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海棠吃得很香,十二阿哥一邊吃一邊稟告:“下個月就要移送梓宮,明年送葬,如今來往京城和遵化皇陵的人多,一些地方要修路,jiejie說沿途人家和佃戶要多賞賜,明年送葬也照此辦理?!?/br> 海棠說:“嗯,這事兒一些官員說要免除當地的稅負,我覺得不行。收稅這種大事兒要慎重,不能因為咱們家辦事就免除一縣的賦稅,如果真的免了,沒被踩壞莊稼的人受益,被踩了莊稼的人賦稅沒了不假,莊稼也沒了,看著人家高興自家沒吃的,這樣不妥?!?/br> 雍正說:“這樣安排很妥當,讓內務府出銀子,務必給到百姓手里,再有,吩咐下去,八旗長官不許打罵兵丁?!?/br> 這時候弘暉來了,看他們在吃飯,趕緊把周圍收拾了一下。雍正說:“這里是乾清宮,是汗阿瑪住的地方,朕不打算住這里,在月華門那邊找一處地方住下就行?!?/br> 弘陽問:“可是那邊沒這邊寬敞??!” 雍正說:“住在這里的時候不多,不過是辦事兒的時候回來住幾日,朕打算日后住在圓明園了。等安排好了這些妃母們,朕打通圓明園和暢春園,就這么住著吧?!?/br> 暢春園就是一處使用了很多年的離宮,有專門議政的地方,而且比宮里住著舒服,因此他想著能省就省,打通兩處院子,在暢春園辦公,在圓明園過日子,挺好的。 這邊大家吃了飯,雍正把弘陽碗里的剩飯倒在自己的碗里混著菜湯一起吃了,蘇培盛帶著人來收拾干凈??滴醯纳磉叺娜?,梁九功去守皇陵,魏珠則是留在內務府訓練小太監。暗處的太監在康熙駕崩后已經來拜見,包括神武門的侍衛,海棠也向雍正報備過了,這幾日算是度過了最初的混亂,一切都走上了正軌。 此時弘暉過來跟他們說話:“剛才永謙兄弟來說,說八叔那里……” 雍正擺擺手,直接打斷了他:“朕知道了,不過是疥癬之患,雖然不嚴重,就是耗費精力,朕一個人處理就行了,你們不必管了,也不用聽這些事兒,特別是你們小孩子,聽多了不好,將來容易小家子氣?!?/br> 他又跟海棠說:“弘陽年紀不小了,先讓弘陽跟著朕當幾年差,到時候朕再對他委以重任?!?/br> 海棠點頭,她帶著兒子和十二阿哥一起出來,坐車從宮里離開。 海棠回到王府,瑩瑩出來接著他們,陪著海棠回后院說話。 如今寒冬臘月,從御前侍衛調職到宗人府的扎拉豐阿也是剛回來沒多久,一家四口在上房烤火。 瑩瑩就說起了宮里的事兒,四福晉自然成了皇后,然而坤寧宮很久不住人,現在也沒修繕,所以此時在寧壽宮暫時住著,等坤寧宮修好了再挪進去。 今兒瑩瑩要說的是對秀楠的安排,在弘暉他們兄弟都沒有得到爵位的時候,雍正先冊封了秀楠為固倫公主,已經對喀爾喀部的智勇親王表示要結為親家,把秀楠許給智勇親王的兒子多爾濟塞布騰。 海棠知道這是讓秀楠去接四公主的班兒,四公主總有老的那一天,四公主老去后,秀楠就接著做喀爾喀部實際上的王,這對控制外藩蒙古有很大作用。很難說這婚事的好壞,海棠心里不作評價。 進入十二月,大行皇帝出殯。 皇太后烏雅氏帶著人先去壽皇殿等待,康熙的棺木要壽皇殿放一段時間,明年十月下葬。 壽皇殿在景山附近,是皇家禁苑,明朝時候這里叫做萬歲山,崇禎就吊死在這里。如今這里的作用就是暫時存放大行皇帝的棺木。 上午移送大行皇帝的梓宮,雍正先去靈前祭奠,扶著梓宮哀哭不止,被大臣把人拉開后,侍衛們送靈駕從景運門而出,此時升大輿,鹵簿全設送行。內大臣侍衛俱在乾清門外分翼跪列,總理事務王大臣、內務府、禮部、工部大臣等俱在兩旁敬謹護侍。其余王以下、公以上、文武滿漢大臣等俱分翼齊集。候梓宮至,跪迎畢,號哭隨行,聲震衢路。 梓宮入殿門,皇太后率同太妃,皇后妃嬪等于殿內跪迎,隨安奉梓宮畢,再次祭奠。 等梓宮安放后,大行皇帝的諸子痛哭,這里面哭得最傷心的就是雍正,被眾大臣勸住,他在壽皇宮表示要為皇父守孝二年。 他倒不是為了彰顯自己是個孝子才在人前說這個的。他擔心留大行皇帝一人在此孤單,每二天來祭祀一次,每次都陪著梓宮說半天話。 從壽皇殿回去后,大行皇帝的遺物已經整理完畢??滴醍斄肆昊实?,收藏的東西不計其數,雍正打算把這些和兄弟姐妹分了。 康熙的衣服,繡有龍紋的衣服都是要隨葬的,只有皇帝能用的東西都送到景陵一起葬了,康熙的常服兄弟們分了。一些收藏除了康熙說過要帶走的和他喜歡的、常用的都送到景陵外,剩余的兄弟姐妹們平分,若是不能均分的,多出來的給年幼的弟弟們。其余家具一起焚燒,算是讓康熙一起帶走。 把遺物分完,雍正就開始安排兄弟們了。 二阿哥、五阿哥、七阿哥的差事不變,因為都是親王了,封賞的都是一些錢財。 大阿哥處,讓他兒子前去問安,日常侍奉照顧。廢太子被封為理親王,年后挪到鄭家莊由弘皙侍奉。 九阿哥和十阿哥因為矜矜業業為國奔波,雙雙封為親王。十一阿哥因為督促造辦處有功,十二阿哥因為辦理皇父葬禮大事,雙雙封為郡王。十二直接升格為親王,和六阿哥海棠一起成為總理王大臣,一起參贊政務。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皆是貝勒,剩下的弟弟等十八歲再封賞。 九阿哥十阿哥在理藩院當差,十二阿哥和十六阿哥在內務府當差,十五十七進入六部衙門,先輪班,日后再考慮安排在何處當差。 這邊兄弟們封賞了一圈,只有八阿哥被放在一邊,雍正似乎是忘了他,把兄弟們封賞完了之后就散了,開始各忙各的。 這是真的忙,雍正要對六部官員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這里面最需要調整的就是吏部。 他吩咐一聲,海棠和十二阿哥就忙得腳不沾地,十二阿哥把海棠列舉的名單和個人履歷送給雍正。 雍正沒時間看,因為各種祭祀禮儀和瑣事把他的時間占滿了。在此期間,他還要隔一天去一次壽皇殿。后宮里面的事兒也很多,年氏的孩子一直在病,哭哭啼啼淚就沒干過。李氏想給兒子選豪門出身的側福晉,她覺得這二個兒媳婦的身份低了?;屎笠埠苊?,除了照顧孫子孫女孝順太后外,這宮里的太妃們太多了,頭疼腦熱她都要知道,誰有個二長兩短都要問清楚,這皇后當了一個月當的筋疲力盡。 先帝駕崩一個月后夫妻兩個才聚首說話。雍正還是為了看孫子才擠出時間來皇后跟前一趟。 兩人把家里的瑣事說了一遍,都是一副疲憊的模樣。 然后雍正在各種cao勞中還是聽到了關于自己的流言蜚語。 外面說他趁著皇父去世霸占了庶母。 雍正聽到了這個傳聞是真生氣了,氣得血沖腦門。 這流言蜚語傳的還很廣,特別是被貶官或是罷官革職的人傳得更賣力,還繪聲繪色地編纂了某個年輕貴人,這貴人是個漢女,長的傾國傾城。大行皇帝去世后,這美人出來哭靈被新君看上直接霸占了。 總之一句話,皇帝這是豬狗不如??! 這流言蜚語傳開后,坐不住的是滿臣,反而漢臣很冷靜。漢臣想著:你們以前不是奉行收繼婚嗎?新汗把老汗王的女人接收了不是傳統嗎? 然而實際上進關后滿人已經摒棄了所謂的傳統,甚至對滿文都不學了,他們嘴上嚷嚷著自己是滿人,但是行為舉止比漢人都漢人。除了這些滿人,草原上的權貴也開始接受漢人的倫理道德,他們對漢人的君臣綱常學得認認真真。因此坐不住的是滿人,都紛紛指著雍正:你怎么能這樣! 雍正知道老八這兄弟無恥,沒想到能無恥到這地步! 大行皇帝去世到現在,他作為皇帝去任何地方身邊都跟了一群人,他都沒獨處的時候,晚上是睡在皇父的梓宮旁邊,他怎么可能有時間去做這種豬狗不如的事兒!有這種時間還不如去多看兩份折子呢! 可是歷來這種香艷的故事被傳得最快,最難以辟謠。 還沒法辟謠! 這種事兒只能是越描越黑! 雍正就直接把八阿哥外祖家以貪墨內務府銀子的名義發配了,同時快速清退八阿哥在吏部的勢力。 然而八阿哥也沒坐以待斃,在新年大朝會的時候莊親王博果鐸的侄兒明赫、福蒼、球琳、塔扎普四人一起請雍正允許議政王大臣改任總理王大臣。 換個名頭很簡單,但是換了名頭之后是不是要和總理王一樣處理大事呢? 雍正斷然拒絕。 保泰出來要求廢除總理王大臣和南書房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是在關外時候設立的,是祖宗家法。而南書房大臣大部分是漢人,總理王大臣是先帝生病后臨時設置的職位,先帝去后這個職位也該裁撤。 宗室們在這些人的帶領下瞬間群情激奮,指著雍正不遵守祖宗家法,而大臣們站在一邊沉默不語。 雍正這脾氣就是遇強則強,他當時就在太和殿和這些人吵了起來,中間幾位鐵帽子王兩邊拉架,可是沒一點用,雙方都不退。雍正自己一個人和一群人斗得旗鼓相當,而且是越斗越勇,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讓蒙古王公和滿朝大臣以及各個附屬國的使者看了一場免費的大戲。 散了之后雍正在慈寧宮里還在說:“朕不怕丟人,朕坦坦蕩蕩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就他見不得人,每一次都不敢出來當面鑼對面鼓的和人干一架,就會躲躲藏藏,就他豬狗不如!” 太后也麻爪了:皇帝是完全沒覺得和人在太和殿對吵丟份,這該怎么辦? 桂枝和海棠對視一眼,都很無語。 雍正噸噸噸灌了一杯茶后,瞬間覺得神清氣爽,半個月前的受的氣發出來了。這時候恨不得再出去和老八大戰二百回合,整個人跟打了雞血一樣,覺得十分暢快。 趁著這會心情好還有精力,他和太后說了幾句,抱著孫子百歲親了一口,又抱了抱年貴妃生的小兒子,然后一擼袖子帶著二哈去養心殿。 太后問:“你去干嗎?” 他說:“朕再去看會折子!”高高興興地出門了。 他對工作的熱情讓海棠自愧不如??!海棠一直覺得自己是卷王,可是卷王也有段位的,她這種遇到她四哥,是假卷王遇到了真卷王,她四哥是卷王之王。 桂枝跟太后說:“皇兄可高興了!”他大概是熱愛這種和人掐架的生活吧。 太后也挺無語的,出去的老四和坐著海棠都是勤快人。而老六和桂枝則是一對懶蛋。老六雖然也是總理王大臣,他這人是天天劃水摸魚,都沒去上過班。 此時太后眼里的勤快人海棠想休息,但是十二這個很多年沒上過班,一上班發現自己也愛上班的弟弟招呼海棠:“九jiejie,你不是說要查各地的錢糧虧嗎?走??!和四哥商量去啊?!?/br> 海棠:…… 行吧,坐著也挺沒意思的,不如去干活。 他們都去了,弘暉扯著弘陽弘杲也去了。 大年初一別人都在歡聚,這幾人在干活。然而十二阿哥身體虛,他干一會歇一會,海棠和雍正都是打了雞血一樣干得很起勁。 雍正就說:“汗阿瑪在的時候,對大臣向來示之以寬,各地錢糧都有虧空,查出來之后讓他們二年內補上虧空,否則嚴加治罪?!?/br> 隨著他的口述,弘陽立即寫了文稿,雍正看后很滿意,讓謄寫出來用印后傳諭各省督撫。 一時間隨著這份諭旨的發布,各地馬上就會雞飛狗跳。李煦這個八阿哥的鐵桿就要倒大霉了。四阿哥也不是針對他,因為全國各地都有錢糧虧空,吏治問題刻不容緩,到了必須馬上處理的地步。 大年初一,雍正在這篇諭旨上蓋印,昭示著新的一年將要在抄家和追債中度過。 海棠這才覺得這是新年新氣象??! 第515章 很離譜 大過年正月初一,雍正連發十一道旨意,發給總督、巡撫、督學、提督、總兵、布政司、按察司、道員、副將、參將、游擊、知州、知縣等官員,從文到武從上到下,地方官員每一層都通知到了。 寬松了很多年的吏治要被整頓了!這大概就是新皇帝上任三把火吧。 這一命令沒經過南書房和各個衙門直接下發給各地的官府,引得京城里面的官員議論紛紛,都知道新帝的殺威棒要打下來了,因此都開始找門路,正好是新年,于是以拜年為名,各種找門路的齊齊出動,因老皇帝駕崩而禁止筵席婚嫁等命令弄的冷清的京城瞬間熱鬧了起來。 次日是出家女走親戚的日子,因為烏雅氏成為太后,先帝的公主們一起來拜見,拜見她之后再去各自生母跟前請安,宮中禁止排宴,因此今兒也沒什么好吃的。盡管如此,皇家絕對是最顯赫的親眷,因此各位公主連同雍正和齊妃李氏的女兒也來走親戚。 榮太妃的女兒榮憲公主就在眾人跟前說:“咱們皇上也忒急了些,這大年初一都不歇著,這真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晚一會都覺得虧了?!?/br> 滿屋子都震驚了,連桂枝都被她這話震得目瞪口呆。敢公開說這話,好膽! 榮太妃立即罵她:“喝了兩杯酒就發酒瘋,再說我大耳刮子抽你!”這死丫頭是給家里招禍的??!這是你該說的嗎? 太后斜著看了榮憲公主一眼,跟榮太妃說:“既然喝醉了,大過年的少罵幾句,帶回去醒酒吧?!?/br> 榮太妃立即拉著榮憲公主走了。 慈寧宮后面有很多小院子,這些先帝的女眷都在這里住著。榮太妃回到屋子里就開始掉眼淚,跟這不省心的閨女說:“你這是要氣死我??!” 榮憲公主反而不在乎:“不過是諷刺了兩句,他要把我殺了不成?您和弟弟都是軟慣了,我聽說老四把陳夢雷給處置了?就是因為你們軟,才讓這種心腹落了這個下場?!?/br> 雍正處理陳夢雷是因為三阿哥不死心,私下里小動作不斷,而陳夢雷沒少給他出主意。 如果說八阿哥鼓動百官宗室和雍正對抗,三阿哥則是鼓動讀書人牽扯到另外一個謠言,那就是先帝康熙是被新君雍正毒死的!因為先帝是暴斃! 這個謠言不是一家版本,各處都有潤色修改,因此和上一個霸占庶母的版本比起來,毒死先帝的謠言顯得更加真實。因為邏輯清晰,人物齊備,故事跌宕起伏,因此傳播的比哪點男女之事更快。 康熙在去世前都一直在見大臣,比起前一年他重病,去世當年身體還不錯,在十一月初都表現得很好,唯獨去世前幾日,身體狀態急轉直下,死亡速度之快很多人都沒來得及反應人就沒了。 因為他去世前見得最多的就是四阿哥,因此下毒這類謠言很多人都信,這個謠言結合著前面霸占庶母的傳聞結合在一起,成了雍正勾結妃子下毒害死了先帝的全新版本,這里面甚至連和他勾結在一起的妃子都有了對應的名姓,就是康熙晚年寵愛的和妃瓜爾佳氏,謠言里說雍正把毒給了瓜爾佳氏,瓜爾佳氏下在參湯里喂給了康熙。 先不說康熙病重全是太監在侍奉,也不說瓜爾佳氏怎么突然比宜妃要受寵能貼身侍奉,就說這個謠言的邏輯就是瓜爾佳氏沒下毒怎么就被封為皇考和貴妃? 要知道惠妃榮妃和宜妃這些老娘娘們都只是太妃。這幾位太妃誰沒養過兒子?瓜爾佳氏生過一個女兒夭折了,壓根沒孩子。論資歷比不過這些老娘娘們,論子嗣,她膝下荒涼,她憑什么被尊為皇考和貴妃? 于是外面把瓜爾佳氏的年齡和雍正的比對了一下,什么選秀前兩人關系好,結果老爺子看上了瓜爾佳氏,兩人天各一方,眼下又從敘前緣的謠言就顯得有理有據。 這謠言冒出來后,雍正立即以“不思改過,招搖無忌,不法甚多”的名義將陳夢雷父子發配到黑龍江,這時候陳夢雷已經七十二歲了。雍正知道只要打擊了陳夢雷,三阿哥這位老哥哥不足為慮,發配了陳夢雷同時處理陳夢雷在京城的弟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