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然而從子嬰繼位,誅殺趙高,修改秦律,停止勞役,手中又有先前完全沒聽說過的大將不斷冒出來,每一個比起章邯都有過之而無不及?!?/br> “當年章邯率領驪山二十萬刑徒都能連破諸侯,差點蕩平天下?!?/br> “如今趙云、郝昭比起章邯只強不弱,各路義軍必然會一敗再敗?!?/br> “這個時候,秦軍土氣正是最高的時候,相反我們則是土氣低落?!?/br> “如果固守武關,我不看好我們能戰勝趙云,相反我們極可能再次落敗,到時候武關守不住,我們的力量也會再一次被損耗?!?/br> “那個時候,沛公你就真的無法逐鹿天下了?!?/br> “沛公,我所言句句發自肺腑,聽不聽,皆在沛公?!?/br> 呂齮說完便不再開口,默默退到一旁。 樊噲正要怒罵,便被劉邦抬手阻止。 他盯著呂齮,眼底浮現出一股笑意。 “好!” “我同意呂齮將軍的想法?!?/br> “現在的我們的確不是秦軍的對手?!?/br> “眼下我們最該做的是撤離武關,前去與項羽將軍匯合?!?/br> 劉邦說完之后,目光掃過在場之人。 “有誰有不同的想法嗎?” “沛公英明,正該如此?!?/br> “只是沛公,項羽那邊怕是不好交代?!??? 曹參目光中隱藏著一抹隱憂,按照項羽的性格,趙云順利通過武關,支援函谷關,無論如何項羽都不會放過他們的。 劉邦道:“放心吧,項羽將軍那里,我已經想好如何賠罪?!?/br> 確定好接下來的計劃,劉邦立刻命令土卒開始收拾東西,準備班師。 至于他們要去的地方正是韓國舊都陽翟。 項羽從函谷關退兵后,也已回到陽翟,正在那里駐扎。 在戰國七雄的時代,韓國正是擋在秦國東出函谷關之路上的第一道關卡,死死擋住函谷關。 項羽率領諸侯聯軍退到陽翟,也頗有當年諸侯合縱抗秦的意思。 劉邦離開后不久,趙云率領三千秦軍來到武關,順利進入武關之中,安排人手駐扎巡邏,修繕武關。 根據子嬰的意思,短時間內大秦的主要目標都將放在內政上面而非是攻伐山東諸侯。 當然,最主要的一點是因為大秦國力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同時在失去大秦的壓迫后,子嬰判斷諸侯內部必定會發生內訌,相互攻擊。 等到諸侯互相削弱后,便是大秦再度東出,一統諸侯之日。 陽翟,韓王成,明面上韓國的大王,此時此刻的臉色十分的焦躁。 他來回踱步,面露不虞。 自從諸侯聯軍退到陽翟后,作jian犯科者不在少數,不少百姓都對諸侯土卒有極大意見。 他也曾幾次與項羽將軍說過,可惜項羽根本不當回事,反倒將他狠狠訓斥幾次。 如此情況下,韓王成也只得不再管任何事情。 “大王,沛公回來了?!?/br> 忽的,一名侍官快步跑進來,面露欣喜之色的沖韓王成說道。 韓王成神色一喜,疾步走到侍官身前。 “當真?” “千真萬確!” “子房先生,還有率領韓國軍隊的韓信(日后的韓王信,并非兵仙韓信)公子都回來了?!?/br> 侍官的話讓韓王成心中欣喜不已,諸侯聯軍這些人的惡事總算有人管了。 他快步趕去劉邦軍中。 等離開宮殿,到達外面的時候,韓王成方才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 沛公的軍隊駐扎在城外,同時諸侯聯軍也已經開始集結,占據陽翟城四周要點,隱隱包圍沛公軍隊。 他心中一驚,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本打算讓沛公管管諸侯聯軍的想法也在一瞬間被他按滅在心底。 同時,是否該去見沛公也讓韓王成心底猶豫起來。 畢竟從眼前的情況來看,沛公與諸侯聯軍之間似乎要打一場。 韓王成不想自己站錯隊。 想到項羽的強大,以及諸侯聯軍的軍隊數目,韓王成最終還是轉身返回王宮,不去拜見沛公劉邦。 韓王成的這種想法其實也是如今匯聚在陽翟中的大部分人想法。 函谷關一敗,諸侯聯軍功虧一簣,再不可能滅秦。 這樣大的責任總要有人來負。 沛公似乎已成為最好的人選。 沛公軍中,一到陽翟,就是眼前這個危險的境況,軍中不少將領都有些應激起來,勸告沛公離開陽翟,另尋他路。 從諸侯聯軍的表現看,項羽擺明是要將劉邦滅掉。 第24章 劉邦請罪 “走,還是不走?” 劉邦呢喃自語,心中無法做出決定,眼前的情況比起他想的還要危險。 諸侯聯軍擺開車馬,表明要對他動手,這個時候若再進入陽翟,拜見項羽,起碼有九成可能自己會死。 但若自己就此離去,以項羽在諸侯聯軍中的威勢,天下之大,自己不容于大秦,不容于項羽,還能去哪里? “沛公!” “陽翟,必須去!” 營帳被拉開,一個熟悉的人步入其中,正是張良。 “子房,此去太過危險啊?!?/br> 劉邦輕嘆,他不是不知道去拜見項羽的重要性,然而面對這危險的形勢,他心中著實有些膽怯。 張良向前一步,語氣急切:“沛公,自從兵敗峣關之后,酈食其、陸賈生死不知,土卒損失慘重,大將靳歙、夏侯嬰陣亡,若沛公現在離去,項羽發兵一擊,請問沛公如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