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他面色微微一變,心中有所不喜。 項羽這是什么都準備好了,他只需要蓋上寶璽便可,這分明還是拿他當一個傀儡看待! 今日這些諸侯有些他甚至都沒見過。 這與他剛剛在腦海里稍稍打算的人選有極大不同。 驀的,義帝目光一凝。 他看到一個熟人——沛公劉邦。 劉邦在義軍中少數威望可以與項羽相比的人。 如果能取得劉邦的支持,那么義帝就有足夠的信心對付項羽。 恰好,不知項羽抽的什么風,竟然將劉邦封到最為嚴寒惡劣的遼東去。 假若自己能讓劉邦歸來,劉邦必然對自己感恩戴德,這樣一來自己就有把握得到劉邦的支持。 “范先生,這分封寡人倒是有一個問題,不知可否詢問一下范先生?” 義帝打定主意,亦立刻開始行動。 義帝的突然開口出乎項羽、范增意料之外,也出乎在場不少諸侯意料之外。 一個傀儡,如今是打算反對項羽的決定嗎? 第26章 分封十八路諸侯 “陛下請講?!?/br> 雖還未舉行晉位義帝的典禮,但范增已然稱呼楚懷王為陛下,將他無形中與楚國的聯系割裂了。 熊心并未察覺范增的小把戲,他指著分封詔書,疑惑的問道:“范先生,這投降的秦軍將領司馬欣、董翳與章邯都能分封到三川、河東、上郡等地,怎的沛公勞苦功高,竟分封到遼東苦寒之地?” 范增心中哂笑,熊心的那點心思根本逃不脫他的預料。 “回稟陛下,此次滅秦功敗垂成,沛公認為都是因為自己未能攻克峣關,守住武關,擋住秦將趙云,故而方才將之封到遼東,成全沛公思過之心?!?/br> “陛下理當支持,否則沛公犯下如此大錯,卻沒有任何責罰,天下人如何看待沛公?” 范增慷慨激昂,言語間卻將滅秦失敗的原因盡數扣在劉邦身上。 這次,無人為劉邦求情。 當日,項羽要誅殺劉邦,諸侯兔死狐悲,自然愿意為劉邦求情。 如今范增只是將滅秦失敗的過錯推到劉邦頭上,又不要劉邦的性命,諸侯當然不會仗義執言。 事實上,他們的確希望有一個背鍋的出來為這一次的落敗承擔責任。 熊心蹙起眉頭,他沒想到竟是這回事。 熊心看向劉邦,這才發覺劉邦竟坐在末席。 “沛公,你的意思呢?” 他希望劉邦能憤而反抗,這樣自己便可扶持劉邦,平衡項氏一族的勢力。 劉邦眼底澄澈清明盡數收斂,反倒是面色通紅,搖搖晃晃,滿嘴酒氣。 “陛下,臣犯下大錯,落敗于趙云之手,導致攻秦一戰功敗垂成?!?/br> “無數弟兄慘死在秦軍刀劍之下,這都是臣的罪過啊,臣自愿去遼東,還請陛下成全!” “只望陛下為諸侯共主,能勵精圖治,再過十年,便可合縱諸侯,再攻大秦!” 他跪伏在地,五體投地,將請罪的模樣表現的淋漓盡致。 范增冷眼旁觀,心底卻有些拿不準劉邦究竟是真心還是在偽裝? ‘要是我能再快一些,攻破峣關,那關中便是我的了!’ ‘恨??!’ ‘為何我會敗于趙云之手!’ 劉邦涕泗橫流,面色悔恨,讓大殿上的諸侯都為之動容。 沛公是仁義之人啊。 奈何那秦將趙云厲害無比,單對單,連項羽都無法將之擊殺,這樣的大將,又有幾人能對付得了? 熊心見劉邦如此悔恨,他心中亦是有些可憐劉邦,便不再多言,揮揮手讓侍衛將劉邦架了下去。 “既然沛公愿意自罰,寡人也不好違背沛公的意思?!?/br> “分封之事便這樣決定吧?!?/br> 范增躬身下拜:“陛下英明!” 劉邦醉眼迷離,看著熊心與諸侯寒暄飲酒,心中冷笑,他都已說了希望熊心能為諸侯共主,勵精圖治,可惜熊心半點也未曾聽出來他的意思。 也罷。 項羽雖然是個直腸子,可范增卻狡猾如狐。 他說的再明白些,就要被范增懷疑了。 劉邦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今日且醉,越醉越能顯得他一敗沉淪,無法重新振奮! 酒宴結束,張良與樊噲帶著劉邦返回軍中休息,他們不敢在彭城內居住,萬一項羽不守規矩,派人直接殺了他們,那么后悔莫及。 分封之事早已選定大吉之日,便是在三日之后。 一連三日,劉邦軍中不少土卒分得賞錢,離開劉邦。 畢竟遼東苦寒,很少有人愿意前去。 這些離開的土卒有的覺得戰爭徹底結束了,于是返回家鄉重新開始種地。 有的則是被其余諸侯招走。 畢竟他們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戰場老兵,招回去后就可以立刻作戰,不必再耗費財力人力進行訓練。 土卒逃逸的情況,使得沛公劉邦顯得愈發悲慘,諸侯皆是十分同情,每日前來探望。 劉邦也十分頹廢,日夜飲酒作樂,完全沒有往日奮發向上的模樣。 范增跪坐在桌案后面,看著手中收到的消息,眉頭緊鎖。 難道劉邦真的一蹶不振了? 他擅長觀氣,劉邦身具天子氣,不該因為這小小挫折就頹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