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海棠哼了一聲! 這時候外邊有人來了,小李子進來說:“主子,慎刑司的人來了!” 說完之后看了看趙有錢,心想這大兄弟完了,別以為格格打了他這事兒就算完了,回去之后娘娘也不會饒了他。 趙有錢也知道自己這下犯了大忌諱。趕快辯解:“奴才見各位爺們兒都收了禮,想著沒什么大礙。就算是收了他們的禮,不給他們辦事兒又能怎么樣,這些人難道敢上門說理嗎?格格,奴才再也不敢了!” 海棠看了看十四,十四就是要借jiejie的手嚇唬嚇唬這太監,有時候年紀小,身邊的人在無形之中就會對他陽奉陰違。他要讓這些人知道,能罩著他們的也只有自己,往后必定會對自己俯首帖耳。 十四對著趙有錢哼了一聲:“爺最煩有些人打著為爺好為爺著想的旗號替爺拿主意,念在你這是初犯,就不重罰你了,出去領五棍,就說你打碎了東西賞你的,再有下回,爺也保不住你了,直接把你交給慎刑司拉倒?!?/br> 趙有錢趕緊謝恩,海棠就把十四身邊其他人叫了過來,正詢問送禮的事兒呢,十三過來了。 十三坐下乖巧地說:“弟弟到jiejie這里躲一躲,這幾日有不少人在弟弟耳邊嗡嗡亂說,可煩人了?!?/br> 十三阿哥名義上是德妃的養子,此刻都已經坐到面前了,海棠自然要罩著這弟弟。 “行了,這事我知道了,你們年紀小,不知道人心險惡,外邊的人哪有什么敬畏之心,不給他們點兒苦頭他們是不會老實的。都出去吧,這事兒我替你們辦了?!?/br> 十三沒動,十四撒嬌:“jiejie帶著我們唄,我們也要學一招?!?/br> 海棠哭笑不得,就跟身邊的小李子說:“我記得揚州這邊最多的是鹽商,這回送禮游說鹽商就是主力。叫花善跟那個去曹寅曹大人跟前請安的董姓鹽商說,把……” 海棠說到這里看了看剛被打了五板子回來的趙有錢。 趙有錢趕緊把幾個名字說出來了。 海棠又看了看十三阿哥身邊的人,這些太監也說了幾個人名。 海棠接著說:“新任巡鹽御史劉大人正想大展拳腳,就說我說的,讓董姓商人想法子把這幾家的事兒捅給劉大人?!?/br> 巡鹽御史真有這個職位,明朝有四位,清朝有六位,在鹽產區收稅,等青海鹽歸朝廷管轄后,青海也會有一個巡鹽御史駐守。 這個職位上的人一般是皇帝身邊的親近人,多是內務府的包衣出任。所以這鹽稅的歸屬有時候真的說不清是去了戶部的國庫還是內務府銀庫。之所以這么說,就看當屆的戶部尚書夠不夠強硬了。如果這位尚書大人能和內務府大臣硬剛,這鹽稅就入國庫,如果軟了吧唧的,內務府就不會客氣。 明朝時期這個職位就凌駕于諸多衙門之上,存在任期過短,權力缺乏制約和身份不明確幾項大問題。到了清朝之后這個毛病仍然沒有改變過來,所以鹽商通過勾結巡鹽御史致使鹽稅很難應收盡收。 這新任的揚州巡鹽御史就是康熙交代整頓鹽政的人,年前還去王府名為請安實則查賬。 海棠不介意推一把,讓揚州的鹽商早點完蛋。 十四問:“那姓董的有其他人家的把柄?” 海棠不想讓十三知道曹寅的身份,他知道了回頭有可能是太子知道了。就說:“同行是冤家,都是吃這碗飯的,那種詳細的出入賬本是沒有的,但是人家一年出了多少鹽,走的是哪幾條線還是知道的?!?/br> 十四點頭恍然大悟,十三微笑起來。 海棠就發現十三這孩子很內斂,不僅聰明還內斂,再加上文武雙全又很乖巧,想不喜歡都難。 第241章 遇意外 揚州的鹽商只會在康熙走后倒霉,不會在康熙南巡的時候被處置。 畢竟康熙來江南一是為了治水二是為了緩和矛盾,這就是內務府每日在運河上運送大量物質作為賞賜的原因,而且為了平抑物價,康熙已經從外地往江南運送米糧了,甚至減免了一些地方的皇糧國稅。 這一路走到哪兒都是其樂融融,康熙努力讓官員鄉紳和普通百姓都沾染上這次南巡的好處,所以不會這么快地在江南抓捕抄家,除非是大貪大惡,在此時拿下能引得百姓拍手稱快,否則是不會立即抓捕判案的。 海棠把這事兒處理完了,十三就問海棠:“jiejie,有人送東西給你嗎?” 有啊,鹽商對海棠的態度很矛盾,就像海棠剛才說得那樣,同行是冤家! 這些人一方面討厭海棠搶奪利潤一方面又想巴結郡王,所以送來的禮物就顯得中規中矩,是金飾和布料。海棠沒收退了回去,人家也不再送了。 倒是送給舒宜爾哈和桂枝的物件海棠讓留下了。 看到弟弟們經歷這些離譜事兒,海棠發現出發前的三令五申并沒有用,她本就是負責管理南巡隊伍,于是換了衣服帶著兩個弟弟去前面,把侍衛處,內務府總管,宮中的太監總管都叫來,再次三令五申不許收本地富商給的好處,一經查處絕不輕饒。 吩咐完后就去找康熙,在康熙和幾個哥哥面前也如此三令五申,康熙很支持,哥哥們也都表現出大力支持的樣子。 然而這些皇子答應得這么干脆是因為面對人家送禮,態度不一樣。 五阿哥作為和海棠一起長大的哥哥,常年在京城吃席,雖然有自己的府邸,在家眷不在京城的時候還會跑到meimei家里和meimei一起吃吃喝喝。他知道年前有鹽官登門,當時氣哼哼地準備找祖母告狀被海棠攔下來了,五阿哥別的優點不明顯,讓他保密是能做到的,而且那張嘴巴很緊,堪稱河蚌。 自從四阿哥不在京城,六阿哥覺得自己是年長的哥哥,自然要孝敬額娘看顧弟弟meimei,鹽稅的事兒是海棠主動跟他說的,就是避免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頭去惹怒了康熙。 因此這兩個不想和鹽商來往,畢竟這伙鹽商注定了要倒霉,和這些人走得近了免得將來被牽連。 七阿哥是生性謹慎,很多事他都看著五阿哥和六阿哥,五阿哥有太后罩著,但是性格溫厚,知道什么事兒該做什么事兒不該做。六阿哥受康熙寵愛,也是個溫和敦厚的性子,不是那飛揚跋扈的人,受四阿哥影響很深,對有些事很挑剔,能收的禮肯定收,不能收的或者是有風險的就不會收。 七阿哥跟在他們身后,看他們都不收自己也不收。 而大阿哥和三阿哥早就開門收門人了,人家是不會收這些小禮物的,都是年底往他們的府邸里輸送利益,這些小物件他們都看不上。 只有八阿哥例外,他看重的不是金錢,而是人脈。 與其他兄弟meimei不一樣,別人都是外人靠上來了才一副矜持模樣降尊紆貴地與之來往,但是八阿哥是主動出擊,他自己肚子里有名單,知道那些人是必須認識的,與人一副平等相交的模樣,加上他言談舉止令人如沐春風,一時間八王爺的名號在江南有越來越響亮的架勢。就在從游瘦西湖開始到看戲的空隙里,有不少人找準了機會給他請安,他也來者不拒,對所有人都溫和相待,一時間大家都爭相拜見。 面對著揚州富商們求他挽留御駕的事兒,他一副和煦的模樣:“揚州百姓和蘇州百姓想得都一樣,都想多留皇上,然而圣駕總要各處都走走才能雨露均沾??!諸位也不要著急,回頭在京城買房置業和皇上住一城豈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京中的房子對于各位來說不是難事,回頭若是有難處只管來我府上,胤禩必定鼎力支持,畢竟胤禩也想與各位在凈重相見相交?!?/br> 這么一說,大家都在稱贊他為人和氣不倨傲,各種溢美之詞在江南鄉紳里面大肆傳揚。 這比貪得無厭的大阿哥三阿哥和難以接近的五六七三位阿哥以及不講情面的女王強百倍!他憑著溫和的態度謙遜的人設瞬間在兄弟姐妹中脫穎而出,聽說他還沒成親,于是紛紛決定在他成婚地事送上大禮。 有那有錢且生性浪蕩地受此啟發,此時讓家里人去杭州安排,要隨著圣駕去杭州,跟著圣駕走一走這一輩子值了! 在揚州六天,八阿哥忙得腳不沾地,結識了不少的江南大儒和名士,出了園子參與過幾次文會,著實感受了一把江南的風雅。 隨便把“全家學問最好”的三阿哥帶出去,在眾人的吹捧下,三阿哥在一輪又一輪的贊美中醉醺醺飄飄然地回來了。 連桂枝都能看得出來三哥這人被八哥賣了還幫著數錢呢。 窩在海棠這里擼狗的時候還說:“汗阿瑪一副與民同樂的模樣是給百姓看的,三哥還當真了,那些人誰知道有沒有什么居心叵測的,萬一有人故意接近他們,回頭出事兒了汗阿瑪立即翻臉,到時候八阿哥一推,‘我哪兒知道啊,是三哥帶我去的’,三哥怎么辦?畢竟他是哥哥,大罪他要受著!” 海棠現在都沒心情看這幾個人的熱鬧了。 她現在要辦的事兒就是看著這里收拾好,明日一早坐船去杭州。 一下午忙得腳不沾地,第二日一早隊伍啟程去杭州,揚州的百姓在碼頭上依依不舍,船上的太后對去游覽西湖充滿了期待。 去杭州有兩個地方可以住,一是郊外的孤山行宮,目前這處行宮尚未建造完畢,但是某些場館可以住人。二是杭州織造府。 江南三織造,就是江寧織造,蘇州織造,杭州織造。 這三織造的長官分別是曹寅,李煦,孫文成。 曹寅的嫡母孫嬤嬤就是孫文成的姑媽,海棠乳母孫嬤嬤是孫文成的姐妹。 船到了杭州,碼頭上人雖然多,卻不如揚州熱鬧,來迎接的官員以杭州將軍為首,護送鑾駕到了織造府。 織造府早已打掃修繕過了,今兒沒安排官員家眷覲見,是想讓太后休息一晚上。 這位老孫嬤嬤到這里就是回娘家了,孫家對海棠表現得也很親近,知道海棠和弟弟meimei關系好,對桂枝和十四的安排可謂是盡心盡力。 海棠也發現了,孫文成比起李煦的張揚和曹寅的備受矚目,簡直是個透明人一般,這個透明人生活很簡樸,做事很謹慎,雖然孫家發家是靠老孫嬤嬤拉扯,孫文成自己辦事兒也很出眾。 孫家兩口子一個在前面招呼,一個在后面奉承,從吃的飯菜到住宿安排,讓人很滿意,太后吃到熟悉的口味也多吃了幾口。 看太后吃得開心,康熙也放心了不少,跟太后說:“還是自家人用著順手?!边@是對孫家最好的贊揚了,孫文成的妻子高興的牙花子都露出來了。 孫文成夫婦就負責衣食住行,別的事兒半點不沾手。 杭州這里有八旗駐防,自然有家眷在此,因此第二日見這些人就見了一天,很多都是京中大戶人家的女眷,說滿語的多,太后終于不靠舒宜爾哈翻譯了,高興了一整天。 第三日見的是鄉紳家的女眷,和揚州不一樣,揚州的富商比較多,女眷們個個珠光寶氣,杭州這里的女眷大部分都很樸素,言談舉止也很雅致,太后很喜歡這些人,又高興地過了一日。 第四日就去游覽西湖。 海棠這次就跟著去了,康熙帶著人泛舟湖上,和當地的名士官員讀書人們一起吟詩作賦,到了下午,又有人提議一起觀看三潭印月。 海棠因為要為小金爺的身份保密就沒有參與到吟詩作賦中去,就陪著太后和meimei們在湖上泛舟,給她們講故事,又和太后一起去湖岸上看雷峰塔,盡可能地避開人群。 到了晚上,又一起回到了船上等著看三潭印月的美景。 此時三座石塔邊圍滿了船,蠟燭放進石塔中,在孔洞上蒙紙,隨后平靜的湖面上出現了圓圓的光斑,還不止一個。 舒宜爾哈和桂枝扶著太后站在船頭,太后高興地指著光斑說:“果然像月亮?!?/br> 大家都笑起來,另一艘船上康熙就跟左右說:“等蠟燭燒完就走吧,太后也累一日了,早點送太后回去?!?/br> 海棠站在簾子后面看了一眼,就坐回去倒茶喝。 此時和太后她們擠在船頭的鹽寶突然對著康熙所在大船的水邊狂吠起來,焦急地跳來跳去,爪子不住地磨著船板。 大家心里一驚。 一個侍衛來到鹽寶對著狂吠的位置射了一箭,月光下聽到一聲低沉的悶叫,一坨紅色的血跡在燈光下的水中極快的消散。 悶哼聲船上的人有一半聽到了,侍衛們大喊:“有刺客!” 周圍的侍衛趕緊把皇子推到康熙身邊,各船上開始慌亂起來。 康熙沒有著急,而是說:“先去安撫太后,告訴太后沒事兒,賊人不敢上來?!?/br> 他不顧阻攔走到船邊,看著不遠處太后所在船的船頭,黑暗中毛茸茸很大一坨的鹽寶不叫了,正站在船頭看著遠處。 康熙回頭跟領侍衛大臣阿靈阿說:“賊人遠遁了,不必驚慌,安撫隨行的百姓即可?!?/br> 他說完鹽寶就轉身回船艙里了,桂枝上去摟著鹽寶,揉著它耳朵說:“鹽寶,你是個好狗!” 鹽寶使勁掙扎,太后跟海棠說:“今兒給它加rou,讓人給它煮一盆rou?!?/br> 海棠拍拍狗頭:“今兒給你加餐!” “汪汪汪汪!” “好好好,一盆rou,知道了別強調了?!?/br> “汪嗚~” 這狗子的智商真不低! 第242章 入火坑 龍舟上,杭州將軍的臉都是黑的! 不僅是他,在坐的杭州官員有好幾個渾身發抖,接下來要發生什么他們太清楚了。 阿靈阿在心里對刺客罵了個狗血淋頭,不過他心里也有幾分竊喜,對圣駕的安保是杭州將軍負責,他們這些侍衛負責近身侍奉,今兒雖然出事了,但是這罪怪不到他頭上。