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吃過晚飯,扎拉豐阿把兒女轟走,拉著梳頭的海棠說起女兒的婚配來。 海棠就問他:“你是怎么想的?” 關于這件事他還真的想過了,他自信能在這事兒上在海棠面前吹一吹枕頭風。 他就說:“您覺得給女兒招贅如何?” 這一招他熟悉啊,他經歷的就是這一招,然而他卻忽略了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海棠是必須招贅,沒別的路可走,但是瑩瑩沒必要! 換言之,海棠的資源不僅是當年的康熙,甚至是宗室族人和滿朝文武大臣都不愿意他把這一份資源當作嫁妝送給夫家,瑩瑩有什么? 親王的女兒這么多,為什么大家沒有招贅呢? 海棠就說:“你這就是癡人說夢,說得再直白點兒,瑩瑩的兒女何德何能和這些宗室子弟一起做主子?” 海棠接著說:“這只是第一層阻力,還有另外一層阻力,誰家的好孩子愿意入贅?”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贅婿很多時候是吃虧的那個,就是當初海棠和扎拉豐阿成婚的時候,扎拉豐阿其實也有和別人爭寵的心理準備,他那時候真的是有殺心的!他甚至想過如果海棠有多個伴侶,他該怎么扶持自己的兒子殺出血路繼承王府。 也就是海棠對左擁右抱不感興趣,他們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很好,他才變得整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但是他自己一個人幸福不代表所有贅婿的日子都好過。不是萬不得已,家里面的好孩子是不會出去給人家當贅婿的。 也就是說,瑩瑩的丈夫如果是入贅的,本身就有比人家差的地方。 他煩躁起來,問:“您是怎么想的?” 海棠說:“這是我閨女,又不是我養的貓狗,我當初養鹽寶的時候都不逼著它去□□,我不能因為到年齡了就逼著我閨女成親,似乎除了生子之外就沒別的事情可做了。她想成親就成親,她不想,我養她一輩子,如果你我走得早了,讓她哥哥照顧她,晚年有侄兒侄女呢?!?/br> 扎拉豐阿想了想問:“和七公主一樣?” 海棠點頭。 扎拉豐阿說:“七公主那是成親過的,過不下去了才這樣。其實我還有個想法,有點野,您要聽聽嗎?” 海棠把梳子放在了桌上:“野?怎么個野法?” “她如果去父留子也不是不行,宗室不能入籍也沒事兒,讓她的孩子跟著奴才姓,這事兒奴才回去找老二說一聲就夠了。到時候孩子養在咱們這邊,不管是出來做官也好或者是女孩兒出來選秀也罷,有個姓氏要好一些。這是最差的打算,你覺得呢?” 海棠想了想,覺得這人也不知道腦袋里天天想什么。 她就問他:“你真是這么想?” “這是沒法子了,就像您說的,姑娘高興就行。但是吧,她若是看上有婦之夫怎么辦?不如生個孩子日后養老,只是苦了這孩子,少不得日后面對流言蜚語,唉,我這心里很擔憂?!?/br> 海棠覺得他腦子里真的有很多自己不懂的玩意。 海棠起來去書架上拿起今兒閨女給自己的計劃書,跟扎拉豐阿說:“你天天在家閑得沒事兒,以前和那些狐朋狗友們出去玩耍倒也罷了,聽說最近和他們走得也沒那么近了?不如我給你安排一件事?!?/br> “怎么能說狐朋狗友呢?他們雖然有些不靠譜,但是人還是不錯的,奴才雖然嘴上說不和他們來往了,但是都交往這么多年了,豈能是一兩句玩笑話不來往的?也不是不親近,是他們年底都有差事,聚得沒有以前那么密了。您有什么差事安排給奴才?” “你寫個話本子吧,你看人家東游記西游記南游記都有,不如你寫個北游記?” “您這主意不錯,奴才回頭寫了給您看。這主意越想越覺得好,回頭寫完了就當成咱們閨房之樂晚上讀來打發時間。聽剛才您說的那么幾句就知道您讀的話本子不夠多。怎么沒北游記?這本書還有個名字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這四篇游記合稱四游記!”他好奇地看向海棠手里的本子問:“這是您收羅的話本子?” 海棠低頭看看,遞給了扎拉豐阿:“雖然不是話本子,但是寫得和話本子是一樣的,讓人覺得……我不好評價,咱閨女寫的,你看看吧?!?/br> “這是什么?” 他翻開看了幾行,忍不住皺眉,看到要用家里一半的金銀出去開錢莊,整個人都站了起來,因為瑩瑩開錢莊的地點在海外! “這……”扎拉豐阿實在看不下去他閨女在計劃書里面畫的大餅,一般人還真沒辦法把這大餅給吞到嘴里面去。 他著急地問海棠:“這東西您看了嗎?” 海棠說:“我雖然沒看,但是咱閨女今天沒少跟我提這件事兒。我心里面覺得這件事是靠譜的……” 扎拉豐阿的反應很激烈:“您不能慣著她,這事兒不好做,甚至是做不成。想做錢莊生意和官府的關系一定要好,甚至是把利潤要孝敬出去才能免災。她如果在外地做倒也罷了,可是在外洋做這是成不了的。她沒一個幫手,一個人單打獨斗,拿了這么多錢就如小兒持金過鬧市,別人把她吃干抹凈再把骨頭稱斤論兩賣了!這孩子怎么不懂這里面的風險呢!” 扎拉豐阿實在想不到這么聰明可愛的女兒怎么有這么叛逆的想法! 在父母身邊不好嗎? 拿著父母留給她的一半家產下輩子吃喝不愁,甚至還能養幾代人,這樣不好嗎? 海棠沒說話,就如她在廣東的時聽到喬大爺說的那樣,想賺錢,就要拿命去拼,海上討生活海里葬身,這都是命。 感情上海棠不想讓女兒走遠,但是理智上她是支持女兒的。 一旦決定支持她,海棠要為女兒鋪墊好一切,她要先把女兒推上進出口商行一把手的位置,掌握外面的渠道和各種動態。接著讓她出任海軍的官職,這兩步走完可能需要十來年甚至是十數年,這是不能省去的步驟,這是地基,她日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這地基牢不牢固了。 至于將來她的造化,就靠她自己了。 海棠說:“這事兒再說吧,今兒累了,先休息?!?/br> 扎拉豐阿還在喋喋不休:“格格,這事兒不能答應她??!” 海棠在想:造化是個很神奇的字眼,非人力克扭轉?;蛟S在瑩瑩心里,也未曾把兒女私情掛在心上。 第609章 成大事 海棠在家看了瑩瑩的這本計劃書后,和瑩瑩聊了一些細節,讓她重新寫,再去找雍正商量。 瑩瑩三易其稿,寫好了之后找雍正預約。 雍正當初沒當回事,就說:“行啊,暢春園那邊還有幾畝地的紅薯沒扒出來呢,朕明天下午要帶著你兄弟們去扒紅薯,你到時候說吧?!?/br> 瑩瑩鼓著臉嚴肅地說:“舅舅,我這是老成謀國之言!您就該換上吉服聽我講?!?/br> 雍正哈哈笑起來,揉著瑩瑩的腦袋:“是不是老成謀國之言要讓別人評價,怎么能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傳出去人家說你臉皮厚。明兒再說!記得明日穿得破一點啊,別穿好衣服去干活兒?!?/br> 考慮到自己是靠著額娘直達天聽,舅舅不當回事也是正常的,她憋著勁兒要讓舅舅刮目相看,就答應了一聲:“好??!” 第二天去地里面刨紅薯,雍正帶著子侄們先把紅薯藤割斷,把紅薯藤推走后地上都是鼓起來的土堆。 光是割斷紅薯藤這件事讓雍正累得直不起腰來,他一邊嚷嚷著老了干不動了,自己回到躺椅上躺下緩一緩。 瑩瑩看見就立即跑去端茶倒水,獻殷勤說:“舅舅,辛苦了,喝水?!?/br> 雍正接著水杯說:“說吧,朕聽著呢?!?/br> 瑩瑩就坐在小馬扎上在他耳邊講起來。 一開始雍正還笑,慢慢地開始認真聽。 一群人把紅薯藤割完,弘杲和弘晝直接在地頭躺下了。 弘晝說:“本來我昨天拉肚子,還想著能免了今天的差事,可是今兒卻好了,真是……祖宗都不保佑我!” 弘杲忍不住笑起來。 弘暉看著躺在地上的弘晝,聽著他的話哭笑不得:“你快起來,早干完早歇著!你們看著啊,這幾隴地,咱們一人一隴,給皇阿瑪留一隴,這會開始吧?!?/br> 弘晝沒動,他跟起來的弘杲說:“你再躺一會,我看著皇阿瑪和胖瑩瑩說話呢,說不定等會兒咱們干完了還要把皇阿瑪的那份干了?!蹦芏嗵梢粨]而就多偷一會兒懶。 弘杲就說:“這么多活兒都干了,哪里差這一點,你趕緊起來吧?!?/br> 弘晝不起來,看哥哥們都動手了才慢悠悠地爬起來。 他嘟嘟囔囔:“也不知道皇阿瑪他們說什么,我也想去聽?!?/br> 弘歷抬頭看,看到瑩瑩趴在躺椅的扶手上講得眉飛色舞,再看皇阿瑪,臉色很凝重,就說:“我也想去?!?/br> 弘晝立即說:“咱們裝作去喝水,一起去聽吧?” 弘杲就說:“我告訴你們,等會兒皇阿瑪的那份咱們平分,我們不替你們干活?!?/br> 弘晝哭著臉說:“知道啦!”也不提去喝水偷懶的事兒了。弘歷看弘晝不配合,也沒再說,只能低頭刨坑。 這時候年貴妃的兒子?;莺透E娉鰜?,這兩個身體也差,到現在讀書都是一天讀一點,雍正對他們兩個的要求是活著就行、不是睜眼瞎就好,別的真的不要求太多。小哥倆提著花籃拿著小抓鉤,跑到了雍正身邊說幫著撿紅薯。 但是看上去哥倆更像是來玩兒的,雍正就對他們的太監說:“去,找幾個不大的紅薯,好熟的那種,帶著阿哥烤紅薯去?!卑褍蓚€小兒子打發去烤紅薯,雍正就接著聽瑩瑩講。最后雍正說:“你說的是大事,成不成朕要再問問?!?/br> 瑩瑩理解,國之大事不是一拍腦門就決定的,必然是要有縝密的計劃,嚴格的監管,超快的執行能力,還有面對意外時候的補救辦法。 這些絕不是自己三言兩句能解決的。 雍正讓蘇培盛把瑩瑩的計劃書收好,跟他說:“絕密保存,你現在就去,慎重慎重?!?/br> 蘇培盛親自捧著計劃書離開了。 雍正這才去挖紅薯,而瑩瑩則是跑去和兩個表弟一起蹲地頭烤紅薯去了。 晚上天黑的時候才把幾畝地的紅薯收完,雍正還嘮嘮叨叨:“一群懶蛋,要是咱們家真的靠種地過日子,就你們幾個這懶樣早就餓得討飯了?!?/br> 弘晝剛想頂嘴,被弘暉踢了一腳,話到嘴邊咽下去了。 弘歷笑著說:“幸好今年收成不錯,這大紅薯很多?!?/br> 雍正點頭:“今年收成確實好,大紅薯挖起來實在是費勁了些?!?/br> 臉上都是黑灰,吃得跟花貓一樣的福沛聽了這話看了一眼弘歷。 雍正正在分這些紅薯:“把這一堆送去給太后,跟太后說這是朕親手挖的,孝敬她老人家?!?/br> 又把其中一堆給幾個兄弟姐妹分了,剩下的給子侄們一起分了,連沒出現的弘昐和弘昀都有份兒。 晚上雍正熬夜把瑩瑩的這份計劃看了一遍。 瑩瑩寫得很淺顯,對未來的收獲卻是極盡吹捧夸大。他能讀懂,能想象出來日后的盛景,就是不理解,他幾十年的經驗讓他覺得瑩瑩就是在癡人說夢。但是這是meimei看過的,雍正對meimei的手段和眼光還是相信的。 他從來沒懷疑meimei在其中包藏禍心,盡管很多事兒他都覺得匪夷所思,但是最后都辦成了,結果還不錯,就跟去安置棚民一樣,看著朝廷出了很多錢,但是安置這些棚民花的錢更多,經過兩年收稅,花出去的幾百萬又回來了,但是下面的日子好過多了。 雍正其實也存了補償meimei的心思。 他年輕的時候還埋怨過皇父和太子收meimei封地的面目太難看,可是如今再看,他自己也沒好到哪里去,他自己從來不敢在meimei跟前說讓弘陽再做一任西北王,就是他疼愛弘陽也不會這么說。meimei截至現在好幾年都沒去過西北了,上半年西北大旱她都沒親自去,只讓官府出面安撫救災,這么做就是減少她在當地的影響,方便將來官府接收。 越是這樣他越是想補償meimei,既然不能在國內列土封疆,meimei的后人在國外撈點就該支持,損失的又不是國內!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把這計劃書給弘暉看了,把自己的想法也跟弘暉說了。弘暉想了又想,他始終認為進出口商行必須牢牢控制,一旦不能在外面攫取大量的利益,這商行掉頭回來,對國內的小商戶簡直是巨大的打擊。 然而事情隨時都在變,就目前而言,進出口商行還是很有用的,大量的白銀和黃金從外面流入國內,熔化成金磚銀磚放在了國庫里。還能支持水軍的軍費,不會讓水軍拖垮朝廷。 至于瑩瑩的想法,不是不行,他在想的是一旦放出去,將來怎么才能看勢頭不對立即拆分這龐然大物,瑩瑩反抗起來該怎么應對。 事情是在隨時變化的,在變化中尋機會。 弘暉就說:“您既然心里有這想法,不如找可靠的人詢問是否可行,兒子是沒什么意見。外面再怎么花團錦簇,不能惠及國內到底不好,希望meimei能找到令國內受惠的辦法?!?/br> 他的話說的實在是有意思,進出口商行本來就是惠及國內大量人口的一個商行,這么說的意思雍正明白。 “你這話說得對,朕找機會和你姑媽聊聊,你來旁聽?!?/br> 海棠和他們父子以及老六阿哥閉門了半天,最后雍正同意了瑩瑩的計劃,年后讓瑩瑩去坐鎮進出口商行,到時候每半年親自向弘暉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