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可他并未認識到隨著他久戰不下,諸侯聯軍的土氣愈發低落,就連楚軍也都心生退意。 將乃兵之膽。 自從項羽在戰場嶄露頭角,便沒有將領能擋住他。 今日這秦將卻能與他爭戰不休,盡管是落在下風,卻不可否認此人的實力已遠遠超過諸侯聯軍其他將領。 “項羽,你若不撤,大軍怕是會損失慘重!” 趙云厲聲喝道。 項羽環顧左右,看到諸侯聯軍已露敗跡,嘆息一聲,一槍蕩開趙云,撥馬后撤。 隨著項羽的后撤,趙云由于兵少,也不曾追擊。 至此,函谷關之戰算是徹底結束。 項羽未能攻下函谷關,重演當初信陵君到函谷關而回的舊事。 大秦也終歸是保住關中、巴蜀這霸業的基礎,為以后子嬰重整旗鼓,再滅六國提供了堅固的根基。 直到退兵三十里后,項羽方才重新收攏大軍,他并未懲罰任何人。 范增道:“上將軍,此事不對,趙云身在峣關,以時間而言確實足夠趕到函谷關,但劉邦若是守住武關,趙云絕不敢孤軍深入,他就不怕劉邦尾隨追擊,與我等一起將他滅掉?” 項羽虎目精光一閃。 “仲父的意思是武關被攻破了?” “還是劉邦故意縱容趙云?” 范增輕捋下頜胡須。 “我懷疑是劉邦故意縱容,即便是武關被攻破,劉邦也該后撤到我們這里,向我們求援?!?/br> “不管如何,趙云都不該在他前面出現?!?/br>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故意放縱趙云率領秦軍襲擊我們?!?/br> “防止我們攻破函谷關,進入關中?!?/br> 先入關中者,王! 楚懷王這短短一句話是諸侯聯軍的約定,誰取關中關系到王位。 在范增的心里,劉邦是做得出這種事的人。 當初劉邦攻函谷關前,在平定韓地之時,趙國的別將司馬卬正想渡過黃河進入函谷關。 劉邦于是向北拿下平陰縣,截斷黃河渡口,迫使司馬卯退了回去。 第22章 國運提升,再召典韋 “捷報!” “捷報!” “函谷關大勝!” “項羽退兵!” “函谷關大勝!” “項羽退兵!” 莊嚴宏偉的咸陽城內,騎兵飛馳而過,神色興奮到極致,他揮舞著三角旗,一路大喊。 咸陽城內外,所有人都已放下手中工作,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喜與激動。 秦人,歸根究底還是希望大秦屬于秦王室,之前不過是被逼到極致,才會寧愿讓諸侯攻入關中。 如今子嬰稍作改變,就已匯聚人心,足見大秦根基仍在。 “太好了!” “勝了!” “勝了!” “大勝!” “大勝!” 人群中,不知是誰高喝出聲,所有聲音都漸漸匯聚在一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波浪般的聲音聚集著,一浪高過一浪,不斷沖擊在整座壯闊的咸陽城內。 子嬰身處深宮,恍惚抬頭,邁步來到殿外,眺望宮墻之外。 “這是?” “陛下,小的這就去打聽?!?/br> 韓談連忙轉身準備派人去詢問。 子嬰擺擺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多么熟悉的句子,朕,本以為大秦子民已經沒有這樣的精神?!?/br> “如今看來是朕想的差了,大秦依舊是大秦?!?/br> “該是有捷報到了?!?/br> 韓談呆呆的站在一旁,感到不可思議,公子自從繼位稱帝,他就愈發看不懂公子了。 “報!” “陛下!” “捷報!” 土卒在侍衛的帶領下,高舉捷報,快步沖來。 他興奮的禮儀都出現錯誤。 若是放在始皇帝的時候,必然會受到懲處。 可現在,子嬰只是寬容的笑著,看著土卒將捷報呈遞上來。 他愿意與大秦的子民分享這一份快樂。 這本是他留給扶蘇做的。 韓談心中震撼,陛下竟然僅僅根據外面的吶喊聲就推測出捷報到達。 這....這簡直神了。 從韓談手中接過捷報,子嬰打開快速看了一遍。 欣慰不已,趙云與郝昭都沒讓他失望,尤其是趙云,先守衛峣關,又支援函谷關,這一份能力堪稱卓絕。 更讓人驚喜的是趙云竟能力敵項羽不敗,可見趙云的武藝亦是當世頂級。 這千古召喚系統果然非比尋常,與他助力極多。 “下詔,嘉獎趙云與郝昭?!?/br> “趙云升爵大上造,郝昭升爵右庶長!” “唯!” 當然爵位賞賜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剩下還有其余封賞便是由朝臣仔細商量定下。 皇帝決定爵位升賞其實也是一種信號,告知眾人他要重賞趙云與郝昭,朝臣也會借此加大對二人的賞賜。 同時負責傳遞捷報的土卒亦是得到賞賜,歡天喜地的退下。 子嬰回到殿內,看著眼前的捷報,愈發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