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第813章 用辦法 盡管有秘密立儲的規定,弘暉對百歲的疼愛卻是絲毫不加掩飾,他公開對內務府和禮部要求用當初康熙朝太子迎娶太子妃的禮儀來辦百歲的婚禮。 內務府無所謂,他們聽皇上的,皇上怎么要求他們怎么做,無非是過程繁瑣了些,但是內務府有錢,只要錢調撥得出來,什么事兒都能辦成了。 禮部就沒那么好說話了。 郡王迎娶福晉用了太子的大禮儀,這是僭越。 禮部尚書也有話說:“如此名不正言不順,怎么向祖宗交代?怎么向子孫交代?怎么向觀禮的使節交代?怎么向百姓們交代?” 弘暉就說:“朕做一個阿瑪,想給兒子cao辦一場熱鬧的婚禮就不行嗎?”交代什么?朕才不用給人交代。 禮部尚書懟回來:“您可不是一位普通的阿瑪,您的兒子也不是一個普通人,您父子兩個一動一靜皆為天下表率,這件事要真這么辦了將來的皇帝效仿怎么辦?將來的儲君臉面又置于何地?這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弘暉在別的事情上從沒有吃過虧,此時更不愿意吃虧。 然而百歲在這件事情上并沒有和弘暉一心,在弘暉提出要為他用太子禮儀的時候百歲就很明確地反對過。 百歲反對的理由就是:不合適! 哪怕是皇帝也要遵循游戲規則,一旦打破規則后患無窮。如果百歲用了太子的禮儀,那么秘密立儲就會威信掃地。雍正留下的這項政治遺產再也沒有人會放在眼里。雍正想避免的奪嫡會再次上演。 所以百歲從一開始就勸弘暉別這么做。 反對弘暉的不僅僅是百歲,還有弘陽和弘杲他們。他們都說沒必要,哪怕疼孩子也不是說非要在他的人生大事上如此出格。 甚至費莫氏也勸,兩口子晚上吹燈之后為了這事兒還爭論了幾句。弘暉生氣,搶了費莫氏的枕頭不給她睡。費莫氏又氣又笑,硬是擠到弘暉枕頭上。 弘暉生氣地說:“你要再這樣朕就冷落你!朕就去稀罕那些小姑娘,才不搭理你呢?!?/br> “您的意思是咱倆只要是一個鼻孔里出,您就不冷落我了,不去稀罕小姑娘了?!?/br> “就是這個道理?!?/br> 費莫氏摟著他說:“你要是這么說,人家小姑娘肯定難受。反正我不難受,可是這件事是兒子娶媳婦兒,他高興才行。我嘴里也講不出什么大道理,也沒想著將來怎么樣,我是瞧著百歲那邊不開心?!?/br> 弘暉沒說話,他折騰這么大還是為了兒子,要是兒子真覺得不高興,那自己不是白折騰了嗎? “你這么一說,倒是敲響了爺的退堂鼓?!?/br> 費莫氏整個人覆在他身上,肌膚緊貼,費莫氏卻說:“這孩子自從回來之后跟我沒有說心里話,我倒是問了,他卻沒說。他想什么我也不知道,你們爺倆好,你回頭問問。孩子大了,想得多了,咱們覺得好的他可能覺得不好了?!?/br> “爺忙,不過再忙也要管他呀!行吧,明天聊聊?!?/br> 弘暉也不是沒隊友,群臣宗親都反對,但是有一個人支持,這人就是鄂爾泰。 鄂爾泰旗幟鮮明地支持這件事,因為百歲的未婚妻就是他孫女。為了這件事張廷玉和鄂爾泰兩人翻臉了。 滿官第一人和漢官第一人鬧掰了! 這一下大家也不管百歲該不該用太子的禮儀娶媳婦,根據出身迅速站兩隊,大家開始撕扯了起來。 所以弘暉一覺醒來發現這朝廷的風向變了。 昨天九成的官員還反對僭越,今天有一半贊成了。本來弘暉還在猶豫要不要借坡下驢跟兒子好好聊一聊,把這件事兒就這么翻過去不提了,看到這場面第一反應是:這一群人不會演給朕看的吧? 稍微詢問就發現原來又是滿漢之爭。 弘暉想不到居然是自己親手把這件事給挑起來了。這個時候頗有一種搬石頭砸腳的感覺,他也不管外邊的事兒,把百歲叫來父子兩個進行一場深入交流。 百歲對這種朝廷紛爭沒當回事,還是那句話,他從小就看到這種場面,再血雨腥風的爭奪在他看來都是和風細雨的小場面。他苦惱的是弘暉在他婚事上的堅持。 百歲也長大了,出門前還在患得患失,覺得額娘更愛弟弟,自己的位置可能要危險了。出門后他就覺得無所謂了,是自己矯情了。世界這么大,比自己不幸的人那么多,而自己也并沒有不幸,還是有很多人愛他的。 他并沒有失去什么,相反他擁有的本來就很多。他還是一個龐大帝國的繼承人,他的人生已經超過很多人了,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當父子兩個劃著小船在湖上說話的時候,百歲用一種冷靜成熟的口氣和弘暉討論自己婚事和朝廷里又一輪紛爭的時候,弘暉頭一次有了“孩子長大了”的念頭。 弘暉躺在小船里,把腳搭在船舷上,問正在劃水的百歲:“這事兒你說怎么辦?” 百歲說:“不搭理他們也不行,不搭理他們,他們自己能鬧出很多幺蛾子來,但是偏幫一方又不行,不如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吧”。 弘暉除了發現兒子長大了之外,又發現自己父子的性格有點不對拍。弘暉的性格雷厲風行,有事必須給辦了,不辦自己心里面不好受,唯一拖著的兩件事就是海棠的陵墓修繕和滿漢之間的官員對立。 給姑媽修墳這件事兒急不得,但是滿漢對立這件事他想辦了,而且他覺得這一次是一個好機會。 “各打五十大板?”弘暉說:“這次你把事情糊弄完了,下一次怎么辦?總有你糊弄不下去的時候?!?/br> 百歲和弘暉的性格不一樣,這取決于兩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 弘暉有一個愛較真的阿瑪,他受到雍正影響很深,還有一個覺得不把事情辦了就睡不著的姑媽。但是百歲的成長環境里面并沒有太多個性鮮明的人,哪怕弘暉有如此個性卻因為經常出門,對他的影響不大,導致他的性子不緊不慢。 百歲面對阿瑪的質問,說道:“阿瑪,朝廷里面的爭斗少不了,他們爭斗的時候多數出于利益。就像這一次,似乎是關于滿漢之爭,究其根本是新舊之爭。不過是用了滿漢之爭的幌子罷了,誰把這件事挑起來的處理了誰也就夠了。兒子的意思,鄂爾泰和張廷玉這個時候處置了不妥當,找幾個蹦跶的歡的處理了就行。明確告訴他們,日后再有挑撥兩族關系的殺無赦?!?/br> “放任不管……”弘暉猶豫,覺得百歲提的這個辦法并不好,他總覺得自己該出面把這件事解決了。 百歲指明:“想管也沒辦法管,有些事情越是擺在明面上,反而越容易發生。不管才是好的解決辦法?!?/br> 弘暉眉頭緊皺。 百歲說:“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弘暉嘆口氣,整個人放松地躺在船里:“還真沒有什么好辦法,這件事張廷玉提了好幾年了,朕一直放著,就是不知道該怎么從根上把這件事給解決了?!?/br> 百歲就說:“你如果沒有好辦法,就先放著吧。至于現在朝廷上面掛著的這陣妖風非常好解決,兒子和鄂爾泰聊一聊,您和張廷玉聊一聊,這件事就能解決了?!?/br> “你我父子同心,這件事兒就這么辦吧?!?/br> 張廷玉那邊倒是好說話,聽說弘暉放棄了給百歲用太子儀仗立即表示自己和鄂爾泰是沒什么矛盾,回頭就能和好。 但是鄂爾泰那邊就不同意,他對百歲的反應很不滿,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卻一個勁兒地埋怨百歲不該和弘暉對著干。 至于和張廷玉的爭執,乃至于各拉一隊人對罵,他的解釋是:“這中間沒有什么私人恩怨,不過是咱們覺得他們閑事管得太多,天家事天子說了算?!?/br> 是不是像他說得這樣,只有他心里知道。 百歲就說:“老大人,您已經位極人臣了,才發跡十幾年怎么就有了這么霸道的做派,早些年您初入中樞,也是謙遜有禮的人物?!?/br> 百歲這話說得重,鄂爾泰一時愕然!因為他想起了明珠和索爾圖的下場。當初這兩位誰不是權傾一方的霸道人物,何曾對人客氣過。 百歲說完就走了,大夏天鄂爾泰出了一身冷汗,隨后就不再提這件事,開始謙遜低調了起來。 這件事看著就翻過去了,張廷玉和鄂爾泰再見面互相打招呼,表現得親密無間,倒霉的是下面的人,很多官員被一擼到底。這讓張廷玉和鄂爾泰的臉色難看了好幾天。 臉色更難看的是永琨,他聽弘旺的意思先按兵不動,觀察一下各陣勢,等到勢力大概明確了再下場,但是兩個人商量的挺好的,那就是隔岸觀火,火中取栗。結果這事情剛開始就結束了,快到讓人來不及反應。 永琨在心里對所謂的朝廷重臣唾棄了一陣子,覺得這些人沒一點堅持! 最后就感慨自己倒霉,怎么想展示一下手段都沒機會! 然而這件事的順利解決并沒有讓弘暉心里面好受。誠然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像百歲說的那樣是利益之爭,但是滿漢之爭的這個慢性病朝廷一直都有。 他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沒辦法去解決滿漢之。每當這種時候,他都盼著海棠回來給他解惑。 第814章 君與臣 被弘暉惦記的海棠如今還在關外,她和瑩瑩安康相聚了十多天,十多天之后她們姑侄兩個就要離開。 在分別的時候,這一對姑侄的表現很不相同。 瑩瑩或許是年紀大了,也或許是閱歷多了,所以在分別的時候表現得很不舍。而安康卻沒有太多不舍的情緒,有的是對她將要任職的期待和向往。 就像海棠前一陣子說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是聚少離多,孩子長大之后有了自己的生活,作為家長或者長輩就要平靜地看著他們越飛越遠。 所以海棠很平靜地送走了她們。 扎拉豐阿舍不得她們,連連嘆息,海棠就勸他:“這有什么可嘆氣的呢?有出息的孩子都會走得遠。而且她們都是去赴任的,算是步步高升,這本來就是大喜事,該高興的?!?/br> 扎拉豐阿又嘆口氣,他這個人對榮華富貴并沒有那么渴望,更喜歡全家團圓,事實上是全家人難以年年團圓,事實就是如此,只能接受了孩子們離開的事實。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關外已經有了一些興旺的氣象,因為考慮到這里有非常好的前景,所以很多京城旗人紛紛提前通過各種關系在這里買房置產,希求分得一杯羹。又因為這里是他們眼里的苦寒之地,所以他們不會親自來這里,而是找了一些代理人或者是派出家中的可靠奴仆來打理產業。而朝廷也在放松進入關外的管制,不少失去土地的百姓或者是想要拼搏一番的人都成群結隊地進入關外。 因此海棠明顯感覺到這里的人口多了起來。有了人口之后一切好辦,各種各樣的初級工業廠房拔地而起,昔日海棠和弘暉規劃的藍圖已經能夠看見雛形了。 在一片好消息里面有一個好消息尤其突出,從京城到盛京的這段鐵路已經修好,所以海棠可以乘坐火車回京城。這條鐵路又導致了人口和貨物流動速度加快,因此吸納了大量的資金涌入關外。 關外這個時候就像沙漠,而大量資金就如清泉,這股清泉流到哪里哪里就是綠洲。這里面以弘陽cao縱的幾處錢莊為首,大量晉商錢莊為輔,使得關外各地在初秋的天氣里顯得熱火朝天。在外人的傳說里,只要去關外就會發財。 當九月關外天氣變冷的時候,海棠回到盛京,站在火車站看到新車站修得富麗堂皇,再想到這段鐵路竣工的時間比原計劃要早了幾個月忍不住高興。因為在一個社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階段,無論是什么樣的工程,總會提前完成,能從一段鐵路上窺見一個社會的活力。 盛京將軍陪同海棠參觀車站,順便給海棠送行。因為海棠要在九月份去木蘭參與行圍,這是弘暉再三再四要求的。 為了送海棠一行人,火車站中的一個候車廳特意清空戒嚴,盛京將軍陪同海棠參觀這個候車廳。 “您看這里真是富麗堂皇,關鍵是還這么寬敞?!?/br> 最近幾年各地車站都很有特色,盛京這里也同樣如此,作為曾經的都城,這里的車站比京城的車站還要高大寬闊,裝飾得更有滿族特色。海棠在整個候車大廳里抬頭向上看,忍不住夸贊了一下:“這真是軒昂壯麗,果然大手筆,花了這么多錢也確實是造得很美觀?!?/br> 盛京將軍表現得意氣風發:“這是咱們龍興之地,而且這里的車站也是皇上特批的,要不然哪處車站敢超過京城,也只有咱們盛京這里不一般,才有如此氣象?!?/br> 不僅是車站,這里的城區也做了規劃,有一筆錢是用來建造城墻的,整個盛京城向外擴展了好幾倍,宗室錢莊是投資盛京城的主要錢莊,緊靠著盛京小皇宮的內城將會搬遷走所有的住戶,給予他們兩倍面積的補償。騰出來的土地,京城各個王府都會在盛京內城復制一座縮小的王府,因為規模不能超過小皇宮。 這種大興土木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磚瓦價格和人工費用飆升,這也就是很多人想方設法來到關外做工的原因,一張能進入關外的通行證現在被炒到了很高的價位。 除了各個王府要在盛京大興土木之外,戶部還撥出一筆款項用來興建學府。大量的學校將會在關外拔地而起,八旗子弟日后若是想更進一步出人頭地必須回關外讀三到五年的書才行。 總之弘暉為了讓旗人回關外想盡了各種辦法進行了各種利誘。就目前而言,效果還很不錯,京城八旗大戶人家去買房置地,而一些相對貧苦的人家已經有不少人準備搬遷回去了。 帶著這些初步成果海棠上了一輛新火車,車子啟動之后二十五阿哥問道:“jiejie不太喜歡盛京的車站嗎?我看您的表情很嫌棄?!?/br> 海棠忍不住說:“唉,好好的車站被他們裝飾得花里胡哨,看著鬧眼睛?!?/br> 二十五阿哥哈哈大笑:“十一哥要是知道您這么評價肯定很傷心?!?/br> 海棠笑著說:“這就是你錯了,你十一哥的品位很不錯的。我告訴你,咱們兄弟姐妹里面品位最高的是四哥,其次就是你十一哥。所以這一次cao刀設計的人必定是九哥,九哥就喜歡這種花里胡哨又顯富貴的裝飾?!?/br> “可是弟弟聽說是十一哥??!” 扎拉豐阿插話:“你十一哥不是這眼光,他喜歡繁復艷麗到極致的顏色花紋,看著挺震撼的,沒那么鬧眼睛。你jiejie還收藏了他設計的東西,在她書房的架子上擺著,回頭你去看?!?/br> 海棠就說:“咱們兄弟姐妹也只有四哥和你十一哥設計的東西有收藏價值,別人設計的也就那樣?!?/br> 雍正和十一兩人的賽道不一樣,雍正就喜歡那種雅致的東西,他設計的東西更多是極簡風,極簡極美!給他代工的一般是造辦處大匠這種頂級高手。十一喜歡的是繁華富麗的色彩和圖案,尤其擅長那種極致色彩碰撞。給他代工的都是民間高人,因為很多圖案用料講究且昂貴,周期特別長,他如果某一年送海棠一套生日賀禮,那么要提前三到五年動工。相同的是兩人設計出來的東西都是收藏級的,海棠喜歡極簡,也喜歡重工,所以書房里面只擺這兩位的設計。 隨著雍正駕崩,雍正的作品已經成了絕唱,十一的設計猶如井噴,所以現在十一的作品已經擠占了雍正作品的位置,在海棠的房里顯得越來越多。 海棠和二十五阿哥聊著這些作品出了盛京,一路穿過山海關,火車進入熱河。 弘陽來接車,熱河的車站也很寬闊,出站之后,車站前面的廣場占地巨大,車隊在這片廣場上像是螞蟻一樣,絲毫不顯眼。 扎拉豐阿忍不住說:“這個地方大,這地方比京城火車站大了很多,比盛京那邊看著也要寬廣一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