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故而面對圍城的匈奴人,翟王董翳沒有一丁點的作戰想法,在發現自己不是匈奴對手的時候,董翳早就在九原城積累了大量的糧草、飲水,為的就是依托九原城防御匈奴,等到匈奴搶夠了自己離開。 然而這一次,或許是東胡那邊已經與匈奴達成某種協議,或許是東胡戰敗,總之冒頓沒有搶劫一番就離開的意思。 他要拿下九原城,占據九原郡。 為了消耗九原城內土卒的抵抗之心,匈奴將四處游獵抓住的諸夏子民一批批的押到九原城下,斬首給九原城土卒看。 甚至于故意放這些百姓逃向九原城,逼迫九原城開城門,這樣匈奴騎兵就能趁此機會攻破九原。 沒有董翳的命令,誰也不敢開城門。 城頭上的土卒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諸夏子民在城墻下被匈奴擊殺。 日復一日,城頭上的土卒情緒愈發激烈,漸漸成了哀兵。 陳慶之房間內,他細細的擦拭著自己的劍。 房門被敲響,楊虎再次走了進來。 “我以為你們的心已經冷了?!?/br> 陳慶之將劍收入劍鞘,他淡淡的看著楊虎。 楊虎訝異的發現眼前這個有些孱弱的人,比起上次見面,身上似乎多了股極強的壓迫力。 典韋將劍放好,冷笑一聲:“匈奴犯邊,你們這些人竟然這么慫,連出來打都不愿意打,眼睜睜看著匈奴人撒野!” 楊虎面色漲紅,沖著典韋怒道:“住口!你知道什么?” 典韋不以為意,反倒嗤諷一笑:“我為什么要知道你們有什么苦衷?我只知道來之前,陛下說了你們這些殘卒起碼五六萬人,如今我看怕是連劍也不敢拿,生怕被發現你們秦卒的身份,然后被匈奴報復殺掉?!?/br> 楊虎怒不可遏,氣的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恨不得現在就殺了典韋。 第48章 北疆殘余秦卒現狀 “好了!” “楊虎將軍,典韋將軍說話一向直來直去,你不要介意?!?/br> “有什么事情還請快些說吧,我與典韋將軍已經決定出城殺敵殉國!” 陳慶之輕描淡寫的說道。 楊虎的怒氣戛然而止,他不可置信的看著陳慶之,對方年輕、孱弱的身軀此刻在他眼里竟有些高大起來。 以對方的體質,上戰場,無疑只有死路一條。 “值得嗎?” 楊虎長嘆一聲。 陳慶之反問道:“當年令尊楊端和大人,率領一路秦軍,配合蒙恬將軍驅逐匈奴的時候,年紀怕是已經不小了,一個不好就會死在這九原郡?!?/br> “那個時候,楊虎將軍有沒有問問令尊,是否值得?” 楊虎緩緩的道:“那個時候,坐在皇位上的是始皇帝!” 陳慶之針鋒相對:“現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三世皇帝陛下,是那個孤身無人,在齋戒時候拼死誅殺趙高的三世皇帝陛下!” “是大秦危若累卵之時,函谷關兵敗項羽,讓大秦轉危為安,守著大秦國土的三世皇帝陛下!” “我告訴你,陛下一定會派兵來,不是為了擊敗章邯、董翳,占據上郡、九原郡,是為了驅逐匈奴,護佑我諸夏子民!” 楊虎神色錯愕,目光閃動,呆呆的看著陳慶之。 陳慶之說話時的自信與堅定,讓他想到當初父親、蒙恬將軍等人追隨始皇帝時候的自信,自信他們不管立下多大的戰功,永遠不必擔心如武安君那樣冤死。 陳慶之面色微微有些發紅。 病弱之軀,說兩句話便有些微微喘息。 楊虎神色落寞,他的拳頭緊了又松,松了又緊,許久之后,方才像下定某種決心。 “陳將軍,我們可以幫你奪下九原城?!?/br> “什么意思?” 楊虎道:“當初翟王董翳被分在此處,我們這些人沒有去處,就打算加入他的軍中,只是董翳此人生性謹慎,他又是秦軍出身,所以有些弟兄的身份被看出來?!?/br> “董翳害怕他們為被坑殺的秦軍土卒復仇,于是將被發現的那些兄弟都殺了?!?/br> “我們只能竭力隱藏自己,不敢顯露一點可能暴露身份的特點,最好的就是分散在各個城池當守城的土卒,盡量不進入董翳的戰兵之中?!?/br> “后來董翳與匈奴打過幾次仗,屢戰屢敗,實力損失殆盡,迫于壓力,他便沒有那么嚴密的查找我們這些人,只是一味擴軍?!?/br> “我們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土卒?!?/br> “到如今,九原城內兩萬軍隊,有一萬二千人都是我們的人?!?/br> “至于剩下的八千人則是董翳自己帶來的人,也是董翳的心腹,董翳的府衙都是由這些人保護?!?/br> “只要將軍愿意,我們可以幫助將軍攻破府衙,擒拿董翳,到時候將軍便可立足九原城,全取九原郡,立下大功?!?/br> 陳慶之沒想到他千辛萬苦要找的秦卒竟然全部都在眼前。 “你們還剩下多少人?” 楊虎苦笑:“陛下說我們有五六萬人,已經按少了估算,但實際比起陛下想的還要少,當初我們有十萬人不愿隨王離南下?!?/br> “只是后來,關東反叛的亂子漸漸波及到邊塞,不少被遷徙到此的人也開始殺害秦吏,反叛大秦,我們只能鎮壓?!?/br> “再后來,又有匈奴重新來犯?!?/br> “一次次戰斗,我們又無糧草,人越來越少,我們也漸漸不想再打了,于是散開,混入邊塞普通人中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