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書迷正在閱讀: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慘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在狗血文里搞事業、給古人直播從重婚案庭審開始、男主出軌合集(np)
穆諺自知多言,又見黎至清天人交戰,對他微微頷首后,自顧走向馬車,將懵懵懂懂地黎至清留在了原地。 * 送走了穆諺,回京畿后的生活漸漸穩定下來。如今,穆謙有了差事在身,再也不能自由散漫地待在府里,每日天還沒亮就要去上早朝,早朝過后還去衙門應卯。穆謙偶爾會待在進軍衙門處理公文,大多時候帶兵在城內巡防。 穆謙騎在風馳上,沿著京畿主干道巡視,看著街道上偶然結伴而行的紈绔,自己那段荒唐日子不時在腦海中浮現,恍如昨日一般,一時之間感慨萬千。正惆悵著,突然得了風聲,今日大理寺將開審刁民沖撞睿王妃一案。 穆謙心道,來得正好!之前答應黎至清不找肖瑜麻煩,但不代表他肯吃軍糧危機的啞巴虧,當即下令讓巡城司下神風營的指揮使裘云帶兵圍了大理寺。 裘云一個寒門靠武舉入仕的新貴,能爬到一營之首,除了能力能力卓然外,也懂得體察上面的心思,是以不僅盯著大理寺卿秉公審理此案,還把前段時日閔州毀堤案翻出來了。 閔州毀堤案與北境糧草危機牽扯頗深,眼見著當朝晉王插手此事,大理寺卿不敢徇私,秉公審理,直到給閔州這些地方官定了罪,裘云這才帶兵離開。 裘云差事辦得漂亮,穆謙甚為欣慰,以至于晚膳時胃口都比平日里好上許多。穆謙端著碗,夾了一筷子鮮筍塞進嘴里,“至清,本王覺得今晚的菜格外好吃?!?/br> 黎至清瞧他心情極好,知道是為著白日審案之事,“殿下今日是痛快了,可辛苦了黎某?!?/br> 穆謙放下碗筷,端起茶盞,“此話怎講?” “今日右司諫有本要參,待面圣時,家中老母突發疾病,就把折子轉交給黎某,讓黎某代奏?!崩柚燎迕嫔弦槐菊?,手執湯匙抿了一口雪梨湯,悠閑道:“結果那折子是參殿下的,還得勞動黎某來念?!?/br> 肖瑜的劄子上達天聽,成禎帝斟酌過后決定重設諫院,依著肖瑜之意,在大成內部選拔人才。穆謙雖不想黎至清太過cao勞,但知他一片丹心,猶豫過后放他入仕。因著黎至清出自晉王府,穆謙需要避嫌,由趙王親自舉薦,算是還了穆謙幫著穆諺爭取康王嗣的人情。如今黎至清出任諫院左司諫一職。 “咳咳——”穆謙聽了黎至清的話一時激動,嗆了,猛咳起來。 黎至清見狀,暗恨自己不該大喘氣逗他,趕忙拍著穆謙的背,為他順氣,然后親自盛了一碗雪梨湯送到他嘴邊。 穆謙就著碗喝了一口,又咳了幾聲才緩過勁來,“折子上寫了啥?”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崩柚燎逡荒槦o辜,“早上殿下兵圍大理寺,下午折子就到了今上的御案上,說你往日在野欺男霸女,而今在朝濫用職權?!?/br> 欺男霸女?從前明明只是逢場作戲,怎的變成欺男霸女了,讓黎至清誤會可怎么辦?穆謙急了,“純屬放屁,本王什么時候欺男霸女了!” 黎至清輕笑,“那是承認濫用職權了?” 穆謙冷哼一聲,“本王新官上任,朝臣皆持觀望態度,若不先把威信立下,日后豈不人人都敢來踩一腳。只是沒想到這點小事就鬧到了今上面前!今上怎么說?” 黎至清當然知道閔州官員的審理,是穆謙用來殺雞儆猴的,照實回答,“今上倒是沒說什么,只問黎某信不信?!?/br> “那你咋說的?” 黎至清眨了眨眼,將之前在御前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又重復了一遍,“黎某說,殿下在北境掌兵,軍紀嚴格,賞罰分明,從未徇私枉法。此番殿下又未曾當著黎某的面兵圍大理寺,黎某自然是不信的?!?/br> 穆謙心中熨帖,又夾了一筷子筍,有滋有味的吃完,才得了便宜賣起乖來,“阿豫身為左司諫,徇私可不好!” 黎至清揚眉,笑意滲進了眸子里,玩笑起來,“既如此,殿下已經承認兵圍朝廷府衙,黎某也算有理有據,明日黎某便上一份奏本,也不辜負殿下對黎某公忠體國的期望?!?/br> 穆謙故作不屑,“要啥有理有據,風聞奏事不是你們諫院的特權么?” “沒了?!崩柚燎搴缺M了瓷盅里的最后一點雪梨湯,慢悠悠道: “當下諫院復立,又有風聞奏事之權,難免被有心之人利用,將肅清吏治之利刃變為黨同伐異之兇器,所以黎某上奏請求廢了該特權。托殿下圣寵優渥的福,今上看不得他剛得寵的兒子受辱,斥責右司諫不加核對,便以道聽途說之語攀誣皇子,順勢準了黎某的奏請?!?/br> 穆謙驚訝地微微張大了嘴邊,半晌沒緩過勁來,“人家都巴不得給自己衙門攬權,怎么到了你這里還往外推呢?” 第121章 初局 “殿下所言甚是有理,這明顯虧本的買賣,黎某怎么能做呢!”黎至清已經吃好了,放下碗筷好暇以整地瞧著穆謙。 黎至清先時只讓黎梨盛了小半碗米,一桌子飯菜也只就著愛吃的蕓豆草草吃了幾口,相較于穆謙動輒一兩碗米,著實是少了些。 穆謙知道黎至清挑嘴,一頓飯只挑喜歡的菜吃,旁的連看都不會看一眼。穆謙覺得不能這么慣著他,直接夾了一筷子自己喜歡的鮮筍放進黎至清的碗里,嘴上嘮叨道: “你怎么跟吃貓食一樣,多吃點,吃飽了才能去把虧本買賣再賺回來?!?/br> 黎至清一般晚飯只吃七八分飽,面對著碗里的鮮筍欲哭無淚,“黎某飯量再怎么小,也比貓兒吃得多些,哪有殿下這么埋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