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霸王從不低頭! “休整三日,三日后攻城!” 項羽咬牙切齒,他一定要將田橫的腦袋割下來! 龍且、虞子期、鐘離昧等人不敢出聲勸解,只得答應下來。 三日時間一晃而過,楚軍的土氣稍稍恢復,立刻開始進攻齊國都城臨淄。 項羽為了盡快打下臨淄城,親自登城。 他手持大戟,奮力攀登在云梯之上,城墻上,齊國土卒不斷向他投擲滾石、檑木、金汁,卻都被他躲過或是擋住。 項羽身形高大,速度極快,轉瞬間便已沖上城頭。 大盾一豎,擋住射來的箭矢,隨后大戟揮動,幾乎是瞬息間便將五名齊國土卒擊殺。 這慘烈一幕看的齊國土卒心膽俱喪。 “齊人無膽,有種再來一戰!” “田橫,給孤滾出來!” 項羽立身在城墻之上,虎視八方。 無人敢與他對視。 此時,田橫卻不在臨淄城內了,他早知齊軍終歸是擋不住楚軍的。 在楚軍休整的這三日,田橫一直在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讓土卒、百姓撤出臨淄,分散到各城去。 田橫將會率領聚集起來的三萬齊軍前往濟北郡,等待與陳馀的趙軍匯合。 他還得知劉邦已經擊殺臧荼、韓廣,全取燕國舊地,到時候再加上劉邦,三方聚集,那才是與項羽決戰的時候。 第64章 大秦東出,似打非打 武遂城,時隔多年,陳馀和劉邦再次相見。 劉邦疾走數步,大笑著握住陳馀雙手:“成安君,多年不見,風采依舊??!” 昔年大秦一統天下,張耳、陳馀隱匿在外黃,那時候劉邦便是張耳府上門客,他們三人是舊識。 轉眼多年過去,滄海桑田,世事變幻。 張耳陳馀鬧翻,劉邦陳馀各自雄踞一方,再一次相見頗有闊別重逢之感。 “不知該稱呼你為遼東王,還是燕王?” 陳馀笑問,相對于臧荼,陳馀更信任劉邦,因為劉邦被項羽忌憚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劉邦哈哈一笑:“還是叫燕王吧?!?/br> 他雄踞燕地,一吐胸中豪氣,再不能用遼東王這個偏居一隅的稱謂! “好!” “燕王請!” 陳馀親自請劉邦上座,二人并行,身后各自跟著心腹。 短暫敘舊后,陳馀率先開口:“燕王從薊城而來,想來還不知道齊國已經發生大變?!?/br> “哦?” 劉邦占據燕地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燕地距離中原太遠,很多消息傳到燕地后已經過去太久,很容易喪失機會。 故而劉邦正在想著建立一個專門搜集情報的官衙,只不過還未曾建立起來。 陳馀將田榮兵敗身死,項羽縱兵劫掠,田橫驅逐項羽,又舍棄臨淄逃亡濟北郡的事情說了一遍。 劉邦神色肅然:“項羽能征善戰,田橫撤退是正確的選擇,否則留在臨淄,不過是被項羽擊殺,從此齊地再無人可以反抗的局面?!?/br> “濟北郡距離我們不遠,看來我們要加快速度,否則項羽一旦攻破濟北郡,田橫危險!” 對劉邦的判斷,陳馀十分贊同,他道:“既如此,我的意思我們不必現在結盟,還是等匯合田橫,三方結盟,共抗項羽!” “好!” “我也正有此意!” 劉邦大聲喊道,二人稍稍休整,次日便領軍南下,直奔濟北郡。 這一次,劉邦起大軍五萬,陳馀起大軍六萬,浩浩蕩蕩,直奔濟北郡。 臨淄城已經徹底化作一片廢墟,到處都是齊人的尸體。 項羽攻破臨淄,發現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土卒與百姓都已撤走,憤怒之下命令楚軍屠城,生生造就這皚皚枯骨的局面。 眼下,環顧四周,項羽按劍而立,他在思考下一步要怎么走? 是繼續北上追擊田橫?順勢蕩平陳馀、劉邦,還是撤回彭城,整軍應對暴秦? 一時間,項羽頗為糾結。 與此同時,在咸陽城,在項羽擊敗田榮之后,消息便被黑冰臺以最快速度送到三世皇帝子嬰的桌案上。 子嬰細細觀看戰斗經過,命人將諸葛孔明、高颎、酈食其、酈商等大臣全部集結而來。 他將消息給眾臣看過,聲音堅定的道:“項羽大敗田榮,田橫雖然起兵驅逐楚軍,卻又丟掉臨淄,如今在濟北郡,劉邦與陳馀已經率領十一萬大軍前去濟北郡與田橫匯合?!?/br> “朕觀項羽,的確是一員大將,他統帥楚軍縱橫無敵,劉邦、陳馀與田橫即便聯手也未必是項羽對手?!?/br> “你們看我們該如何?” 高颎上前一步道:“陛下,我們眼下該休養生息,但如此形勢也不能不有所動作,否則一旦讓項羽擊破劉邦、陳馀與田橫,則全取燕趙齊三地,勢力增強,于我們無益?!?/br> “故而這一戰我們要似打非打!” 高颎的話讓諸葛亮十分贊同,他亦是道:“陛下,高相的建議臣亦是極為贊同,我們要做出出兵的假象,逼迫項羽回兵,但同時又不能真打起來,消耗我們所剩不多的糧草?!?/br> “臣以為可以讓岳飛將軍,率兵南下,做出威壓河東的姿態,同時讓郝昭將軍兵出函谷關,做出東出姿態,如此,項羽必然要回兵,相對于燕趙齊三地,項羽對我們才是最忌憚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