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你不是見過人家姑娘了嗎?怎么還安排那么多人盯著,人家畢竟是個小姑娘,臉皮薄,你這么盯著不合適?!?/br> 鈕祜祿氏答應了一聲。 皇后說:“你把人都撤回來吧,這宮里住了那么多秀女,你盯那么緊,人家不會說你如何,只會說皇家挑個兒媳婦嚴苛,到最后折的是皇家的顏面?!?/br> 都說到給皇家丟臉了,鈕祜祿氏趕緊站起來,再三保證不會再派人了。 皇后把人打發之后,派人把弘歷叫來。 為了選秀的事兒,弘歷也回了京城,人家富察家的姑娘一天三頓豪華大餐都是他折騰出來的。 皇后的意思還是“過猶不及”,別做得太過火了。 她說得很委婉,就說當初上一輩的福晉們加上他的幾個嫂子,就算是提前知道也要裝不知道,維持著最基本的規矩,大家都是接到了圣旨后才開始把這層身份顯露人前的。 弘歷乖巧地應了一聲,乖乖答應了。 他并非不知道這里面的規矩,而是要露出一副癡情人設,要表現得對未來的妻子在乎,甚至是敬愛。要讓富察家知道自己是個可以照顧他們家女孩的良人。 從皇后這里出來后,他就吩咐:“別弄得那么張揚,讓人少送一些,再讓御膳房那邊用點心,一定要做得可口一些?!?/br> 晚上富察家姑娘的飯菜就從多層飯盒送來的豪華大餐變成了精致美味雙層飯盒送來的可口晚飯。 一群秀女們躲在屋子里看,紛紛議論著這姑娘的飯盒變化。 富察家的姑娘對各種目光和議論很淡定,甚至晚飯后出來在院子里遛彎對議論她的人笑臉相迎,說話很和氣。 英兒從外面回來后就看到一群人圍著這位富察家的姑娘一起說話,她從游廊走過去,避開這些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剛坐下沒多久,外面就有人問:“富察姑娘,能進來嗎?” 英兒沒想到這是叫她的,也沒回應,門口又問:“富察姑娘,您有空嗎?” 英兒這才反應過來:“哦,我也姓富察??!” 她這才站起來開了門,看到剛才被人包圍的富察家姑娘,笑著說:“快請進?!?/br> 兩人小時候見過,小時候英兒隨著父母從蘇州回來,跟著阿瑪去過富察家,見過這位姑娘,那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再說女大十八變,小的時候大家還能說笑幾句?,F在本就不認識,中間也沒有來往,所以也說不上是朋友,因此見面客客氣氣。 富察家的姑娘說:“我吃完飯有些無聊,想來找您說說話,您這時候方便嗎?” “樂意之至,我也沒什么事兒,一起聊聊反而能打發時間?!?/br> 富察家的姑娘就說:“您小時候是在蘇州長大的,想來應該是逛過蘇杭,人家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景色?” 與人相交最忌諱交淺言深,聊些風花雪月反倒是好事,英兒立即把小時候跟著阿瑪見過的景色講給她聽。 第二天她又來找英兒說話,這次兩人談論的是詩詞,英兒肚子里的墨水比她好多表親都多,兩人聊得很愉快。 富察家的姑娘就說:“您是個豁達的人?!?/br> 英兒沒覺得自己豁達,對這評價覺得有些意外。最后想了想,覺得應該是自己小的時候并沒有困在閨閣之中,也是跟著父母出去見過很多大場面有關。不提回京城過年和給外祖父祝壽,但說小時候跟著阿瑪走遍了蘇州也是她一輩子無法舍棄的財富。 “小時候就該帶著女孩出來見見世面?!币炼剂⒏S阿說:“我倒是想把我們家孩子帶出來,可是我媳婦兒嫌我不靠譜,我額娘又覺得不可太出格,我本來想偷偷地帶出來,但是到門口的時候被下面的奴才告秘反而被家里人埋怨了一通?!?/br> 伊都立把雞骨頭咬得嘎吱響,吃的時候還在說:“現在那些老夫子們尤其可惡,可偏偏咱們滿人有很多開始學漢人的那一套,講究什么家風門楣,太惡心了。前不久十三爺家的世子病了你知道嗎?” 扎拉豐阿點頭:“知道,我和我們家格格剛回來,聽說孩子不行了,皇上都去安佑宮念經祈福,我和格格帶著兒子急的家都沒回去,直接去了十三爺家。 十三爺哭著出來接格格,說這孩子保不住了。他哭得都走不動路,是弘陽背著他回去的。弘暾世子那會十分兇險,去的時候那孩子命懸一線,氣若游絲,我們格格和他們家福晉守了半夜,第二天聽說有好轉,沒幾天就能出來赴宴了,我還和我們家格格說這好的也太快了?!?/br> “是挺快的,看著好轉了,聽我媳婦說還虛著呢。接著剛才的說,就是你們回來前兩天,太醫說不行了,讓準備東西吧,好歹沖一沖。王府不是沒法子嗎,就讓人把棺材白布這些給準備了,你猜怎么著,馬齊的孫女要來給世子穿孝,還要住進來侍奉十三爺和福晉,是一輩子侍奉,不是就這幾年?!?/br> 扎拉豐阿問:“這不是沒成親嗎?” “那不是圣旨昭告天下他們兩個人成未婚夫婦了嗎!十三爺說世子都這樣了,要是沒了也是世子命該如此,兩人沒成親,就是沒夫妻緣分,讓這姑娘另嫁他人,不必給他穿孝,也不必來侍奉。就不讓她進門,這姑娘在大門外跪了一下午,非要給世子戴孝不可?!?/br> 扎拉豐阿嘆口氣,問道:“馬齊家沒來人?姑娘都跑出來跪了半天了,他們家的人該早得到消息了。要是擔心十三爺怪罪,想看一下十三爺的態度,十三爺的態度都夠明顯了,這時候就該把自家閨女拉回去?!?/br> “還拉回去!哎喲,我就說如今咱們滿人大部分都沒了關外的習俗了,就馬齊這地位這身份,他們家不僅沒把孩子帶走,第二天孩子又來了,還帶著刀,要斷指明誓!” “啥?”扎拉豐阿驚呆了! 伊都立接著說:“她小姑娘要砍自己的手指,王府的人攔著不讓砍,但是這姑娘就是要動手,最后把指頭給砍傷了。十三爺很生氣,讓人把這姑娘送富察家去了。你說說這不是跟著漢人學壞了嗎?早先在關外的時候咱們哪里講究這個,寡婦再嫁就是常態,現在反而講究起貞潔了?!?/br> 扎拉豐阿被沖擊得說不出來,他想了想說:“我是絕不會讓我們家瑩瑩做這種事兒的,她就算是帶回來個洋人我也認了,我還勸著我們格格一起認,絕不會講究什么家風門楣,這玩意有用嗎?” 伊都立說:“若不是富察家慫恿這姑娘會干出這種事兒嗎?也可能有這想法,但是你想想,提把刀來自戕,這……她一個錦衣玉食的女孩有這勇氣嗎?” 扎拉豐阿心有余悸,看看旁邊坐著專心啃rou的安康,趕緊把孫女抱在懷里摟著。安康是他孫女,他都沒法想象日后安康受到傷害了自己多難受,更是不會起心思默許縱容或者是慫恿她為了家風門楣傷害自己。 伊都立對這些人罵罵咧咧,從京城的官員罵到了讀書人,還罵他們荼毒經典,說:“這些人連小說都不放過,狗尾續貂,居然給西游記添一筆,就是唐三藏他娘從賊后全家團聚自盡,被救下后又自盡,你說這群人怎么自己不去自盡!” 本來是高高興興出門吃烤雞,結果扎拉豐阿抱著吃得一臉油的孫女罵罵咧咧回了家。 海棠就問:“這是怎么了?” 安康在瑪法的懷里說:“好吃!” 旁邊跟著的太監趕緊說:“主子,大格格今日吃得有點多,八成會積食?!?/br> 海棠立即叫人來給安康喂消食丸,又讓人給小孩子推拿,忙活完才注意到扎拉豐阿。 她問:“你剛才是不是下車的是罵罵咧咧?和伊都立反目成仇了?” “沒有,”這時候的扎拉豐阿冷靜下來,覺得自己受到了朋友的影響,畢竟伊都立這家伙最近懷才不遇,常懷怨憤。但是這家伙說的這幾件事都是實事,而且也太氣人了。 他不愿意讓海棠也跟著生氣,就說:“跟他抱怨了幾句,這話還是不讓您聽了,您聽了之后心情不好,我們家格格是做大事的,日常是該冷靜的?!?/br> 海棠沒當回事兒,因為伊都立和扎拉豐阿兩人也沒什么正經事,伊都立在她的印象里都不是正經人。 扎拉豐阿此時轉了話題,問海棠:“您今兒請誰了?” “哦,請了十一弟妹和桂枝meimei,又請了一些婦人,打算開一家鋪子,賣些小物件,也能接一些定制衣服的活兒?!?/br> “哦,聽著不甚要緊?!?/br> “嗯,如今不算要緊,畢竟很少有人出來買成衣。這家店做起來后,給京城一些婦女找一份活兒干,順便賣一些成衣鞋履和包袋?!?/br> 扎拉豐阿就問:“她們有生意嗎?”這年頭大家都是自己買布回去做,誰會愿意買這些。 有這問題的還有舒祿克,他聽著不靠譜,但是想到勇憲親王的手段,就覺得自己沒一雙慧眼看不透玄機。 桂枝說:“怎么沒生意,jiejie現在給了生意,那個學堂,就是在馬鞍山上的書院不是快修好了嗎?給這些孩子的被褥枕頭衣服要提前備好,這是一樁生意。還有就是碼頭的力工,他們的衣服不耐磨,但是又不是有錢經常換衣服的人,給他們的衣服jiejie一口氣訂下了十萬件,你算算這一件多少利潤?” 舒祿克就說:“既然有生意,怎么做出來?十萬人的衣服要做到什么時候去?” “我一開始也犯愁,但是有一種新機器,做得可快了?!?/br> 舒祿克想象不出來,十萬件,這是多龐大的一個數目??!有十萬個力工嗎?這十萬件需要成千上萬的繡娘來制作,有一萬個繡娘嗎? 他怎么想都想不通。 園子里的烏雅氏也在納悶:“行不行???我聽了這數量覺得心驚rou跳?!?/br> 烏雅氏說完拉著桂枝的手說:“我活了這么久,這一輩子也算是快到頭了,我這一輩子跟著你老子和你哥哥享福了,該吃的吃了,該見的見了。好多事兒都已經寵辱不驚,但是到現在都不知道你姐那腦袋瓜子是怎么長的。按道理來說,她出面做的事兒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我想著這事兒怎么這么不靠譜呢” 說到這里,她接著說:“前兩天你jiejie讓人把內務府的那一堆布料給拉走了,內務府有人沒差事,你jiejie就讓這些人把布料展開把上面有蟲眼的地方給剪掉。又送去煮了煮,現在在外面晾著呢?” “晾哪兒了?” “城外??!這些東西掛到宮里不成體統,放在城里只會讓人家當景看?!?/br> 烏雅氏心里面很糾結,按道理來說,女兒干過很多大事,不是那好大喜功的人,也不是那喜歡大場面的人。但是這十萬件衣服真的是把所有人都給驚著了。 雍正特意把海棠叫來問有必要制造這十萬件的衣服嗎?這衣服做下來要花多少錢? 摳門的雍正想到花錢之后瞬間覺得呼吸不暢。在他看來,這錢沒必要花,如果真的想改善那些民夫的生活不如把布料發下去。 海棠特意來園子里解開他的疑惑:“有的時候有些錢是必須花的,我來給四哥算算這里面的賬。這十萬件衣服做了,不只是收獲碼頭民夫們一聲感激,最要緊的是訓練出一批手藝好的女工。這些女工對于機器的升級迭代和拉升紡織行業的貢獻非常大。紡織行業不僅僅是織布,制衣很關鍵,因此這些女工和制造衣服的女工一樣重要?!?/br> 這些女工不僅僅是做衣服,也可以做其他的,比如窗簾桌布。做得好了成本壓下來,可以對外出口,也可以對內拉升消費,關鍵是能刺激產出。 所以這十萬件衣服就是學費,是必須走的一步,民間的商人因為成本和收益是決計不會冒這么大的風險,這個時候就需要官僚資本介入。 重要的是這個行業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能解決一些人的生計問題。讓困于家庭的女人出來做工,這是很難走的一步,也是必須走的一步。 雍正對女人出來做工無感,但是對解決一些人的生計是很看重的。 京城作為一個大城市,這里面無業的人很多,海棠小時候出去還被地頭蛇訛過呢,所以給這些人找活兒干,只要有錢拿,這些人都會老老實實地去做工。 他就說:“你的辦法也有一些道理,但是這錢也不能全讓進出口商行出了,朕從國庫調撥一些。先試試再說?!?/br> 能讓他從國庫里面調撥一些銀子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雍正也有想法,這個行業里需要的人多,制作成衣的女工人越多,前期meimei賠的也就越多。然而這還是國事,把其中十分之一的花費讓國庫承擔了就行。 這話說出去后他立即把弘暉找來,給兒子講了不少怎么花錢的前提。 也就是說他杜絕以后的皇帝隨便花錢的行為,想要滿足其中一項才可以花錢。然而這些話在弘暉聽來覺得太死板僵硬了。 難道將來要出現新的問題后,可不可以花錢還要再討論一下嗎?一群人在大殿上,一方搬出祖宗規矩,另外一方又要擺事實講道理,扯上三天三夜都扯不出一個結果。 這也太守舊了。 弘暉忍了又忍,覺得皇父固然有其可敬的一面,也有其值得反思的一面。人世間的事情哪里是一成不變?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秦始皇還想要秦朝的江山萬萬年,可最終卻是二世而亡,人的意志并不能控制事情的走向。所以此刻弘暉表面上聽得很認真,但是他絕不會把這樣的道理這樣的花錢前提講給子孫聽。 什么祖宗規矩,這些東西已經陳腐不堪,跟不上時間了。祖宗制定規矩的那一刻或許是好心好意,但是祖宗哪能料到日后的事情?就好比當初世祖章皇帝需要用聯姻來籠絡北方的權貴,然而此時此刻在弘暉看來已經沒必要再維持聯姻,有火炮和利益,他們自然會歸順。 弘暉的理念日漸成熟,和皇父對天下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根本區別。只是考慮到前面有無數儲君倒霉的例子在,他盡量少說話多做事,在大權到手之前權且忍耐。 忍耐也是人生路上的修行。 所以弘暉知道怎么討好皇父開心,不僅僅是要對他表達出孺慕之情,還要把自己變成他心目中完美的儲君。這個儲君要少說話多干活,要懂得謙遜,要知道民眾勞苦。如果能在生活上儉樸一些那就更好了。 這些弘暉都能做到,甚至他對物欲也沒什么執著的,能和皇父一樣簡樸。 雍正教育兒子的過程很滿意,兒子不單單是乖巧聽話,他還有自己的主見,也會在某些事情上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盡管稚嫩,然而這個年紀提出這樣的看法已經很難得了。 總之父子兩個相處得很愉快。 說完公事,雍正開始說起私事來。 他捧著杯子說:“朕有件事要和你說一下?!?/br> 看到他態度慎重,弘暉不由自主地端正了自己的坐姿后問:“是什么事兒?” “不是朝廷里的大事兒,是一些小事兒?!庇赫驯臃畔?,說道:“朕想養狗了?!?/br> “哦!”弘暉沒說話,畢竟二哈都去世好幾年了,而皇父是真心愛狗。 他說:“這真是小事,嗯,您挑好了嗎?” “沒呢,這事兒朕還沒辦,和你商量下?!?/br> 弘暉一方面想著:這有什么好商量的,你想挑就挑。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想起了二哈,然后在腦子里面冒出一個很荒謬的感覺。 就好像皇阿瑪要再婚,詢問自己能不能接受后娘一樣! 弘暉趕緊把這種近乎荒唐的念頭從腦袋里拋出去,可是他也沒辦法說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