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楊釗咋舌。 他記得蒙恬將軍北逐匈奴的時候,匈奴似乎還沒有這么多的人。 事實上,正是因為冒頓吞并了大月氏,雄踞西域,才為匈奴帶來如此多的人口。 陳慶之目光炯炯,盡管他手下只有四萬人,但他相信自己可以戰勝匈奴。 “報!” “九原城急信!” 一名土卒快步奔來,遞上九原城送來的急信。 陳慶之接過看了一遍,大笑起來。 “二位將軍,大喜事??!” “之前戰勝匈奴,我有五成信心,如今這信心已經是十成了!” 陳慶之將信遞給典韋與楊釗,二人接過一看,頓時都欣喜起來。 想不到皇帝陛下竟然早早派人出兵,如今一路行來,占據上郡,打通了九原郡與關中的直道,還帶來八萬大軍! “二位將軍,我們準備一下,岳將軍應該快到了?!?/br> 陳慶之帶著典韋、楊釗前去迎接岳飛。 九原城信使到達高闕的第三日,岳飛的大軍就到了。 他遙望著遠處宛如黑龍匍匐在地的陰山山脈,高闕就是陰山西北的一處缺口,形如門闕,故得名高闕。 當年蒙恬驅逐匈奴之后,就在高闕建立了一處堡壘,用來監視匈奴人。 陳慶之提前占據此地,讓秦軍占據了戰略主動。 “岳將軍,陳將軍到了?!?/br> 副將厲云低聲道。 岳飛看去,只見一行騎兵奔馳而來。 領頭的將領身材單薄,呼吸稍微急促,顯然身體不是太好。 岳飛知道他就是陳慶之。 “見過陳將軍!” 岳飛翻身下馬,拱手抱拳。 他雖然兵多,但是并未對陳慶之倨傲無禮。 陳慶之也趕忙下馬,與他見禮。 二人寒暄幾句,一同向營地走去。 陳慶之道:“岳將軍來的正是時候,匈奴人已經集結的差不多了,大戰估計就在這幾日展開?!?/br> 岳飛道:“如此,就有勞陳將軍了?!?/br> 陳慶之一愣,而后認真的道:“多謝岳將軍!” 他知道岳飛這是將指揮權讓給自己,這個人情不可謂不大,畢竟皇帝沒有說岳飛要聽從他指揮。 岳飛笑了笑,他是一個顧全大局的人,只要能打擊匈奴,指揮權無所謂,何況陳慶之以一已之力扭轉九原戰局,讓岳飛十分敬佩。 再者陳慶之身體單薄,居中指揮是最合適的,至于他,掂量著手中的大槍,嘿嘿,他岳飛也是一個猛將! 岳飛到來后,秦軍的數量暴增到十二萬,其中包括陳慶之一路俘虜的一萬匈奴騎兵。 經過這些日子的整編,一萬匈奴騎兵盡管還談不上如臂使指,但已能調動有序,再加上岳飛大軍到來,這一萬匈奴騎兵倒是沒有幾個敢有異心的了。 岳飛到達高闕的第五日,決戰打響了。 陳慶之隱瞞岳飛大軍到來的消息,讓冒頓以為秦軍仍舊只有他手下四萬人。 晨曦初露,匈奴大軍用過早飯,紛紛上馬,迎著東方的紅日,奔馳向高闕。 高闕只有一座近乎廢棄的石頭城,是當年蒙恬留下的監視匈奴的堡壘。 這城無法擋住匈奴騎兵。 遙望匈奴大軍,塵埃漫天,十萬騎兵奔馳就如同驚蟄,夏雷炸響,震耳欲聾。 大地震動中,匈奴呼嘯而至,漫天的箭矢烏壓壓一片,罩向秦軍。 “豎盾??!” 吶喊聲響起,秦軍急促的戰鼓敲響。 三萬秦卒按照軍陣開始抵擋匈奴箭雨。 叮叮?!?/br> 箭矢如暴雨砸落在盾牌上,秦卒神色冷淡,他們都是老兵,并未有任何的緊張情緒。 第55章 高闕大勝 匈奴人奔馳如風,巨大的塵埃席卷天空,數不盡的匈奴騎兵在塵土中若隱若現,宛如一頭恐怖的兇獸,撲殺而來。 “放箭!” 秦卒這邊同樣有人在怒吼。 當匈奴人到了射程之內,秦軍的箭矢同樣攢射而出,如同密集的雨點鋪天蓋地淹沒下去。 有匈奴人倒下,但更多的匈奴人踩踏著同族的尸體向著前方不斷前進。 他們越來越近,直到狠狠的撞在秦軍軍陣上。 轟! “擋??!” “擋??!” 都尉怒吼,秦卒握緊長槍,半蹲住身子,長槍后端抵在地面上。 長槍如林,他們就是抵御匈奴沖擊的第一波陣線。 巨大的盾牌被撞飛,盾牌后的秦卒亦是骨斷筋折。 匈奴人就像是一波波洶涌的大浪打擊在秦軍軍陣上。 幸而,秦卒倒下許多,但始終沒有被匈奴攻破軍陣。 陳慶之立刻下令:“出擊!” 擋住匈奴的攻擊,限制住匈奴騎兵奔逃的路線后,秦卒立刻開始發動反擊。 楊釗率領的秦軍騎兵從側翼插入匈奴大軍之中。 典韋屹立在戰車上,率領秦軍步卒宛如一頭黑龍,撞入匈奴大軍中。 他怒吼一聲,雙臂肌rou虬結,舞動大鉞,巨大的力量賦予大鉞無可比擬的可怕勁力,任何擦碰到的匈奴人無不是被擊飛,或死或傷。 整座高闕要塞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磨盤,在一點點的磨掉匈奴與秦卒的性命。 秦卒戰力強橫,但匈奴人多,連續不斷的攻擊下,秦軍亦是逐漸被一點點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