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書迷正在閱讀: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慘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在狗血文里搞事業、給古人直播從重婚案庭審開始、男主出軌合集(np)
謝淮還從來沒被人這般挑釁過,當即揚鞭策馬,駿馬直奔肖瑜沖去。 馬匹近前,肖瑜仍不肯退讓半分,甚至連眼都不曾閉,就這么眼睜睜瞧著,等著下一刻駿馬踏在自己身上。 咫尺之間,謝淮一勒韁繩,駿馬前蹄奮起,從肖瑜面前堪堪蹭過,掠起他額前一根碎發,卻未傷他分毫。謝淮扯著馬在原地轉了一圈,卸了力道,才怒罵道: “肖若素,你瘋了不成!要是方才有半分差池,你就去見閻王了!” 肖瑜平靜道:“是,肖某的確是瘋了,才輕信謝氏忠貞之心?!?/br> “忠貞?”謝淮仿佛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狂笑不止,“我伯父一家倒是忠貞為主,結果呢?全家老少,除了那個逃到北境再不露面的堂弟,一家子全被扣上了通敵的罪名身首異處!如今,南蠻十五萬大軍北上,楚州危在旦夕,既然京畿不仁,就別怪我謝氏為?;鶚I另投他處?!?/br> 肖瑜身在南境,雖對謝家之事有所耳聞,但卻并不知其中隱情,“聽聞謝國公曾派人送出南境常備軍陳兵圖和京畿布防圖,證據確鑿!” 謝淮聽著肖瑜說著這句他自己都沒底氣的話,更覺好笑,開口嘲諷道: “好一句證據確鑿!我謝氏曾派人入天牢說項,被伯父言辭拒絕,斷不肯做通敵叛國之事,他若早肯借外邦之力,輔秦王登基,哪至于淪落到今日田地?!?/br> 肖瑜聽了這話,不用猜也明白,又是京畿搞得一樁齷齪事,心底升騰起nongnong的失望情緒,痛心疾首道: “那也不是你們勾結外患背刺同袍的理由!晉王何辜,五萬禁軍何辜!” 謝淮眼神輕蔑,“晉王有統兵之才,只是可惜他眼盲心瞎,當年在北境時被京畿那般掣肘,還不吸取教訓,竟被你們三言兩語又哄上了戰場,就是個壽星也保不住找死鬼!” 肖瑜如今無所依仗,更無任何與楚州談判的籌碼,只能竭盡所能爭取,當他敏銳地捕捉到謝淮對穆謙的一絲欣賞后,忙道: “不是!若常備軍不背后偷襲,以晉王之才,絕對能大勝西路南蠻軍隊。屆時,楚州便可萬無一失,謝氏亦不必鋌而走險?!?/br> “哈哈,肖參知可知西路軍到底有多少人北上?是十二萬,就是為了會一會讓北境聞風喪膽的晉王殿下?!?/br> 肖瑜心如死灰,五萬人困馬乏的禁軍對上南蠻十二萬精銳,已無多少勝算,要再加上二萬楚州常備軍從后偷襲,穆謙絕無生路。 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主意,無論如何,今日也不能讓這兩萬常備軍出城,能為穆謙拖一刻是一刻,剩下的就看穆謙自己的造化了!這樣,他也算對得起自己師弟的請托。至于京畿,林林總總的齷齪事壓得他喘不過氣,他知道的尚且如此,他不知道的還不知要惡心道哪里去!他第一次覺得累了,再也不想過問京畿那些齷齪事! “晉王殿下可以的!”肖瑜打定主意,言辭篤定,“即便是以一敵二以少敵多,晉王殿下亦可大勝敵軍?!?/br> 謝淮不以為意,“可笑!雖然肖參知學貫古今,但對兵法韜略一竅不通,更不懂攻城略地之術,憑什么做此決斷!” “不必精通此道,便可知曉。況且,肖某于攻城略地之術未必遜色于謝二公子?!毙よぶ驹诒氐?,指著身后的西城墻道:“以謝二公子之力,自城墻攀援而下,最快要多久?” 謝淮抬頭,望了望高聳的城墻,在心中稍作盤算,“一炷香?!?/br> “一炷香?你若說得出,做不到如何?” 謝淮被肖瑜這番挑釁氣笑了,“自然說得出做得到,你若不信,咱們可城墻上一試。不過,現下咱們沒工夫跟你耍嘴皮子,等回來再讓你開開眼界?!?/br> 謝淮說著,就要打馬前行,卻被肖瑜后面輕飄飄一句話激得再也走不動了。 “于肖某而言,只需一彈指?!?/br> “你他媽鬼扯什么!”謝淮自然是不信的,“以你這細胳膊細腿,要真有這本事,以后謝某再也不上戰場!” “此話當真?”肖瑜眼中充滿決絕。 謝淮昂首倨傲道:“自然?!?/br> 肖瑜輕輕一笑,“倒也不必因著一個賭約毀你前程,這樣吧,若肖某真的能做到,你謝氏常備軍十日內不得出城,就讓你見識見識,晉王殿下是否可凱旋!” 第264章 終章(4) 謝淮朝著身后一抬手,便有人送上攀援城池專用的繩索,然后翻身下馬,親自提著繩索往肖瑜面前的空地上一扔,不屑道: “丑話說前頭,謝某一諾可不是輕許的,若是你做得到,謝某信守承諾,十日內絕不出城,可你若做不到,謝某就將你脫個精光,掛在西城門上示眾!” 肖瑜聲名在外,是世家子弟中難得的清流,為天下寒門士子敬仰,若如謝淮所言,被赤身裸體懸于城門之上,必將顏面盡失。 謝淮如此說,一方面篤定肖瑜一介書生做不到,另一方面也是忌憚肖瑜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威望,想要迫使他知難而退說句軟話,他也好有個臺階下。 肖瑜渾不在意,輕輕一笑,彎腰將繩索撿了起來。 “公子,我來!”肖平說著,就要接過繩索往自己身上纏,卻被肖瑜一把攔住。 “不必,肖某有辦法?!毙よふf著,轉身向著城墻的階梯走去。肖平等人無法,只得跟上。 謝淮知道他們這些文人擅詭辯之術,怕肖瑜耍什么花樣,登時也帶了兩個人,跟著肖瑜踏上城墻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