交給各路將軍自行抉擇,只是岳飛需要子嬰命令陳慶之將軍與典韋將軍發兵威懾劉邦與陳馀,如此可以進一步讓魏豹以為秦軍會從臨晉渡河,從而放松其余各地警惕,另一方面也可使劉邦、陳馀不敢增兵。 臨晉距離咸陽不遠,很快子嬰的命令便到了。 岳飛的計劃得到子嬰的肯定,子嬰已經派人走直道前往九原郡告知陳慶之、典韋,在代郡陳兵,威脅上谷郡、廣陽郡與恒山郡。 同時亦是在臨晉開始大規模造船,留下副將厲云率領五萬大軍做出要渡河的假象。 在這旌旗招展中,岳飛率領三萬軍直奔夏陽,他命令土卒將早已準備的木罌擺放在一起,再以木頭夾起來,如此便可成為載人更多的竹筏。 于是,岳飛率領秦軍悄無聲息的渡過黃河,在對岸僅僅只有少量魏軍巡視,秦軍渡河之后,迅速攻破,跟著直奔安邑。 安邑是一座重城,然而此時魏地的軍隊早就已經全部集合駐扎在臨晉。 安邑面對從天而降的秦軍,不戰而降。 隨著安邑的陷落,平陽的魏豹得到消息,整個人都被驚得不敢置信。 他趕忙命令臨晉的柏直調兵回援。 大將周叔反對道:“大王不可,大軍一旦返回,臨晉的秦軍必然會渡河,此時此刻最要緊的是征發青壯,守衛平陽,平陽城高池深,足以抵擋秦軍!” 魏豹搖頭道:“不可,岳飛勇猛,當初章邯都慘敗,我們若不將兵馬調動回來,憑借青壯根本擋不住秦軍?!?/br> 周叔見魏豹不同意他的意見,心灰意冷,他知道魏國完了。 岳飛攻下安邑后沒有立刻攻打平陽,為的就是等待駐守蒲坂的魏軍返回,魏軍一旦返回,對岸臨晉的大軍就可以渡河,到時候前后夾擊,魏軍必敗無疑。 等到這魏軍大敗,魏王就不要想抵擋秦軍了! 周叔回到家中,直接閉門不出。 周叔的推測沒有錯,岳飛的確是這樣想的。 他若先去平陽,那么魏軍主力還在,容易出變故,不如先攻魏軍主力,只要魏軍主力一敗,平陽必破。 魏豹膽子極小,他在得知自己攻破安邑后,一定會調兵。 果不其然,柏直得到魏豹的命令,不敢怠慢,連忙帶兵返回平陽。 駐扎在臨晉的厲云立刻率領五萬秦軍渡河。 他們早就打造好渡河的船只,五萬秦軍渡河之后,緊追不舍,直奔平陽而去。 同時岳飛從安邑等待斥候發現魏軍蹤跡后,立刻率領大軍出安邑,擊魏軍。 柏直本就在應對厲云,沒想到岳飛突然殺到,魏軍直接崩潰。 柏直被岳飛一槍擊殺。 魏軍大敗。 岳飛與厲云合兵一處,收攏魏軍潰軍,直奔平陽而去。 平陽城,魏豹在城墻上看著那數之不盡的秦軍,萬念俱灰。 劉邦與陳馀那邊的援軍還沒有到,他卻已經大敗,悔恨不聽周叔之言。 魏豹猶豫著是否要繼續抵抗下去,偏在這時候,岳飛派出使節入城,告知魏豹可以準許他保留財產,但必須前往咸陽。 魏豹猶豫不決。 畢竟當年始皇帝一統六合,遷往咸陽的富戶過的并不好。??? 使節等待三天沒有答復,回去之后,岳飛立刻用已經準備好的霹靂車轟擊平陽城。 霹靂車的巨大威勢當場擊潰魏豹的最后一點心思,他不敢在抵抗,打開城門,跪地請降。 岳飛進入平陽后,分兵收復河東郡、上黨郡與太原郡,派人向子嬰獻捷報。 第97章 劉邦勸陳馀 薊縣,燕王劉邦呆呆的看著宮殿外的天空,腦海里滿是最新收到的情報,一股發自內心的寒意從他的尾椎骨唰的升起,直達他的頸背,冷意讓他甚至打了個冷顫。 張良、灌嬰、曹參、蕭何等人都步入大殿之內,看到劉邦這樣子,也無不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